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Vol. 11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3775 , 6 pages
10.12677/OJHS.2023.112014

安徽池州傩戏中的人文思想探析

时欢

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 南宁

收稿日期:2023年1月30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15日;发布日期:2023年4月11日

摘要

安徽池州傩戏是以驱逐鬼疫、祈求吉祥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形式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戏曲表演活动。虽然近些年来关于它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其中关于安徽池州傩戏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则尝试从儒家思想、佛教思想以及道教思想三个方面入手,阐释安徽池州傩戏中的人文思想,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和探讨池州傩戏,以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池州傩戏。

关键词

安徽,池州傩戏,人文思想,探析

An Analysis of Humanistic Thought in Nuo Opera in Chizhou, Anhui Province

Huan Shi

College of Arts,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Received: Jan. 30th, 2023; accepted: Feb. 15th, 2023; published: Apr. 11th, 2023

ABSTRACT

Anhui Chizhou Drama is a folk sacrifice opera performance activity with the purpose of expeling ghost epidemics and praying for auspiciousness and wearing a mask as a performance form.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many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it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few related researches on the humanistic thoughts contained in Nuo opera in Chizhou, Anhui.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ain Anhui from three aspects: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humanistic thought in Chizhou Nuo Opera attempts to study and discuss Chizhou Nuo Opera from a new angle, in order to let people understand Chizhou Nuo Opera more deeply.

Keywords:Anhui, Chizhou Nuo Opera, Humanistic Thought, Analysi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安徽池州,是地处皖江南岸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夏商周时期属于扬州地界,春秋战国时则变为吴、楚地域,秦朝时被鄣郡所管辖,汉朝时地归丹阳郡,隋朝时又属宣城郡,池州为唐武德四年所始设,从此就一直是州府的所在地,是池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池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浓厚,融合了丰富的吴越文化、荆楚文化以及中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其中池州傩戏则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1] 。

安徽池州傩戏主要起源于原始宗教、鬼神信仰以及远古的图腾崇拜意识 [2] 。据历史资料记载,池州傩戏的萌芽阶段是在唐朝时期,在清代池州文人郎遂编辑的《杏花村志》卷九收录《池州昭明会记》中记载道:“池故事八月十五为梁昭明千秋。其朔,遗耆老一人仗骑而告庙,谓之‘列马’……是日,诸家扮会迎神者,所扮为关壮缪,为城隍,为七圣、二郎,为玄坛。其扮也,则各骑乘、奉面具,或于东门之通济桥,或于南门之狮子口……薄莫(善)而毕,面具交还明年之扮演者” [3] 。且真正形成池州傩戏的时代不晚于明朝时期,在明嘉靖《池州府志》中有相关记载:“凡乡落自(正月)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像,或滚球灯,妆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群饮毕,返社神于庙” [4] 。

安徽池州傩戏主要流传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及其相邻各县,该地区临近“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素有谚语“无傩不成村”一说 [5] ,在该地方圆百里山区内的各个古老的宗族都有独属于自家的傩神大会,例如位于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的十几个大姓宗族。池州傩戏的搬演活动从古至今既没有固定的职业班社也没有专业的演出艺人,它主要是以各个宗族为演出单位,其目的是请神祭祖、驱疫纳吉、娱神娱祖娱人,它把傩戏面具作为傩事搬演活动的神灵,并围绕着傩戏面具进行傩事搬演活动,在傩戏搬演活动中表演者会全程戴着面具进行表演 [6] 。每年活动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即从农历正月初七开始到农历正月十五结束,各宗族世世沿袭、代代相传,因为各家族彼此之间都不存在交流和沟通的现象,所以其原始风貌改动较少,从而形成了独具皖南特色的池州傩戏 [7] 。2006年,池州傩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池州傩戏作为中国傩文化圈中的一员,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虽然近些年来关于它的研究成果很多,如池州傩戏的起源研究、池州傩戏的道具研究、池州傩戏的剧目研究等等,但关于安徽池州傩戏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则在此基础上尝试从儒家思想、佛教思想以及道教思想三个方面入手,阐释安徽池州傩戏中的人文思想,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和探讨池州傩戏,以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池州傩戏。

2. 安徽池州傩戏中的人文思想

池州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深受吴越文化、荆楚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再加上其地理位置临近“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由此可见,池州傩戏受到儒家思想、佛教思想、道教思想等多方面人文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具池州特色的池州傩戏。

2.1.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主要是由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所创立,其主要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书为经典,在思想上主张“互敬互信”、“仁而有序”、“微言大义”、“重义轻利”以及“格物致知”,它具有典型的开放包容和经世致用的特征 [8] ,儒家思想自从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后就开始逐渐变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总而言之,在历史上对中国产生过较为深远的影响。同时,在池州傩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所蕴含的儒家思想。

首先,儒家思想在傩戏搬演中有所体现。《礼记·祭统》曰:“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祀其先祖者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 [9] 。安徽池州地区拥有浓厚的血缘关系,搬演傩戏的各姓氏宗族都很重视各家的宗族、祠堂,存在着严格的宗法体系和丧葬礼制。与此同时,各姓氏宗族每年都会搬演傩戏,其目的是祭祀和崇拜祖先的灵魂、维系和加强宗族内的血缘关系,而其中对祖先灵魂的崇拜祭祀又是儒家“孝”文化的内容之一。由此可见,池州傩戏中的祭祀、崇拜祖先的仪式过程都或多或少体现出儒家的“孝”文化内涵。

其次,儒家思想在傩戏剧目中有所体现。例如在池州傩戏剧目《和番记》中“刘文龙在高中状元之后,面对西番兴兵犯境的困境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挺身而出、临危受命,被汉灵帝任命为正副奉使,出使西番安邦” [10] ,由此可见,刘文龙在国家危难时不顾自己的生死,而把整个国家的安危放在首位,毫无疑问是一位忠臣良将,可以看出刘文龙对国家的“忠勇忠义”“国而忘家”。又如《和番记》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刘文龙的妻子萧氏,“她在其丈夫刘文龙外出求取功名后,在家等候他十八年,并在其丈夫好友宋中企图强娶她时不为所动,严词拒绝,甚至还打算投水以求清白” [11] 。由此可见,萧氏作为一位女子,在面对强权霸权时既不退缩也不畏惧,更不贪荣华富贵,无论如何都坚守自身的贞节,信念始终坚定不移。

最后,儒家思想在傩戏舞蹈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在傩舞《魁星点斗》中的舞蹈动作主要反映了魁星点状元的故事情节,其是池州人为祈求科举考试顺利而表演的舞蹈,体现了池州人对“文运之神”魁星的崇拜和对知识文化的尊重 [12] 。自古以来,池州有着“千载诗人地”的美称,池州人历来都很重视读书,他们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由此可见,傩舞《魁星点斗》反映了池州人对读书习字的向往和崇尚,对功名利禄的期盼和追求以及对金榜题名的憧憬和渴望。

综上所述,从傩戏搬演、傩戏剧目以及傩戏舞蹈这三个方面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其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如“孝”文化、“忠勇忠义”、“国而忘家”、“贞节节操”以及“崇尚读书”等儒家思想。

2.2. 佛教思想

佛教是佛陀对十方法界至善圆满的教育,是佛陀教育的简称。佛陀是古印度的一位圣者,期通过自己的无与伦比严格精进的修证,而彻悟了天地自然人生的大道。他告诉人们如何全面、快速、长久、彻底实现人生趋利避害、幸福吉祥、尊贵富足、安乐自在、通达圆满的原则、路径、方法,就称为佛陀教育 [13] 。佛陀教育的核心是要把握好自己的心灵,心迷则害,心明则益,存何心结何果。佛陀告诉人们,一切的苦难幸福,一切的灾祸福报,一切的是非善恶,一切的邪正美丑,乃至于天地万物灵动场景,皆是由我们的心而有,皆是我们心之体现。即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境由心现,境亦显心。故转心能转境,转境亦能转心,或心境同转,更为迅疾。此即为佛教教学方法理论的总原则 [14] 。同时,在池州傩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所包含的佛教思想。

首先,佛教思想在傩戏仪式中有所体现。南朝梁国昭明太子萧统是被池州地区供奉的土主,也是池州傩戏里春秋祭祀的主神,并且,池州各宗族都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上午举行青山庙会以此来祭拜昭明太子,正如,胡子正在《重修西庙记》中提到池州对昭明的祭祀“几无一乡不有其庙,无一村不奉其神矣” [15] 。总而言之,昭明太子萧统在池州的傩事活动中的占有很高的地位,从始至终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根据史料记载可知:“梁代有佛寺两千八百余所,仅建康一地便达八百余所,可见其盛” [16] 。由此可见,在祭拜昭明太子萧统的傩戏仪式中蕴含着或多或少的佛教思想。

其次,佛教思想在傩戏面具中有所体现。池州傩戏面具最早出现于唐朝对南北朝的梁昭明太子神像的祭祀活动中 [17] 。在历史上,唐朝盛行佛事,该期间内寺庙的佛像雕塑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状态,佛像也逐渐“世俗化” [18] 。又因为,池州在地域上临近“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再加上如今在傩事活动中使用的傩戏面具很大一部分都是上世纪由九华山雕刻佛像的老艺人雕刻的,所以池州傩戏面具深受佛教因素的影响,如部分傩戏面具外型整体看起来慈眉善目、方面大耳,和九华山寺庙佛像的面目表情极为相似 [19] 。由此可见,在池州傩戏面具的雕刻艺术中体现了一定的佛教思想。

最后,佛教思想在傩戏舞蹈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在傩舞《新年斋》中包含着鲜明的佛教思想,傩舞《新年斋》主要是由各宗族内的村民分别扮演住持和小和尚的人物角色,然后搬演和尚佛事活动中的“拜忏”仪式,同时嘴里还需要演唱含有佛教色彩的唱词,例如在陶坡乡的正戏剧本《摇钱记》中记录的民间小调《闹花灯》:“叫徒弟!新年新岁大家唱个《闹花灯》。佛光普照佛光灯,普照天下善良民;上方下方遇一照,世间好事难离身。南无阿,阿弥陀佛萨摩啊!阿弥陀佛萨摩啊!佛光普照佛光灯,普照君王万国春;风调雨顺民安乐,清河海晏永安宁。南无阿,阿弥陀佛萨摩啊!阿弥陀佛萨摩啊!” [20] 由此可见,在池州傩戏舞蹈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佛教思想。

综上所述,从傩戏仪式、傩戏面具以及傩戏舞蹈这三个方面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其中所蕴含的佛教思想,如祭拜池州土主昭明太子萧统,傩戏面具的“世俗化”和“佛像化”,在傩舞《新年斋》中的和尚“拜忏”仪式,这些都体现出浓厚的佛教思想。

2.3. 道教思想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传统的“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其“土生土长”的特性使得其思想与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紧密的联系,正如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21] 。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沿袭方仙道、黄老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相信人经过一定修炼有可能长生不死,成为神仙。将老子及《道德经》加以宗教化,称老子为教主,尊为神明;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作宗教性的阐释 [22] 。其中道教思想包含了追求长生不老的理念、修道成仙的神仙观、去恶扬善的伦理观以及教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等思想观念 [23] 。同时,在池州傩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所蕴含的道教思想。

首先,道教思想在傩戏神灵中有所体现。众所周知,道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多神教,崇拜众多神灵,而在池州傩戏各宗族也祭拜很多不同的神灵,无论是谁家的神灵,只要能满足人们的愿望都会被他们供奉和祭拜,且所供奉和祭拜的大部分都是道教的神灵,例如玉皇大帝、二郎神、财神、土地、南斗星官、北斗星官、雷公、电母、马将军、温将军、赵将军、岳将军等等 [24] 。由此可见,在池州傩戏所祭拜供奉的神灵中有着丰富的道教思想,每个神灵都在池州人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其次,道教思想在傩戏仪式中有所体现。例如,在池州傩戏搬演中有一出名为“请三官”的搬演仪式,所谓的“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他们都是道教的神灵 [25]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三官的信仰主要是源于对自然的崇拜,更有“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的说法,后来则逐渐被道教演化为三官之神 [26] 。由此可见,在池州傩戏“请三官”的搬演仪式中体现出了一定的道教思想。

最后,道教思想在傩戏剧目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在傩戏剧目《和番记》中“刘文龙的好友宋中在刘文龙外出求取功名期间,企图强行霸占他的新婚妻子萧氏,但萧氏不从,甚至想要投水以示贞节,被太白金星和九天玄女所救,最后刘文龙和萧氏夫妻也在他们的帮助下得以团聚且一起羽化登仙了” [27] 。又如,在傩戏剧目《摇钱记》中的主人公“玉皇大帝的四女儿和凡人崔文瑞在凡间结为夫妻,玉皇大帝的四女儿在丈夫遇难时挺身而出,且在经过和凡间恶势力的一番纠缠和争斗之后赢得了胜利,最终和丈夫以及公婆一起回到了天庭” [28] 。由此可见,在池州傩戏的演出剧目中其一些故事情节或多或少都涉及一定的道教思想。

综上所述,从傩戏神灵、傩戏仪式以及傩戏剧目这三个方面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其中所蕴含的道教思想,如祭拜玉皇大帝、二郎神、财神、土地、雷公、电母等众多道教神灵,在池州傩戏搬演中的“请三官”祭拜仪式,在傩戏剧目《和番记》《摇钱记》中一些故事情节体现出一定的道教思想。

3. 结语

安徽池州傩戏,既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也是以祭祖、驱邪纳福和人神共娱为目的的一种宗教仪式性戏剧,更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之一,被戏剧专家誉之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29] 。池州傩戏主要是靠口传心授的方法,以“社”为单位,以宗族为载体,在同宗族内世代沿袭来进行传承的 [30] ,它至今仍保留和蕴含着许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包含着方方面面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通过探讨和分析安徽池州傩戏中的人文思想,可以得知在池州傩戏中蕴含着儒家思想、佛教思想、道教思想等方面的人文思想,三者之间互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皖南特色的池州傩戏。

文章引用

时 欢. 安徽池州傩戏中的人文思想探析
An Analysis of Humanistic Thought in Nuo Opera in Chizhou, Anhui Province[J]. 历史学研究, 2023, 11(02): 96-101. https://doi.org/10.12677/OJHS.2023.112014

参考文献

  1. 1. 张邦启, 何根海. 试论池州傩戏活化石性的学术价值[J]. 池州学院学报, 2008, 22(6): 60-63.

  2. 2. 姚永昌. 贵池刘街“傩”漫谈[M]//王兆乾. 傩戏·中国戏曲之活化石——全国首届傩戏研讨会论文集. 合肥: 黄山书社, 1992: 91.

  3. 3. 吕光群. 安徽池州傩戏[C]//青海省文化厅, 台湾传统艺术中心. 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0: 321-346.

  4. 4. 焦卿. 安徽池州傩戏初探[J]. 大众文艺, 2012(22): 117.

  5. 5. 金龙. 池州傩面具造型审美特征探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0): 151-152+155. https://doi.org/10.19406/j.cnki.cqkjxyxbskb.2010.10.059

  6. 6. 陈炜, 杜兆芳. 安徽池州傩戏服饰文化探究[J]. 纺织学报, 2015, 36(5): 89-92+97. https://doi.org/10.13475/j.fzxb.20140805205

  7. 7. 陈波. 安徽池州傩戏[J]. 中国国家旅游, 2017(5): 12-13.

  8. 8. 孙林, 黄日涵. 政治学核心概念与理论[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181.

  9. 9. [清]阮元, 校刻. 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1602-1606.

  10. 10. 张邦启. 傩戏《和番记》及其文化功能[J]. 池州师专学报, 2006(4): 32-34+50.

  11. 11. 王厚宝, 张邦启. 傩戏《和番记》及其文化功能[C]//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 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6: 267-275.

  12. 12. 鲍红信. 比较视域下的池州傩舞及其特点[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1): 90-95. https://doi.org/10.16853/j.issn.1009-4458.2019.01.017

  13. 13. 宋胤兴. 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的内外契机[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大学, 2022. https://doi.org/10.27379/d.cnki.gwhdu.2022.000235

  14. 14. 高振农. 中国佛教[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6.

  15. 15. 张慧芳. 南朝佛教思想对江总及其诗歌的影响[J]. 长治学院学报, 2021, 38(4): 63-67.

  16. 16. 民国杏花村续志卷下(碑记) [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

  17. 17. 陈跃红, 徐建新, 钱荫榆. 中国傩文化[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84.

  18. 18. 汪胜水, 石雁. 池州傩戏面具艺术的美学内涵解读[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6): 55-58.

  19. 19. 潘珍珍. 池州傩戏面具装饰特征[J]. 西北美术, 2015(3): 90-92. https://doi.org/10.13772/j.cnki.61-1042/j.2015.03.028

  20. 20. 林国霞. 池州宗族傩面具的造型分析研究[J].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 33(3): 73-76.

  21. 21. 汪桂平, 张蕾琪. 道教中国化的历史与经验[J]. 中国宗教, 2022(12): 64-67.

  22. 22. 唐那碧. 道教的故事[M].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

  23. 23. 刘加祥. 浅析道教思想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契合[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11): 108-109.

  24. 24. 徐洪兴. 复旦中国哲学书系唐宋之际儒学转型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25. 25. 方向. 池州傩戏面具和道具美术学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 130-132.

  26. 26. 姚瑶. 传播学视野下的池州傩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2017.

  27. 27. 王义彬. 池州傩戏艺术及其文化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2004.

  28. 28. 陈桃红. 池州傩戏戏本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淮北: 淮北师范大学, 2019.

  29. 29. 朱佩佩. 审美文化视域下的池州傩戏[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14.

  30. 30. 龙润琛. 池州傩文化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与利用研究[J]. 情报探索, 2013(4): 92-9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