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08  No. 03 ( 2019 ), Article ID: 30114 , 5 pages
10.12677/TCM.2019.83028

Research Progress o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in the Yoga Part in Chinese Taisho New Version of the Tripitaka

Qiuzi Gaog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Received: Apr. 13rd, 2019; accepted: May 1st, 2019; published: May 8th, 2019

ABSTRACT

Yoga part in Chinese Taisho New Version of the Tripitaka is important for Indian Yogacara, most of which elucidate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e Yogacara, including the rich content of psychosomatic nurs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Buddhism and psychosomatic medicin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only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psychosomatic medicine, and the research on specific chapters of psychosomatic thoughts in Yoga part in Chinese Taisho New Version of the Tripitaka.

Keywords:Yoga Part in Chinese Taisho New Version of the Tripitaka, Psychosomatic Medicine, Psychosomatic Nursing, Summarization

汉文《大藏经》瑜伽部心身 医学相关内容的研究进展

高葛秋子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4月13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1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8日

摘 要

汉文《大藏经》瑜伽部是印度瑜伽行派的重要典籍,其中大部分经文阐发了唯识学派的重要思想,包涵着心身调摄的丰富内容。本文从佛教与心身医学、唯识学发展及其对心身医学的意义、瑜伽部具体篇章心身思想的研究等方面综述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 :瑜伽部,心身医学,心身调摄,综述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佛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碰撞,“中国化”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质是一直探求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对佛教医学的研究逐渐增多蓬勃发展,其在身心疾病诊疗方面的独到作用越发令人叹为观止 [1]。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佛教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是系统整理佛教典籍中的医学资料,具有代表性的如李良松的《佛教医籍总目提要》、《中国佛药集成》,福永胜美的《佛教医学事典》,释慈成的《佛医药理学通论》、《佛医解剖学概论》、《佛医生理学通论》等 [2]。第二是探讨、分析佛教典籍中蕴含的佛教医学思想 [3] ,这部分更是百花齐放,论著不胜枚举。汉文《大藏经》瑜伽部作为佛教重要典籍,包含瑜伽行派论、大乘义章、法相宗三部分,其中著名的篇章包括瑜伽派(唯识派)之论书,如《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二十论》等,为世人所熟知。瑜伽部中蕴藏着丰富的佛教医学知识,尤其是丰富的与心身医学相关的内容,现将相关的研究综述如下。由于笔者学识浅薄,疏漏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2. 佛教与心身医学

燕国材 [4] 在《佛教心理学的基本范畴》一文中界定了佛教心理学的八对基本范畴,包括基本观点—心身论与心物论,认识心理—知虑论与知行论,意向心理—情欲论与思行论,个性心理—性习论与智能论。这样的界定对以后学者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总体上看,目前国内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佛教教理和禅修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其一,从原始佛教入手,对原始佛教中解释人的心身结构和运行规律的“五蕴”说中的“识蕴”进行分析,以了解佛教对心理结构以及心理活动过程的基本看法及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较有代表性的如陆沉 [5]、陈兵 [6] 等的研究;其二,对唯识学与心理学各学派进行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比较,以明确佛教在心理学领域中所处的地位,较有代表性的如林国良 [7]、陶丽霞 [8]、张海滨 [9] 等人的研究;其三,从禅学着眼,对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禅宗所施设的理论、手段及悟道案例进行分析,以探索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较有代表性的如李兆健 [10]、马冰洁 [11]、阮氏桃 [12] 等人的研究。其中李兆健的研究试图用科学的方式从佛学中汲取营养,基于中国固有的文化背景,探索心理治疗本土化建设路径 [13] ,在研究过程中既注重基础理论,又注重现实可操作性,如《汉文大藏经阿含部医学内容略说》中系统梳理了佛教的心理健康观、佛教心理治疗方法等内容,这些研究为佛教心身医学的深入研究开辟了道路,厘清了今后研究的脉络。

3. 唯识学发展及其对心身医学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瑜伽部篇章的研究,主要是在唯识学的范畴内进行的。我们从佛教的典籍中发现,在佛学里轻于身而重于心的思想贯穿始终,而佛教唯识学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与心身医学相关的内容,发掘唯识学中与心身医学相关联内容,对心身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邓来送 [14] 认为,佛教的心理学思想以唯识宗论述得最多、最深入,集中于八识中,尤其是心理过程。杨惟中 [15]、陈兵 [16]、王晶磊 [17] 等人有关唯识学的论著,都为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范式。

唯识学是佛学中比较完备的一个知识体系。相传弥勒菩萨是唯识学的开山祖师,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学派的始祖,有《瑜伽师地论》等著作,创瑜伽唯识教理 [18]。《摄大乘论》是佛教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论书,此论集中阐释了瑜伽行派的学说,尤其对成立唯识的理由等问题作了论述,奠定大乘瑜伽行派的理论基础 [19]。南朝梁、陈佛教学者真谛翻译的《摄大乘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唐代的玄奘大师将唯识学在我国发扬光大,不但编译《成唯识论》,并且培养了大批法相唯识学者,其弟子慈恩大师窥基继承玄奘衣钵,著有《瑜伽师地论略纂》、《成唯识论述记》等著作,弘扬了唯识法相宗的教义 [14]。因为皇帝的支持,法相宗曾经风光一时,但是没有多久,即开始衰败。近代以来,唯识学再次成为佛学中的显学 [14]。张曼涛 [20] 在《现代佛学丛刊·唯识学概论(三)》之《编辑旨趣》中认为,唯识学对近现代思想界影响最深,近现代的著名思想家无不与唯识学发生过关联,其因在于唯识学与近代传入中国的西方哲学有相似的关联,所以研究佛学的都以唯识学为第一研究步骤。陈兵 [15] 在《佛教心理学》中提到,佛教向来强调心的修炼,故佛教典籍中保留了大量的心理学资料,而在这其中唯识学更是以长于心理分析而著称。足见国内学者已经认识到唯识学典籍的研究对于心身医学具有重要意义,但并没有学者系统研究瑜伽部典籍,梳理唯识学对于心身医学发展的实际具体意义。近十年来,学术界有关唯识学的研究主要是在唯识史学的研究、唯识理论与思想研究、唯识经典的研究与诠释、唯识学与现代科学的比较研究、近代唯识学复兴研究五个方面 [16]。

其中唯识学与现代科学比较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与心身医学有关的研究是佛教唯识论与西方心理学的对比研究。陶丽霞的硕士论文《佛学唯识论中的心理学问题》 [7] 中侧重于唯识学所建立的意识模型以及心理学术语的运用上,并讨论了科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索唯识学中的运用。其研究思路值得肯定。佛教唯识学与西方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学说有很多类似之处。在“八识”中“阿赖耶识”与“集体无意识”有对应关系,“末那识”与“个人无意识”有对应关系 [21]。林国良 [6] 等在做荣格心理学与佛教相关研究时,提出在唯识学中,体现知觉和行动可能性的范畴主要是心所。《成唯识论》说:“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即心所是帮助心(识)完成心理活动(认知、情感、意志等)的心理功能。其中善心所和烦恼心所的作用,不但包括认知模式,还包括行为模式。同样是做荣格心理学与唯识学的研究,张海滨的硕士论文《荣格人格心理学与唯识学的比较研究》 [8] 更加系统地比较了唯识学与荣格心理学,其主要从个体的人格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人格的动力来源及其表现形式、人格发展的过程以及人格发展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唯识学与荣格心理学的比较。相似的研究还有阮勇的硕士论文《佛教唯识论与西方心理学》,则主要从对认知过程的分析来比较唯识学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异同 [22] ,并旁及精神分析而未能深入。陈阳 [23] 根据《瑜伽师地论》、《唯识三十颂》等篇章,探析佛教心理学的人格理论,无论是在人认识自我方面还是心身疾病治疗方面都很有意义。陈昊 [24] 以《唯识二十颂》为文本研究梦境理论,颇与西方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梦境研究相似。另外,在现象学心理学方面,彭彦琴和张海滨分别作了相关比较研究,彭彦琴从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比较上对二者进行比较,指出从对象来说,现象学的“纯粹意识”的意动过程远不及佛教的心法识变过程精妙,现象学的意向性客体对象也不及佛教研究的对象世界全面和复杂;而在方法上,现象学还原不及禅定彻底、本质;仍没有完全摆脱理性思维的窠臼;重于哲学反思而操作性不足 [25]。张海滨则在对“本质”与“实相”、“现象”与“心”、“直观”与“禅观”这三对相似却又浅深不同的观察对象和方法进行比较后,得出与彭彦琴相同的结论 [26]。

在佛教对中医心理学影响方面的研究中,邓来送 [27] 等在《佛教与中医心理学》一篇中阐述的关于佛教对中医心理学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古代医家利用佛教哲理治疗心理疾患、利用佛教中的心理疗法治疗心身疾病。方凤真 [28]、陈素玲 [29] 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佛教调心的方法对中医心理学的影响。但此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选取经论过于随意,尚未重视文献的同时性以及宗派的同一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对汉文《大藏经》对中医心理学的影响加以完整辑录、梳理和系统研究。

4. 瑜伽部具体篇章中心身医学内容的研究

现阶段对瑜伽部具体篇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大乘义章》、《五蕴论》等篇,且多从哲学角度切入研究,兼论少量的心理学意义,而佛教与心身医学的研究仅是引用少量瑜伽部中的语句佐证自己的观点。

如平海兵 [30] 等认为佛教医学治心为要,其引用《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说:“云何医方明处?当知此明略有四种:谓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已生病断灭善巧,于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提出医方明治身更治心,又从唯识观方面提出佛教的生命观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万法唯识。代超 [31] 认为集中反映在《成唯识论》和《摄大乘论》两部论著中的“薰习说”是用来阐释众生的心识与外境的因缘关系,从而说明众生流转六道不得解脱的原因。从唯识学的角度阐发了心理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邓来送 [13] 总结了《大乘义章》中提出的与现代身心疗法相似的六种对治方法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空观。瑜伽部中蕴含着大量心身调节的理论有待发掘。

5. 小结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变大,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心身疾病复杂多变,对于心身医学的研究要求更高。可喜的是,更多研究者认识到从佛学理论中汲取营养的必要性,贡献于心身医学发展,人类身心健康。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有待提高。首先,缺少对佛家典籍中关于心身调摄内容的系统研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次,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大多为理论研究,缺少技术性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反馈,致使理论多束之高阁,理论与应用脱节,在未来如何将佛教心身医学思想更好地运用于医疗保健的实践当中确实需要更多的努力。

单从瑜伽部、唯识学与心身调摄内容的研究来看,当下的国内外研究视角狭窄,多从哲学角度切入,涉及范围较小,选取经论过于随意,尚未重视文献的同时性以及宗派的同一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对瑜伽部及唯识学与心身调摄相关内容加以完整辑录、梳理和系统研究。总之,我们所要努力的目标是对佛教心身调摄内容的深刻挖掘与合理阐释,既能开拓佛教研究的新领域,同时又能汲取佛学营养,运用于临床实践,维护和促进心身健康。

文章引用

高葛秋子. 汉文《大藏经》瑜伽部心身医学相关内容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in the Yoga Part in Chinese Taisho New Version of the Tripitaka[J]. 中医学, 2019, 08(03): 160-164. https://doi.org/10.12677/TCM.2019.83028

参考文献

  1. 1. 王米渠. 佛教精神医学[M]. 厦门: 鹭江出版社, 1998: 13.

  2. 2. 付爽. 晋唐汉佛教医学研究述评[J]. 河南中医, 2017(1): 21-29.

  3. 3. 平海兵, 曹继刚. 中国近年佛教医学的研究概况[J]. 环球中医药, 2016(2): 152-154.

  4. 4. 燕国材. 佛教心理学的基本范畴[J]. 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28(1): 93-99.

  5. 5. 陆沉. 论原始及部派佛教的“六识”说[J]. 宗教学研究, 2006(1): 68-73.

  6. 6. 陈兵. 《阿含经》及部派佛学的深层心识说[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179): 145-149.

  7. 7. 林国良, 管文仙. 荣格心理学与佛教唯识学思想之异同[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5(3): 120-131.

  8. 8. 陶丽霞. 佛学唯识论中的心理学问题[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大学, 2010.

  9. 9. 张海滨. 荣格人格心理学与唯识学的比较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四川大学, 2005.

  10. 10. 李兆健. 慧然独悟, 昭然共明——禅学与中医心理治疗浅谈[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2(4): 39-42.

  11. 11. 马冰洁, 商卫星. 佛教的顿悟心理思想[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6(6): 89-92.

  12. 12. 阮氏桃. 禅宗与现代心理疗法[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13. 13. 李兆健. 汉文《大藏经》涉医文献的辑录与研究[M]. 上海: 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4.

  14. 14. 邓来送. 略论佛对心理疾病的认识[J]. 五台山研究, 2002(2): 21-23.

  15. 15. 杨惟中. 中国唯识宗通史[M].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8.

  16. 16. 陈兵. 佛教心理学[M].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5.

  17. 17. 王静磊. 近十年国内唯识学研究综述[J]. 五台山研究, 2009(3): 13-19.

  18. 18. 任继愈. 佛教大辞典[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19. 19. 赵朴初. 中国佛教[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3.

  20. 20. 张曼涛.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M]. 地址: 大乘文化出版社, 1981.

  21. 21. 李兴武, 丁炳麟.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J]. 东北史地, 1997(4): 49-53.

  22. 22. 阮勇. 佛教唯识论与西方心理学[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23. 23. 陈阳. 佛教心理学的人格理论探析[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1(6): 145-148.

  24. 24. 陈昊. 浅谈唯识学的梦境言说——以《唯识二十颂》为文本[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1(6): 84-86.

  25. 25. 彭彦琴. 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比较[J]. 南京师大学报, 2010(4): 119-124.

  26. 26. 张海滨. 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学的比较[J]. 社会科学研究, 2011(3): 131-134.

  27. 27. 邓来送, 邓莉. 佛教与中医心理学[J]. 五台山研究, 2002(4): 27-29.

  28. 28. 方凤真. 佛医对人体身心灵疾病的防治研究及现代意义[D]: [博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29. 29. 陈素玲. 中医与佛教调心方法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30. 30. 平海兵, 曹继刚. 佛教医学治心为要[J]. 中国宗教, 2015(7): 66-67.

  31. 31. 代超. 两种薰习说比较——《摄大乘论》《成唯识论》与《大乘起信论》薰习说比较[J]. 兰州学刊, 2010(2): 19-2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