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2  No. 10 ( 2023 ), Article ID: 73747 , 5 pages
10.12677/ACPP.2023.1210319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刘灿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9月12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3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6日

摘要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趋势,并且就城市功能发展的历史态势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这对于我们今天着眼于城市建设而研究城市功能问题仍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理,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思想同我国城市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使城市建设合理化、规范化。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城市建设

The Urban 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and Its Modern Revelations

Can Liu

School of Marxism,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ghai

Received: Sep. 12th, 2023; accepted: Oct. 3rd, 2023; published: Oct. 16th, 2023

ABSTRACT

The cit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promoting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Marx and Engels revealed the general law and trend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many profound insights on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urban function development, which is still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us to study urban function issues with an eye on urban construction today.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e Marx and Engels’ urban thought with the real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China, and strive to rationalize and standardize urban construction.

Keywords:Marxism, Urban Thought, Urban Construc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未曾对城市进行系统研究,但他们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城市化进程,但每个民族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他们深刻认识到城市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意识到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目前城镇化率已超过60%。在城市面貌全部改观,为人们带来工作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化的失落、城乡差距大、生态环境恶劣等诸多的城市结构性问题。因此,现代化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对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2.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总结。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

恩格斯指出:“文明时代正是社会发展到如此程度的时期,其间存在着劳动分工、分工所引起的个体间交换和将二者相结合的商品生产,获得全面发展并彻底改变以前全社会”。 ‎[1] 可以看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文明时代的特征相符合,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首先,城市产生在人类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原始社会初期并没有城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由设塔楼和雉堞的城墙围绕起来的城市、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1] 由此得出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现代城市的兴起,实质上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和分工的逐渐细化所导致的。“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2]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文中作了总结:“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 ‎[2]

其次,城市的发展使人类文明远离愚昧。英国诗人柯珀有一句名言:“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之间的商品交换愈加频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城市中各种生产部门、流通部门都必须通过商品流通才能实现自身价值。随着城市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城市的产品从一开始就成为了商品,商业作为媒介来销售产品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商业的发展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必须以商业为前提条件,这一点毋庸置疑。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元素在此汇聚,使城市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财富的汇聚之地。城市的迅猛发展,其经济功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防御职能逐渐演变为资本主义时代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尤其到了近代,随着城市经济功能的日益凸显和明朗化,城市的政治和文化功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态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城市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城市不仅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核心,更是全球范围内的中枢所在。例如在鸦片战争之后形成的通商口岸,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化城市之一,而上海则在这批带有殖民性质的城市中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带领着江苏和浙江等地区,率先进入现代化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乡村的蓬勃发展成为了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正如列宁概括指出的:“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 这座城市的规模如此之大,其所释放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

2.2. 城市发展影响人类生存与生活

恩格斯指出:“在这个时代中,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相对的退步,因为在这种进步中,一些人的幸福和发展是通过另一些人的痛苦和受压抑而实现的”。 ‎[1] 城市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问题。 ‎[1]

第一,贫富差距越发明显。产业革命前,大部分工人分散到农村,可以存一点钱过上稳定和受人尊重的生活。然而圈地运动完全切断了那根束缚在劳动者和土地之间的脐带,迫使大量农民进城。由乡村向城市转移,由农业向工业转移,由安定的生活条件转变为每天不断改变而又没有任何保障。就社会发展过程而言,出现了大生产中心,农业与工业相脱离。导致城市越繁华,乡村就越隔离,孤立且分散。资本越向少数人集中,工人阶级就越是穷困潦倒,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明显。

第二,城乡对立日益尖锐化。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城市问题进行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最终消除城乡差别等三大差异,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人类最高理想。在他们看来,城乡对立就是私有制“城乡对立只存在于私有制范畴”的结果。城乡对立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特点。所以马克思与恩格斯既认识到城市的产生具有进步社会意义,又尖锐地批判了城市产生所带来的城乡差别与对立弊端,并且认为,在其所处的那个资本主义时代,上述弊病表现得尤为明显。资本主义非但没有消除城乡对立,而且还把这一对立变得越来越尖锐。

第三,城市环境问题越发严重。由于城市管理致后,城市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条河流(艾尔河)在城市的另一端流出的时候又黑又臭,被各色各样的脏东西弄得污浊不堪了”“在大城市的中心,在四周全是建筑物、新鲜空气全被隔绝了的街道上和大杂院里,腐烂的肉皮菜帮之类的东西都散发着对健康绝对有害的臭气”, ‎[3] 人口大量地向城市集中超出城市承载的能力,引起了很多消极的后果,如:空气污染严重、垃圾到处堆放、流行病蔓延、交通拥控等。恩格斯认为:“一切最使我们厌恶和愤怒的东西在这里都是最近的产物,工业时代的产物”。 ‎[3]

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的探究始终都围绕着人。如何在城市文明的进程中,更好地体现人的意义,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3.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思想的现代启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过去十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写道;“城镇化率提高十一点六个百分点,达到百分之六十四点七,这不仅是一个统计数据,还是对我国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巨大肯定。”联合国副秘书长海伦·克拉克在《2013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大会》上这样描述:“中国正在以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实现城镇化。”当今世界是城市世界,城市在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也正如前面所言,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现代工业和技术恶性损耗和污染了大自然,现代文化和城市生活方式严重冲击了传统的文化价值和秩序。在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3.1. 城市的发展着眼于农村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城乡对立是必经阶段。换言之,城乡对立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不可能控制城乡对立,但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矛盾、实现城乡融合。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处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背景下,中国城镇化下一步应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并实现双向城乡一体化。在这一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关键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在马克思看来,要想实现城乡融合,城市带动作用至关重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摈弃以城市为主的传统单一发展模式,强化农业、农村各项扶持力度,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政府需发挥“有形之手”功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激励机制来引导资本下乡和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金融支持。另外,还要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主动畅通农村各种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才能使农民增收、助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采用“就地转移等”还是“异地转移”,实际上两种转移方式均具有可借鉴性,需因地制宜。 ‎[3] 问题的症结不是农民是否移居城市或距离城市有多远,而在于他们是否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也就是说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整体素质”是否相同或者相差不大。

3.2. 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发展协同推进

我国现在尚在现代化建设征途上,但是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工业化和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城市迅速发展就是工业化进程持续进行所产生的产物。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沿袭了西方国家发展理念,致使城市工业的发展采用了先污染再控制的模式,引发了诸多严重城市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一直以来都把唯物史观渗透于城市发展的整个思想过程中,这也启示着我们要与时俱进,促进城市的发展。伴随社会不断进步,信息化趋势愈加显着,并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各级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缺口,信息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难题。因此,从社会经济视角研究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城市管理向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加快推进“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等工作已迫在眉睫。我们应该致力于创新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将城市管理资源整合起来,共享和协同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以打造一个智能化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市发展的理论,将机器应用于农业领域,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从而使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开始寻求新的生计来源。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发达国家出现了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现象。当前,大批乡村居民正在向城市迁徙,他们的分布范围遍及城市的各个领域,从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也越来越密集,使得农业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因此,借助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从而促进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必须依靠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新一代科技融入农业生产的进程。通过互联网,视频和远程指导,农业得到了更科学的发展,农户种植效率得到了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更多的智能和集约,解放了更多的农业劳动力。

3.3. 人民城市人民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发展的理论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阶级属性,从无产阶级的角度出发。他们主张近代工业引起了近代都市的飞速发展,从而使无产阶级有了走上历史舞台的可能。 ‎[4] 同时,他们还从工人阶级的角度,对工人阶级的住房、居住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而“人民城市”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城市思想在当代阐发的最新成果。人民城市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城市批判中所确认的人民主体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格、成长于价值追求润育之下,迫切需要将其综合运用于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建设,转型与治理各个环节中的理论范畴。恩格斯都在试图表明其观点:反对以资本主义方式对待城市问题,呼唤以一种有序的方式促进城市发展。在主体动员上,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城市为人民,倡导城市由人民共治共建共享,动员市民、企业和管理者等力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城市的繁荣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在根本上,城市是由不断发展的人所营建,也会根本性地影响人的发展、生存命运。”在城市建设和更新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本质在于优化城市主体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并将深层次的人文关怀融入其中。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平衡发展现象。对于城市发展动力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局限于工业化这一方面,而是着眼于大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等多个方面的观念贯彻。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人的自觉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城市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当代城市治理效能的提高需要遵循敬畏和善待城市的原则,将技术作为关键手段,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力量,借助市场化手段和商业化手段,从而增加城市生产者的财富。 ‎[5] 为了实现历史和现代的共生,我们需要将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融入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中,为商业运营提供创新资源。

4. 结语

因此,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始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但其对于城市特别是城市职能的探讨,仍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平衡发展现象。借鉴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理论成果,结合当前新形势和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不断探索和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以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城镇化之路。

文章引用

刘 灿.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The Urban 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and Its Modern Revelations[J]. 哲学进展, 2023, 12(10): 1928-193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0319

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90, 35, 76.

  2.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47, 187.

  3.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20, 381

  4. 4. 张超.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发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辽宁大学, 2021.

  5. 5. 孙晴娟.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