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6  No. 05 ( 2018 ), Article ID: 27754 , 9 pages
10.12677/ML.2018.65078

A Study of the Semantic Shift and Cognitive Mechanism of “Suan” by Analyzing Ancient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Qingyuan Tian, Hongtao Liu, Xin Han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Received: Nov. 5th, 2018; accepted: Nov. 20th, 2018; published: Nov. 28th, 2018

ABSTRACT

It’s human beings’ shared cognitive ability to extend the meaning of words by adopting metaphor. Likewise, the motivation of the extended meaning could be explained by metaphor. This thesis resorts to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polysemy. The analysis of “suan” in ancient Chinese corpus revels that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s of the word extend in radial, extending from the concrete physical experience to the abstract mental feeling. The extension of the meaning is based on metaphorical association of similar feeling. The association depends on the social background, life experience and sensory dif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ubject. This thesis is designed to probe into the semantic shift and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the Chinese word “suan”, as a reference for Chinese learners to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extended meanings as well as sharpening learners’ metaphorical thinking ability.

Keywords:Conceptual Metaphor, Polysemy, Semantic Shift, Cognitive Mechanism

概念隐喻视角下古汉语中“酸”的语义演变与认知机制

田清元,刘宏涛,韩鑫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11月5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20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8日

摘 要

通过隐喻来扩展词义是人的普遍认知能力,多义词词义扩展的理据性可以通过隐喻来解释。本研究从概念隐喻视角考察一词多义的认知机制。通过对古汉语语料库中“酸”的语义演变过程及背后动因的分析,本文发现,从历史角度来看,该词的词义有从具体身体感觉向抽象精神感受呈辐射状演变的规律。隐喻弥补了具体身体经验与抽象精神感觉之间的鸿沟。以感觉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性联想是一词多义形成的思维结构。认知主体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感官差异性决定了隐喻性联想的形成。本文旨在通过探索“酸”一字引申义形成的认知过程,为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思维能力、区别词语之间的差异作参考。

关键词 :概念隐喻,一词多义,语义演变,认知机制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一词多义是词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认知主体循序渐进认知世界的结果。概念隐喻理论(Lakoff & Johnson, 1980 [1] )认为语言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这一提法为一词多义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Leech (2000) [2] 认为词义延伸主要是通过隐喻的认知思维方式来体现的。多义词义项的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使得隐喻得以产生,以这种相似性联想为基础,认知主体借用原有事物的名称来命名新事物,由此产生引申义。

“酸”一字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很多引申义,且不少引申义表面上离本义关系不大,颇具研究价值,引起不少学者(牛小艾,2012 [3] ;周晴,2015 [4] ;杨洋,2017 [5] ;丁慧,2010 [6] ;张顺桐,2012 [7] )的研究兴趣。但都是从通感或是英汉对比角度进行研究,仅停留于语义表面特征,并未就其具体的语义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也并未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其语义演变的隐喻认知机制作出详细的分析。为此,本文从历时角度借助古汉语语料库,系统性地探究“酸”一字的语义演变过程;结合具体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情感体验,探究语义演变背后的隐喻性认知机制。或可为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思维能力、区别词语之间的差异提供参考。

2. 概念隐喻与一词多义

概念隐喻理论由Lakoff和Johnson (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他们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这样的隐喻被称为概念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以经验为基础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概念隐喻认为隐喻是一种系统性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手段,这种革命性的提法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李福印,2005 [8] )。就国内看,胡壮麟(2004) [9] 的《认知隐喻学》、束定芳(2000) [10] 的《隐喻学研究》、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2001) [11] 以及李福印(2008)的《认知语言学概论》等隐喻研究著作一方面证明了隐喻在语言学研究中炙手可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推动了概念隐喻的研究。

概念隐喻的恒定原则是“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以与目标域的内部结构相一致的方式投射到目标域(Lakoff, 1993) [12] ”。这种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为解释一词多义现象提供了理据性。一词多义中的隐喻思维结构是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性联想思维结构(李瑛 & 文旭,2006 [13] )。词义的形成不是任意的,而是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有关。以相似性和以经验相关的隐喻映射是人们在基本事物范畴的基础上,认识抽象概念的认知基础。基于被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人们借用原有事物的名称,来指称新事物,这就是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一词多义中的引申义呈辐射状延伸,Lakoff (1987) [14] 称之为“辐射范畴(radial category)”。当词义向隐喻方向延伸的时候,离本义越远,修辞性就越强。李瑛和文旭(2006)通过对“头”一词的义项分析,实证了隐喻属于不同域之间的映射,词义以辐射性方式延伸。

虽然隐喻解释一词多义的理据性得到不少学者的认同(Lakoff,1987;Leech,2000;李福印,2005 [15] ;李锳 & 文旭,2006;梅德明 & 高文成,2006 [16] ;王文斌,2007 [17] ;熊苇渡,2013 [18] ;丁薇,2013 [19] ;王厚平,2013 [20] ;贾改琴,2017 [21] ),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王文斌(2015) [22] 提出“从隐喻、转喻和范畴裂变这三个角度来审视词义演变,就实质而言,仅停滞于词义的内在或外在变化,尚未从认知的根本动因追问词形成多义的潜在原因”。因而,他提出一个词会产生多种词义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观察事物时所发生的图形与背景的转换。本文认为这种观点的产生源于对隐喻在解释一词多义现象时的理解不够全面。从隐喻角度来说,一词多义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以经验为基础对事物产生的相似性联想,是人们循序渐进的认知世界的结果。这不仅仅停留于关注词义内在或是外在的变化,而是从根本上认知事物,思考两域之间的相似性,进而用更具体的概念理解相对抽象的概念。

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认识由什么决定呢?王厚平(2013)通过分析“愤怒”情感概念隐喻,提出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以及生理特征决定词语的概念隐喻。这是因为隐喻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映射,经验包括身体经验和文化经验。情感体验和生理特征就是身体经验的体现。另一方面,Halliday (1978) [23] 提出要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解释语言。语言是认知的产物,是对世界经验的组织,而每一种经验都是在一个大的文化预设背景下发生。总的来说,一词多义的相似性联想由认知主体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感官差异性共同决定。

3. 研究方法

为理清“酸”一字的语义演变顺序,本文采用语料库分析法,在CCL中文语料库 [24] 中检索从周朝到清代含“酸”一字的古汉语,共1289条。将所研究的朝代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严格根据《辞海:缩印版》(1979年版) [25] 中对“酸”一词的释意,分析归纳该字在每个时期的词义,并统计每种词义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确定该字在具体文本中的释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为避免影响分析结果,笔者寻求另外两名同伴的帮助,共同确定该字在具体文本中的语义,当存在分歧时,通过查询工具书找到正确的释意。结果整理如表1所示。其中“√”表示在相应的朝代,“酸”一字出现过的语义。当一种新的语义首次出现于某个朝代时,用“◎”标记。

4. 分析与讨论

统计发现,“酸”一字依次出现6种语义。上古时期,共出现4种语义。以最早出现于周朝表味觉的“酸”为基础语义,分别在战国、西汉、东汉时期衍生出“酸(嗅觉)”、“酸痛”、“悲伤”等语义。中古的北宋时期,“酸”一字又衍生出“酸寒”一意,尤指读书人的贫窘。近古时期,“酸”在宋代又出现了“嫉妒”之意,指因男女关系而引起的嫉妒。这6种语义产生的朝代如图1所示。此后,“酸”一字所衍生出来的6种语义一直延续至今。

4.1. 上古时期引申出味觉上的“酸”、“酸痛”、“悲伤”等义

上古时期,“酸”一字从其本义共衍生出3种隐喻义。分别在战国、西汉、东汉时期衍生出“酸味(嗅

Table 1. The meaning of “suan” in each historical period

表1. 各时期“酸”出现的词义

Figure 1. The semantic shift of “suan” in each dynasty

图1. “酸”一词在各朝代的语义演变

觉)”、“酸痛”、“悲伤”等义。

4.1.1. 味觉与嗅觉的认知联想

该字最早出自于周朝“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一句,指“醋的味道”。尔后,战国时期“酸”一字的语义从味觉延伸到嗅觉,表示“闻起来味道为酸味”。“一个词的意义不是词本身固有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源于人在不同语境中对它的‘利用’,这种利用不是任意的,而是来源于人们的认知联想”(赵艳芳,2001)。在不断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在基本事物范畴的基础上,联想到与之相似新事物,进而产生新的认识。联想的产生依赖于认识主体的经验。“从语言发展史来看,人类最先借助身体及其体验来表达其他具体事物,而后才扩大到抽象的事物” (束定芳,2004 [26] )。回归到本文,“酸”一字从味觉转向嗅觉,就是感受主体结合自身身体经验,对客体对象获得新的认识,认识到两种感觉的相似性,例如两种感觉都会给人一种不舒服的刺激感,这种相似性联想将两种感觉联系起来,用已有的味觉上的“酸”来解释嗅觉上的“酸”。另一方面,味觉和嗅觉本就密不可分,而嗅觉相对是一种更加抽象的感官感觉,更多时候都是作为隐喻的目标域,也就是Williams (1976) [27] 所说的许多语言中的嗅觉词语都是隐喻性的,都是从其他感觉词语延伸而来。

4.1.2. 身体经验引发味觉向触觉迁移

西汉时期,“酸”从味觉向触觉迁移,表示身体部位的“酸痛”。李金兰(2005) [28] 将味觉隐喻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味觉与其他感觉移位的方式分类。这种隐喻被称为“通感式隐喻”(李国南,2001) [29] 。是基于两种感官的相似性,由一种感官向另一感官的移位。“酸痛”这一语义的产生便是将味觉感觉向触觉的移位。引起两种感觉的感受部位、生理反应之间存在的隐喻化的相似性,见图2

酸物刺激的部位与感受到酸痛感的身体部位相对应;味觉刺激物醋,对应于引起触觉刺激的长时间运动;味觉刺激之后的反应是分泌唾液,对应于触觉中细胞无氧呼吸释放出来的乳酸;两种刺激的结果分别是味觉感受到的酸味和身体部位感受到的酸痛。将两种感觉隐喻化,形成一一对应的映射,从味觉向触觉迁移,产生“酸痛”这一新的语义。

任何映射都存在的一定的经验基础。赵艳芳(2001)提出“大脑的认知是以自身为基础向外扩展的,大脑的思维开始于大脑所存在的、与外界发生作用的人自身”。强调人的认知始于与外界交互的人。人通过与外部环境或是他人交流而产生新的认识。胡壮麟(2005) [30] 也提到社会、语言和思维不可分割。就“酸痛”这一语义的产生的社会背景来看,“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频发时期”(李辉,2004) [31] ,且此时的自然灾害具有多发性,这无疑给百姓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后,百姓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减小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致力于灾后重建。由此增加了人们的体力劳动,过度劳累之后,身体各部位就很容易产生酸痛的感觉。根据身体经验,人们联想到这与味觉上的“酸”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便创造性地赋予了“酸”一字“酸痛”这一隐喻意义。

4.1.3. 情感经验引发的味觉向感觉迁移

东汉时期,酸又从味觉向心理感觉迁移,指心情上的“悲伤”。常与心、鼻等连用,组成词语“心酸”、“鼻酸”。这一感觉迁移属于李金兰(2005)所分类的味觉词与其他词的组合方式。味觉词与非味觉词组合构成味觉感官范畴的词语往往表达主观感受的意义。味觉词“酸”与非味觉词“心”和“鼻”组合,用来表达内心痛苦,是心理感知的悲伤。这种组合是内部关系之间的转移,被称为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是经验和理解的结果。两域之间存在如图3投射。

引起味觉感觉的刺激物、刺激部位、刺激后的反应一一投射到引起“悲伤”这一感觉的事物、作用对象、生理反应以及情感反应。基于身体经验,酸味作为源域与悲痛、伤心这一目标域之间形成映射,形成概念隐喻。

Figure 2. The mapping between the sense of taste and touch

图2. 味觉、触觉之间的映射

Figure 3. The mapping between the sense of taste and feeling

图3. 味觉、感觉之间的映射

映射的形成源于人体在外部世界的活动,这种体验性的活动是意象图式的来源。高发的自然灾害不仅直接导致了体力活动的增加,间接的也会导致负面情感的频发。面对自然灾害的束手无策和恐惧,加之在灾害中造成的财产损失甚至是失去亲人的痛苦,人们饱受精神的折磨。这是“酸”从味觉映射到心理感觉的经验基础。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产物。认知过程中,相较于情感上的感受,身体上的感觉往往更容易感知。面对同样的自然灾害,人们先是感知到身体上因此遭受的直观的痛苦,而后才聚焦于情感上的伤感。反应在语言上,虽然基于同样的社会文化现实,“身体上的酸痛”这一衍生意义早于“情感上的悲伤”也因此得到合理的解释。

4.2. 中古时期“崇文抑武”出“寒酸”

语料统计发现,到中古时期的北宋年代,“酸”一字又引申出“寒酸”这一新的语义,指贫苦读书人的困窘。“寒”本属于温觉感觉,“酸”属味觉感觉,两种感觉相互融合,共同向更抽象的心理感觉迁移,认知主体结合自身的经验,对客体对象获得了新的认识,衍生出新的语义。

朱自清先生(2009) [32] 在《论书生的酸气》一文中对寒酸一词做了详细的论述。他指出,“‘寒’是‘寒素’,对‘膏粱’而言,是魏晋南北朝分别门第的用语”而“酸”原本是指读书的声调,在朗诵悲凉的诗时若无真情实感,只是学那悲哀的声调就变得“酸”了。但是,“寒酸”背后的这些来源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然而所有人都能精确地领会“寒酸”一词的内涵,就在于人们共有的经验基础。从其字面意思上看“寒”指“冷”,旧时贫苦的读书人生活窘迫,在寒冷的冬天穿不暖。除了穿不暖以外,洗澡对穷人来说也是一个问题。不像有钱人可以舒服的沐浴,穷人只能去河里随便洗洗,并不能洗得多干净,于是身上就会有一股汗酸味。“寒酸”二字一结合,一个穿不暖,浑身酸臭的穷书生形象跃然纸上。如此“寒”这一表触觉的通感词与“酸”这一表味觉的通感词相结合,构成并列复合通感词。原本两种具体的感官感觉延伸出“贫穷的书生”这一新的通感意义。在所分析的语料中,除了这种搭配,还有“儒生酸”“穷酸”“酸丁”等,这些搭配中,“酸”一词均指寒酸、穷困之意。

此语义之所以生成于宋朝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正因为如此,贫富之间有了差距,在整体富足的时代背景下,贫穷就显得格格不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再加上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以武臣身份夺得后周政权后即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 (李蕊芹,2007) [33]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措施是改革科举考试。对文人的重视,使得宋朝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文人都潜心读书,一心科考。如此一来,心思都放在了读书上,生活就过得拮据,便出现了众多的贫穷的书生。人们根据共有的经验基础再加上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酸”以“寒酸”之意,将满身汗酸臭的读书人这一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于此,北宋便产生了“寒酸”这一用法。

4.3. 近古时期小说兴盛引“吃醋”

到近古时期的明代,“酸”一字又从味觉映射到心理域,引申出“嫉妒”这一语义,又称之为“吃醋”,尤指男女两性关系方面嫉妒的情绪。“吃醋”一词的来源有“狮吼说”这一说法。“《续文献通考》载:‘狮子日食醋、酪各一瓶’,吃醋之说本此” (毛海蓉,2009) [34] 。而以狮吼喻吃醋是源于苏东坡有一个朋友叫陈季常,其妻柳氏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女子,每当陈季常宴客,并有歌女陪酒时,柳氏就用木棍敲打墙壁,把客人骂走。事后苏东坡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由此吃醋一说广为流传。

另一方面,明代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昌盛而正统诗文相对衰微的时期。相对于短小精悍的诗文而言,小说、戏曲中复杂的人物、情节为描绘男女关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丰富而细致的人物刻画,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需要作者更多的揣摩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这是“酸”表“嫉妒”这一用法产生的认知前提。

从隐喻角度看,人们把男女之间嫉妒的这种微妙的化学反应隐喻化,将其具体化为散发着酸味的“醋”。当为异性感到嫉妒时,将此人产生的化学反应隐喻为释放出如酸醋一般的味道,具体而形象。

4.4. 小节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酸”可以从味觉向嗅觉、触觉、心理等感觉迁移,依次生成嗅觉上的“酸味”、“酸痛”、“悲伤”、“寒酸”、“嫉妒”等呈辐射状发散的引申意义,如图4所示。各引

Figure 4. The radial extension of the meanings

图4. “酸”一词的语义呈辐射状衍生

申义均从“酸”的本义直接延伸而来,相互之间并无联系。每种引申义都是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认知主体认知能力与生活经历的反应。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引申义离本义就越远,修辞性越强。例如,人们总是最先关注具体的身体感觉,而后关注相对抽象的精神世界,故而嗅觉上的“酸”和触觉上的“酸痛”这两个引申义的出现要早于表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悲伤”、“寒酸”、“嫉妒”。同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塑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影响了人们的思维从而推动了具体词义的衍生。例如,两汉时期自然灾害的高发造成了人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从而引申出“酸痛”和“悲伤”两个隐喻义;北宋经济的发达和“崇文”政策使得生活窘迫的读书人进入大众的视野,由此引申出“寒酸”一意;明代小说和戏曲的兴盛促进人们对男女关系的关注,进而引申出“嫉妒”这词义。

5. 结语

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探究了“酸”一词的语义演变过程,发现该词词义呈辐射状衍生,从其本义味觉上的“酸”依次衍生出嗅觉上的“酸”、“酸痛”、“悲伤”、“寒酸”、“嫉妒”等义。其各义项的产生源于隐喻的思维,源于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两域之间的距离越远,引申义离本义也就越远。相似性联想的产生由社会背景下人类的情感体验、生理特征、生活经历等决定。

研究多义词背后的认知机制也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可根据具体实例,阐明词义背后的隐喻思维,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也能通过把词义形成的认知过程展示给学习者,从而帮助汉语学习者区别词义之间的差异。

基金项目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项目“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学术英语思辨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SM201810005011)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田清元,刘宏涛,韩 鑫. 概念隐喻视角下古汉语中“酸”的语义演变与认知机制
A Study of the Semantic Shift and Cognitive Mechanism of “Suan” by Analyzing Ancient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J]. 现代语言学, 2018, 06(05): 676-684. https://doi.org/10.12677/ML.2018.65078

参考文献

  1. 1.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Ethics, 19, 426-435.

  2. 2. (英) Leech, J.N. 语义学[M]. 李瑞华, 王彤福, 等, 译.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 3. 牛小艾. 认知视角下英汉语中“酸”通感隐喻的对比分析[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8): 39-41.

  4. 4. 周晴. 认知视阙下英汉语“酸”通感隐喻的对比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23): 118-119.

  5. 5. 杨洋. 汉语味觉形容词“酸”的语义变迀: 通感隐喻视角[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6. 6. 丁慧. 英汉语味觉词“酸”的语义特征之比较[J]. 科技信息, 2010(8): 162-163.

  7. 7. 张顺桐. 味觉词“酸”的汉英语义比较[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2(7): 374-376.

  8. 8. 李福印. 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9. 9.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0. 10.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1. 11.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J]. 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2. 12. Lakoff, G. (1993)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Metaphor & Thought, 10, 374-379. https://doi.org/10.1017/CBO9781139173865.013

  13. 13. 李瑛, 文旭. 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 外语教学, 2006, 27(3): 1-5.

  14. 14.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https://doi.org/10.7208/chicago/9780226471013.001.0001

  15. 15. 李福印. 概念隐喻理论和存在的问题[J]. 中国外语, 2005(4): 21-28.

  16. 16. 梅德明, 高文成. 以《老子》为语料的概念隐喻认知研究[J]. 外语学刊, 2006, 28(3): 95-98.

  17. 17. 王文斌. 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4): 13-17.

  18. 18. 熊苇渡. 隐喻视角下多义动词“生”的义核提取及其事件结构分析[J]. 语文建设, 2013(20): 72-74.

  19. 19. 丁薇. 谈对外汉语多义词教学——“求同存异”, 以“爱”为例[J]. 语文建设, 2013(5): 61-63.

  20. 20. 王厚平. 解析汉语隐指愤怒词语的概念隐喻[J]. 语文建设, 2013(3z): 66-67.

  21. 21. 贾改琴. 类比推理视域下的词义扩展理据探析[J]. 浙江社会科学, 2017(3): 84-88.

  22. 22. 王文斌. 从图形与背景的可逆性看一词多义的成因——以汉语动词“吃”和英语动词“make”为例[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5): 36-41.

  23. 23. Halliday, M.A.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Edward Arnold, London.

  24. 24. 詹卫东, 郭锐, 谌贻荣.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规模: 7亿字; 时间: 公元前11世纪-当代). 2003. 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25. 25. 辞海委员会. 辞海: 缩印本(1979年版) [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

  26. 26. 束定芳. 语言的认知研究: 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7. 27. Williams, J.M. (1976) Synaesthetic Adjectives: A Possible Law of Semantic Change. Language, 52, 461-478. https://doi.org/10.2307/412571

  28. 28. 李金兰. 味觉隐喻化的认知结构及语义特征[J]. 当代修辞学, 2005(3): 56-58.

  29. 29. 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0. 30. 胡壮麟.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1. 31. 李辉. 试论两汉时期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J]. 社会科学战线, 2004(4): 164-168.

  32. 32. 朱自清. 论书生的酸气[J]. 中华活页文选: 高二、高三年级版, 2009(4): 11-17.

  33. 33. 李蕊芹. 论北宋文人的隐逸思想[J]. 求索, 2007(6): 184-185.

  34. 34. 毛海蓉. 也谈“吃醋”[J]. 科教文汇, 2009(5): 264-26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