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Letters
Vol.
06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8947
,
6
pages
10.12677/ISL.2022.64009
新冠疫情对职业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耿嘉浩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5日;录用日期:2022年11月30日;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2日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经济全球化已经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将各国各区域的商品、技术、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联系在一起,并且日渐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应运而生的职业全球化也随之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无疑会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职业全球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势必会对传统就业形式造成阻碍,但也是职业全球化新就业形式的助推剂。本文旨在探讨新冠疫情下职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关键词
职业全球化,新冠疫情,传统就业形式,新就业形式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the Trend of Career Globalization
Jiahao Geng
School of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Received: Nov. 5th, 2022; accepted: Nov. 30th, 2022; published: Dec. 12th, 202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degree of socialization of production has further increased,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in the current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nnects the production factors such as commodities,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personnel of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is becoming a close whole day by day. The resulting professional globalization has also entered the fast lane of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sudden new crown epidemic will undoubtedly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globalization. It is bound to hinder traditional forms of employment, but it is also a booster for new forms of professional globaliza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 of professional globalization under the new crown epidemic.
Keywords:Occupational Globalization, New Crown Epidemic, Traditional Forms of Employment, New Forms of Employment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职业全球化和就业全球化是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产生的,职业全球化非但不会造成失业,反而会促进就业。21世纪以来,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将部分产业转移到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利用这些国家和地区廉价而优质的人力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这就是职业全球化的内涵。就业是各国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也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因此,职业全球化和就业全球化对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各个国家来说,都是促进就业的一剂良药。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抑制疫情的蔓延并减少人员流动,对外的交流和经济活动都不可避免的加以限制,一些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和地区甚至采取了“封城”和“封锁边境”的措施。正是由于疫情导致的人员流动受限、延迟复工等问题,对于餐饮、旅游、娱乐、教育等服务行业造成明显影响。专家普遍认为,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的市场主体正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在这种封闭的大环境下,许多条件允许的行业开始寻求改变,如今正值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期,一些适合远程工作、居家工作的、工作时间自由的新就业形式反而开始迅猛发展。下文将从疫情背景下新旧就业形式的角度来分析职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 名词解释
职业全球化的源起和内涵
就业的变动和就业政策主要还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而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加快发展的今天,随着产业在全球间的大幅度转移,任何一种就业的变动和就业政策的出台都具有全球的色彩。这是因为现在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是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职业全球化也可以称之为就业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下,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3. 新冠疫情前的职业全球化发展的缘由和趋势
3.1. 职业全球化的发展的缘由
职业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下劳动力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产物,可以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究其原因主要是跨国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进而获取最大利润,从而对劳动力要素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因此以下将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利润的驱使以及跨国公司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三个角度来对职业全球化发展进行分析。
3.1.1. 经济全球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的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内容。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军是跨国公司。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规模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趋势,以中国为例,2022年1~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5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许多外国公司在华新建工厂,也有部分外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和地区总部 [1]。据媒体调查,有计划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的跨国公司比例高达90%以上。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的规模势必会进一步扩大。
3.1.2. 利润的驱使
盈利是公司经营的根本目的,跨国公司也不例外,其国际投资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进行职业转移和产业转移,是减少成本提高利润的有效手段。以发展迅速的IT行业为例,据统计IT行业在进行职业转移后可以降低20%~40%的人力成本,通过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可以极大的缩减人力成本,就比如印度拥有大量的IT行业人才,但是人均工资却是发达国家的10%~20%。在进一步压缩成本的前提下,跨国公司可以在不损失利润的前提下降低产品的售价,进而在市场中可以以价格优势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同时对竞争对手施加压力。对于利润的追求,驱使着这些跨国公司争相进行职业转移,以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多利润。
3.1.3. 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
跨国公司在进行大规模职业转移时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对于人才资源的迫切需求。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和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不仅提供了优质的人才储备,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人力成本。以印度和中国为例,伴随着两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两国可以为这些跨国公司提供充足的优质人才,且发展中国家劳动者所需的薪资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的平均薪酬较高且岗位空缺有限,也会造成求职者之间的相互竞争,进一步提高就业的人才质量。对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来说,由于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重,且出生率的连年下降,为了维持自身工业技术优势以及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需要补充国际化人才。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仅限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需要。据《中国企业海外人才发展白皮书》显示约有28%的受访企业在国际人才招聘、中高端人才薪酬、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投入约占人力总成本的20%以上 [2]。而且伴随着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引入”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为此这些城市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以增加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力。
3.1.4. 求职者个人意愿
据德国2018年移民署(BAMF)公布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相较于往年,移民及前往德国工作的人数大幅上升,且大多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3]。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各国之间经济水平存在差异,一部分求职者为了寻求更好的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和福利制度选择出国工作。根据2016年经合组织发布的世界各国工时报告显示,在调查覆盖的38个国家中,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工作时间更短。例如,德国劳动者每年的工作时间仅有1371小时,而墨西哥则达到了2246小时。然而在工作时间的巨大差异下,墨西哥的人均收入依旧和德国相差甚远 [4]。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一部分有能力的劳动者选择前往国外谋求更好的发展机遇。
3.2. 新冠疫情前职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如前文所述,跨国公司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对于利润的追求和对人才的需求,迫使跨国公司不得不同时推进职业全球化的进程。职业全球化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
3.3. 新冠疫情对职业全球化的影响
新冠疫情无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截止2022年9月,全球累计确诊达到六亿人以上,且每天的新增确诊人数达到65万以上,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新冠疫情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然而新冠疫情不仅仅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正在影响着整个世界的社会经济系统,由于病毒传播的特殊性,其对于需要开放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来说带来的损害更为明显。
3.3.1. 新冠疫情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从新冠疫情发生至今,许多国家为了将病毒拒之门外,纷纷采取社交隔离和边境封关的紧急措施。社交隔离意味着停工停产,边境封关则意味着贸易停摆。仅在2020年三月,就有20多个世界主要经济体采取社交隔离的政策,受政策影响的经济总量占比80%以上 [5]。其中边境封关影响最大的则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军——跨国公司。前文提到跨国公司通过职业全球化将产业转移至一些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各国采取的闭关政策会阻断跨国公司此前所建立的全球产业链,形成经济收缩的持续状态。但是经济收缩的持续时间越长,对于产业链中最低端的中小企业来说就越是致命,甚至会对整个产业生态和商业生态造成损害,一些跨国公司为了减小损失,会进行大规模裁员和缩小生产规模。
在国家层面上,新冠疫情做到了美国推行的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主义者多年来都未曾做到的事,美国政府曾在新冠疫情期间提高关税并且鼓励工业回流,也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去全球化的机构和组织。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主任凯瑞·布朗(Kerry Brow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全球化的反对者认为,全球化导致了国家权力的分散。为了参与全球体系,所有国家都必须放弃一部分主权。对主导国际事务的西方大国而言,全球化侵蚀和限制了国家主权。随着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范围的混乱和危机,去全球化的声音逐渐在发达国家中形成。因此,在疫情愈发严重的当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必会暂缓甚至出现短暂的倒退,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催生了职业全球化的产生,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新冠疫情对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利影响必然也会辐射到职业全球化的发展。
3.3.2. 新冠疫情影响劳动者跨国工作的意愿
新冠疫情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各国社交隔离政策的施行也会进一步阻碍人们的就业途径,同时受疫情影响导致的经济收缩也会加剧就业的难度。在疫情日益严重的当下,求职者也不得不将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疫情的控制能力作为就业的主要考量之一。以中国为例,得益于政府优秀的执行能力和对疫苗的研发和普及能力,疫情在短期内就得以控制,人们生产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而反观国外状况却不容乐观,新增确诊人数不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越来越触目惊心,就连头号发达国家美国都无法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社会动荡,医疗系统也无力承担疫情带来的压力。因此相比于跨国就业,在更加安全的国内就业更符合求职者的需求。甚至一些原本在国外就业的人员迫于疫情的威胁纷纷选择暂时回国或者重新考虑国内就业。不仅如此,各国采取的封闭政策也会对出国就业造成一定的阻碍。
3.3.3. 新冠疫情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
职业的全球化离不开相应行业的发展状态,一个行业的兴衰影响着相应职业的发展前途。前文提到的新冠疫情导致的各国采取社交隔离和边境封关政策,对于一些工作方式固定的行业来说冲击最大,例如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在这次疫情期间受到的影响较为严重,服务业主要受需求冲击影响,短期影响较大。但是一些暂时被抑制或暂停的服务需求,在疫情结束后可以迅速恢复和回暖。一些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行业也将得到补偿性反弹。与以需求冲击为主的服务业不同,制造业受到供给冲击,中期面临的挑战更大。从供给端看,复工复产不同步,上下游企业复工不平衡,货物运输受阻,供应链和产业链运行不畅,达不到生产要求的情况较为普遍,制造业完全恢复正常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中间产品出口国,全球近200个经济体从中国进口的中间产品平均占全部进口的五分之一以上。疫情扰乱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出口订单无法及时交货,影响了产业国际供应链的稳定。从需求端看,消费品和投资品需求萎缩将逐步传导至制造业。汽车、家电等部分行业复工复产后,出现库存积压问题,下游订单减少也将传导至上游。如果需求不能有效扩大,库存的资金占用成本就会增加,再加上工资、租金、利息等刚性支出,将对部分企业的资金链造成更大压力 [6]。而且在疫情的发展形势上来看,第一波的冲击尚未完全结束之时,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疫情常态化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因此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来说,后续必然会面临着行业的调整和变革,其职业发展的走向并不明朗。但是新冠疫情和所有事物一样都具有两面性,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中,也出现了一定的机遇。制造业虽然整体呈现逆发展的状态,但是一部分制造业却由于防控疫情导致需求激增,例如口罩、测温计、洗手液等卫生用品。不仅如此,数码娱乐、远程办公用品等也随着社交隔离的实行而需求大增。同时社交隔离下,传统的店面经营模式难以进行,人们长时间的足不出户反而进一步激发了线上行业的发展。电商的交易量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据资料显示在疫情期间中国跨境电商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进出口增长26.2%,其中出口增长28.7%,进口增长24.4% [7]。在教育行业方面,新东方发布《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随着各国入境政策放宽,一些学校逐步恢复线下授课,“线上线下并行”的授课方式将会成为主流,占比达到40%。而纯线上授课的学校已经快速下滑到42%。可见教育行业、IT行业以及一些服务业可以根据政策调整以及新冠疫情的发展灵活调整工作形式,来减少新冠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 新冠疫情下职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笔者认为新冠疫情虽然会对职业全球化的发展造成阻碍,但是职业全球化的发展不可逆转。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尽管自由贸易的观念被广泛接受并转化为实际的过程中并不顺利,但毫无疑问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无一例外都得益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重要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以自由贸易为核心,促进了贸易的繁荣、投资的便利化、人员的流动和技术的发展,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8]。从前文所提及的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受阻、人们跨国就业意愿降低,以及不同行业面临的挑战等因素来看,职业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被这些因素所制约,总体上产生暂时的停滞甚至倒退。虽然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但得益于各国防疫政策的调整以及对新冠疫情的控制,各国的入境政策也随之放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日本此前受疫情影响,对入境政策持收紧态度,但随着疫情形式逐渐好转,澳大利亚已于2月宣布全面开放边境,新西兰和日本也表示会陆续开放国境。无论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还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逆全球化举动,事实证明都无法撼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新冠疫情虽然是人类面临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但是对于经济全球化来说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挫折,而职业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中国际分工不可或缺的一环,总体也会如同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一样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正如恩格斯所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新冠疫情在给全球带来混乱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显而易见的为新经济发展和新旧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提供了助力,一些行业为了减轻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开创性的发展了线上或者“线上线下并行”的工作形式,即使在后疫情时代,这些崭新的就业形式势必也会成为职业全球化的助力。例如“直播带货”、“网购生鲜”、“线上授课”等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而且生物制药等行业由于疫情带来的庞大需求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业规模,各国生物制药行业也加强了交流和合作。同时各国政府在疫情带来的挑战下,提高了治理能力,为将来应对突发危机提供了经验,能够更好的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为职业全球化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一些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疫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吸引全球人才,为跨国工作的劳动者提供更为优惠和便利的政策支持。总而言之,疫情下职业全球化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但是也在这挑战之中寻得了新机遇,相信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各个行业都将开拓新的就业形势,从而恢复职业全球化的进程。
文章引用
耿嘉浩. 新冠疫情对职业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the Trend of Career Globalization[J]. 交叉科学快报, 2022, 06(04): 72-77. https://doi.org/10.12677/ISL.2022.64009
参考文献
- 1. 廖睿灵. 跨国公司, “还是愿意到中国投资” [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07-12(006). https://doi.org/10.28656/n.cnki.nrmrh.2022.002087
- 2. 余丽. 《中国企业海外人才发展白皮书》: 未来中企海外人才需求旺盛[J]. 中国对外贸易, 2021(2): 74-77.
- 3. 德国移民署(BAMF) 2018年12月31日统计数据[EB/OL]. https://www.bamf.de/SharedDocs/Dossiers/DE/jahresrueckblick-2018.html, 2018-12-31.
- 4. 经合组织2016世界各国工时报告[EB/OL]. https://data.oecd.org/emp/hours-worked.htm, 2016-12-31.
- 5. 刘卫东.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7): 1439-1449.
- 6. 王一鸣. 加大政策力度 助力制造业脱困[N]. 经济参考报, 2020-03-31(007). https://doi.org/10.28419/n.cnki.njjck.2020.001448
- 7. 李春丽.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浙江省跨境电商出口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7): 28-31.
- 8. 袁勇. 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N]. 经济日报, 2022-11-12(004). https://doi.org/10.28425/n.cnki.njjrb.2022.007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