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Vol. 09  No. 04 ( 2021 ), Article ID: 45671 , 7 pages
10.12677/OJHS.2021.94010

宋人“中京诗”地理景观意象及地方意义研究

秦兆祥1,2

1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2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收稿日期:2021年7月27日;录用日期:2021年8月16日;发布日期:2021年10月12日

摘要

“中京诗”是北宋以后历代使臣、皇帝、文人到访或途径中京地区,创作的诗词作品的统称。该类诗作题材广泛,举凡旅途感受、风物景观、文化交流、边塞风情、个人情绪等均有涉及,是诗人对辽代中京城景观形象和地理环境认知的必然产物。“中京诗”中夹杂了诗人的主观感知和文化表达,是探索中京地区景观意义的有效载体。本文以宋人“中京诗”为素材,通过内容分析探讨诗作中所蕴含的景观意象和地方意义。研究发现,“中京诗”沙碛、风雪等地理景观受作者关注较多,同时被赋予了孤寂、苦闷、抵触等主观情绪,形成了主客交融的复杂意象。另外,通过地理景观描写和情感表达,凸显出中京地区“绝域”“苦寒”“风沙”等地方性特征。

关键词

“中京诗”,辽中京,景观意象,地方意义

Research on the Geographical Landscape Image and Local Significance of “Zhongjing Poetry” in Song Dynasty

Zhaoxiang Qin1,2

1College of History and Tourism Cultur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uhhot Inner Mongolia

2College of Tourism,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u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Jul. 27th, 2021; accepted: Aug. 16th, 2021; published: Oct. 12th, 2021

ABSTRACT

“Zhongjing poetry” is the general name of the poems and works created by envoys, emperors and scholars who visited or passed through Zhongjing area after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is kind of poetry has a wide range of themes, such as travel experience, scenery, cultural exchanges, frontier customs, personal emotions, etc. It is an inevitable product of the poet’s cognition of the landscape image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entral capital of the Liao Dynasty. “Zhongjing poetry” is mixed with the poet’s subjective perception and cultural expression. It is an effective carrier to explore the landscape significance of Zhongjing area. Based on the “Zhongjing poetry” of the Song Dynas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image and local significance contained in the poetry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author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geographical landscape of “Zhongjing poetry”, such as moraine, wind and snow, and is endowed with loneliness, depression, conflict and other subjective emotions, forming a complex image of subject and object blending.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it highlights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Zhongjing area, such as “jueyu”, “bitter cold”, “sandstorm”.

Keywords:“Zhongjing Poetry”, Zhongjing of the Liao Dynasty, Landscape Image, Local Significance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作为文学理论术语,意象一直是文艺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古代文献中,意象的含义较为复杂,但现代文学、人文地理学、旅游学等学科基本上均认为意象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辩证统一。袁行霈认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1]。新世纪以来,诗歌意象受到了文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者的重点关注,成果蔚为大观。李智君以唐代边塞诗中所蕴含的意象为材料,探讨唐人意象对西北地区“诗性空间”的感觉特征,继而梳理出意象的分野现象 [2]。田蕊 [3]、范武杰 [4]、胡明霞 [5]、李晓彤 [6]、李红果 [7]、郭筱 [8] 等人的学位论文,分别对唐诗中的离别、边塞山川、蝉、苔藓、雪、夜诗等意象展开研究,构建了唐诗意象研究五彩斑斓之图景。田永胜以汉唐乐府诗为研究对象,通过“版图还原”“场景还原”和“精神探原”,分析了汉唐丝绸之路的地理景观及其意义 [9]。王永利从唐代边塞诗蕴涵的地理意义入手,指出历史地理学所研究的意象是融入诗人主观情绪和思想的足够表现地方特色的可视性地理文化现象与事物的总和 [10]。上述可见,古代诗歌意象研究多集中于唐诗,究其原因,主要缘于唐代诗歌鼎盛,以诗绘景、借诗抒情极为普遍,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总之,文学地理学、人本主义地理学等对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地理景观及地方意义的关注,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范式。同时,透过意象研究的繁盛,我们能够窥探到古代文学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及个体精神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也为“以诗证史”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

2. “中京诗”概念界定

辽朝(916~1125)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民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建五都,分别为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其中,中京大定府是辽中后期新建的草原城市,居于五京的中心位置,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境内。中京地处辽河上游、燕山以北的少数民族杂居地带,区位与中原相近,扼入辽之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自辽代建都至清,多有使臣、皇帝、文人到访或途径中京地区,留下了大量诗词作品,谓之“中京诗”。“中京诗”散见于辽、金、宋、元、明、清诸朝,不乏苏颂、欧阳修、苏辙、宋徽宗、乾隆等名人之作。根据波蒂厄斯主体和地方关系的分类,到访或途径中京地区的使臣、帝王、文人墨客属于典型的“外地——内部者”。“外地——内部者”指外部主体因政治、经济、个体追求等原因短暂地进入所描述的地理空间中,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置身其中。 [11] 显而易见,“中京诗”的创作主体属于这一类型,是典型的短暂进入中京这一地理空间的旅行者,作品反映的地理景观具有亲历性特征,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文本的客观性。

根据上述概念界定,笔者通过反复筛选,共收集、认定“中京诗”287首。其中,辽、宋诗作77首,金、元诗作22首,明代诗作60首,清代诗作128首。这些诗作题材非常广泛,举凡旅途感受、风物景观、文化交流、边塞风情、个人情绪等均有涉及,特别是诗中自然地理、社会生活、宗教文化等内容的意象书写,为我们研究中京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具有较大的价值。

3. 宋人“中京诗”的地理景观意象

诗歌的创作与诗人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12] 他明确指出诗人的创作灵感和景观意象大多来自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客观感知。诗人将对自然景观的客观认知与自身内心的情感思想相结合,从而赋予自然景观不同的意义。辽中京地处于北方边塞,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川河流相间分布,自然景观多样,给予了诗人不同的感官认知,也激发了诗人内心不同的情绪情感。本文以宋人“中京诗”为研究对象,选取诗作中高词频、有代表的景观词,深入探析其所蕴含的景观意象。

3.1. 沙碛:边远荒凉的地理意象

“中京诗”中自然景观意蕴是指中京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及由此形成的历史景观形象。辽中京地处农牧交错地带,是辽朝疆域的核心地区,被大部分中原诗人视为“绝域”。因此,诗人所描绘的自然地理景观,多流露出荒凉、偏远、苦寒之意境,“沙”“沙碛”“胡沙”“黄沙”等景观词是最常见的表达(见表1)。“沙”之意象,既反映了中原诗人对辽中京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的客观认知,也浸染着诗人复杂的心绪情感,同时还流露出特定历史条件下宋人的家国情怀。

Table 1. Representative poems of “desert” and “sand” images

表1. “沙”“碛”意象代表性诗文1

石敬瑭灭后唐,割燕云十六州馈契丹。开宝七年(974年)宋辽开始遣使交聘,建立了和平的外交关系。天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征北汉,交聘中断。宋真宗时期,宋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双方互为兄弟之国,北宋每年向辽纳“岁币”,并互派使臣。“当时规定,每年正旦(阴历正月初一),双方必须互相遣使向对方祝贺,称‘贺正旦国信使’,简称‘正旦使’或‘贺正旦’;皇帝生辰,对方亦必须遣使祝贺,称‘贺生辰国信使’,简称‘生辰使’‘生日使’或‘贺生辰’等。” [13] 正旦使和生辰使“每年派遣一次,往往是一起派遣,派出的使节的人数有时为两人,有时为四人。” [14] 由于使辽路线相对固定,而中京地区又是使辽的必经之地,因此在途经科尔沁沙地及其他沙丘时,沙碛景观自然而然地成为使臣们关注的对象。

实际上,契丹腹地在唐代至辽初生态环境良好,史籍称之为“辽泽”。“契丹者,古匈奴之种也。代居辽泽之中,潢水南岸……” [15] “契丹,本鲜卑之种也,居辽泽之中,横水之南,辽泽去榆关一千一百二十里,榆关去幽州七百一十四里。其地东南接海,东际辽河,西北包冷陉,北界松陉。山川东西三千里。地多松柳,泽饶蒲苇。” [16] 《辽史·地理志》亦载:“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居辽泽中……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径屏右,辽河堑左。高原多榆柳,下隰饶蒲苇。” [17] 上京道和中京道的大部分地区,都在“辽泽”的范围之内,因此当时中京地区沙化并不严重应该是确定的。宋辽交聘后,宋臣“使辽诗”中多出现沙碛意象,这与辽中晚期契丹故地环境变迁息息相关。据著名古气候史专家竺可桢研究,公元1000年前后至公元1200年左右,我国气候经历了一个寒冷期。 [18] 这一时期辽朝雄踞北方,经受了严寒、降雪、多风等气象灾害,同时土地沙化也日趋严重。“辽地半沙碛,三时多寒……盖不得与中土同矣。” [19] 另外,造成这一沙化现象也跟农牧业的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关系。

使辽宋臣一路艰辛,加之思乡、念亲等情绪以及些许对辽的排斥心理,因此寄情于“沙”“碛”就合情合理了。在中京诸多的景观中,宋臣对沙碛景观的捕捉,既是对客观地貌形象的描述,也是其辽境荒凉、边远的主观认知,还是其孤独、愁苦情绪的表达。另外,沙碛景观往往和“绝域”“边塞”等认知联系起来,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中京地区的客观认知与主观情感。

3.2. 风雪:艰辛愁苦的气候意象

在“中京诗”里,自然气候也是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寒冷”“风雪”等意象是诗人最主要的表达。辽中京地处于北方,气候四季分明,贺岁使都是严冬时节进入中京地区,因此风雪交加、天寒地冻的感受尤为强烈,“苦寒之地”已经成为诗人的共同认知。

彭汝砺于元祐六年(1091)被遣为贺辽主生辰使,作《过中京寄诸弟并呈诸友》。诗曰:“马头今日过中都,到得雄州更有书。道路莫嗔音问少,天寒沙漠雁全疏。沙陀行尽见南山,过却中京更少寒。欲寄梅花无处觅,只将书去报平安。” [20] 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使辽归途过中京,天寒地冻,遂作此诗。诗人从对自然气候的客观感知入手,突出“天寒”之意象。另有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担任宋朝庆贺辽道宗登帝使者,在使辽途中作诗《奉使契丹道中大刘原父桑干河见寄之作》曰:“归路见冰雪,还家脱狐貂。君行我即至,春酒待相邀。” [21] 诗中描绘了作者途经中京城“见冰雪”,穿狐貂皮御寒的场景,也表达了回了家乡后“春酒待相邀”的思乡念友之情感。其中“春酒”与“冰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出中京城气候环境的寒冷与恶劣。王珪于皇祐三年(1051年)充贺契丹正旦使使辽,赴辽途中过长兴馆(中京前一驿站),作诗“风霜守冢不知年,犬类那知母爱偏。” [21] 返程过就日馆(中京道惠州西南七十里)作诗“东风未破胡天冻,芳草应连紫陌薰”,对比了中京地区和汴京附近同一季节的气候差异。到了富谷馆(宁城与平泉两县交界处)则描绘了“残雪留春橐,疏星挂晓衣”的景色,表明雪已融化,气候转暖。

刘敞于至和二年(1055年)充契丹国母生辰使(十二月三日)使辽,创作了大量的“使辽诗”。其中,不乏对中京地区严寒、冰雪的描述。《出山》云“气缠冰雪惨,险极鬼神为” [22];《铁匠馆》中云“虏马寒随草,奚车夕戴星”;《闻张给事倍道兼程已过古北口,戏作七言》亦云“边沙朔雪犯貂裘”;另外,去程《宿袍子岭穹庐中》云“千山学绕帐庐寒,一半冰消塞井干”,回程再宿此馆又发出“扁舟何处阴山雪?驿使他年岭上梅”的感叹。返程继续前行,到了临都馆虽然“雪没前王帐,沙连右地山”,但天已转暖,“向来貂已敞”。这些诗句,是刘敞对中京地区冬季寒冷和冰雪的客观描述,也是其轻鄙辽朝、思念家乡心态的直观流露。

此外,苏颂《中京纪事》有言“边关本是苦寒地,况复严冬入虏乡” [23];苏辙《惠州》也提及“汉使尘来空极目,沙场雪重欲无春”。 [24] 由此可见,在中京诗中“寒”“雪”“风”等冬季气候词汇出现频率较高。这些客观感知到的气象景观,被赋予了作者思亲、怀乡、抵触等情感,凸显出鞍马劳顿、艰辛愁苦的景观意象。

3.3. 主客观结合:复杂的情感意象

梳理所见的“中京诗”发现,诗中地理景观意象夹杂了作者复杂的主体情感与情绪,诸如对旅途艰辛的悲苦之感、对家乡友人的思念之情、对故国气候的怀念之感、对自身处境的无奈等。这些情绪融于诗人的所见所闻,并由此产生了对中京地区地理景观的丰富意象。

宋使刘敞返程中作《过中京后寄和、贡两弟》,曰:“归鞍蹀躞弄轻尘,满眼韶光破宿云。为国几愁歌白苎,上天真喜望缇群。华林雪尽莺先啭,广陌风多草竟熏。我欲还家千日饮,盖须酿酒张吾军。” [22] 诗人在中京城中见到了“云”“华林”“风”“草”等自然景观,基于客观景物的感知,借景生情,蕴涵了丰富的情感意象。由于是归乡途中,诗人的心情是愉悦轻松的,故所见景物都是明丽鲜亮的。其对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归乡的喜悦及与友人邀约的急切兴奋之情。再看于神宗熙宁元年(1068)和熙宁十年(1078)先后两次使辽的苏颂,在其58首使辽诗中,记录了辽朝的自然地理、经济生活、交通驿馆、风土人情等。以其途经中京所作《山路连日冲冒西风,颇觉行役之劳》为例,诗曰:“却到深山岁已残,西风连日作晴寒。尘埃季子貂皮敝,憔悴休文革带宽。往复七旬人意怠,崎岖千险马行难。三关犹有燕山隔,安得陵空纵羽翰。” [23]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述,抒发自己的主观情绪。苏颂连日奔波于使辽途中,气候环境非常恶劣,西风瑟瑟。在诗人笔下,“深山”“西风”等自然景观成为寒冷、艰辛的代名词,在突出中京地区恶劣气候环境的同时也反衬出旅途的艰苦与辛劳,从而发出“颇觉行役之劳”的慨叹。

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钦宗赵佶,于宣和七年(1125)继位皇帝,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时被虏,后被金人囚禁于中京城内。在其被囚期间,作《眼儿媚》曰:“如今在外多萧索,迤逦近胡沙。家邦万里,伶仃父子,向晓霜花。” [25] 在命运遭厄之时,诗人通过其所感知到的景观抒发了自己的愁绪,透过中京城的“胡沙”和“霜花”,给人以浓烈的悲凉之感,也流露出作者对曾经繁荣富贵的怀念之情。处于这样的特殊环境,诗人将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与对客观景观的感知相结合,形成了复杂的情感意象。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诗人对中京地区自然景观的客观描述和情绪表达并不能代表所有诗人和诗作的认知倾向,但就其意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而言,无疑反映了宋人对中京自然景观认知的整体趋势。总体而言,“中京诗”自然景观意象大抵可分为两类:一是诗人对中京地区自然景观的客观感知,是诗人最直接的感官印象及其描述,“边塞”“沙碛”“苦寒”,是一种侧重于客观认识的意象倾向。另一类是更加侧重于情感表达的自然景观意象,是诗人处于特定自然景观环境时所产生的主观情绪,是建立在客观感知之上的主体认知。在大部分诗作中,作者在对中京地区自然景观进行描写的同时,也抒发了对中京恶劣地理环境的抵触情绪,或对家乡、亲友的思念之情,蕴含着孤独、烦闷、思念等复杂的意象。

4. “中京诗”自然景观意象所代表的地方意义

“中京诗”自然景观意象兼具主观性与客观性,包含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感知,也蕴含了不同的主体情绪情感。在诗人们眼中,中京的自然景观包含了以下“地方的意义”。

首先,在大部分诗人眼中,中京自然景观是环境苦寒、气候恶劣的象征,是人们抗拒、抵触的“绝域”。从诗文可见,中京地理环境恶劣,到处为荒原景象,地广人稀。同时,气候环境恶劣,冬季寒意逼人,无貂袄难以逾冬。中京地区山地连绵,丘陵众多,多沙碛,冬季常飞沙漫天,从而使诗人多发出“绝塞绕风沙”、“中有黄沙围古碛”的感叹。这是中京自然景观意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生活环境的反差。“中京诗”的创作者均久居中原,甚至是江南、湖广地区,居住地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饶。诗人远徙中京,既要遭受风沙、寒冷、冰雪等气候考验,又要适应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惯,这与家乡的惯常生活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心理上的抵触不言而喻。

其次,在自然景观意象中夹杂了诗人复杂的情绪与情感,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诗人笔下的自然景观,不仅是客观景观形象的描述,还叠加了诗人内心的主观情绪。例如,宋徽宗所作《眼儿媚》:“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25] 既描写了自己所见的景观,也抒发了成为阶下囚的愁绪,表达出了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及对现实遭遇的无奈。再有苏颂的《过土河》:“白草悠悠千嶂路,青烟袅袅数家村。终朝跋涉无休歇,遥指邮亭日已昏。” [23] 诗人通过对使辽途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落寞,赋予了景物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无论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客观写实性描述,抑或是他们主观情绪的表达,都是作者对中京地理景观的文化表达和地方意义解读。

诗人笔下的自然景观意象,一般出于认知主体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感知,以及其自身的心理认知和文化积淀,是一种根源于自然地理又高于自然地理的文学加工。中京地区地貌复杂,冬季气候寒冷,为诗人的自然感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形成了对中京自然景观最基本的认知。另外,不同的情绪、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视角也直接影响着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层次认知,进而产生了各不相同的景观意象。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中京诗人笔下沙碛风雪与孤寂怅然交织的“中京意象”。

文章引用

秦兆祥. 宋人“中京诗”地理景观意象及地方意义研究
Research on the Geographical Landscape Image and Local Significance of “Zhongjing Poetry” in Song Dynasty[J]. 历史学研究, 2021, 09(04): 73-79. https://doi.org/10.12677/OJHS.2021.94010

参考文献

  1. 1. 袁行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53.

  2. 2. 李智君. 诗性空间: 唐代西北边塞诗意象地理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 2004(6): 106-109.

  3. 3. 田蕊. 唐代离别诗的意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延吉: 延边大学, 2010.

  4. 4. 范武杰. 唐代西北边塞诗山川意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5. 5. 胡明霞. 唐代蝉意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湖北大学, 2012.

  6. 6. 李晓彤. 唐诗苔藓意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 2017.

  7. 7. 李红果. 唐诗雪意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9.

  8. 8. 郭筱. 晚唐夜诗意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大学, 2013.

  9. 9. 田永胜. 汉唐丝绸之路乐府诗地理空间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银川: 北方民族大学, 2020.

  10. 10. 王永莉. 意象、景观与环境感知[D]: [博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0.

  11. 11. [英] R.J. 约翰斯顿.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M]. 唐晓峰,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247-248.

  12. 12. [南朝梁]刘勰撰. 范文澜注. 文心雕龙注[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13. 13. 赵永春. 宋人出使辽金“语录”研究[J]. 史学史研究, 1996(3): 47-54.

  14. 14. 王慧杰. 宋朝遣往辽国的贺岁使节述论[J]. 贵州文史丛刊, 2005(4): 15-18.

  15. 15. [宋]薛居正, 等. 旧五代史·契丹传[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6.

  16. 16. [清]王溥. 五代会要·契丹传[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0.

  17. 17. [元]脱脱, 等. 辽史·地理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6.

  18. 18. 竺可祯.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考古学报, 1972(1): 21-32.

  19. 19. [元]脱脱, 等. 辽史·食货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6.

  20. 20. [宋]彭汝砺. 鄱阳集[M].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9.

  21. 21. 北京古文献研究所. 全宋诗[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22. 22. 刘敞. 公是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23. 23. 苏颂. 苏魏公文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8.

  24. 24. 苏辙. 栾城集[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25. 25. 王铮. 全编宋词[M]. 延吉: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4.

  26. NOTES

    1李义、胡廷荣:《全编宋人使辽诗与行纪校注考》,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2年。笔者据此整理。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