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2  No. 11 ( 2022 ), Article ID: 57609 , 6 pages
10.12677/AE.2022.1211665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海蒂》中的儿童成长教育

李晓琳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22年10月3日;录用日期:2022年11月2日;发布日期:2022年11月9日

摘要

儿童文学可以弥补心理学研究中易于忽视的主观情感问题,因而将两者结合研究可同时实现研究的科学性与主观性。本文以《海蒂》为研究文本,从儿童成长遇到的普遍教育问题着手,以儿童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哲学中的认知论为理论依据,逐个讨论儿童的道德培养、语言认知学习和情感教育三个方面的问题,结合故事人物情节探讨适宜儿童成长的教养策略。最终得出建议,在儿童教育中的道德培养上可采取权威式教育,在认知学习中需寓教于乐,情感教育里让孩子认识到真爱在于看到对方的感受与需求。

关键词

《海蒂》,儿童心理学,成长,教育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Heidi

Xiaolin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Received: Oct. 3rd, 2022; accepted: Nov. 2nd, 2022; published: Nov. 9th, 2022

ABSTRACT

Children’s literature can make up for the subjective world ignored by psychological studies. Therefore, the author analyzed Heid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to contrive the coexist of science and subjectivity. Taking Heidi as the research text, this paper started from the common problems children encountered in their growth. Based on 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Epistemology, it interpreted the novel to explore the solutions for parenting. Finally, the author concluded that authoritative education can be adopted in moral training, teaching with fun in cognitive learning, and helping children realize that true love lies in seeing others’ feelings and needs in affective education.

Keywords:Heidi, Child Psychology, Growing,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海蒂》是瑞士儿童文学作家约翰娜·斯比丽的经典之作,以风景如画的阿尔姆山为背景,描写了海蒂童年时期的成长历程。在斯比丽笔下,海蒂是一个孤儿,五岁时被姨妈交给爷爷抚养。海蒂和爷爷住在高山牧场上的一间小木屋里,过着与世隔绝、恬静自然的生活。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海蒂在牧场的日子过得十分开心。两年后,姨妈迪特突然到访,为了金钱将海蒂送到法兰克福一家大户人家去当伴读。法兰克福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海蒂在这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可她却感觉不到快乐,甚至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病和梦游症。直到重返爷爷家后,海蒂才恢复了健康和快乐。在一波三折的故事中,海蒂体验了在小山村和大城市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随着场景和人物的交织切换,她经历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成长阶段,因此文本材料适宜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2. 儿童文学的心理学价值

儿童文学指专为少年、儿童创作和编写的,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作品。与成人文学不同,它更注重内容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活泼,不但要求作品的主题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精炼、情节有趣、想象丰富,还要使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适于一定年龄的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引导小读者在自然万物和文明世界间找到自己的独特位置,逐渐成长为拥有健康生活态度和良好社会关系的成人。

儿童文学在心理学研究上易于忽视的主观世界、想象力和情感方面发掘出了丰富的宝藏,这更利于我们深入地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儿童心理学中关于人类发展和行为的理论对儿童文学的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儿童文学的心理学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让·皮亚杰发表了儿童意识不同于现代文明意识,而与原始时代的原始意识同构对应的观点。随后,尼古拉斯·塔克在标志性成果《儿童和书:心理学和文学的研究》中,按照皮亚杰的发展阶段论,分别探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适宜接受的文学类型及其文学特征,关联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与其文学趣味和文学能力的变化。国内学者王泉根所著的《儿童文学的审美指令》中,专有一章运用皮亚杰的观点,论述“儿童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的关系。蒋风指出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儿童文学的创作息息相关,作家群体往往也会运用儿童心理学理论研究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

儿童文学作品与儿童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视角下分析儿童文学作品或可得出符合成长规律的儿童教育经验。正如方卫平在《论儿童文学与教育学》中所言“儿童文学最核心的本职不是对儿童进行教育,而是为儿童编织一个与他们的生活体验世界密切相连的文学世界,这个世界应该是真切的、生动的,适合儿童并且富于吸引力的” [1],《海蒂》正是这样一部为孩子和爱孩子的成人写的故事。

3. 天性与教养

如果说在爷爷家的生活让海蒂儿童的天性得到了释放,那么她在大城市法兰克福的伴读的经历则体现了教养规训的作用。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源于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心理构建过程,海蒂在这两个全然不同的环境下,相继经历了自然天性的释放和文明教养的洗礼。

开篇,孤女海蒂便被托付给独居山上的爷爷,他性格孤僻,书中借村妇之口描写道,“他也不跟谁来往……只要远远地看到他,就会瞧见那颜色花白的大粗眉,还有那特别吓人的大胡子,人见人怕” [2]。在旁人的眼中他顽固暴躁、不近人情,绝非孩子的好归处。事实上,爷爷内心细腻,悉心照料海蒂饮食起居,让海蒂整日在牧场上尽情地撒欢儿,“她犹如森林里绿树丛中的小鸟,每一天都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在阿尔姆山上,海蒂整日与小羊倌彼得一起去牧场放羊,在海蒂眼中群山、太阳、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她这种赋予自然客体以生命或心理属性的表现又被称为“泛灵论”,而这些想法不是根据物质世界的自身规律,而是出于自己的想法与愿望。在牧场上,海蒂初次发现老鹰的时候兴奋不已,一连向彼得问道“它去哪啦?它住在那么高的地方吗?它为什么发出那样的叫声呢?”,并提议“咱们爬上去,到老鹰住的地方看看吧”。海蒂的这些行为体现了学前幼儿群体的好奇心和缺乏判断的特点,好奇心能帮助他们更快地认识世界,但也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此时,“她的行为和想法不是由理性所决定,而是受天性” [3]。

初到牧场,海蒂不过5岁左右,属于学前期阶段,抑或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前运算思维阶段,一个兼具稳定和剧变的时期 [4]。海蒂未曾接受过学校教育,虽然海蒂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彼得和老牧师轮番传话让海蒂去上学,但是爷爷依旧拒绝将海蒂送去学校,在他的认知里,众人是刻薄无情的,一直将海蒂留在身边,就能“让她和山羊、小鸟一起快快乐乐地长大。跟它们在一起,孩子不会受到伤害,也不会学坏”。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学习成长,爷爷的教育观念与卢梭在《爱弥儿》中所主张的自然教育相契合:让儿童做“大自然的学生”,而不是成为“在奴隶状态中生存的文明人” [5]。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爷爷属于放任型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很少,几乎没有控制。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海蒂,八岁仍然完全不识字,也不懂得社交时需要遵守的礼节,随后在法兰克福便闹了不少笑话。归根结底,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单纯顺应孩子的天性,忽视对孩子认知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将不利于孩子融入社会。

随后,海蒂被阿姨带到法兰克福来陪伴身患残疾的克拉拉,初次来到大城市的海蒂,即使身处于宽敞明亮的房间,也觉得像被关在监狱里。在大自然里长大的海蒂不懂得规则纪律,在课堂上,误将马车的声音当成南风吹过枞树时发出的响声,直奔楼下大门,手忙脚乱地撞翻了所有的学习用品,弄得一地狼藉。这一看似反常的行为实则体现了前运算阶段儿童的一个关键局限——中心化,将注意集中于刺激的一个有限方面,因而忽略其他方面的过程。很明显海蒂一心只想着去找寻自然的踪迹,忽视了她所处的环境和身边的物品。经历过这场闹剧,在管家罗特迈耶小姐的指责中,海蒂才终于明白上课的时候要安安静静地坐着。此外,她还未经主人允许将小猫带回家,弄得屋里鸡飞狗跳;在课堂上不守纪律、大喊大叫,连最基本的字母也记不住;她好心为盲人奶奶攒的面包,却因为缺乏常识,把面包放到发霉变质,连同放面包的柜子都遭了殃。海蒂身上的自由散漫与塞斯曼家的礼仪规则产生了冲突,她因此产生了强烈的不适感。

罗特迈耶小姐是塞斯曼先生家里的女管家,她为人处事一板一眼,方式简单粗暴,如斥责海蒂打翻墨水等物品时,“枞树?难道我们是在森林里吗?什么没头脑的想法!快上来看看自己干的好事!”。她与放任型的爷爷恰恰相反,从名字称呼到餐桌礼仪,从作息时间到言行举止,都有标准规范,控制欲强、严格、喜欢惩罚,属于专制型家长。在严苛的规则约束下,海蒂的活泼开朗的天性被压抑,变得终日垂头丧气;即使是教养良好的克拉拉,在她面前连个哈欠都不敢打。罗特迈耶小姐的严格约束加剧了海蒂身上天性与教养的对立,但海蒂在法兰克福还遇到了新朋友克拉拉、平易近人的奶奶以及和蔼可亲的医生,依从社会学习理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当中学习社会情感,她也逐渐成长为了一名懂礼貌有教养的小女孩。通过社会情感的学习,儿童可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他人共情,关心他人,有效地解决问题,做出负责任的决定,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社会情感的习得在于实践中的观察与学习,例如,克拉拉在海蒂临行前,为她精心准备了礼物,并备好了送给老奶奶的面包,而当海蒂再次回到高山农场时,她也将自己在法兰克福的收获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身边人:为了让老奶奶吃上柔软的白面包,她愿意垫上自己的小金库;她用学会的文字,为老奶奶诵读带来光明的诗歌,为爷爷讲述关于原谅的故事,甚至还教会了彼得阅读;每天清晨,她都会认认真真地忙里忙外,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连爷爷都夸赞海蒂“确实没在外面白待”。海蒂的天性中自带有善良的种子,在未接受教育时已然会同他人共情,如同情盲人老奶奶的遭遇,尽己所能帮助老奶奶一家。到法兰克福后,通过道德观察与社会规范,海蒂的亲社会行为得到了强化,能更好地同他人共情,情绪智力也得到了质的提升。当重返高山牧场时,海蒂同时拥有了良好的道德观念同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实现了天性与教养的和谐统一。

无论是爷爷还是管家小姐的教养方式都不能作为道德教育的模范案例,需将二者结合统一,才能教导儿童平衡处理道德和天性。这一教养风格称为权威性家长,他们会设定清晰、一致的限制,同时关爱孩子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在这一风格的指引下,孩子大多能表现得善于合作、追求成就且受人喜爱,达到了天性与教养的和谐状态。

4. 寓教于乐

在塞斯曼家,关于海蒂的教育,除了管家小姐束手无策,家庭教师也是毫无头绪。书中借用克拉拉的话,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家庭教师的形象:他为人和蔼、性情温和,面对学生时倾囊相助,但在传授儿童知识的过程中过于教条,让课堂冗长无聊。他“是个严谨的人,从不片面地看待事情”,但也因为过于辩证,简单的小事也能讲个没完没了。在这样的课堂下,本身基础不好的海蒂,连基本字母也记不住。换言之,家庭教师长篇大论的教学方式对儿童来说过于枯燥,忽视了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规律,反面例证了语言能力的习得是离不开应用的。

经历过重重困难以后,海蒂最终在塞斯曼奶奶的帮助下学会了阅读。而错过了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的海蒂是怎样学会了读书呢?塞斯曼夫人用精美的绘本吸引了海蒂的注意力,并利于海蒂对绘本的好奇心,诱发认知冲突,让海蒂不得不学习文字,方可读懂牧羊人的故事内容。当海蒂信心不足时,她也依然坚定地鼓励道,“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学会的”。塞斯曼奶奶的循循善诱,同皮格马利翁效应如出一辙,把积极的期望传递给儿童,从而导致儿童表现出所预期的行为,让海蒂奇迹般地学会了阅读,甚至海蒂自己也对此惊讶不已。那些孤零零的黑色字母变成了活灵活现的人和事物,变成了动人的故事,海蒂已然沉浸在语言的海洋之中了。简言之,儿童需要基于发展过程和自身特点而展开的教学活动,与其武断地期望儿童在特定年龄掌握一定内容,不如提供一个鼓励学习充满信任的学习环境。

维果斯基指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通过接触那些能够引发他们兴趣但又不是很难处理的新信息而得到提高的。可见,对儿童来说学习的趣味性极为重要,家庭教师的课堂既枯燥乏味又缺少互动参与,不利于儿童掌握知识。而塞斯曼奶奶的协助则是鼓励海蒂独立和成长的支持,对症下药,以趣味性的绘本为教学材料,在帮助海蒂解决阅读问题的同时,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教育者必须充分了解儿童的经验与思考方式的独特性,切合其兴趣和需要,为其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积极的活动,并从中积累大量的感性知识和丰富的具体经验 [6]。儿童教学应坚持以儿童为本位,为孩子的自主学习活动提供平台,老师应因材施教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儿童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事倍功半地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即使儿童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成人所扮演的角色也应当是一个引导者,在指引孩子学习方向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5. 爱的认知

海蒂小小年纪就遭遇不幸,成了孤儿,几经辗转被送到高山牧场上的爷爷家;而奥姆大叔年轻的时候挥霍无度,散尽家产后众叛亲离,人至中年后连经丧妻丧子之痛,暮年时离群索居。爷孙二人虽历经生活的磨难,但却在高山牧场上过着惬意自在的生活,他们幸福的秘密正是在于爱。弗洛姆认为,爱是对生命本身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关心,是人的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活动,它本质上是给予而非获取,包含关心、责任、尊重、了解等基本要素。

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在牧场小屋里,爷爷虽不能给予海蒂丰厚的物质文化环境,但是他尽己所能让海蒂吃饱穿暖,还会平等地与孩子沟通交流,爷爷用爱填补了海蒂缺失的亲情。爷爷的言行举止无处不透露出对海蒂的关心与疼爱:入夜后山风大,老人担心孩子怕风声,半夜起身去陪伴孩子;他细心照顾海蒂的日常起居,尊重孩子的习惯,在上山时的包裹里连海蒂喝奶的碗都准备好了;即使面对海蒂的童颜稚语时,爷爷会认真地回应海蒂的每个问题,言出必行,如向海蒂一一介绍每座高山的名字、即便冰天雪地也会带海蒂去彼得家见奶奶等。血缘关系产生了心灵所能产生的最强联系,爷爷与海蒂之间的亲情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对孩子只是爱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无条件地去爱,要去爱他们本身,而不是爱他们所做的事。爷爷无条件的爱,帮助海蒂坚定了自身的价值感并形成了与人为善、乐于奉献的美好人格。家长是儿童成长路上的扬帆人,不仅仅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儿童的终身老师 [7]。至此,虽然山上没有优渥的物质条件,不比法兰克福繁华,但在她心中“无数次觉得这世界上没有比山上爷爷那儿更好的地方了”。同时,爱的教育是双向的,海蒂的善良和真诚打动了爷爷,让他放下了与众人的隔阂与偏见,和村里人和好。爱要真正做到积极主动给予,就必须从被爱的需求里找到根本的动力。人是群体性的社会动物,难以忍受孤独,天性中便带有被爱的需求,而实现被爱的最好方式就是去爱。因为去爱能促成相爱,相爱便能被爱。爱也只有在互相作用的关系中才会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莱布尼茨把爱定义为“爱是倾向于从所爱对象的圆满、善或幸福中得到快乐”。爱的目的是使其对象获得幸福、发展和自由。因此,爱的本质是给予,只有在给予关爱的过程中,儿童才能真正的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有情感的人。海蒂天性善良、纯真烂漫,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快乐,她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助于情感的发生。虽然海蒂和克拉拉两人性格迥异、成长环境截然不同,但是在两人互相给予关爱的过程之中,友爱便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在大城市法兰克福,海蒂的陪伴给克拉拉平淡的生活增添无尽乐趣,而海蒂也在克拉拉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学会了礼仪规范。随后,在高山牧场上,海蒂更是帮助克拉拉重新站了起来,重新学会了走路。友谊关系是儿童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社会关系,友谊能帮助儿童体验到爱、亲密和可靠,获得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 [8],这便是爱的艺术与真谛。

爱并不局限于爱人,还在于爱自然万物。斯比丽除了将海蒂和爷爷的居所描绘成世外桃源外,还赋予了高山牧场神秘的能量,身在其中不但能感受到自然迷人的磁场,还会情不自禁地爱上这片净土。高山牧场象征着自然,作为万物生灵的栖息之地,它以其博大宽广的胸怀容纳着世间一切,儿童向往自由的天性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滋养,正如在夏日牧场上“海蒂每天都在青草与鲜花之间度过,皮肤被太阳晒成棕色,身体也变得结识健壮,从来都没有生过一次病”,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成长经历利于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甚至,连医生都得到了自然美好的馈赠,他说过:“住在这山上真是不错,不仅对身体有利,还能放松心情,让人重新学会快乐”。可见,大自然在儿童成长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此处并不是指让孩子任其自由生长,而是指让孩子在学习规则融入社会的同时,去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简单的乡间生活中去体会劳作的辛苦和最自然质朴的情感。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思曾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儿童的成长教育便是唤醒儿童灵魂中的真善美。海蒂的成长故事主要围绕着人性中的美好感情而展开,虽然海蒂在一路上经历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但是亲友之爱和从自然里汲取的能量让海蒂始终坚守着内心的纯真和善良。对儿童的教育应当尊重儿童向往自由的天性,虽然成长中的约束和规训是必不可少的,但教育的主旋律应当是爱与尊重,要尽可能多地给他们勇气和自信,让他们意识到任何困难都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而是可以设法解决的问题。

文章引用

李晓琳.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海蒂》中的儿童成长教育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Heidi[J]. 教育进展, 2022, 12(11): 4350-435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11665

参考文献

  1. 1. 方卫平. 论儿童文学与教育学[J].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5(1): 40-45.

  2. 2. 约翰娜•斯比丽, 著. 海蒂[M]. 朱碧恒, 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8.

  3. 3. 李纲. 《海蒂》中儿童的伦理选择与成长[J]. 外国文学研究, 2013(1): 55-61.

  4. 4. Robert S. Feldman, 著. 儿童发展心理学: 费尔德曼带你开启孩子的成长之旅[M]. 苏彦捷, 等, 译.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5. 5. 卢梭. 爱弥儿[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6. 6. 陈瑶. 心理学家皮亚杰对教育科学的建议——《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导读[J]. 教育科学研究, 2015(3): 73-76.

  7. 7. 何仕琳, 孙山.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思想对我国幼儿家庭教育的启示[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2, 41(7): 85-88.

  8. 8. 艾里希•弗洛姆, 著. 爱的艺术[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