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6 No.05(2016), Article ID:17579,9 pages
10.12677/AP.2016.65073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Acceptance of Other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Zhipeng Chen1,2, Yingcui Xue1,2, Yang Yang1,2, Zhili Li1, Yun Pan1,2*

1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2Guizhou Province Ordinary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Characteristics,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May. 2nd, 2016; accepted: May. 14th, 2016; published: May. 19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 scale and acceptance of others scale of 350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acceptance of others were u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17.90% had a certain degree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 of 2.60% students is more serious. 2) The degree of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 of male college students’ heterosexual communication problem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he degree of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 of non-normal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students in talking with people, dealing with people and heterosexual communication; the degree of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 of freshme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ophomore, junior, senior students. 3) Male college student’s acceptance of othe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students in each dimension, non-normal college students’ acceptance of othe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students, the dimension of freshmen’s acceptance of othe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ophomore, junior and senior students. 4)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acceptance of others.

Keywords: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cceptance of Others, Undergraduate Students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容纳他人的相关研究

陈志鹏1,2,薛应翠1,2,杨阳1,2,李治丽1,潘运1,2*

1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贵州 贵阳

2贵州省普通高校基础心理与认知神经科学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16年5月2日;录用日期:2016年5月14日;发布日期:2016年5月19日

摘 要

采用大学生人际困扰量表和容纳他人量表对350名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容纳他人的特点及其关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 17.90%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一般,2.60%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较为严重;2) 男大学生异性交往困扰显著低于女大学生,非师范生在与人交谈、待人接物、异性交往评述三方面人际困扰显著低于师范生,大一年级人际关系困扰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大四年级;3) 男大学生容纳他人各维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非师范生被他人容纳程度显著高于师范生,大一年级容纳他人维度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年级;4)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容纳他人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人际关系,容纳他人,大学生

1. 引言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许多心理特点受到关注。大学期间大学生要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转换,即青少年向成人的安全过渡,进入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大学生们渴望与他人建立友谊,然而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提高自身交友能力、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心理学家 (欧阳文珍, 2000) 在设立心理健康评定标准时一致认为,人际关系是评定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客观因素之一。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不仅能针对性的反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更是为其安全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获取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进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包容接受他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1. 人际关系的定义

大学生人际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指大学生和与之有关系的一切人的所有的人际联系; 李宏翰,赵崇莲(2004) 认为狭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与交往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郭念锋(2005) 提出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在沟通和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人际关系“交往行为理论”代表人物哈贝马斯认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最终建立起来的核心内容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符号互动”理论主要侧重研究个体和他人的关系,注重对个体之间互动过程的研究,库利提出的“镜中我”概念对符号互动理论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人际交往“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是一种物质与物质的“商品交往关系”。人际交往“需要、动机”理论认为人的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动机,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是由人的需要和动机来主导的。

1.2. 人际关系的研究现状

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很多国内专家和学者主要从社会心理学方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目前国内研究中一方面是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锲入,进行概括性分析,概括人际关系困扰的检出率特点,探讨其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加以改善的建议和方法。 孙崇勇(2007) 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44.71%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以上人际交往障碍, 王海民,康喜兵,李俊丽(2012) 等人的研究显示军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已加入了社会待解决问题行列。另一方面对人际交往与自我概念、自尊、主观幸福感等进行相关研究。 张灵等人(2007) 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人际困扰四个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成分有不同的预测作用。这与王凤等人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目前国外有关人际关系研究的代表理论和著作有许多,包括人际关系的“交往行为”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需要、动机”理论。Leary等人提出自尊是一种社会计量器,是人际关系的监控者。

1.3. 容纳他人的定义

容纳(Acceptance)在国内被翻译为接纳、接受、认可,是心理上的一种认可和接受。《容纳他人量表》是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 从Phillips (1951)早期的一个量表中衍生而来,国内外众多研究均以该量表作为主要或辅助工具来测量被试容纳他人的程度。1995美国心理学家Fey根据Phillips的一个量表编制了《容纳他人量表》,用来测查三个独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三个变量为:自我容纳、容纳他人以及对他人容纳自己之程度的感受。该量表的信效度很好,属于自评量表,适用于18岁以上的成人。 王美芳,陈会昌(2000) 等学者对容纳他人的定义基本为在人际交往或接触过程中,对人的行为、态度、情绪情感、思维方式方法等心理活动接受、认可的一种态度体验和表现。

1.4. 容纳他人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针对容纳他人的研究不是很多,主要考察了容纳他人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如性别差异、完整家庭与离异家庭之间的人际容纳差异;相关研究方面对人际容纳与亲社会行为、家庭功能、孤独感、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且多数从社会角度进行考察。 郑莉君、戈兆娇(2008) 在妇女干部与女大学生、高职生信任和容纳他人的比较研究中得出妇女干部容纳他人水平最高,女大学生居于中间位置,女高职学生最低的结论。 程子军,李合群,曾棣(2006) 对在校中专生社会支持与人际态度的关系研究中显示社会支持越大,容纳他人程度越高。 吕锋,余西金,任意荣,宋克珍(2000) 等对大学生人际容纳、信赖他人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显示男女、独生与非独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容纳他人量表高低分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Coie等人(1990) 对初中生的积极关系同同辈容纳和教师容纳进行了研究。Parker对遭受台风袭击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在同样严重应急情况下,社会支持多的人未发生精神损害,社会支持少的人则很快发生精神障碍。

1.5. 本研究的意义

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人际关系、容纳他人分别进行了很多有关研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与容纳他人的研究基本为其原因的探索,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以及其他变量进行比较的研究。此外,对两者的相关研究也有展开,弋鹏,张茂林(2010)对聋人大学生人际困扰、容纳他人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两者有一定的影响,且人际关系通过社会支持会产生容纳他人倾向,此外, 李丽娜(2012),李晓芳(2009) 探讨了人际关系、容纳他人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郭文斌等(2006) 对大学生容纳、应付方式及焦虑对网络成瘾的作用做了多因素分析, 王魏(2005) 王凤,李曼(2012) 分别对人际困扰、容纳他人与主观幸福等变量进行了相关研究。那么,人际关系与人际容纳是否存在关系呢?在当代大学生群体又有何特点?本研究拟通过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与容纳他人的调查,了解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容纳他人的特点、现状,并探讨二者的关系,进而为减少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形成健康、积极的人际容纳提供数据支持,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抽取3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50份,获得有效问卷312份,有效回收率为88.57% 。其中男生153人,女生159人;大学一年级67人,大学二年级90人,大学三年级82人,大四年级73人;师范生166人,非师范生146人;城市户口154人,农村户口158人;学生干部137人,非学生干部174人;汉族大学生177人,少数民族大学生135人。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本研究采用 李全彩(2002)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由郑日昌主编并收录于《大学生心理诊断》中。该量表主要测量人际关系行为的困扰程度,量表共28个项目,包括与人交谈、人际交往、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4个维度。总分和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行为困扰程度越深,得分越低,则行为困扰程度越少。此次调查中,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4。

2.2.2. 容纳他人量表

本研究采用 汪向东等(1999)编制的 《容纳他人量表》,该量表用来测量自我容纳、容纳他人以及对他人容纳自己之程度的感受3种独立变量之间的关系,量表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容纳他人量表,共20个项目,采用5点记,总分在20~100分之间,得分越低容纳他人程度越低,得分越高则容纳他人程度越高。第二部分为被他人容纳量表,共5个项目,计分方式与容纳他人一致,总分在5~25分之前。得分越低表示越不易被他人容纳,得分越高越容易被他人所接受,与他人和睦相处。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9。

2.3. 施测过程与统计处理

采用团体施测,由任课老师或班长的协助下由研究者统一发放问卷及指导进行施测,要求学生当场填写调查问卷。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3. 结果分析

3.1. 大学生人际关系整体情况

表1显示,从总体得分来看,有17.9%的大学生与他人相处上存在一般程度的行为困扰,2.6%的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人际关系障碍。从各维度上来看,困扰程度上存在人际交往困扰较为严重,比例高达15.7%;其次为与人交谈,比例占总人数7.0%;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各占6.0%。

3.2.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容纳他人的性别差异

表2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容纳他人量表中,自我容纳及被他人容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1),且均为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在与人交谈、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异性交往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3.3.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容纳他人的是否师范生差异分析

表3表明,师范与非师范大学生在被容纳他人、与人交谈、待人接物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师范生在与人交谈和待人接物上显著高于非师范生,在被他人接纳维度上低于非师范生。而在自我容纳、困扰程度、和异性交往三个维度上没有达到差异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因而没有统计学意义。

3.4.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容纳他人的年级差异

表4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待人接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在其余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由事后检验(LDS)可知大一、大二、大四年级两两之间在自我容纳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三学生在自我容纳因素中除了与大四学生无差异外,与大一大二学生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被他人容纳维度上,大二学生与其他年级均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

3.5.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容纳他人相关分析

表5表明,容纳他人与被他人容纳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容纳,被他人容纳,与待人接物、与人交谈、困扰程度、异性交往维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 < 0.05),相关系数在−0.18~−0.23之间,说明人际关系的与容纳他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Table 1. Overall situation of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 = 312)

表1. 大学生人际关系整体情况(n = 312)

Table 2. Gender differences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acceptance of others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表2.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容纳他人各维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注:*P < 0.05,**P < 0.01,**P < 0.001,下表同。

Table 3. Difference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acceptance of others for normal or non-normal school students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表3.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容纳他人各维度的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差异分析

Table 4. Grade analysis of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acceptance of others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表4.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容纳他人各维度的年级分析

Table 5.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s and acceptance of others

表5.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容纳他人相关分析

A1 = 自我容纳,A2 = 被他人容纳,B1 = 与人交谈,B2 = 困扰程度,B3 = 待人接物,B4 = 异性交往。

4. 讨论

4.1. 大学生人际关系整体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人际困扰总分上,有17.9%大学生存在一般程度人际交往障碍,而2.6%的大学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人际关系障碍,即本次研究中人际关系困扰检出率为20.5%,明显低于其他高校大学生人际困扰检出率53.6%和46.50%。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困扰四个维度上存在不同程度人际障碍,处于较为严重困扰程度维度较为严重,比例达到15.7%,与人交谈维度比例为7.0%,待人接物维度与异性交往维度均占6.0%。本研究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及其各个维度上,存在较少甚至不存在人际关系困扰的比例在34.3%到79.5%之间,由此可知大学生人际困扰问题并非十分糟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较强的可塑性,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由此可见,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迷茫和困惑,这些学生可能知道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知道应该要建立自己的人际圈,但却不做出实际行动或是不知从何开始。究其原因总结如下:第一,部分大学生不喜欢与别人相处,基本生活在自己个人空间,或是只和同寝室、同班级伙伴就行交流,这也符合、印证了大学生校 园内上课时同桌或周围基本是同寝室的同学,座位一般是如此固定的现象。其次,一些大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在大学内与其他人进行深入的交流,大家都来自于五湖四海,毕业后基本就各奔东西。第三、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等,成为各色各类的“宅男”、“宅女”,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时间和精力减少,有的甚至对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感到无聊和无所谓。

4.2.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容纳他人的性别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容纳他人量表中,男女大学生在容纳他人总分、自我容纳及被他人容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为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说明男大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容纳性是高于女生的。这与郭文斌等人的研究存在一定差异:女大学生在自我容纳维度上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即男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比女大学生少。该两量表的结果正相互呼应,男学生的接受性、容纳性较强,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认识较为充分和包容,那么对人际交往就不会感到困扰、迷茫,更不会出现交往障碍。究其原因这或许与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传统思想有一定关系。男性在人们的观念里是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宽容性的高大形象,女子则是心思细腻、温柔内敛的形象。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造成了男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困扰和容纳他人性别上的差异。

4.3. 大学生人际困扰和容纳他人在是否是师范生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是否师范生在容纳他人、与人交谈、待人接物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余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与人交谈和待人接物维度非师范生困扰显著低于师范生。这与孙崇勇的观点存在一致性, 孙崇勇(2007) 认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对心理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能够用所学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学校、家庭等方面所遇到的人际困扰进行指导和调适。师范学生学习了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课程,这两门学科对人的心理特点、规律以及与人相处等知识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和说明,通过对自我、对人际交往有一定的认识,使得师范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占一定的优势。非师范生非师范生课程里不会涉及该内容,对人的心理特点认识不足,如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环境的认知,使得人际交往出现一定的难度。研究结果与原有观点出现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本次研究采样均在师范院校,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差异性不大;也可能是因为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也可能是因为师范生学习了一定人的心理特点、人际交往的特点,但多数学生没有将知识内化、也没有与原有的知识建构起来,对知识的认知处于表层阶段,导致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最终适得其反。

4.4.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容纳他人的年级差异分析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除了在待人接物上的差异不显著,在其余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学生、大二学生、大四学生三个年级两两之间在自我容纳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三学生在自我容纳维度中与大一、大二学生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大一年级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被他人容纳维度上,大二学生与其他年级均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自我容纳、被他人容纳维度均存在大一年级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这可能是大一学生刚顺利经历过高考自信心较高,对大学充满好奇和兴趣,心情舒畅、平坦,对周围一切事物十分友好。而其他年级学生经过超过一年的时间对大学生活有一定地了解,低年级向高年级过度期间,高年级向社会过渡期间在生理和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不和谐、不适应、矛盾的状态。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部分学生在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时情绪较为浮躁和焦虑,甚至开始对大学生活产生厌倦感和迷茫感,导致表现出一定的冷漠,对周围一切事物感到无所谓甚至出现忽视、不接受、不容纳他人的现象。高年级学生向社会过渡期与社会人员进行相处时发现与校园内的人际交往存在差异性,对这种不同、存在差异的人际交往感到不适应、困惑和迷茫。

4.5.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容纳他人的相关分析

容纳他人与被他人容纳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容纳,被他人容纳与人际关系困扰各维度上存在显著负相关,该结果与本研究预期假设一致,同时也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人际困扰程度越低者容纳他人的程度就越高,就能更好的接受、尊重他人,或者说容纳他人的程度越高其人际困扰程度就越低。自我容纳、容纳他人的得分高者,反过来也更容易被他人容纳。容纳他人得分低者存在一定程度对他人的蔑视、瞧不起的心理状态,对他人的接纳程度低,自我感觉良好,将自己看得明显高于其他人。这部分学生容纳他人的得分低且被他人容纳的得分也低。这或许是我们都喜欢喜欢我们的那些人而造成的,个体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能够感觉得到的。我们希望被他人接受、喜欢,那么首先我们也要接受、喜欢对方。

5. 结论

1) 17.9%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2.6%人际关系困扰较为严重,多数在校大学生不存在或存在较少的人际关系困扰。

2) 人际交往困扰量表中,男性大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的人际困扰显著低于女大学生,非师范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在人交谈、待人接物上显著低于师范生,大学一年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大四年级。

3) 容纳他人量表中,男性大学生容纳他人各维度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非师范大学生被他人容纳程度显著高于师范生大学生,大一年级学生容纳他人维度上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年级。

4)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各维度与容纳他人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文章引用

陈志鹏,薛应翠,杨 阳,李治丽,潘 运.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容纳他人的相关研究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Acceptance of Other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J]. 心理学进展, 2016, 06(05): 555-563.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6.65073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程子军, 李合群, 曾棣(2006). 577名大学生人际容纳、信赖他人及相关因素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5(12), 1124- 1126.

  2. 2. 郭念锋(2005).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53-154.

  3. 3. 郭文斌, 赵靖平, 蚁金瑶, 等(2006). 大学新生容纳、应付方式及焦虑对网络成瘾的作用的多因素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15), 59-60.

  4. 4. 李宏翰, 赵崇莲(2004).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1), 116-121.

  5. 5. 李丽娜, 孙洪霞, 付英雪, 等(2012). 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容纳他人与自我和谐水平的实验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5), 65-70.

  6. 6. 李全彩(2002).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学校卫生, (1), 47.

  7. 7. 李晓芳, 王静丽, 朱晓斌(2009). 研究生人际关系困扰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心理研究, (5), 87-90.

  8. 8. 吕锋, 余西金, 任意荣, 宋克珍(2000). 在校中专生社会支持与人际态度.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4(9), 271-272.

  9. 9. 欧阳文珍(2000). 人际关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 1-4.

  10. 10. 孙崇勇(2007).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调查研究. 心理健康, 1(4), 19-23.

  11. 11.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1999).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89-190.

  12. 12. 王凤, 李曼(2012).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20), 148-150.

  13. 13. 王海民, 康喜兵, 李俊丽(2012). 军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家庭功能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20), 298-299.

  14. 14. 王美芳, 陈会昌(2000). 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3), 7-11.

  15. 15. 王魏, 石国兴(2005). 高中生人际容纳和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6), 124-126.

  16. 16. 弋鹏, 张茂林(2010). 聋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及其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 356-358.

  17. 17. 张灵, 郑雪, 严标宾, 温娟娟, 石艳彩(2007).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 116-121.

  18. 18. 郑莉君, 戈兆娇(2008). 妇女干部与女大学生、高职生信任和容纳他人比较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2(16), 1402-1405.

  19. 19. Coie, J. D., Dodge, K. A., & Kupersmidit, J. B. (1990). Peer Group Behavior and Social Status. In S. R. Asher, & J. D. Coie (Eds.), Peer Rejection in Childhood (pp.17-5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