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08  No. 01 ( 2019 ), Article ID: 29190 , 6 pages
10.12677/ACPP.2019.81002

Marx’s Discussion about the Atomic Deflection of Epicurus

Yuefei Pa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Press, Beijing

Received: Feb. 17th, 2019; accepted: Mar. 3rd, 2019; published: Mar. 11th, 2019

ABSTRACT

Epicurus accepted the atomism theory of Democritus and developed and innovated it. He put forward the deflection movement of atoms.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Hegel and young Hegelians' thoughts, along with his own keen philosophical insight, Marx re-elaborated Epicurus’ atomic deflection movement in 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mocritus’ Philosophy of Nature and Epicurus’ Philosophy of Natur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Doctoral Dissertation”), and established that the atomic deflection movement has the same “primitive” status as the linear motion of atoms. It clarifies the formal rules behind the deflection of atoms and the contradictions contained in the concept of atoms. It reveals that the ultimate point of atomic deflection is to emphasize self-consciousness.

Keywords:Atomism, Deflection, Form, Self-Consciousness

马克思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问题

潘玥斐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北京

收稿日期:2019年2月17日;录用日期:2019年3月3日;发布日期:2019年3月11日

摘 要

伊壁鸠鲁接受了前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学说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创新,提出了原子的偏斜运动。基于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影响,以及自身所具有的敏锐的哲学洞察力,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以下简称《博士论文》)中,对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重新做了条分缕析的论述,确立了原子偏斜运动与原子直线运动具有同样的“本原性”地位,明确了原子偏斜运动背后所蕴含的形式的规定,以及原子的概念中所包含的矛盾,揭示了原子偏斜最终指向的是对自我意识的强调。

关键词 :原子论,偏斜,形式,自我意识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作为古希腊哲学第一个成型的理论体系,“原子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形成并得到发展,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哲学形态,而且也是关照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德谟克利特是“原子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承袭前人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尝试对世界的构成与生成做出解释。德谟克利特认为,世间万物及其生灭流转均可被归结为两个最简单的本原——原子和虚空。原子是没有任何性质的、不可分割的因而在体积上无限小的空白质点,唯一能够区别它们的就是它们的大小和形状 [1] 。万物均由原子和虚空构成,或者是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的产物。原子构成存在,虚空构成非存在,但存在并不比非存在更实在,非存在也并不比存在更不实在。原子和虚空不能被感知,也不因具体物质形态的变化而生灭。如何用原子论解释世界的运动、变化和生灭?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在虚空中相互碰撞造成旋涡运动,由此产生原子的结合与分离。这种旋涡运动是一种必然性,推动着世间万物的生灭流转。

伊壁鸠鲁接受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学说。在其作品《致希罗多图斯》的信中,伊壁鸠鲁对自己的自然哲学做了描述。伊壁鸠鲁认为,宇宙由许多物体和虚空的空间构成,物体的存在可以被感觉感知,虚空的空间则是物体存在和运动的场所,并且物体和虚空的空间都是独立存在之物。原子是构成万物的始基,是不可分的。原子的运动是永恒的。

与此同时,伊壁鸠鲁对原子论学说做了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特别关注到伊壁鸠鲁不同于德谟克利特之处,其中特别重要的问题之一在于伊壁鸠鲁提出了原子的偏斜运动。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第二部分第一章对“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做了特别的论述和分析。通过马克思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虽然从现存伊壁鸠鲁的文本中很难找到关于原子偏斜运动的内容,但是在其他人的作品中却有相关论述。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虚空中有三种运动,分别是直线式的下落、脱离直线而偏斜、由于诸多原子的冲击引发的运动。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都承认第一种和第三种运动,是否承认第二种运动则是两人的不同之处。第二种运动即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是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创新和发展,其先人均没有此论断。

历史上,伊壁鸠鲁因为其原子论学说,特别是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主张受到了诸多质疑。从廊下派、学园派,到西塞罗、普鲁塔克,几乎都认为伊壁鸠鲁的物理学基本上是照搬德谟克利特,而他加以改进之处,往往又是他败坏德谟克利特之处。近代哲学家对原子偏斜运动的看法也大同小异,例如莱布尼茨就认为伊壁鸠鲁抄袭了德谟克利特,却抄不到最好的东西。

虽然伊壁鸠鲁的原子论特别是原子的偏斜运动受到诸多质疑,但是通过仔细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质疑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例如,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呈现过彼尔·贝尔批评伊壁鸠鲁的一段论述。马克思认为,西塞罗和彼尔·贝尔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的相关评论,会让伊壁鸠鲁谈论偏斜的目的陷入矛盾之中。也就是说,西塞罗和贝尔认为,伊壁鸠鲁之所以要谈论原子的偏斜,目的在于证明自由的存在以及原子排斥的存在。但是采用这种思路的问题在于,如果原子因为有了偏斜进而互相碰撞,那么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运动的存在所证明的是其中并不存在自由;如果坚持自由的观点,认为原子的互相碰撞不是偏斜导致的,而是原子本来就具有的,那么之前所说的伊壁鸠鲁提出偏斜是为了说明原子会互相碰撞这一点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说伊壁鸠鲁用偏斜来证明自由以及用偏斜来说明原子互相碰撞这两点是无法同时满足的。在马克思看来,像西塞罗和贝尔这样的解读,对原子偏斜运动的根据了解得太表面化,太没有内在联系了。这不禁让我们好奇,伊壁鸠鲁所谈论的原子的偏斜运动究竟是什么?虽然原子的偏斜受到诸多哲学家的质疑,马克思为何对其特别重视?透过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相关分析,我们可以获知答案。

2. 原子的偏斜运动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第二部分第一章“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中,对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问题做了论述。本文在这一部分尝试对马克思眼中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做出分析。

2.1. 原子的两种存在形式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首先考察了原子的直线运动。伊壁鸠鲁承认原子由于自身的重量沿直线下落,这是物体的自然运动。但是问题在于,每一个物体在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都成为了一个运动着的点,运动着的点消失在直线中,被直线所扬弃,点的独立性、个体性、坚实性都无法体现出来,原子在从上往下的直线运动中也是如此。

如果无法通过原子的直线运动考察原子作为本原的独立性、个体性、坚实性,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考察思路呢?马克思从原子与虚空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按照原子论的观点,世界的本原包括原子以及与之相对的虚空。如果虚空是空间的无,那么原子作为对虚空的直接否定就是空间的有,即空间中的点。但是,原子如果单纯只是作为空间中的点还是无法显现它作为本原的独立性、个体性、坚实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引入了伊壁鸠鲁的“时间”概念。也就是说,原子只有通过否定自己在物质层面的存在空间,才能显现其作为本原的独立性、个体性、坚实性,这样,原来在虚空中、纯粹由空间来规约的原子通过否定空间就被赋予另一种存在形式,即时间的存在 [2] 。

这一思路应该如何理解?为什么通过时间的存在能够证明原子作为本源的独立性、个体性和坚实性呢?我们可以借助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第二部分第四章“时间”当中的相关论述进行说明。

原子在物质层面没有任何变易性和相对性,而是永恒的和独立的,因此,能够表征变易性和相对性的时间必须被排除出原子的概念和本质的世界。时间被排除出本质世界之后,应该被放在原子论体系中的什么位置呢?这里,我们引用卢克莱修的一段论述进行说明,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在所有古代人中,卢克莱修是唯一能够了解伊壁鸠鲁物理学的人。

卢克莱修,第1卷第459行及以下几行:

“就是时间也还不是自己独立存在的……

……

应该承认,离开了事物的动和静

人们就不能感觉到时间本身。”

卢克莱修,第1卷第479行及以下几行:

“[你现在清楚地看到,每一个行为]

根本不是自己独立存在,

不象物体那样,也不象虚空那样。

倒不如说更宜于称之为

根本不是自己独立存在,

不象物体那样,也不象虚空那样。

倒不如说更宜于称之为

物体的偶性,或空间即一切事物运动于其中的那个空间的偶性” [3] 。

卢克莱修的论述表明,在伊壁鸠鲁那里,时间是空间的偶性。作为空间的偶性的时间,也就成为了否定空间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在马克思看来,时间被从本质世界中排除掉,成为伊壁鸠鲁的“现象的绝对形式”。

在马克思看来,原子所具有的“时间的存在”这样一种存在形式,实际上是一种纯粹形式的存在。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伊壁鸠鲁对原子的两种存在形式的规定:一种是原子的纯粹物质性的存在,一种是原子纯粹形式的存在。原子包含的纯粹形式的存在,否定了一切相对性及其与另一定在所拥有的任何关系。原子在直线运动中被遮蔽的独立性、个体性和坚实性得到了显现。

2.2. 原子的偏斜运动

在上一部分我们谈到了原子的两种存在形式,分别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和纯粹形式的存在。马克思进一步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原子的概念中所包含的纯粹形式的存在是如何在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当中体现出来的呢?

在这里,需要我们从作为世界本原的原子重新出发来进行思考。世界的本原是原子,与原子相对立的相对的存在是直线,因为原子在直线运动中是消失的,那么原子为了表明自己的存在必须对直线运动这一定在进行否定。如果直线运动本身被想象为空间性的,那么原子的偏斜运动作为对直线运动的直接否定就是另外一种运动形式。另外,按照我们对原子的两种存在形式的考察,如果说伊壁鸠鲁用原子的直线运动表明了原子的物质性,那么他以原子的偏斜运动直接否定原子的直线运动,凸显了原子的形式规定,关于原子的这两个规定又被看成是直线运动与偏斜运动。

马克思通过上述论证,证明了原子的偏斜运动不是某种被引起的运动,乃是原子概念实现自身的必须阶段,它与直线运动具有同样的“本原性” [2] 。那么,马克思做此论证的目的何在呢?他在这一论证后的一段话中做了说明:

所以卢克莱修很正确地断言,偏斜运动打破了“命运的束缚”,并且正如他立即把这个思想运用于意识方面那样,关于原子也可以这样说,偏斜运动正是它胸中能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某种东西 [3] 。

也就是说,偏斜运动所体现出来的“打破‘命运的束缚’”这一点受到马克思的特别关注,在马克思看来,这一精神气质贯穿伊壁鸠鲁的理论体系之中。偏斜运动不仅仅是原子的三种运动形式之一,它在伊壁鸠鲁整个理论体系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整个伊壁鸠鲁哲学处处体现着从具有局限性的存在中的脱离 [4] 。

2.3. 原子的排斥

分析至此,我们可以从原子的偏斜运动中得出如下结论:原子在虚空中做直线式的下落运动,这个时候原子作为一个特殊的定在为另一定在所规定。原子通过偏斜运动打破了对它做出规定的定在,否定了一切运动和一切关系,从与它相对的定在中抽象出来,并且偏离了它。也就是说,原子通过否定遮蔽其个体性、独立性的一切运动和一切关系,使得偏斜以肯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彰显了自身的个体性、独立性。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给予这样一个前提,即对原子做出规定的定在,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就是原子本身,是同一原子中所包含的不同的规定性,也就是说在偏斜运动中原子实现的是对自身的否定,原子这种对自身的否定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原子的排斥。由于每一个规定都被设定为一个特殊的定在,所以,原子的排斥成为原子所具有的三种运动形式之一。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说,因为有了原子的偏斜运动,才有了原子的排斥,进而有了原子的碰撞所产生的世界和世间万物。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本身是它们自身唯一的客体,只能与自身发生关系,从空间的角度看,就是只能与自身碰撞。直线存在的个体性要按照其概念得以实现,也只有当它与作为他物的它自己本身发生关系时才得以可能。马克思将这一思路进一步应用到对人的思考和分析中。

根据马克思的推论,一个人要成为自己唯一真实的客体,就必须在自身中打破其存在的相对性,因此,排斥成为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在原子的排斥中,直线下坠中的原子的物质性与偏斜中的原子的形式规定相结合。这样,从直线到偏斜,从偏斜到排斥,再从排斥到自我意识,接下来,再到自我意识的纯粹个体性;然后,反抗束缚与命运,自由地脱离诸神的控制,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4] 。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充分肯定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中的原子偏斜学说。如果说,原子的偏斜是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之间的基本分歧的话,“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这一章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核心 [4] 。

3. 原子偏斜与自我意识的凸显

通过本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对于马克思来说,原子的偏斜运动绝不是一种运动形式这么简单,他对伊壁鸠鲁偏斜运动的讨论最终落脚到对自我意识的揭示。这也显示了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涵。

可以说,伊壁鸠鲁的思维方式凸显了人的自我意识,在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的力量。从伊壁鸠鲁哲学当时所处的实际状况来看,对自我意识的强调并不是只有伊壁鸠鲁这个个例。实际上,在古希腊晚期三派哲学(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那里,自我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彰显。这一点被马克思捕捉到,并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充分展现出对人的自我意识和伊壁鸠鲁哲学体现的自我意识观点的肯定。

为什么马克思会关注并且能够把握住伊壁鸠鲁原子论背后的自我意识哲学呢?结合马克思的思想背景,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分析原子运动的指导原则是黑格尔自我意识的辩证法。马克思非常倚重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称它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精神现象学最终的推动原则即否定性的辩证法,这一原则体现在“自我意识的异化”或“自我意识的辩证法”中。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原子运动的分析,对从原子偏斜到自我意识的独立的推证,均基于这一“自我意识的辩证法” [4] 。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问题的相关论述,就可以明白,马克思之所以极其重视原子的偏斜运动,正是因为偏斜与偶然打破必然性,为自我意识的自由和解放铺平了道路。

在马克思看来,德谟克利特注重必然性,伊壁鸠鲁注重偶然性。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在这个世界上必然性无处不在。从天体的运行、日月的盈亏到世间万物的生灭,都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亚里士多德也曾对德谟克利特这一点做出评价,认为德谟克利特忽略了目的因,把自然界的一切作用都归之于必然性。关于必然性的观点也被德谟克利特带到了他的原子论中。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在虚空中相互碰撞造成旋涡运动,由此产生原子的结合与分离。而这种旋涡运动就是一种必然性,推动着世间万物的生灭流转。原子因为重力而做直线下坠运动同样是一种必然性运动。

伊壁鸠鲁在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的直线运动之外,提出了原子的偏斜运动,就是要打破必然性在原子运动中的决定地位,这就在必然性运动中为偶然性打开了缺口。我们知道,原子通过偏斜运动打破了对它做出规定的定在,实现了对自身的否定,原子这种对自身的否定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原子的排斥,排斥就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因此,在原子偏斜运动挣脱必然性的束缚中,自我意识得到了彰显。这不仅动摇了必然性在原子运动中的统治地位,而且动摇了必然性对人类生活的统治。

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哲学中的自我意识观点不仅体现在他对原子偏斜运动的论述中,而且贯穿在其原子论思想当中。除了原子的偏斜运动,关于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观点在其原子论中的其他应用,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在马克思《博士论文》第二部分第四章中,马克思论述到,从本质世界中排除掉的时间,成为了否定空间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在伊壁鸠鲁这里时间成为“现象的绝对形式”。马克思借时间概念划分出了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进一步印证了原子的两重规定的可能性,并用时间使得感觉成为现象世界的唯一标准,并且使得抽象个别的自我意识与原子、具体个别的自我意识与感性的自然这两组新的对立变得明朗起来。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观点不仅应用于其自然哲学,而且被扩展应用到其思想体系的其他部分。通过对自我意识的讨论,伊壁鸠鲁实现了物理学、认识论与其政治学、伦理学、人生观的联通。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对自我意识的强调,受到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影响,最终服务于他对哲学与宗教关系的思考。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第二部分“天象”一章中称赞伊壁鸠鲁为“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在他的笔下,伊壁鸠鲁所有自然哲学的探究都服务于反宗教动机,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个人心灵的宁静。马克思接受了这一思想路线,并进行了超越,他并不局限于实现个人心灵的宁静,而是追求实现普遍的人的自我意识的自由。

虽然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十分强调自我意识的作用,但是他反对将自我意识绝对化。马克思认为,自我意识作为客观精神的体现,不能脱离现实,相反必须从与它对立的世界中引出理性 [5] 。

综上所述,基于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影响,以及自身所具有的敏锐的哲学洞察力,马克思把握住了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中的一个重要差别——原子的偏斜运动。马克思确立了原子偏斜运动与原子直线运动具有同样的“本原性”地位,明确了原子偏斜运动背后所蕴含的形式的规定,以及原子的概念中所包含的矛盾,揭示了原子偏斜问题最终指向的是对自我意识的强调。

文章引用

潘玥斐. 马克思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问题
Marx’s Discussion about the AtomicDeflection of Epicurus[J]. 哲学进展, 2019, 08(01): 7-1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19.81002

参考文献

  1. 1. 聂敏里. 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史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2. 2. 聂锦芳. 原子世界的哲学原则和结构——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6(2): 37-51.

  3.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4. 4. 罗晓颖. 马克思与伊壁鸠鲁——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研究[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5. 5. 聂锦芳. 马克思思想的起源及对其一生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3): 32-3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