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2  No. 01 ( 2022 ), Article ID: 47839 , 5 pages
10.12677/AE.2022.121020

深化课程思政,打造精品教学

——《文科物理》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

杨文巧1,孟凡明2*,李梦凡2

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收稿日期:2021年12月5日;录用日期:2022年1月4日;发布日期:2022年1月11日

摘要

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深化思想精神文明的强力依托,伴随着社会发展各类课程融入思政内容更成为高校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方式。结合课程特色立足课程改革创新需要,总结《文科物理》融入课程思政现状,发现教学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解决方案,实现课程思政与高校公共通识课程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大学生公共课堂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实现大学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双赢突破。

关键词

课程思政,大学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立德树人

Deepen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Create High-Quality Teaching

—Explor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o “Liberal Arts Physics”

Wenqiao Yang1, Fanming Meng2*, Mengfan Li2

1Economical College,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Received: Dec. 5th, 2021; accepted: Jan. 4th, 2022; published: Jan. 11th, 2022

ABSTRACT

Education, as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a strong country, is the strong support of deepening ideologic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course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idea of cultivating moral and human being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innovative need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tegration of “Liberal Arts physics” into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further probes into the solution, to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with the Public General Knowledge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theoretical and targeted nature of the public classes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realize the win-win breakthrough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University Public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Moral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课程思政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不断实践中发挥自身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1]。在此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高校古往今来都是进行现代教育的主体,发挥着培养创新型人才主阵地的作用,在课程体系建设任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通识课程《文科物理》以自身的课程特质融合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了思想教学内容,在构建多元教学结构中促进新时代高水平人才建设。

2. 《文科物理》课程性质及融入课程思政的依据

2.1. 《文科物理》课程性质

作为大学公共通识课程,《文科物理》力求将理性思维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修养、拓展感性思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课程一方面以物理科学知识为载体构建科学体系框架,用理性逻辑演绎世界运行的本质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对物理学发展过程以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相关介绍展现出科学的文化内涵,揭开知识背后深埋的往日记忆,使学习者跨越时空感受物理学的精神温度。课程追求对世界的认识和真理的探索,形成感性与理性相辅相成、融合贯通构成课程的本质特色。

《文科物理》通过以物理知识为基础结合叙述性描绘展示,突出物理学的文化内涵,破除文理同行的教学障碍,增加理性和感性的互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并锻炼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公开课程中其面向主体广泛,只需对课程内容感兴趣即可参与课堂,在校园内受到热烈反响。凭借范围优势融合课程思政元素是《文科物理》课程丰富内容、创新前进的重要一步。

2.2. 《文科物理》融入课程思政的依据

教学改革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深刻要求。在如此形势下,创新教育方式的探索已遍地生花,各类课程融合课程思政是必然趋势。

高校是党和国家发展思想教育最为关注的主阵地,自然要把握好风向标,顺应思想教育潮流,打造高校特色优质课程,将思政工作体系贯通高校育人全过程,形成重思政、重育人的良好风貌。《文科物理》科学与文化结合的特质要求开放思想,同历史交流,探索人类发展史已获得的科学知识和科学风貌,启发人生价值。课程思政同样需要与历史对话,贯通古今从中收获思考人生价值的真谛。两者在追求真理和人生价值上具有高度的关联性,都蕴含着德育基因和文化元素,课程改革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打破融合障碍。

3. 《文科物理》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3.1. 丰富思想教育形式,提升思政课程预期效果

思政课作为必修课程虽然在各大高校、各个年级均有设立,但由于自身知识属性不同、涉及面较窄等客观因素,与其他课程难以联接,往往使得思政教学预期减少,目标降低。而课程思政与具体专业知识同行,改变了单一思政课教学的传统模式,构建了多元统一的课程结构,丰富了思想教育内容,充分协调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教学体系的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文科物理》作为通识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结合学生个性特色,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传输到日常学习中,在日积月累中实现学生专业知识与思想精神内涵的融会贯通,提升思政教学的质量和预期成效。

3.2. 增强大学生价值引领,贯彻全方位育人要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大课堂的前提。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2]。大学生三观尚未成熟,处于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挣扎期,虽然具有独立思维能力但社会形势的千变万化对其三观的最终构建产生巨大影响。课程思政是从课程角度对大学哲学意蕴和价值取向的回应,是对高等教育所应秉承的教育观念和应倡导的意识形态的呼吁 [3]。思政教学在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矫正思想、引导价值塑造的基础作用,价值引领也始终是课程思政的核心特点,这是思政课程区别其他课程的根本不同。在具体授课中无论是专业知识的显性学习还是思想知识的隐性提升,都要把握好主要矛盾,重视德育和内涵提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价值内涵提升的统一。

4. 《文科物理》融入课程思政现存问题

4.1. 课程教学局限于课堂,课堂形式有待创新

由于实际课时、课程安排限制,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往往难以实现,课堂仍占据大量甚至全部时间,忽视了课程实践的重要性,不能有效贯彻思政理念。其次课程的互动方式单一,主要为教师提问、举手互动的传统教学形式,学生作为被动方,难以调动整体的积极性,造成课程的参与度低,教学预期和课程目标减弱的不良后果。

4.2. 课程与思政融合难度高,易产生固化模式缺乏灵活性

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需要教育者着重关注,有效的课程融合必须立足课程性质和实际需要。但在部分教学内容中,任课教师忽视了课程内在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采用非适宜的融合模式,出现了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脱节的现象。具体课程的教学侧重于专业知识,而思想政治教育则要求精神深层探究。因此连接思政和课程知识,需要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正确引领,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重视各个知识体系的链接耦合,切实做到从思想深化角度看待科学知识,自觉地将价值教育观融入各自的教学过程。

5. 《文科物理》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5.1. 重视学生主体和教师引导,采取学生益于接受的方式

教师是传播思政文化最为活跃的因素,是优化课程设置、发展课程改革的主体和引导者。教育者的人格表现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保证 [4]。作为教育者应在课堂上灵活观察课堂运行氛围,以学生为主体,深层挖掘学生精神所需,及时引导学生的思维价值转换,吸引课堂注意力,增加学生深入思考的兴趣,潜移默化引领学生价值塑造;在课堂之余积极开发课程思政资源,完善教学设计,广泛收集学生所需知识,重视必学内容,融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推进课程创新。

5.2. 依托互联网平台,创新教学模式,拓宽教学渠道

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活跃要素,是优化课程设置、发展课程改革的主体和引导者。教育者的人格表现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保证 [4]。作为教育者应在课堂上灵活观察课堂运行氛围,以学生为主体,深层挖掘学生精神所需,及时引导学生的思维价值转换,吸引课堂注意力,增加学生深入思考的兴趣,潜移默化引领学生价值塑造;在课堂之余积极开发课程思政资源,完善教学设计,广泛收集学生所需知识,重视必学内容,融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推进课程创新。

5.3. 开展课程实践,连接课堂与实际生活

课堂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引,但实践工作是最为重要的教育武器。思政知识和课程重点不能受制于空间,实时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自身行动、体验与反思,抓住问题关键,从切身感受现实中提出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积极主动地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更深层次地感受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6. 结语

综上所述,《文科物理》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具有传播人文精神,引导大学生价值塑造的重要意义。《文科物理》融入课程思政对自身价值理念探索和高校思想文明建设都是锦上添花的一步。这一步要想跨越传统教育的鸿沟就需要利用网络技术连接大众媒体,构建新型知识网络平台,加强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对《文科物理》所蕴含思政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基金项目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证书编号:2020130772)《文科物理——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20jxtd014)“文科物理教学团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引用

杨文巧,孟凡明,李梦凡. 深化课程思政,打造精品教学——《文科物理》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
Deepen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Create High-Quality Teaching—Explor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o “Liberal Arts Physics”[J]. 教育进展, 2022, 12(01): 104-10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1020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 人民日报, 2016-12-09(10).

  2. 2. 罗琼, 汪洪. 抓好“拔节孕穗期”守住“三尺主阵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J]. 学习月刊, 2019(5): 4-6.

  3. 3. 聂迎娉, 傅安洲. 课程思政: 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J]. 大学教育科学, 2018(5): 38-43..

  4. 4. 李生宝.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要素[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报, 2009, 22(3): 61-62.

  5.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