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1  No. 04 ( 2021 ), Article ID: 43715 , 7 pages
10.12677/AE.2021.114172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 途径探索

马丽娇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

收稿日期:2021年6月3日;录用日期:2021年7月1日;发布日期:2021年7月7日

摘要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意义重大。高校在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既面临着挑战困难,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探索经验。在梳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探索方面的有益尝试,以期帮助我们探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面向生态文明教育的新形势,提出了打造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园建设理念、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搭建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生参与平台、聚合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资源四个基本路径,为各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借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高等院校

An Effective Way to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jiao Ma

School of Literatur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Received: Jun. 3rd, 2021; accepted: Jul. 1st, 2021; published: Jul. 7th, 2021

ABSTRACT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stablished the “Xi Jinping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in promo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nd they have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sorting out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eneficial attempts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Nankai Univers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help u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ur basic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ing building campus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concept,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latform, gather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strengthene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2],要求: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1年1月,为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社会自觉行动,生态环境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六部委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了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的总体安排。大学生作为公众步入社会的最后一环,决定着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行动提升的效果。因此,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文明意识的过程中,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愈发被关注和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发挥了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启发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作用,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关系着一代代青年人能否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思想,关系着美丽中国梦想的实现,因此,探索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

2.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势和必要性分析

2.1.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

2018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还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理念 [3],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引导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然要学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思想认识的提升来源于理论的坚定 [4],要想让大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思想,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加强生态文明理论的学习。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以帮助大学生系统的了解生态文明思想的起源,内涵和外延,而且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论述结合中国实际,放眼全球,致力于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语言生动,思想深刻,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

2.2. 生态文明教育是激发大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其实也包括经济快速发展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未来的发展不能是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因此,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困苦磨难,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对社情国情了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使命感。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列为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大学生了解社情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让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和深刻领会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正确看待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思想,进而激发大学生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

2.3. 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为美丽中国建设凝聚青年力量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代代青年人的接续奋斗 [5],如果当代大学生没有树立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将后继无人。美丽中国建设,既需要懂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人才,更需要全民的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丰富,受众广阔,郭紫怡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和谐为出发点,针对全人类、全社会开展的教育活动 [6]。而青年大学生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应该首先成为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受教育者,进而成为宣传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者。在大学生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但可以让学习环境和生态专业的大学生坚定专业信念,投身于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解决我国切实存在的环境问题,还可以让更多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宣传生态文明思想的宣讲者,未来每个小家庭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者,带动整个社会,提升民众的生态文明思想理念,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7]。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为美丽中国建设凝聚青年力量,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3. 国内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探索

3.1. 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困难

3.1.1. 高校缺乏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国外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起源较早,自1972年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后,环境保护教育就在国外高校开始起步和推广。但在70年代,国内高校刚开始有环境学科的研究方向,直至80年代初期才有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而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科普性环境类课程就更是少之又少 [8]。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到90年代中后期,各高校才开始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但课程的名称各高校不尽相同,内容各有特色,让人眼花缭乱,但始终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党的十八大召开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高校开始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但由于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很多高校以讲座的形式面向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部分高校也在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的通识选修课,但课程名称和内容也是百花齐放,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的推广,但仍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和完善的生态文明教学课程体系。

3.1.2. 高校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平台

良好的教育效果离不开课堂教学和课下实践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教育与其他课程教育一样具有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但其还具有更高的社会实践性,没有亲身体验和调研,没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很难从心灵深处引起共鸣,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其实践意义。目前多数高校因为生态文明课程建设的滞后,亦没有建立起课程实践基地。部分高校鼓励同学们利用寒暑期参与社会实践调研,这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途径,但是社会实践的主题和内容非常丰富,同学们在自由选题的情况下参与生态文明实践调研的仍然是少数。还有一些高校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鼓励同学们参与生态文明实践,但这类活动通常以学生自发参与为主,缺乏连续性和覆盖面,受益面较窄。综上,目前高校仍然没有形成较为固定和有规模的生态文明实践平台。

3.1.3. 高校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的环境营造

环境的影响对于受教育者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生态文明教育越来越被高校重视,但如果没有与其课程和实践相互配合的校园环境营造,这种教育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例如,我们教育学生要节约能源,但是很多高校的教学楼没有灯光和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对于同学们浪费公共空间能源的行为没有管理和制约。我们讲授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好处,可是校园中的垃圾回收箱没有分类,无法给同学们提供垃圾分类实践的设施。我们教育同学们要参与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但是校园建设理念中没有体现生态环保理念。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高地,理应首先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环境,为大学生创造生态文明实践的良好环境,并带动和影响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3.2. 部分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益尝试

3.2.1.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的“三位一体”模式

清华大学是国内较早系统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教育成果显著,具有借鉴意义。清华大学的生态文明教育“三位一体”模式,包含了课程教育、实践教育和文化教育三个方面。在课程教育方面,自1998年提出建设绿色大学起,清华大学就开始积极开展绿色课程的建设工作,全校的绿色课程曾达到二百多门,自2005年起,清华大学开设了《生态文明十五讲》 [9],该课包括大班理论课和小班实践课两个环节。课程由“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的十余名专家学者为学生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方向。课程涵盖了生态文明的基础理论,历史发展脉络,工业领域的生态文明实践等内容。实践教育方面,清华大学以绿色校园为载体,充分发挥校园的育人功能,开发打造了生态文明实践项目。如引入“校园实验室”项目,围绕学校节能减排和实验教学,开展创新设计大赛,通过参与校园实践引导学生领悟绿色校园建设的含义,进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文化教育方面,清华大学将生态文明概念融入到学生入学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毕业主题教育的各个环节,营造良好的绿色校园文化。如“绿色嘉年华”、“绿色生活校园游”等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润物无声的浸润学生心灵。

3.2.2. 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统筹生态文明教育

南开大学2015年成立了“生态文明研究院”,该研究院有多学科交叉群,它的一项重要目标定位就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与当代生态文明社会宣教,对于统筹和实施生态文明宣讲教育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课程和讲座方面,举办了“生态文明大家谈”系列讲座并建立了生态文明慕课;在推动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方面,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年环保风云会和第四届东亚环境史学大会,发起成立了京津冀大学生生态文明联盟,为各高校关注生态环保的学生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聚合青年力量。在首届全国青年环保风云会上,提出了“生态文明与青年责任”这个议题,就是为了号召更多青年大学生认识到,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青年学生的参与,不仅是相关专业的学生们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研究,也包括发动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宣教、环保公益活动的推广和带动更多民众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中。该研究院还发起建立了生态文明教育联盟,其目标就是实现全国高校师生在生态文明科研教育方面的深度交流,资源共享,创造更多供师生交流、合作、互动的平台。

4.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

深入分析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困难,合理借鉴相关高校好的经验做法,可以探索出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

4.1. 打造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园建设理念

从清华大学的“绿色校园”建设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打造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园建设理念,可以为生态文明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良好的环境营造不仅本身可以对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还可以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的课程教育做好铺垫,为生态文明实践提供基础支持。第一,高校应集思广益,拓宽思路,结合自身的校园环境特点、传统优势和文化底蕴,找到推广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园建设切入点,打造出具有高校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校园理念。如部分高校自然环境优美;部分高校楼宇设施节能环保;部分高校具有绿色校园建设的传统 [10];部分高校有相关学科的优势,这些都可以成为推广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园建设理念。第二,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校园建设的硬件和软件都要融入生态环保元素,楼宇节能设计、宿舍环保规划、垃圾分类处理、废水循环利用、清洁能源使用,在校园建设的每个环节体现生态环保理念。要加强校园文化渲染,在宿舍文化建设,教学楼文化建设和食堂文化建设中融入生态环保理念。第三,要加强校园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推广。要加强环境的营造和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屏等校园宣传设施加强校园生态理念的宣传。要像开展校史教育一样,自学生入学起就加强校园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教育,伴随学生的成长发展逐渐将这种理念内化为学生的主观意识和自觉行动。

4.2.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堂主渠道仍然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第一,要积极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无论是清华大学的《生态文明十五讲》还是南开大学的《生态文明大家谈》,都是融合了多学科内容的课程体系,可以从理论基础,历史脉络,生态伦理,科学创新等多个领域更加系统的做好课程传授,通过系列课程让学生更加系统的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尤其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思想,基于高校相关学科优势,科学合理的设计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组建师资队伍,研讨课程内容,形成课程体系 [11]。第二,合理设计课程模式。多数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以选修课为主,也有一些是系列讲座,在班级设置上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结合,这些都值得借鉴。为了更好的取得教育效果,科普和概论性课程建议采取大班教学,拓宽学生的受众面,在课程讨论实践环节建议采取小班教学,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在互动中提升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认识。第三,加强课程的研讨和交流。定期做好课程调研,了解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课程的学习情况和授课效果,对授课方式和讲授内容做及时调整,同时要加强课程内容研讨,紧跟生态文明发展的最新动态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校际间加强生态文明课程的交流研讨 [12],聘任在相关课程教学中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校为学生授课,也可通过课程的交流研讨会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4.3. 搭建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生参与平台

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学生的实践,无论是课程实践、服务实践、社会公益实践还是科学研究实践,都需要高校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 [13]。第一,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生态环保类课外活动。一方面高校要主动设计开展围绕生态环保相关的课外活动,如以“世界地球日”等特殊环保纪念日为切入点开展相应的节能宣传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环保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做好社团指导工作,开展主题鲜明,内容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引导更多学生参与环保实践。第二,开展各类生态环保相关的创新创业大赛。一方面可以在各高校已有的课外学术创新大赛和创业大赛中单独设计生态环保选题,另一方面可以积极筹划开展生态环保类的创新创业大赛,在促进学生专业学习,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引导更多学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自觉将所学应用于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第三,为学生提供参与绿色校园建设的平台。清华大学的“绿色实验室”,南开大学环科学院参与校园废水处理系统建设,这些都主动为学生搭建了参与绿色校园建设的平台。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了解绿色校园建设理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应用,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更将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学生内心,在服务校园建设中树立生态文明发展观。

4.4. 聚合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资源

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企业、社会的协同,进而形成教育的合力。第一,加强与生态环保相关企业的合作,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参观,了解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帮助学生客观认识企业需求,了解环保领域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参与解决实际环保问题的实践机会,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第二,加强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共享 [14]。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中都积极推进各高校的资源共享,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外导师,既包括兄弟高校的专家学者,也包括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可以经常性的举办交流研讨会来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共享。第三,争取当地政府和企业等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持 [15]。通过企业捐赠等形式设立生态环保类奖学金,有针对性的奖励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在学术科研,创新创业和公益服务方面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关系着美丽中国建设和强国梦的实现,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既要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也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文章引用

马丽娇.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
An Effective Way to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J]. 教育进展, 2021, 11(04): 1109-111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1.114172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208-212.

  2. 2.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1-55.

  3. 3.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393-394.

  4. 4. 肖贵清, 张安. 关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几个问题[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8(1): 26-33.

  5. 5. 王伟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体[J].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2): 4-30.

  6. 6. 郭紫怡.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阐释[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9): 75-76.

  7. 7. 龚克. 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责任培养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代新人[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8): 1-5.

  8. 8. 汪再奇, 杨树旺, 刘珩. 绿色发展背景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考量与实践取向[J]. 环境生态学, 2020, 2(6): 88-92.

  9. 9. 霍慧彬, 冉芸, 高松.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探索[J]. 环境教育, 2019(9): 45-46.

  10. 10.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J]. 中国高教研究, 2017(4): 1-25.

  11. 11. 郭永园, 白雪赟. 绿色大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打开方式”[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 35(5): 49-54.

  12. 12. 刘红学. 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品牌学校[J]. 中国教育学刊, 2012(S2): 108-109.

  13. 13. 温志嵩. 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逻辑转向及路径选择[J]. 高教论坛, 2020(7): 18-23.

  14. 14. 张勇, 胡诗朦, 陆文洋, 周天舒, 杨凯, 陈小勇, 刘婕. 生态环境类专业的课程思政——以“环境问题观察”MOOC建设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18(6): 34-38.

  15. 15. 杜昌建.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制建构的整体性思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3): 37-4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