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seas English Testing: Pedagogy and Research
Vol. 04  No. 01 ( 2022 ), Article ID: 50072 , 6 pages
10.12677/OETPR.2022.41002

语言自然习得中习得与学得的差异谜团与解决方法

曹风玲1,何胜学2*

1上海市姚连生中学,上海

2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2年1月12日;录用日期:2022年3月25日;发布日期:2022年4月7日

摘要

针对语言自然习得理论中的习得与学得差异化假设,从该差异的成因入手加以分析,得出该理论假设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依据语言学习者的实践提出语言习得与学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利用思维导图作为工具可以明确上述差异,并促进两者的转化。通过对思维导图理论和语言习得理论的相关性分析,在理论上阐明了上述观点的可行性。从实际出发,分别从个体和群体角度给出了利用思维导图解决习得与学得差异谜团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二语习得,思维导图,大脑,自然习得,学得

The Difference Mystery between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in the Natural Acquisition Theory of Language and Its Solution

Fengling Cao1, Shengxue He2*

1Shanghai Yao Liansheng Middle School, Shanghai

2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Received: Jan. 12th, 2022; accepted: Mar. 25th, 2022; published: Apr. 7th, 2022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 hypothesis between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in the natural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s discover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s of language learners that the transi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is possible, we present a way of using mind map as a tool to realize and facilitate the above transi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ind map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natural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mind map to realize the above transition is clarified. In view of the real application, two related solutions are proposed in detail. One is for individual and the other is for group.

Keywords: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ind Map, Brain, Natural Acquisition, Learning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语言学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基本条件。通过对语言学习现象的观察分析,语言学家们提出了如认知语言学、自然习得语言学、行为强化语言学等众多理论方法 [1] [2] [3]。各种语言学习方法在实践中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实践应用。但是实践的结果似乎并不能让人满意,因此出现了当前的语言学家、语言理论的实验者和语言学习者相互分离的现象。语言学家的新理论难以得到其他两者的认同和实践;理论的实验者往往关注于单一的理论或语言学习的特定领域;而语言学习者则往往根据个体经验实践自己认为有效的方法。为促进语言学习的发展,有必要加强三者间的沟通理解。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就是首先确定出现上述分离现象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基于上述的背景和思路,我们对语言自然习得理论的基本假设进行分析,揭示习得与学得差异基本假设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一致性和矛盾性。通过引入思维导图,我们给出了实现和促进学得与习得相互转化的具体方法。

2. 习得与学得的差异谜团

Stephen Krashen提出的自然习得理论包含5个基本假设 [1] [2]。其中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一直备受关注,被视为该理论的核心。语言习得的自然顺序假设尽管被学界普遍接受,但是对于具体的习得顺序却始终存在争议。而其他的两个假设,即学得与习得存在差异和学得仅起到监督习得结果的假设,尽管作为语言自然习得理论的基础,却没有得到研究者的足够关注。

习得与学得差异假设指出语言学习者通过有意识学习积累的语言知识与通过可理解性输入无意识积累的语言能力存在差异。学得仅起到监督习得结果的假设指出两者不仅存在差异,而且不能有效转化。上述假设得到语言学研究者和实践者普遍的认同,特别是一般的外语学习者通过自身的学习体验可以有意识的感受到上述差异的存在。为了表述方便,我们将上述两个假设统称为习得与学得的差异谜团。随后解释将上述假设成为语言学习者的认知谜团的原因。

3. 差异谜团的成因

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上述差异谜团的成因。首先从理论方面看,学得与习得产生的主要途径存在差异。学得主要源于学校的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法知识的训练,以及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主动关注与学习。而习得主要源于语言学者在日常生活中可理解背景下的语言交流,当然包括学校课堂上老师的语言应用。从理论上看,学得与习得的主要目的,或更确切地说直接目的,存在差异。学得往往以考试或达到某种语言评价标准等级为目的,而习得一般以直接的语言理解沟通为目的。在实际应用中,两者也存在可以被感知的差异。习得作为大脑潜意识的知识被用于语言交流中的直接沟通交流,可成为一种有效的输出。而学得的知识,由于其复杂性、耗时性和准确性的限制,往往只能作为语言学习者语言输出时的一种受限的监控调整手段。

学得与习得差异谜团的困惑也源于语言学习者的自身学习体验。中高级以上的语言学习者往往可以体会到上述理论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也并不如此清晰明确。例如高级学习者有时可以觉察自身语言输出的语法错误,并加以纠正;有时也发现可以无意识地输出较为复杂的语法结构,而没有错误。学习者对于学得与习得的不可转化假设产生怀疑,对可能发生的转化也困惑不解,更对如何促进上述可能的有利转化的方法一无所知。

4. 思维导图与自然习得法的相关性

为了解决上述差异谜团,并提升学得与习得的转化,我们在本节引入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并对其与语言自然习得法的相关性加以分析,为下一节给出具体的方法打好基础。

思维导图是由Tony Buzan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4] [5] [6] [7]。思维导图是基于人类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的对人类学习、认知、记忆、组织和判断起促进作用的一种有效工具。思维导图一般遵循如下构建原则:构建单一中心的树状发散图、尽量利用图形表意、利用树状分支表示概念意思的关联性、利用曲线而非直线建立连接、利用颜色区分分支、一般仅利用关键词表意和实施无限制的联想。思维导图是对大脑内部信息处理过程的一种有效外化表现,以图形化和关联化作为其核心特征。

可利用思维导图解决语言自然习得法中习得与学得差异谜团的原因包括5个方面。1) 首先习得与学得均是大脑对外部信息的处理加工过程,而作为人脑信息处理机制建立的思维导图必然可以对上述过程加以表述和促进。2) 其次学得和习得可以看作大脑针对同一学习对象或紧密相关对象加以处理的不同阶段。当学得的知识通过不断重复,并与习得的内容建立有效的关联后,学得可能会转化为语言学习者的潜意识,从而成为语言习得的一部分。3) 大脑对于信息的接收、分析、加工、存储、搜索的处理是有一套统一逻辑过程的,因此作为大脑信息处理的专门化表述,学得与习得必然具有本质的相通性。4) 思维导图是大脑处理信息机制的一种合理有效外化,通过图形化和关联化将信息加以归类处理,有利于大脑对信息的接收、记忆、理解和再加工。5) 思维导图和自然语言习得理论均强调一些共通的重要特征,包括:重复机制和成功机制。不管是思维导图还是自然的二语习得都需要实践者不断的重复学习已经建立的思维导图或重复使用已经习得的内容。同时,两者均强调实践过程中的正面激励因素。思维导图理论强调不断尝试,并从每次的尝试中学习改进。而语言的自然习得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设强调建构形成语言学习者无外部压力的主动积极学习心态的学习环境。

上述对思维导图理论和自然语言习得理论的特征和关联性分析说明利用思维导图建立习得与学得间转化的桥梁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图1展示了在思维导图参与下学得与习得差异之间的转化假设发展。下节我们将给出具体的解决习得与学得差异谜团的方法。

5. 差异谜团的解决方法

习得与学得的差异不仅现实存在,而且在理论层面让众多的研究者和语言学习者感到困惑。为了解除两者差异造成的种种困惑,进一步提升学得向习得的转化,下面从个体和群体两个角度构建针对上述差异谜团的解决方法。图2给出了解决差异谜团的具体方法流程。

Figure 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fference assumption about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图1. 学得与习得的差异假设发展

Figure 2. The flow chart to solve the difference mystery

图2. 差异谜团的解决方法流程

针对语言学者个体而言,可以依据下面给出的6个步骤实现学得与习得差异的缩小与转化:

1) 明确已经习得的知识技能。习得的知识技能是语言学习者已经掌握且可有效应用的语言知识内容。可以通过自我针对各种指定话题的表述或现实场景中交流的录音录像记录加以明确。可以从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入手加以记录分析。

2) 明确已经学得的语言知识。根据学得概念,可以从发音规则、词汇、语法规则和习语惯用语的掌握应用角度出发,通过标准化的考试或自我检查,完成对学得语言知识的梳理。

3) 对比发现学得与习得之间差异。基于已经明确的个体学得与习得内容,找出两者存在的差异。例如在英文学习中,第三人称单数的语法知识点可能已经是语言学习者的学得内容,但是该知识还没有成为学习者的习得内容。学得而未习得意味着可以在适宜环境下正确使用,但还不能在日常交流活动中无意识地正确使用。

4) 利用思维导图分别梳理个体的习得与学得知识。在明确了学得与习得内容后,语言学习者可以分别针对两者绘制思维导图,从而进一步梳理和强化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这里需要注意两点:a) 每部分可能都需要构建大量的思维导图;b) 对于学得的内容构建对应思维导图时,需要参阅已经梳理的相关内容。

5) 利用思维导图建立学得与习得的关联关系。进一步分析学得与习得存在的差异,并针对这些差异建立对应的思维导图。例如,对于前面提到的英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语法知识点,可以将学得的语法点与所涉及的各种习得用法结合,构建对应思维导图。

6) 思维导图的反复利用与改进。对于上述第5步建立的思维导图,语言学习者应当依据思维导图的反复机制不定期的加以回顾和补充改进。例如上一步中提到的英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语法思维导图,学习者可以不断根据习得知识的增长增加应用的场景用例。

由于二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景是二语课堂,因此有必要针对群体,特别是一个学校班级,给出有针对的习得与学得差异解决方法。下面简单给出一般可遵循的6个步骤:

1) 明确成员差异,确定群体的主导者,并布置任务。依据语言的自然习得理论,群体成员可能所处的语言习得层次不同。但是由于每个个体的语言习得层次顺序也不尽相同,因此群体成员间语言的习得与学得内容必然存在差异和共同之处。

2) 分别实施个体的思维导图解决方案。每个学习成员按已经给出的个体6步骤法分别进行学得与习得的差异分析。鉴于成员间的差异性大小,该步骤应当设立恰当的执行时间。

3) 群体中个体逐一交流报告。在无批评指正环境下,各个成员针对某主题对前期的个体工作进行交流,并以思维导图为主要工具。这里的交流应视群体大小设置交流时间,必要时考虑将一个大的群体划分为更小规模的群体。交流中,为了营造畅所欲言的环境,各成员不发表批评指正意见,但是适当的补充和鼓励是可以的。

4) 个体间差异分析。所有成员逐一汇报交流完成后,成员一起讨论找出相互差异与共同点。为了充分酝酿思考,该步骤应当在上一步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在进行。

5) 建立群体的习得与学得差异的思维导图。在第4步结束后,经过一定时间后,群体可在主导者带领下,全体成员共同构建相关主题思维导图。主要是针对某一主题,提炼出群体成员共同的习得和学得内容,并利用思维导图建立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

6) 思维导图的反复利用与改进。与针对个体的方法一样,群体的思维导图也应当被反复利用,并不时更新。

群体的上述活动不仅有助于群体成员更加深入的了解自身学得与习得状态,加强两者间的转化,而且有利于群体的内部交流,为后续学习活动的制定实施提供支持。

6. 总结与讨论

通过对语言自然习得理论基本假设的分析,我们发现习得与学得之间的转化是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有效实现的。通过对习得与学得差异成因的分析,我们发现两者既存在实际的差异,但是在实践中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化。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大脑学习工具,其理论基础与语言的自然习得理论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个体解决学得与习得差异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群体的共同学习活动之中,从而提升个体和群体的学习效率。

上述方法目前缺乏有针对的实例分析,但是已有的大量的思维导图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研究包含不少案例,可以从侧面印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例如,文献 [6] [7] 进行的思维导图在学生词汇学习中的应用分析,其实验的重点是词汇的掌握,但是其各种测试形式的选用,如阅读理解测试和实景式口语交流测试,可以印证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同时有效提升学生习得和学得两个方面。当然对于两者的具体转化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实证分析。

基金项目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ghai (18ZR1426200);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项目/The First-Rat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Shanghai (S1201YLXK)。

文章引用

曹风玲,何胜学. 语言自然习得中习得与学得的差异谜团与解决方法
The Difference Mystery between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in the Natural Acquisition Theory of Language and Its Solution[J]. 国外英语考试教学与研究, 2022, 04(01): 7-12. https://doi.org/10.12677/OETPR.2022.41002

参考文献

  1. 1. Krashen, S.D. and Terrell, T.D. (1998) 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 Prentice Hall Eu-rope, Simon & Schuster International Group, London.

  2. 2. Krashen, S.D.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ergamon Press Inc., Oxford, United Kingdom.

  3. 3. Krashen, S.D. (2009)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ergamon Press Inc., The Internet Edition, Oxford, United King-dom.

  4. 4. Tony, B. and Buzan, B. (1994) The Mind Map Book: 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 Dutton, New York.

  5. 5. Tony, B. and Abbott, S. (2005) The Ultimate Book of Mind Maps.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ondon.

  6. 6. Borovková, P. (2014) Application of Mind Maps in ELT with the Em-phasis on Lexis.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harles University, Prague.

  7. 7. Pua, C., Li, D., Lui, C. and Cheng, S. (2014) Using Mind-Mapping as a Tool to Teach English Vocabulary for the Elementary Students. Ta Ku Ling Ling Ying Public School, Hong Kong.

  8.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