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6 No.02(2016), Article ID:16909,8 pages
10.12677/AP.2016.62013

The Effects of Self-Construal on Employment Confidence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ongtao Li, Yingying Xiao, Chongzeng Bi

Research Center for Psycholog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an. 10th, 2016; accepted: Jan. 28th, 2016; published: Feb. 5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Self-construal is the way how we define ourselves; thus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re distinguished. These two different self-construals could influence individual experienc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job-hunting is a crucial matter. Specifically, we attempt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from self-construal to the employment confidence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experiment 1,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could predict confidence of relationship target and confidence of ability target. In addition, there is a mediating effect of relationship confidenc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ability confidence. In experiment 2, a main effect for priming self-construal revealed that, independents described their confidence of ability target as more positive than interdependents; interdependents described their confidence of relationship target as more positive than indepen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 employment confidence could be promoted by changing situational cues.

Keywords:Self-Construal, Employment Confidence, College Student

自我建构对大学生就业自信的影响研究

李松桃,肖影影,毕重增

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收稿日期:2016年1月10日;录用日期:2016年1月28日;发布日期:2016年2月5日

摘 要

大学生对于未来工作会有各种期待,个体的自信水平面对这些就业目标会表现出差异,本研究从自我建构角度探讨影响就业自信的心理机制。研究根据社会认知基本维度将就业自信划分为两个维度,包括能力追求方面的自信和关系追求方面的自信。结果表明,特质性互依自我建构能显著预测关系目标自信,同时部分通过影响关系目标自信进一步影响能力目标自信。特质性独立自我建构不能预测就业自信。两种状态性自我建构的启动都会影响个体的就业自信水平,表现为独立自我建构组在自我实现等能力追求方面更自信,互依自我建构组在人际交往相关的目标上更自信。通过启动大学生不同的自我建构方式,强化个体相应的价值感受,可以提升就业自信。

关键词 :自我建构,就业自信,大学生

1. 引言

就业对大学生而言是压力也是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既需要自身具有深厚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又要有合理预期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业过程中对自我的肯定态度,遭遇挫折后奋勇前进的勇气,以及经历失败后奋起直追的韧性,对于就业的成功十分重要,而这些品质都与就业自信紧密联系在一起。就业自信指的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身的积极感受,是相信自己的就业愿望通过努力之后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对能够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信念,是对各种可能因素综合之后对未来的一种预期或看法 (石红梅,刘建华,2006) 。但是,在评判大学生的就业自信时应该考虑到他们的就业期待,因为不重要的就业目标不能真实地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状态与走向。大学生就业期待涉及内容非常丰富,比如工资待遇、工作性质、工作地点、人际氛围、工作价值、社会地位、企业文化等,有些是非常重要坚决不能舍弃的因素,有些则是必要时可以放弃的锦上添花。本研究中就业自信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找到符合期待因素的工作的信念,并根据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的划分 (Wiggins, 1991) ,将就业自信划分为能力目标自信及关系目标自信两个维度,其中能力目标自信是指个体的理想工作中更多的包含和能力相关的特征,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而关系目标自信则是指个体理想工作中更多包含和人际交往有关的特征,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实现的一种信念。

在塑造和影响就业自信的因素中,有一类为已有研究所忽略,即个体认识自我时将自己放在何种参照系中 (Markus & Kitayama, 1991) 。不同参照系重视的就业要素不同,因而形成就业自信的倾向性。独立自我建构者对自我的定义主要来源于个体的内在属性 (Church et al., 2003) ,倾向于拥有实现自我价值及能力表现的动机 (Gardner, Gabriel, & Lee, 1999) ;互依自我建构的自我表征涉及他人,主要从社会连接和社会规范上进行自我定义 (Markus & Kitayama, 2003) ,倾向于拥有社会、集体或人际取向的动机 (Gardner, Gabriel, & Lee, 1999) 。两种参照系界定他人或自我的重要性不同,会自然地传递到大学生就业目标及就业自信之中。由于自我建构可以通过操纵发生变化 (Brewer & Gardner, 1996) ,因此从自我建构的角度探索影响就业自信的方式,不但有利于理解大学生的就业自信,也能据此调节就业自信。

本研究旨在考察自我建构对就业自信的影响机制,探寻提升大学生就业自信的办法。基于独立自我建构和互依自我建构的特性,可推测能力目标型就业自信主要源于独立自我建构,关系类目标自信主要由互依自我建构所决定;当特定自我建构处于凸显状态时,都会提升与此建构内容一致的就业自信。领域自信相对独立于一般自信,但它们会相互影响 (毕重增,2009) ,因而本研究会对一般自信加以控制。研究一通过调查法考察特质性自我建构对大学生就业自信的影响,研究二通过实验法激活个体不同的自我建构方式考察状态性自我建构对就业自信的影响。

2. 研究一

2.1. 研究目的

探索特质性自我建构与就业自信的关系。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试

93名大学生,其中男生42名,女生51名,平均年龄为20.35 ± 1.69。

2.2.2. 材料及测量

自我建构测量工具:一般自我建构量表(Self-Construal Scale, SCS)。 Singelis (1994) 基于Markus等人的自我建构理论编制了该量表,共24个项目,分为两个维度即独立与互依维度,每个维度12个项目,为自陈式量表,采用7点评分。国内研究者 (王裕豪,袁庆华,徐琴美,2009) 对该量表的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了试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就业自信测量工具:自编就业自信问卷。采用开放式问题了解大学生理想工作的特征,从35名大学生的理想工作描述中选择出现频率最高的6项(实现自我成长、工作中人际关系和谐、得到他人赞赏、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离家和父母近些、与自身专业相关)组成就业自信问卷的内容。其次,经过对93名大学生数据的分析,最终形成的就业自信问卷包含该6项题目,并进行重要程度(0 = 完全不重要,9 = 极其重要)和自信等级(1 = 很不自信,5 = 很有自信)的评定,以相信自己能实现重要就业目标的程度作为就业自信的指标,包括能力目标自信和关系目标自信两个侧面。本次调查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51,关系层面和能力层面项目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20和0.13。

一般自信测量工具:总体自信问卷 (毕重增,黄希庭,2006) 。该问卷由12个项目组成,5点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越自信,有较好的信效度。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3。

2.2.3. 数据处理

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独立测试,收回问卷后,将数据录入SPSS16.0进行管理和分析。

2.3. 结果

能力目标自信与互依自我建构相关显著,关系目标自信同时与独立、互依自我建构有显著相关,能力目标自信和关系目标自信之间有关联(见表1)。

控制一般自信水平,以独立自我建构和互依自我建构维度作为自变量,分别以能力目标自信和关系目标自信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互依自我建构能够预测能力目标自信和关系目标自信,独立自我建构对两者均没有显著的预测力(见表2)。

与内容一致性假设相悖的是,互依自我建构表现出了对能力目标自信的显著预测力。能力目标自信和关系目标自信并非非此即彼,那么,互依自我建构是否通过关系目标自信间接的影响了能力目标自信?接下来对关系目标自信在能力目标自信和互依自我建构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2004) 。结果表明,关系目标自信在能力目标自信和互依自我建构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见表3)。

Table 1.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nd descriptive for self-construal and employment confidence

表1. 独立自我建构、互依自我建构与能力目标自信、关系目标自信的相关

注:**表明p < 0.01,*表明p < 0.05。下同。

Table 2. Regression of self-construal on employment confidence

表2. 独立自我建构、互依自我建构分别对能力目标自信和关系目标自信的回归分析

Table 3. Relationship confidence as a mediator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rdepent self-construal and ability confidence

表3. 关系目标自信在能力目标自信和互依自我建构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研究一结果表明,互依自我建构能显著预测关系目标自信,同时部分通过影响关系目标自信进一步影响能力目标自信。独立自我建构不能预测就业自信。

3. 研究二

3.1. 研究目的

状态性自我建构对就业自信的影响。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0名大学生,包括16名男生,14名女生,平均年龄为20.80 ± 1.79岁。

3.2.2. 材料与测量

自我建构的启动中文版代词圈定任务 (Sui & Han, 2007) Sui和Han (2007) 等人在探究不同自我建构类型对面孔识别相关神经活动的研究中使用了代词圈定任务,编制了中文版的三段代词圈定材料,具有较好的启动效果,启动持续时间大概为三分钟。其属于自我建构阈上启动方法,主要是通过给予被试或者和独立我相关的任务或者和互依我相关的任务进而启动不同的自我建构。首先,要求被试阅读完材料后圈出材料中的所有人称代词,之后尽量在3分钟内写出10个以“我”为开头的句子。对句子进行三类编码 (Rhee, Uleman, Lee, & Roman, 1995) :独立型自我建构描述编码为1,互依型自我建构描述编码为2,二者都不是则编码为0。句子个数即为该类型自我建构得分。

就业自信测量工具同研究一。本实验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52,关系层面和能力层面项目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25和0.23。

一般自信的测量同研究一。本实验一致性系数为0.81。

3.2.3. 实验设计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启动类型,包括两个水平,即独立型自我建构启动组、互依型自我建构启动组,因变量分别为就业自信两个维度的得分。

3.2.4. 实验程序

采取主试和被试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当被试完成代词圈定任务后就直接进行就业自信问卷的测试。然后填写一般自信问卷。

3.3. 研究结果

3.3.1. 自我建构启动效果检验

为检验代词圈定启动方法的操作效果,对独立我组及互依我组句子完成数量进行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独立型自我建构启动组个体的独立我描述句子数量显著高于互依我描述数量(t = 2.75, p < 0.05);互依型自我建构启动组个体的互依我描述句子数量显著高于独立我描述数量(t = −2.21, p < 0.05)。独立自我建构启动组的独立我句子描述数量要高于互依我启动组的独立我描述数量(t = 3.58, p < 0.01);互依自我建构启动组的互依我句子描述数量显著高于独立自我建构启动组互依我句子描述数量(t = −3.07, p < 0.01)。结果表明本研究选择的代词圈定任务可以启动被试不同的状态性自我建构,实验的操纵是成功的(见表4)。

3.3.2. 自我建构启动类型对就业自信的影响

对于能力目标自信的重要评定和自信等级评定,独立启动组的分数均高于互依启动组的分数,效应量d值分别为0.77、0.55;对于关系目标自信的重要评定和自信等级评定,互依组的分数均高于独立组的分数,效应量d值分别为1.29、0.36。表明启动不同类型的自我建构之后,个体的重要性和自信等级评定都会发生变化,重要等级相对自信等级的变化更大。

以一般自信水平为协变量,自我建构启动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个体的能力目标自信和关系目标自信水平受到激活的自我建构类型影响。其中独立型自我启动组的能力目标自信水平显著高于互依型自我启动组,而互依型启动组的关系目标自信显著高于独立型自我建构启动组(见表5)。

4. 讨论

4.1. 特质性自我建构对就业自信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互依自我建构对大学生的能力目标自信和关系目标自信都有预测作用。大学生的两种目标自信具有紧密的联系,虽然在内容上有所区分,但对于就业目标的达成缺一不可,无论哪一方面的自信都能够传递到整体的就业自信。互依自我建构者倾向依据与他人的关系考虑自我,在做决定时更有可能考虑到他人的需要和希望,对他人的需求和关注的问题保持开放性并积极地响应,这些感知与关系的积极评价紧密联系 (Cross, Bacon, & Morris, 2000) ,因此互依自我建构与人际关系正相 (Cross, Gore, & Morris, 2003) ,本研究中也表现出对大学生就业自信中关系方面的预测作用。关系目标自信中的部分内容对能力目标自信的提升也大有裨益,比如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可以释放与人交往的压力,个体便能专注

Table 4. The difference of sentence types between independent group and interdepent group

表4. 独立我组、互依我组句子描述差异统计分析表

Table 5. The difference of employment confidence between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priming group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priming group

表5. 独立启动和互依启动影响就业自信的方差分析统计表

于工作中的能力目标追求,同时优良的人脉也是竞争的资本,可以帮助人们在工作上表现得更好,这些都对能力目标自信有积极作用。因而互依自我建构通过提升关系目标自信也间接的影响了能力目标自信。总的来看,个体所呈现出来的整体上的就业自信,与特质性互依自我建构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在以他人为参照的自我认识下,个体对就业目标的达成更有自信。

调查结果并未发现独立自我建构对就业自信的预测作用。独立自我建构和互依自我建构虽然具有不同的特征,但二者并不是一个维度的两个极端,而是可以并存于同一个体的 (Markus, Kitayama, & Heiman, 1996) 。为何调查研究中独立自我建构的作用消失不见?有可能是独立性自我图式需要更多的线索才能从蛰伏状态中凸显出来并发挥作用。我们的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人们不但会以自己为中心通过他人形成一种关系的网状结构 (杨宜音,2008) ,而且各种社会关系网的重要性时刻处于觉醒状态。只有当确切地认识到每个人是独特的个体,而不是依附于各种关系的存在,才能调动有关独立我的信息。另外,本研究中就业自信指向未来目标,而目标追求任务信息在互依自我建构显著时更易被确认、连接和用于引导未来展望,互依自我建构的个体,更拥有去预测未来的倾向 (Dean & Gardner, 2014) ,由此,关于未来理想工作当中的状态,个体就可能更多地从互依自我维度出发去建构。

4.2. 状态性自我建构对就业自信的影响

通过操纵个体的自我建构发现,当启动独立自我建构时,个体的能力目标自信水平上升;启动互依自我建构时,关系目标自信水平则有所提高。已有研究发现,当个体自我建构的某一特定元素被激活后,记忆中与之相联系的图式概念也会得到激活 (Neely, 1977) ,从而使得对与自我相联系的某些信息的知觉、判断及加工变得相对容易,与自我相关的一些心理活动将会与激活的自我建构保持一致 (Markus & Kitayama, 1991) 。本研究则发现,自我建构对就业自信的影响不是对目标本身,而是对目标的重要性。独立自我建构者倾向于拥有自我实现及能力表现的动机 (Gardner, Gabriel, & Lee, 1999) ;互依自我建构者倾向于拥有社会、集体或人际取向的动机 (Gardner, Gabriel, & Lee, 1999) ,启动个体的独立自我建构,其会更看重能力相关的目标;启动互依自我建构则使个体对关系相关的目标更加重视。自我建构的启动,深化了个体对相应目标的价值认识,强化了个体在该目标上的价值认同。而意义和价值正是自信产生的基础。人们设定和追求目标,便是为了实现自己认定的价值 (毕重增,2009) 。当某种自我建构方式处于凸显状态时,得个体对相应的就业目标更加关注,对依附于该目标之上的价值感受的体验就更为深刻,而这正是自信的来源。

4.3. 提升大学生就业自信

从对大学生的调查来看,特质性自我建构中只有互依型能够预测就业自信,而在接下来操纵自我建构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匹配对应模式也许是提升就业自信的有效途径。启动个体独立型自我建构,个体会更多地倾注于自我,强化个体在就业中自我实现等能力追求方面的价值感受,从而提升能力目标上的就业自信;启动个体的互依型自我建构,其自我表征便更多地涉及他人,个体在人际交往等关系追求方面的价值感受更为深刻,因此就业关系目标方面的自信得到提升。以往相近领域的研究也支持这种匹配对应模式。如在自尊和自我建构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对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而言,当在自身从事的领域中比他人出众且保持一种成功状态时,他们会对自我产生更多的积极评价,自尊水平会得到提高( Heine, Lehman., Markus, & Kitayama, 1999 ; Singelis, Bond, Sharkey, & Lai, 1999 );而对依存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来说,当他们能够建立并发展一种良好融洽的社会关系时,个体会产生更多积极的自我评价,自尊水平得到提高 (Cross, Gore, & Morris, 2003)

通过启动个体特定自我建构方式,会使得个体更加关注相应的就业目标,但当目标过于困难的时候,信心可能反而受到抑制。本研究并未对此加以考察,有待后续研究深入探讨。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西部和边疆项目:自信的文化心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XJA190001。

文章引用

李松桃,肖影影,毕重增. 自我建构对大学生就业自信的影响研究
The Effects of Self-Construal on Employment Confidence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s[J]. 心理学进展, 2016, 06(02): 99-106.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6.62013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毕重增, 黄希庭(2006). 清晰度对自信预测效应的影响. 心理科学, 29(2), 271-273.

  2. 2. 毕重增(2009). 自信品格的养成.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8-9.

  3. 3. 石红梅, 刘建华(2006). 大学生就业信心及其影响因素. 市场与人口分析, 12(2), 52-57.

  4. 4. 王裕豪, 袁庆华 徐琴美(2009). 自我建构量表(SCS)中文版的初步试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6), 602-604.

  5. 5. 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 刘红云(2004).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心理学报, 36(5), 614-620.

  6. 6. 杨宜音(2008). 关系化还是类别化: 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 4, 148-159。

  7. 7. Brewer, M. B., & Gardner, W. (1996). Who Is This “We” ?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83-93.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71.1.83

  8. 8. Church, T. A., Ortiz, F. A., Katigbak, M. S., Avdeyeva, T. V., Emerson, A. M., Flores, J. V., & Reyes, J. I. (2003). Measuring Individu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Trait Theor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 332- 347.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85.2.332

  9. 9. Cross, S. E., Bacon, P. L., & Morris, M. L. (2000). The Relation-al-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791-808.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78.4.791

  10. 10. Cross, S. E., Gore, J. S., & Morris, M. L. (2003). The Relation-al-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Self-Concept Consistency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 933-944.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85.5.933

  11. 11. Dean, K. K., & Gardner, W. L. (2014). How Will “I” versus “We” Perform? An Investigation of Future Outlooks and Self-Constru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0, 947-958. http://dx.doi.org/10.1177/0146167214532137

  12. 12. Gardner, W. L., Gabriel, S., & Lee, A. Y. (1999). “I” Value Freedom, but “We” Value Relationships: Self-Construal Priming Mirror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Judg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321-326. http://dx.doi.org/10.1111/1467-9280.00162

  13. 13. Heine, S. J., Lehman, D. R.,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9). Is There a Universal Need for Positive Self-Regard? Psychological Review, 106, 766-794. http://dx.doi.org/10.1037/0033-295X.106.4.766

  14. 14.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224-253. http://dx.doi.org/10.1037/0033-295X.98.2.224

  15. 15. Markus, H. R., & Kitayama, S. (2003). Culture, Self, and the Reality of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Inquiry, 14, 277-283. http://dx.doi.org/10.1080/1047840X.2003.9682893

  16. 16. Markus, H. R., Kitayama, S., & Heiman, R. J. (1996). Cul-ture and “Basic”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 In E. T. Higgins, & A. W. Kruglanski (Eds.), Social Psychology: 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 (pp. 857-913).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7. 17. Neely, J. H. (1977). Semantic Priming and Retrieval from Lexical Memory: Roles of Inhibition Less Spreading Activation and Limited-Capacity Atten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06, 226-254. http://dx.doi.org/10.1037/0096-3445.106.3.226

  18. 18. Rhee, E., Uleman, J. S., Lee, H. K., & Roman, R. J. (1995). Spontaneous Self-Descriptions and Ethnic Identities in Individualistic and Collectivistic Cult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 142-152.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69.1.142

  19. 19. Singelis, T. M. (1994). The Measuremen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 580-591. http://dx.doi.org/10.1177/0146167294205014

  20. 20. Singelis, T. M., Bond, M. H., Sharkey, W. F., & Lai, C. S. Y. (1999). Unpacking Culture’s Influence on Self-Esteem and Embarrassability: The Role of Self-Construal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0, 315-341. http://dx.doi.org/10.1177/0022022199030003003

  21. 21. Sui, J., & Han, S. (2007). Self-Construal Priming Modulates Neural Substrates of Self-Awarenes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 861-866. http://dx.doi.org/10.1111/j.1467-9280.2007.01992.x

  22. 22. Wiggins, J. S. (1991). Agency and Communion as Con-ceptual Coordinates for the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ur. In W. Grove, & D. Ciccetti (Eds.), Thinking Clearly about Psychology: Essays in Honour of Paul Everett Meehl (pp. 89-113). Minneapolis, MI: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