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Security and Safety Technology
Vol. 07  No. 01 ( 2019 ), Article ID: 28802 , 8 pages
10.12677/JSST.2019.71002

Research on the Definition, Importance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Safety Awareness

Chunhong Chen, Baiping Xu, Xiaxia Ai, Mengya Zhang, Zongyang Liu, Gui Fu

School of Resources & Safety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Received: Jan. 14th, 2019; accepted: Jan. 24th, 2019; published: Feb. 12th, 2019

ABSTRACT

By studying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the authors sort out the definition of safety awareness and its manifestation. Case studies show that the lack of safety awareness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cause of the accident in most major accident investigation repor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finition of safety awareness,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improve safety awareness, which include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safe production, establish strict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ultivate people’s sense of safety ahead of production, reinforce the training of safety awareness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leadership’s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enhance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 the visual management of working site. Then the authors analyze its feasibility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Some of the best measures were finally chosen, that i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and create a strong atmosphere of safety culture.

Keywords:Safety Awareness, Definition, Importance, Countermeasures

安全意识的定义、重要性及改善措施研究

陈春宏,徐百萍,艾霞霞,张梦雅,刘宗阳,傅贵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9年1月14日;录用日期:2019年1月24日;发布日期:2019年2月12日

摘 要

作者研究了以往文献,对安全意识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并用案例统计证实,安全意识是大部分重大事故的重要原因。为改善安全意识、预防事故,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它们包括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力度、建立严明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养职工安全生产超前意识、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教育、强化领导监督管理职能、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强化现场目视化管理。经分析选择出了最佳措施,即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从根本上改善其安全意识。

关键词 :安全意识,定义,重要性,措施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以往,安全意识有很多定义,例如,曹书平认为安全意识是安全的思想方法论,是人们对安全问题认识的心理体验的总和 [1] 。徐向东从哲学的角度对安全意识的概念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安全意识是指对人的身心免受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条件与状态所持有的心理活动的总和 [2] 。林泽炎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安全意识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各样可能对自己及他人造成人身伤亡和损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 [3] 。正田亘在事故预防心理学一书中对安全意识概念的界定侧重于安全的态度和行为倾向,他认为拥有安全意识的人,总是把责任归于自己,不以自我为中心,不把自己的自信心估计过高,采取谨慎的态度,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4] 。张宇婧在研究出租车驾驶员安全意识的问题中提到安全意识是人们安全心理活动的总和,主要是由知识观念、意向观念和决策观念所组成的心理过程的反映 [5] 。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安全意识概念进行了界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安全意识的权威定义。

人在思想上认为安全意识很重要,大量的事故原因分析也能证实其重要性,但人们的认识还是模糊的。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也有一些,但其有效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将在对安全意识的定义进行梳理的前提下对其重要性和改进措施进行研究。

2. 安全意识的理论定义

到底什么是安全意识呢,安全意识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生产活动中对危险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的额不安全条件的反应 [6] 。是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和支配者人们的操作活动。安全意识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7] :

2.1. “安全第一”意识

在组织生产中,企业所有员工都必须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企业管理人员要将员工的安全置于首位,当生产和安全产生冲突时,生产要绝对服从安全。只有做到安全生产,消除事故隐患,企业才能长久的生存下去。

2.2. “预防为主”的意识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也是重要手段和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和差错,应该提前系统的采取技术、组织和管理上的措施,有效控制和消除事故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2.3. “安全效益”意识

安全问题归根到底也是经济问题,事故的损失有三类,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事故的发生必然带来经济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等于减少了生产产值,产生负效益。

2.4. “全员参与”意识

安全生产是与广大职工的行为和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无法靠少数人来实现,必须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只有全体员工都树立较高的安全意识,拥有安全责任,自觉参与到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当中,安全管理的效果就会越显著。

2.5. “安全道德”意识

安全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具有自觉维护国家和他人的安全利益的良好品德。无论在外界压力还是诱惑力的影响下,职工都能自愿表现出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意识和习惯,是安全意识的最高境界,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

3. 安全意识在理论上的重要性

笔者随机选择了12起近几年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中与安全意识相关的部分,具体见表1

Table 1. Accident cause analysis table

表1. 事故原因分析表

在上述十二起事故案例中,足有九起案例事故原因中提到安全意识,其中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私庄煤矿“11∙10”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七级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据有关统计,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的失误引起的,而人的失误正是安全意识低下,安全知识不足的外在表现 [8] 。因此,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提高安全负责人员以及领导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安全技术交底是指生产负责人在生产作业前对直接生产作业人员进行的该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的培训,并通过书面文件方式予以确认。它使作业人员能更加清楚明白操作过程中的生产安全隐患,操作规程,相应的规定,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安全、高效、稳定的进行。员工上岗前负责人应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果负责人员没有足够强的安全意识,便不会重视像安全技术交底之类的工作流程,员工在不熟悉相应操作规程规定,安全知识的情况下便无法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企业中生产管理人员的决策对员工的生产作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管理人员在生产方面有着重大的指挥监督理职责,如负责监督做好生产部各车间设备、工器具、物料、清洁工具等物品的状态管理工作,确保现场的整洁有序;出现问题应及时上报生产部经理,并主持召开生产部技术质量分析会,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查清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等。如果管理人员对于作业中安全问题不够重视,便会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敷衍了事,不会认真对待,便会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作业的安全进行。因此,提高管理层人员安全意识十分重要。

3.2.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员工是指企业(单位)中各种用工形式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以及代训工和实习生 [9] 。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归纳其原因无外乎内外两个因素,外因是指外部环境及本质安全条件,而内因即操作者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规程及制度。企业员工即操作者的行为是否符合标准与员工的安全意识有直接的关系,安全意识较高的人,面对各种不安全因素会积极主动的进行改善,有较强的安全自觉性;反之,安全意识较低的人,对身边的不安全因素置之不理或察觉不到,就会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目前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已经相对成熟,但仍然不能实现安全生产,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违章、安全隐患甚至安全事故发生,其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现场操作安全意识不强。只有操作人员有了安全意识,才会产生安全行为从而保证安全。所以对施工单位来说,最根本的就是应当抓好提高安全意识主要环节,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让每一名员工真正把“安全为天”的思想牢记在心,把“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意识到“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民生”,让每一名员工从执行制度开始,理解安全的培训教育,构成行为规范,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上升到透过意识的能动性来指导施工安全工作,做到能够在现场施工中及时预见隐患,消除隐患,到达安全生产的目的。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犹如履薄冰,来不得半点疏忽和麻痹。作为安全管理者首先要消除员工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通过近几年所发生的事故中可以看到,事故人为的因素中,安全意识占到90%多,而安全技术水平所占比例不到10%,而企业的安全培训,90%的精力用在占10%比重的安全技术水平上,只有不到10%的精力用在占90%比重的安全意识上。

从以上不难看出安全意识对于员工的重要性。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当员工有了安全意识,才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才能转变观念;才能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只要明白“安全为了谁”,就可以保证“第一次就做对”。心中有了安全意愿,“第二次”就不会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安全操作就会形成习惯。

4. 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

由于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事故频发,为了消除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我们在此提出一些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

4.1. 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力度

1) 制作有趣且意义深刻的海报,张贴在于员工宿舍、食堂、休息场所和工地比较显眼但不妨碍工人工作的地方,有趣的海报可以吸引工人的注意,激发其兴趣,使人印象深刻;海报里面隐含的意义能够发人深省,潜移默化的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2) 定期举办有关安全教育的活动,组织工人进行知识竞赛、集体研讨或演讲比赛,给表现优秀者一定的物质奖励。

3) 定期举办安全相关讲座,充分利用多种多媒体形式,活跃气氛,激发职工继续受教育的兴趣,比如,播放一些有趣的动画,或者是重大安全事故的视频,以事故的惨痛后果给职工一定的警示,试着引导职工进行换位思考,想象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自己,想象的越丰富,对事故的体验就越深刻,记忆越持久,安全意识就会存在的更久。

4.2. 建立严明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运用好“奖”“罚”“教”的管理方式

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发生后依法追究事故责任,不管职位大小都要受制度的约束 [10] ,对事故负有责任的人给予开除、罚款、降职等惩罚,情节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所在,切实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没有缺陷。

2) 杜绝企业职工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自我强化现象 [11]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员工在多次违章之后没有出现安全事故,从心理上会默许这种行为,认为这种行为并不是不安全的,甚至形成习惯性违章。不安全行为的自我强化现象是安全生产的一个不利因素,往往是使克服违章行为的工作产生困难的重要原因,为了消除这种现象,管理者应该制定合适的激励方案,奖励安全行为,惩罚不安全行为,把不安全应为扼杀在萌芽之中。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只要抑制了这个环节,根据多米诺骨牌现象的原理,事故就不会发生。

4.3. 培养职工的安全生产超前意识

所谓超前意识,就是认识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对安全工作而言,就是能提前着眼、提前考虑、提前安排,要有前瞻性、预见性。

1) 要在安全教育上有超前意识,营造超前防范的文化氛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教育,灌输“安全第一”的理念,是每一个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必要手段。要充分利用黑板报、牌板、警示标语、报纸、内部闭路电视、公司网站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帮助职工克服自身的惰性和侥幸心理,使职工牢固树立超前防范意识,使超前防范在职工日常工作中形成常规。

2) 要在日常工作上有超前意识。我们常在一些事故通报中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发生重大事故后,才加大力度查找或整改事故隐患。“亡羊补牢”虽无可厚非,但造成的损失却已是无可挽回,因此预防才是治本之策。对于不同的工种和岗位,在不同的环节、时段、地点和环境下,安全工作应该有针对性和指向性。要用超前的慧眼,及时察觉存在的隐患,尤其是细微隐患,充分预见工作可能出现的漏洞并及时提出整改建议,采取果断措施,才能将所有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

3) 要在提高自我保护技能上有超前意识。不仅要在安全教育和隐患整改上有超前意识,同时更应该有超前的预防行动。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职工都应该本着“有备无患”的心理,居安思危,牢牢掌握安全生产要领和科学的应变方法,预先发现、鉴别、判断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在事故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自身及他人免受伤害,从而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4.4. 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教育

1) 安全意识的形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地理智化的过程。人们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实践,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接受了相当多的教训才能充分认识到事故的特性,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因此,安全意识需要通过教育、训练、激励、条件反射等方式授予,需要经常的反复的予以提醒使之保持清醒状态。因为这种并非直观的最高形式的反映需要经常性的认知和判别,否则比较容易失去警觉性而降低意识水平 [12] 。安全工作要想收到实效必须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工种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培训,以达到培训效果。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

2) 性格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教育和实践对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安全生产、失职或其他原因发生了事故,轻则受批评或处以罚款,重则受处分甚至法律制裁,而安全生产收到表扬和奖励。这就在客观上激发了员工以不同方式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监督,从而形成工作认真负责和重视安全生产的性格特征。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员工认真负责、重视安全的性格,对安全生产将带来巨大的好处,同时对于不同性格的员工,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加深性格迥异、工种不同的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安全意识必然得到提高。

4.5. 强化领导监督管理职能

处于领导地位的管理者,要有较高的安全意识,以身作则,严格的遵守安全生产中的有关规定,给企业职工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对上级工作安排及时以开会或通知形式向下传达,使员工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在执行过程中存遇到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实行层级分权管理,一级管一级。一个人一般仅能管好5~8人,人多了是管不好的。实行层级分权管理,从上到下逐级布置,一级管一级,才能从组织上保证工作落实。对在较长时间内,经做思想工作后仍无心做好工作、对安排的工作不落实、不执行的下一级干部,在上级尚未进行人事变动前,必要时要及时介入、越级管理、掌控生产。

另外,应急管理部相关部门要掌控大局,做好对企业的安全监督工作。

4.6. 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

傅贵等人在改善企业安全文化技术手段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指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关于企业安全关键影响因素的、一致的、整体的看法 [13] 。而这种看法的前提是企业员工有对安全最基本的认识。正确的安全意识来源于对事故本质特性的认识,认识不足或错误的认识都会导致安全意识的淡薄,通过文化途径来培养安全意识是一种软管理方式 [14] 。各种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最终形成群体安全意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企业安全文化 [15] 。企业文化一旦存在,就意味着企业员工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在面对危险源时及时识别,消除隐患,从而减少事故的而发生。而安全知识的了解与否,直接决定了安全意识的高低,拥有越多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就越强,反之安全意识就越淡薄。所以安全文化决定企业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极大的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4.7. 强化现场目视化管理推进工作

危险场合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安全标语,既起到提醒的作用,又营造一种浓厚的安全气氛,从而提高作业人员对安规的执行力度 [16] 。

在上述提到的7个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中,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最根本的途径。事故频发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安全文化的大安全还没有形成,人们的安全理念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能够真正将“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5. 结论

通过对安全意识的定义进行梳理,并结合近几年各大事故案例原因分析,认识到安全意识对预防事故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的根本措施,即安全文化建设。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文章引用

陈春宏,徐百萍,艾霞霞,张梦雅,刘宗阳,傅 贵. 安全意识的定义、重要性及改善措施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finition, Importance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Safety Awareness[J]. 安防技术, 2019, 07(01): 7-14. https://doi.org/10.12677/JSST.2019.71002

参考文献

  1. 1. 曹书平. 对安全意识的探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7, 7(4): 7-11.

  2. 2. 徐向东. 关于安全意识的哲学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13(7): 1-3.

  3. 3. 林泽炎. 事故预防实用技术[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4. 4. 正田亘. 事故预防心理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5. 5. 张宇婧. 出租车驾驶员安全意识的测量与评价[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6. 6. Henrich, H.W. and Peterson, D. (1980)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 5th Edi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7. 7. 傅贵, 姜伟, 佟瑞鹏. 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M]. 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6.

  8. 8. 寇丽平. 从事故特性谈人的安全意识的培养[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13(12): 17-21.

  9. 9. https://baike.so.com/doc/6467004-6680699.html

  10. 10. 王关义, 刘益, 刘彤, 李治堂. 现代企业管理(第四版)[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11. 11. 栗继祖. 安全心理学[M]. 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12. 12. 陈宝智. 安全原理[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5.

  13. 13. 傅贵, 李志伟, 扈天保, 吕莎莎, 郭磊. 改善企业安全文化技术手段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5(2): 121-124.

  14. 14. 郭太生. 治安灾害事故社会防范研究[J].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 1(1): 81-85.

  15. 15. 徐德蜀. 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6. 16. 张力, 廖可兵. 安全人机工程[M]. 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