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Vol. 12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66831 , 12 pages
10.12677/GSER.2023.123030

国内外乡愁研究述评与展望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谭慕华,秦兆祥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收稿日期:2023年4月14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31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9日

摘要

乡愁近年来逐渐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文章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科学社会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为论文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乡愁研究的共被引文献、发文量、发文作者及机构、关键词等方面展开可视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有关乡愁研究的发文数量较多,尤其在2010~2013年间,发文量增长较快,并于2016年达到峰值,但近5年出现波动下滑趋势;国内外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国内乡愁研究热点集中在乡愁概念的解读、乡愁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旅游者乡愁体验等方面,国外研究话题集中在乡愁量表开发、乡愁触发因素等解释性研究和有关乡愁主体、乡愁客体、乡愁分类、乡愁情感内涵等描述性研究。最后,指出乡愁的唤起机制系统化、乡愁理论的实践应用、乡愁与旅游的发展关系是未来乡愁研究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乡愁,知识图谱,研究展望

Review and Prospect of Homesicknes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CiteSpace Knowledge Map Analysis

Muhua Tan, Zhaoxiang Qin

College of Tourism,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Apr. 14th, 2023; accepted: May 31st, 2023; published: Jun. 9th, 2023

ABSTRACT

Homesickness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concern to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Web of Science and Citation Index Database (CSSCI) of the Chinese Science Society, this paper uses CiteSpace software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co-cited documents, the number of papers,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keywords and other aspects of homesicknes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papers on homesicknes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especially during 2010~2013, which increased rapidly and reached its peak in 2016, but it fluctuated and declined in recent five years. A number of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with high academic influence have been formed in the research field at home and abroad; domestic homesicknes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homesickn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mesickness and urbanization, tourists’ homesickness experience, etc., foreign research topics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omesickness scale, homesickness trigger factors and other descriptive studies on homesickness subject, homesickness object, homesickness classification and homesickness emotional connotation. Final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 homesickness evocation mechanism,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homesickness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homesickness and tourism are important aspects worthy of in-depth exploration in future homesickness research.

Keywords:Homesickness, Knowledge Map, Research Prospect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乡愁,传统意义上是指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1] 。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到余光中现代诗《乡愁》,再到乡村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其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直到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首次作为官方意志出现 [2] 。而在全球化、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背景下,社会的急剧变迁使人们更加怀念往昔简单的生活,各种记忆的“错位”与“失忆”使居民与生活环境之间的情感纽带被强行割裂,从而更加怀念过去那种简单、美好和安全的生活环境,由此引发的乡愁风潮更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乡愁文化”不仅是城市记忆的灵魂,更是展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源泉。乡愁形式的旅游也成为人们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有效手段 [3] 。“乡愁”作为学术概念,最初由Hofer在17世纪80年代提出,被认为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 [4]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神经心理学的发展,乡愁从最初的神经疾病范畴中分离出来,成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用以指代心理或精神上的某种家园情结的匮缺 [3] 。随后得到了心理学、神经科学、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营销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关注。与西方语境中的乡愁不同的是,中国古代汉语中的乡愁指向范围具有明晰的地理边界,《辞海》关于“乡”的解释是处所、地方、出生地和家乡,将“愁”解释为忧愁 [3] ,因而乡愁是“思乡的忧伤情怀”。尽管乡愁在国内和国外的概念外延上不尽相同,但核心意指都是表达对过去逝去时光的缅怀,因此,在术语上,本文不对二者作硬性区分。

未来,随着国内外城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乡愁理念对城镇化和旅游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将进一步扩大,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愁相关研究的进展和发展态势,有必要对国内外已有的乡愁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进一步深化对乡愁内涵的认识,拓展乡愁的研究领域,为城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撑。基于此,本文以“nostalgia”、“homesickness”、“tourism homesickness”为英文关键词,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源进行国外文献检索,时间期限为1980~2021年;以“乡愁”、“怀旧”、“思乡”等为关键词,以中国科学社会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为数据源进行中文核心期刊检索,时间期限为1998~2021年,并经过人工剔除重复、相关性较弱的文献,共计获取核心文献574篇(中文277篇,英文297篇),并借助CiteSpace软件,梳理了乡愁的内涵及演变,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对未来乡愁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

2. 乡愁的概念与发展

对乡愁概念的认识,随着时代变化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理病症阶段。Johaness Hofer认为,乡愁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症状是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哭泣和试图自杀等,Scheuchze等将乡愁定义为一种生理上的疾病,认为这种疾病是由于外部环境差异引起的生理反应 [5] 。之后很多学者都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并试图解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因此,在17世纪至18世纪早期,乡愁都被认为是一种单纯的生理疾病,是由于想念家乡的情绪导致的一种身体不适反应。在这种解释下,乡愁被认为是可以治愈的,可以通过送患者返回家乡或是打消患者的思乡念头进行治疗。第二阶段是心理学现象阶段。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期,伴随着神经心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对乡愁看法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心理症状而非生理疾病的角度对乡愁进行解释。从心理症状的角度出发,乡愁被界定为一种精神或者心理上的疾病,其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焦虑、失眠、虚弱等 [6] ,且学者们普遍认为,这种心理症状是不可治愈的。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逐渐注意到乡愁也是一种情绪上的反应,这种情绪反应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Davis认为,乡愁是唤起过去美好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 [7] 。Holak等 [8] 、Kaplan [9] 、Wildschut等 [10] 都认为,乡愁是一种正性的与自我相关的情绪体验,是对于过去温暖的感觉。Ortony等认为,怀旧是一种失落或悲痛的情绪 [11] 。Werman [12] 、Johnson-Laird等 [13] 既承认乡愁情感的积极性,又认同乡愁是同快乐相连的悲伤之情。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认识到了乡愁情感的两面性,即是一种由积极情绪主导的、苦乐参半的情绪体验。第三阶段是现代化反思阶段。19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的发展,整个社会都陷入到了对现代化的焦虑之中,人们普遍会因空间上的“离开”和时间上的“远去”而产生一种怀念过去家乡的情感,乡愁也逐渐从个人层面转向了集体层面。到20世纪末,关于乡愁空间具指的问题分化出了两种观点,一个对应宽泛的“乡愁”研究,即人们所怀念的以往某个时刻自身构建的“精神世界”,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地方,更多地与温暖的过去时光、快乐的童年等相联系 [14] ;另一个对应特指记忆中故乡的乡愁,是基于特定地理空间的怀旧情感 [15] 。

从乡愁概念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出,学界对于乡愁的研究是一个从个人乡愁到集体乡愁逐渐深化的过程。第一阶段的研究者从生理病症的角度出发,倾向于将乡愁看作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第二阶段的研究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愁是一种心理现象;第三阶段的研究者从现代化反思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愁是人们普遍会产生的一种现代化反思的集体乡愁。

3. 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文献在时间上的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该主题研究的理论水平与发展速度 [16] 。国内外乡愁研究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将CNKI收录的期刊论文放置在整体时间框架内可以发现(图1),最早的论文发表于1976年,年度发文量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16年为历年最高,说明有关乡愁理念的研究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具体而言,可以将乡愁研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76年~1998年,这一时间段内发文量都集中在百篇以下,整体呈现缓慢上升的特征;第二个时期为1999年~2013年,这一时期发文量较之前明显增长,其中2010~2013年发文量增长较快并之后都稳定在每年400篇以上;第三个时期为2014年至今,这一时期年度发文量出现波动,但整体上还是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在2016年达到峰值,之后便出现了波动下滑趋势。通过结合社会背景分析发现,国内乡愁的研究节点与我国国家政策有关,尤其是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之后,有关乡愁理念研究的论文出现了井喷式增长。相比较而言,国外乡愁研究节点与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息息相关,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深化。

Figure 1. Literature quantity distribution of homesicknes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图1. 国内外乡愁研究文献数量分布

3.1. 乡愁研究的文献共被引分析

文献共被引分析可将某一研究领域内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关键文献识别出来 [17] 。由表1可知,国内在被引频次 ≥ 3的文章中,居首位的是陆绍明于2016发表在《现代城市研究》中的一篇论文,被引用6次。该篇论文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从主体性、空间性与时间性三个方面研究中国人的乡愁本质是不同于西方人的怀旧与恋地情结,有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人文情怀,试图揭示乡愁对主体的情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关系,构建跨时空多维度的文化共同体,在“记得住乡愁”的基础上实现中国城镇的人文复兴。位居后四位的文章皆被引用3次,其中王一川《断零体验、乡愁与现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一文,融合了社会学批评方法、心理分析方法、原型批评方法、文本分析方法等诸多文学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研究中国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刘沛林认为,新型城镇化要留住“乡愁”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要保护好家乡的历史文化、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是要保留好这些地方的文化基因,传承乡土文明,因而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保护传统村镇文化遗产和风貌、保留文化基因、传承文化记忆、打造文化品牌与特色景观等方式,达到满足城镇化居民家乡情感、生活情感、历史情感、文化情感等精神需求的目的,其关键是要开展特色小城镇的建设,“满天星斗式”的小城镇分布格局与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赵静蓉认为,现代文化的转型导致了现代社会的大变动和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危机最突出地表现为现代人对个体身份和集体同一性的认同危机,而怀旧是现代人解决认同危机最普遍也最切身的途径。由表2可知,由于国外对乡愁的研究起步较早,因此文献被引频次比国内较高,位居首位的是Barrett等在2010年发表的《Music-Evoked Nostalgia: Affect, Memory, and Personality》一文,从听觉角度入手,随机选择被试者去听流行音乐片段,并对每首歌曲的怀旧程度进行评分,研究发现,怀旧情感会受到记忆和个体差异的影响。位居二、三位的是Cheung和Sedikides,都发表于2013年,其中Sedikides认为,乡愁更多地反映积极而非消极的影响,结合社会背景,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其产生的积极影响,能够增加自尊,培养社会联系,减轻生存威胁。Zentner和Barrett一样,都是从感官角度研究人们的乡愁情感,开发并验证了日内瓦情绪音乐量表。后几位作者大多数都是从音乐的角度来研究乡愁的情感。其中,Routledge发表的《The Power of the Past: Nostalgia as a Meaning Making Resource》一文,通过三组实验去研究怀旧是否能增强生活的意义。这些文章都是乡愁研究的经典文献。

Table 1. Co-cited frequency of domestic literature on homesickness at at home (citation frequency ≥ 3)

表1. 国内乡愁研究文献的共被引频次(被引频次 ≥ 3)

Table 2. Co-cited frequency of foreign literature on homesickness (citation frequency ≥ 5)

表2. 国外乡愁研究文献的共被引频次(被引频次 ≥ 5)

3.2. 乡愁研究的高产作者及研究机构分析

合作网络图谱能够揭示相关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主要机构及合作关系 [16] 。其中,作者共现分析可以识别出一个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及研究人员的合作、互引关系。由图2(a)和图2(b)可知,国内乡愁研究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就论文数量而言,发文前五位的作者分别是广东金融学院的陈超(3篇)、暨南大学的赵静蓉(3篇)、西安交通大学的种海峰(3篇)、衡阳师范学院的刘沛林(3篇)和东华大学孙明贵(3篇)。从合作关系网络来看,现有的合作网络比较松散,整个合作网络密度较低(文献拓扑密度值Density = 0.0027),学者们的研究分散,缺少学术合作联系。与此同时,国外对乡愁的研究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发文前五位的作者分别是Sdikides (5篇)、Vingerhoets (5篇)、Charles Spence (4篇)、Reisbig (3篇)和Rush (3篇)。从合作关系网络来看,现有的合作网络与国内相比较为紧密,文献拓扑密度值Density = 0.0044,但还是要加强学者们的学术合作联系。

(a)(b)

Figure 2. (a) High-yielding authors and cooperative networks of domestic homesickness research from 1998 to 2021; (b) High-yielding authors and cooperative networks of foreign homesickness research from 1980 to 2021

图2. (a) 1998~2021年国内乡愁研究高产作者及合作网络图谱;(b) 1980~2021年国外乡愁研究高产作者及合作网络图谱

由主要机构及合作网络图谱(图3(a)、图3(b))可见,国内乡愁研究领域形成了以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的艺术与传媒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为核心的团体。不同于高产作者的合作网络,主要机构间的合作相比较而言更为松散,大多数都各自为营,文献拓扑网络密度值仅为0.0004,各机构基本呈现各自研究的状态,没有形成紧密的研究网络,因此要加强研究机构之间的彼此的合作。相比较而言,国外乡愁研究领域联系较为紧密,形成了以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杜伦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主要机构间的合作也比较紧密。但从文献拓扑网络密度值(Density = 0.0053)来看,研究机构的合作仍需加强,目前合作也仅限小范围的内部合作。其中,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日内瓦大学同其他机构的合作最为活跃,多次联合其他机构开展相关研究。机构的发文量与本单位的高产作者直接相关 [18] ,陈超教授的发文是广东金融学院的主要构成部分,广东金融学院也成为发文量较大的机构;同理,学者的合作网络紧密程度也会影响机构的合作网络,学者高紧密的合作关系也会促进发文学校的高中心性。

(a)(b)

Figure 3. (a) Main institutions and cooperative networks of domestic homesickness research from 1998 to 2021; (b) Main institutions and cooperative networks of foreign homesickness research from 1998 to 2021

图3. (a) 1998~2021年国内乡愁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合作网络图谱;(b) 1998~2021年国外乡愁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合作网络图谱

3.3. 乡愁研究的热点及前沿分析

3.3.1. 乡愁研究的热点

从知识理论的角度看,中心性和词频高的关键词代表着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即研究热点。关键词的词频和中心性越高,说明该关键词所代表的研究领域愈重要。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乡愁研究的热点和结构,在关键词知识图谱的基础上,采用LLR算法进一步利用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形成关键词的聚类图谱(图4(a)、图4(b))。从聚类图谱来看,在1998年~2021年间,国内乡愁研究形成了“乡愁”、“怀旧产品”、“怀旧”、“乡愁重构”、“乡土中国”、“文化乡愁”、“中国小城市电影”等聚类群。而且根据关键词词频进行统计,排在前10位的关键词有“乡愁”、“怀旧”、“现代性”、“文化乡愁”、“乡土中国”、“乡土文学”、“乡村振兴”、“记住乡愁”、“怀旧倾向”、“文化记忆”。进一步通过整理图谱信息及结合文献内容发现,国内乡愁倾向于将特定地理空间作为研究视角,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和社会学领域。2013年以后,中央城镇化会议的召开使得乡愁逐渐得到旅游学、民俗学、建筑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关注。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乡愁概念的解读 [19] 、乡愁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20] [21] 、旅游者乡愁体验 [22] [23] 等方面的研究。刘沛林认为,要在“留住乡愁”的基础上,以城镇化为依托开展特色小城镇的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20] 。叶强等认为,在理解乡愁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思考乡建模式需要改进的地方,才能达到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21] 。林倩倩等以桂林龙脊梯田为案例地,从主客共享的视角研究乡愁旅游发展路径 [24] 。赵旭东在人类学视域下研究新时代中国乡村的文化振兴路径 [25] 。

图4(b)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看,在1980年~2021年间,国外乡愁研究形成了“nostalgia”、“professionalisation”、“mood”、“music”、“dementia”等聚类群。根据关键词词频进行统计,排在前10位的关键词有“nostalgia”、“emotion”、“experience”、“homesickness”、“health”、“depression”、“stress”、“memory”、“children”、“attitude”。进一步通过整理图谱信息及结合文献内容发现,

(a)(b)

Figure 4. (a) Clustering networks of keywords of domestic homesickness research from 1998 to 2021; (b) Clustering networks of keywords of foreign homesickness research from 1998 to 2021

图4. (a) 1998~2021年国内乡愁研究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b) 1998~2021年国外乡愁研究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

国外乡愁倾向于以时间为特征的怀旧,其研究热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有关乡愁量表开发、乡愁触发因素等解释性研究;二是有关乡愁主体、乡愁客体、乡愁分类、乡愁情感内涵等描述性研究。首先,在乡愁量表建构方面,Holbrook从消费者角度开发的个人怀旧倾向量表,包含8个项目,用以研究怀旧倾向与消费者模式偏好之间的关系 [26] 。Holak等从消费者的角度编制了怀旧倾向指引量表进行测量,该量表共有31个题项,通过9点评定量表进行评分 [27] 。Sedikides等人研究了个人怀旧倾向,并开发验证了南安普顿怀旧量表(SNS) [28] ,这些都是关于乡愁测量的较为成熟的量表。其次,还有一些学者尝试对乡愁的触发因素进行解释,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感官、情境、时空距离等。巴特桥提出了怀旧触发因素的20个项目,受访者根据这些项目对他们年轻时错过的项目进行评分,以及判断他们对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怀旧情绪 [29] 。在人口学特征上,年龄 [7] 、性别 [30] 、人格特质 [31] 对乡愁的影响显著。Belk [32] 、Holak等 [33] 、Barrett [31] 等从视、听、嗅等感官角度证实了该结论。Holak等研究得出,气味可以引发乡愁 [33] 。Baker等研究发现,过去相似的场景也能引发怀旧 [34] 。在乡愁分类上,以往研究也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究,如个人怀旧与历史怀旧 [35] 、个人怀旧和集体怀旧 [7] [36] 、个人怀旧和历史怀旧 [35] 、真实怀旧、模拟怀旧和集体怀旧 [34] 等等。乡愁与情感态度之间有很大的关联,就其情感倾向来说,一些研究者将乡愁情感看作是一种积极情绪,如Davis [7] 。Holak [8] 、Kaplan [9] 、Wildschut [10] 都认为,怀旧是一种正性的与自我相关的情绪体验,是对于过去温暖的感觉。Pascal等认为,乡愁内容可以让消费者对一个品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态度 [37]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乡愁的情感体验是消极的,还有一些学者强调乡愁情感具有混合或苦乐参半的性质。

3.3.2. 乡愁研究的前沿

突变词是在不同时间段内,词频贡献度发生突然骤增的关键词。关键词突现图谱能够更好地揭示该领域主题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 [16] 。基于CiteSpace软件关键词分析,国内选定前12位的关键词突现图谱。通过分析1998~2021年国内乡愁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图5(a)、图5(b))发现,国内乡愁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8~2013年。这一时期的关键词以乡愁诗、全球化、上海怀旧、消费者怀旧、怀旧倾向等词为主。这一时期研究还主要是在文学领域,研究脉络比较清晰,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基于全球化浪潮的背景,对乡愁理论的发展进行探索。第二个阶段是2014~2021年。这一时期的关键词以乡土中国、城镇化、文化乡愁、文化记忆、乡村振兴等词为主。这一时期的乡愁研究领域有所扩展,特别是开始结合国家政策来探究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现代化反思。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坚决打赢

(a)(b)

Figure 5. (a) Emergence map of keywords of domestic homesickness research from 1998 to 2021; (b) Emergence map of keywords of foreign homesickness research from 1998 to 2021

图5. (a) 1998~2021年国内乡愁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b) 1998~2021年国外乡愁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脱贫攻坚战,以旅游扶贫、乡村振兴为切入点的乡愁研究是重要研究趋势,且近5年来该趋势并未减弱。相比较而言,国外选定前14位的关键词突现图谱。通过分析1980~2021年国外乡愁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发现,国外乡愁研究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时间节点,对乡愁的构成、唤起机制研究、乡愁触发要素和影响要素研究、乡愁在实践中的应用等研究仍旧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4. 研究结论及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574篇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外乡愁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总体来看,主要集中在乡愁情感解析、乡愁的触发要素、乡愁的影响因素、乡愁价值开发及应用等领域。

1) 自2013年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留住乡愁”理念后,国内乡愁的研究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并于2016年到达顶峰。共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多数围绕着城镇化建设展开。研究领域形成了以刘沛林、周尚意、赵静蓉等及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为代表的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国外乡愁研究形成了以Seikides、Barrett等及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伦大学等为代表的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

2) 在乡愁研究热点上,“乡愁”、“现代性”、“乡土中国”等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形成了“乡愁重构”、“乡土中国”、“乡土文学”等聚类群。缘于国家政策导向,我国乡愁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建设的关系、乡愁概念的解读、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等方面。国外关键词词频较高的是“nostalgia”、“emotion”、“experience”等,形成了“nostalgia”、“mood”、“music”等聚类群,研究主题集中在了乡愁量表开发、乡愁分类、乡愁情感等解释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上;此外,从研究方法上看,多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综合运用为主。

3) 在乡愁研究发展趋势上,通过关键词突显图谱分析可以明晰,我国乡愁研究分为了2个阶段。1998~2013年间主要是对乡愁理念的解读,为初步探索阶段;2014~2021年间围绕着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现代化反思进行逐步深化的研究,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蓬勃发展时期。而国外的乡愁研究开始时间较早,形成了系统的研究体系,对乡愁的构成、唤起、触发因素等机制的研究仍会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4.2. 研究展望

国内外对乡愁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应该看到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未来进一步地深化研究。首先,在乡愁的唤起机制上,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机制。目前对于乡愁触发要素的研究,数量虽多,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多数学者从视、听、触、嗅等感官体验进行乡愁触发因素的研究,且对乡愁的解读都从特定的地理空间出发,如国家、城市、地方、村落等,并没有从系统上构建乡愁要素体系,也制约了研究的实用价值,这也是未来乡愁触发要素研究的重点。其次,乡愁实践应用的理论提升亟待加强。乡愁与医学、地理学、社会学、文学等的交叉研究,为乡愁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尤其是乡愁与旅游发展方面,目前学者仅从个别方面提供了乡愁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未来还需要在理论提升上进一步加强。再者,要加强学术合作,拓展深化乡愁研究主题与内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乡愁研究还是呈现碎片化状态,各研究机构及研究学者学术合作网络较为分散,各研究学科之间也未形成紧密联系,国内学者与国际学者的联系也十分薄弱,无法围绕乡愁研究形成跨学科的国际化合作关系。因此,未来乡愁研究应注重各研究机构和研究学者间的合作,建立具有多学科合作的研究团队,加强与国际化学者的合作研究,进一步深化乡愁研究的主题和内容。

文章引用

谭慕华,秦兆祥. 国内外乡愁研究述评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Review and Prospect of Homesicknes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Based on CiteSpace Knowledge Map Analysis[J]. 地理科学研究, 2023, 12(03): 320-331. https://doi.org/10.12677/GSER.2023.123030

参考文献

  1. 1. 路璐, 李嫣红. 留住乡愁: 记忆理论视域下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研究[J]. 中国农史, 2018, 37(1): 122-130.

  2. 2. 乡愁中的城镇化[J]. 中国经济报告, 2014, 52(2): 14-15.

  3. 3. 谢彦君, 于佳, 王丹平, 陈枫. 作为景观的乡愁: 旅游体验中的乡愁意象及其表征[J]. 旅游科学, 2021, 35(1): 1-22.

  4. 4. Van Tilburg, M.A.L., Vingerhoets, A.J.J.M. and Van Heck, G.L. (1996) Homesicknes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6, 899-912. https://doi.org/10.1017/S0033291700035248

  5. 5. Sedikides, C., Wildschut, T. and Baden, D. (2004) Nostalgia: Conceptual Issues and Existential Functions. In: Greenberg, J., Koole, S. and Pyszczynski, T., Eds.,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Existential Psychology,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200-214.

  6. 6. 黎耀奇, 关巧玉. 旅游怀旧: 研究现状与展望[J]. 旅游学刊, 2018, 33(2): 105-116.

  7. 7. Davis, F. (1979) Yearning for Yesterday: A Sociology of Nostalgia. Free Press, New York.

  8. 8. Holak, S.L. and Havlena, W.J. (1998) Feelings, Fantasies, and Memori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42, 217-226. https://doi.org/10.1016/S0148-2963(97)00119-7

  9. 9. Kaplan, H.A. (1987). The Psychopathology of Nostalgia. Psychoanalytic Review, 74, 465-486.

  10. 10. Wildschut, T., Sedikides, C., Arndt, J. and Routledge, C. (2006) Nostalgia: Content, Triggers, Func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 975-993.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91.5.975

  11. 11. Ortony, A., Clore, G.L. and Collins, A. (1988)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Emotions. Contemporary Sociology, 75, 2147-2153.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571299

  12. 12. Werman, D.S. (1977)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Nostalgi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25, 387-398. https://doi.org/10.1177/000306517702500205

  13. 13. Johnson-Laird, P.N. and Oatley, K. (1989) The Language of Emotions: An Analysis of a Semantic Field. Cognition & Emotion, 3, 81-123. https://doi.org/10.1080/02699938908408075

  14. 14. 王新歌, 陈田, 林明水, 王首琨. 国内外乡愁相关研究进展及启示[J]. 人文地理, 2018, 33(5): 1-11.

  15. 15. 薛婧, 黄希庭. 怀旧心理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4): 608-616.

  16. 16. 谢冰雪, 李雷雷. 热点与趋势: 民族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可视化分析[J]. 贵州民族研究, 2020, 41(10): 103-110.

  17. 17. 付伟, 吴珊珊, 田逢军, 吴儒练, 王家霖, 焦珊珊, 钱丽晴. 国外城市怀旧: 一个地理学的研究视角[J]. 世界地理研究, 2020, 29(5): 1060-1070.

  18. 18. 李彦军, 刘梦帆. 我国民族经济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演进——基于CNKI民族类期刊(1979-2017)的知识图谱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 40(7): 228-233.

  19. 19. 李蕾蕾. “乡愁”的理论化与乡土中国和城市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3(4): 51-57.

  20. 20. 刘沛林.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地理研究, 2015, 34(7): 1205-1212.

  21. 21. 叶强, 谭怡恬, 张森. 寄托乡愁的中国乡建模式解析与路径探索[J]. 地理研究, 2015, 34(7): 1213-1221.

  22. 22. 粟娟, 王艳. “乡愁”情怀下旅游者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来自张家界乡村民宿的实证检验[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0, 31(6): 27-41.

  23. 23. 黄翅勤, 彭惠军, 周慧敏, 杨次君. 怀旧旅游视角下传统村落旅游者乡愁体验及其影响研究——以岳阳张谷英村为例[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 41(3): 102-106.

  24. 24. 林倩倩, 赵巧艳. “内” “外”表达: 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乡愁意识的建构与重塑[J]. 广西民族研究, 2020(2): 65-71.

  25. 25. 赵旭东. 乡愁中国的两种表达及其文化转型之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路径和模式研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6(3): 127-136.

  26. 26. Holbrook, M.B. (1993) Nostalgia and Consumption Preferences: Some Emerging Patterns of Consumer Tast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 245-256. https://doi.org/10.1086/209346

  27. 27. Holak, S.L., Matveev, A.V. and Havlena, W.J. (2007) Nostalgia in Post-Socialist Russia: Exploring Applications to Advertising Strategy.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0, 649-655. https://doi.org/10.1016/j.jbusres.2006.06.016

  28. 28. Sedikides, C., Wildschut, T., Arndt, J. and Routledge, C. (2008) Nostalgi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 304-307. https://doi.org/10.1111/j.1467-8721.2008.00595.x

  29. 29. Batcho, K.I. (1995) Nostalgia: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80, 131-143. https://doi.org/10.2466/pms.1995.80.1.131

  30. 30. Schindler, R.M. and Holbrook, M.B. (2003) Nostalgia for Early Experience as a Determinant of Consumer Preferences. Psychology & Marketing, 20, 275-302. https://doi.org/10.1002/mar.10074

  31. 31. Barrett, F.S., Grimm, K.J., Robins, R.W., Wildschut, T., Sedikides, C. and Janata, P. (2010) Music-Evoked Nostalgia: Affect, Memory, and Personality. Emotion, 10, 390-403. https://doi.org/10.1037/a0019006

  32. 32. Belk, R.W. (1990) The Role of Possessions in Constructing and Maintaining a Sense of Past. In: Goldberg, M.E., Gorn, G. and Pollay, R.W., Ed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 17,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Provo, 669-676.

  33. 33. Holak, S.L. and Havlena, W.J. (1992) Nostalgia: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mes and Emotions in the Nostalgic Experience. In: Sherry Jr., J.F. and Sternthal, B., Ed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 19,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Provo, 380-387.

  34. 34. Baker, S.M. and Kennedy, P.F. (1994). Death by Nostalgia: A Diagnosis of Context-Specific Cases. In: Allen, C.T. and John, D.R., Ed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 21,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Provo, 169-174.

  35. 35. Stern, B.B. (1992) Historical and Personal Nostalgia in Advertising Text: The Fin de Siècle Effect.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1, 11-22. https://doi.org/10.1080/00913367.1992.10673382

  36. 36. Panelas, T. (1982) Yearning for Yesterday: A Sociology of Nostalgia. Fred Dav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7, 1425-1427. https://doi.org/10.1086/227614

  37. 37. Pascal, V.J., Sprott, D.E. and Muehling, D.D. (2002) The Influence of Evoked Nostalgia on Consumers’ Responses to Advertising: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Current Issues & Research in Advertising, 24, 39-47. https://doi.org/10.1080/10641734.2002.1050512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