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tional Education
Vol. 12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68386 , 5 pages
10.12677/VE.2023.12406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分析

张梦琪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收稿日期:2023年5月17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29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7日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推进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教育事业的关注重点,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融合空间,但在现实中二者实现融合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融合不足;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师资力量薄弱;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高校文化氛围不足。进而对二者的融合路径进行分析探究,得出以下几条路径:促进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的融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体系;建立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高校文化氛围。

关键词

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engqi Zhang

School of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Received: May 17th, 2023; accepted: Jun. 29th, 2023; published: Jul. 7th, 2023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re the focus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and there is a lot of room for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two, but in reality, there are still certain problems i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ory; weak teachers wh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at 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insufficient. Then,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the two is analyzed and explored, and the following paths are obtaine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mprove the teaching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stablish a university cultural atmosphere that 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usion Path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改革经济结构、由制造大国变为创造大国的必由之路。而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活动的主力军,必然要为创新创业事业奉献自己的一臂之力,因此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这一举措的推行不仅有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的新思路也为更多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1] 。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等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开拓其创新能力,以进一步达成“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教育目标。而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着相似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二者有着很强的融合空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将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推进融合教育的实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以及思政教育的深化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2.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1) 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在当前背景下,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最后阶段,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责任。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两个分支,对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思想端正的社会接班人有着合力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同时,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和创业教育包含着相同的目标:通过改革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精尖人才 [2] 。就人才培养的价值来说,思政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有着双重的培养作用,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对于培养出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当代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其次,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冲破思想禁锢,增强其创造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综上可知,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在教育培养目标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而且在人才培养价值上也能够融会贯通,将二者交融进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教育内容具有关联性。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可以相互联系的教育内容。具体在于:思政教育的中心在于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内容深刻且涵盖范围十分广泛。而且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很多内容有所重复,这也正是二者教育过程中的重点。例如,我们常说的道德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又包含着职业道德教育,它要求学生有着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职业观,在进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保持积极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3] 。道德观教育中的法律观教育也是如此,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不做触犯法律的事情。而创业教育更为强调法律知识的学习,因为在充分了解《公司法》、《经济法》的前提下,才能在创业途中少走弯路。经上述论述可知,二者在教育内容上具有较多关联,这也是高校将二者融合的基础。

(二)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中谈及教育,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4] 。以“三全”视角来审视将思政教育融入创业教育,更加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方向。首先,“三全育人”思政教育要贯穿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将二者融合后,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和创业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其政治修养,在创业过程迸发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创新思维。其次,“三全育人”提出教育的目标应是全面培养人才,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因此要将思政教育贯穿育人过程的每个环节,这其中不仅要包括专业课,还要有创业课程、社会实践等。最后,高校应在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创新教育的作用。在创业教育中增添更多创新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同时采用创新变革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使其更具时代性,更好发挥思政教育的思想性。

3. 高校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融合不足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开展模式基本上为教师讲授的方式,由此教材内容的重要性可谓是首要之义。但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仍存在内容上重实务、思政教育内容缺乏的现象,通过对近五年来60本创新创业教材调研发现:仅有20%的教材中对创业精神有所提及,11.6%的教材中对创业素质进行了论述 [5] ,且这二者的相关论述篇幅较为短小,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的过程中容易被忽略。同时,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等抽象意义上的内容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难以被学生真正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会变成形式化的产物,无法在后续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过程中给予一定思想上的指引,造成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强烈的利益取向,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课程作为综合性的课程,自然对师资的资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当前国内许多高校均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聘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担任校外导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弊端,“双师制”相辅相成,这本是创新创业教育运行过程中非常理想的局面,但事实并不尽如人意。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内导师大多为辅导员或者行政人员兼职,身兼多职,行政工作繁忙导致对于创新创业课程准备不充分,同时,自身工作经验较为单一,多为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因此在创新创业方面并不能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而校外导师虽然对于相关专业领域知识得心应手,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思政教育知识学习,很容易在教授指导过程中,将学生引导向过于功利化的思想价值观,不利于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三) 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高校文化氛围不足

高校文化在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精神、创业素质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育人作用。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尚且不足,主要体现在:首先,在宣传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相关的社交媒体平台,且宣传内容过于模板化、空洞化,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认同;同时,宣传内容中缺乏有关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思想解读以及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政策宣传,也缺乏创新创业方面的人文关怀,从而导致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较低。其次,虽然国家大力鼓励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但由于全国各地财政能力不同,导致各地政府对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同,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导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因为资金等方面的物质条件限制,被迫放弃创业,进一步削弱了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成。最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认识过于片面,认为其最终目标是追求利益,这种过于功利化的创业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高校产生正向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4. 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分析

(一) 促进思政教育和创业创新教育理论知识的融合

为促进创新创业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首先要对二者教育理论进行创造性融合,丰富融合课程理论基础,为实现二者相互融合提供坚实基础,同时更高效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充盈学生的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运用理论来指导实际,加快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效率,提升融合的效果。在进行理论融合阶段,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精神内核要求 [6]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更要拥有家国情怀,发自内心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终身。其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将国家现阶段的发展战略、创业政策等与传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还要积极将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通过思政教育传播给学生,使得学生在提高创业知识、创造能力的同时保持着正确的价值观,始终以思政教育为行动引领。最后,将法治意识融入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得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当大学生自身权益受到伤害时,勇于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二)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体系

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首先,要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创新创业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创业知识、专业素养,还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实现这一目标要做到在党组织的监管下对创新创业教师进行长期的严格培训,培训方式可以是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学习、教师去企业走访调研,从而加强教师的职业技能、专业性的知识储备,而党组织负责对培训结果进行审查,并适时组织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可以在商学院内部增设创业学专业博士学位点,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提供相应的生源支持。其次,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可以通过社会招聘的形式,在企业中寻找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领导人员,以校外导师的名义在校内进行讲座性质的指导,与校内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形成互补,组建高水准创业教师队伍。最后,规范创业机构组织。目前高校中存在较多创新创业团体,但基本上均为非正式团体,自愿参与性质较大,而系统的创业机构鲜有存在。高校可根据需要成立更加系统规范的创业机构,如创新创业院系、创新创业中心、校企合作创业机构等。

(三) 建立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高校文化氛围

“优化大学生身处其中的校园环境是影响思想和激发创新创业意识的有效途径,更是两者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7] 浓厚的高校文化氛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进行融合,更好地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作用。在实际推进工作中,首先,要让全体师生以及行政工作人员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书面文件中强调其重要性,并开展相应的政策文件解读会议,使得二者相融合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其次,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增进师生的荣誉感以及使命感,例如:暑期支教、创新之星、优秀毕业生、最美教师等活动,亦可在创新创业大赛中适当增添新时代思政教育元素。最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作用不容小觑,积极宣传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相关活动以及政策宣传,同时增添校内典型优秀师生的宣传报道,可以起到一定的榜样模范作用,使得校内二者融合的氛围更浓厚,起到潜移默化影响的效果。

文章引用

张梦琪.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分析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J]. 职业教育, 2023, 12(04): 399-403. https://doi.org/10.12677/VE.2023.124062

参考文献

  1. 1. 马秀叶, 王智庆.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 4(6): 127+129.

  2. 2. 陈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 4(3): 86-88.

  3. 3. 陈怡.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政工作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 2016(20): 79-81.

  4. 4.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01).

  5. 5. 温玉卓, 代梦婷. 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课程思政嵌入路径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3, 44(10): 114-116.

  6. 6. 宁德鹏, 何彤彤, 何玲玲, 邓君雪. 高校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路径探赜[J]. 江苏高教, 2023(4): 102-106.

  7. 7. 梁齐伟, 王滨.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及路径[J]. 广西社会科学, 2019(2): 174-17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