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12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8110 , 5 pages
10.12677/TCM.2023.1212525

浅谈《伤科补要》在伤科学的学术价值

文 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25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8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7日

摘要

《伤科补要》作为中医伤科学历史发展长河中学术价值较高的一本伤科专著,由清代伤科医家钱秀昌所著,其不仅总结之前医家的经验,而且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创新,改进治伤器具,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本文将从骨度穴部、伤科脉诊、中医手法、治伤各法等方面浅谈该书在中医伤科学上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伤科补要》,中医伤科学,钱秀昌,脉诊,手法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cademic Value of Amplification on Injuries in Traumatology

Qing Wen

Graduate Schoo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Received: Oct. 25th, 2023; accepted: Dec. 18th, 2023; published: Dec. 27th, 2023

ABSTRACT

As a monograph with high academic value 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of TCM, Amplification on Injuries was written by the Qing Dynasty traumatology doctor Qian Xiuchang. It not only summarized the previous experience of doctors, but also made innovations on this basis, improved the equipment for treating injuries, and put forward its own academic views. This article will talk about the academic value of the book in th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of TCM from the aspects of bone point, pulse diagnosis in traumat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iques, and various methods of injury treatment.

Keywords:Amplification on Injuries,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of TCM, Qian Xiuchang, Pulse Diagnosis, Manual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伤科补要》 [1] 为我国明清时期的一本中医伤科学专著,由清代伤科学家钱秀昌(字松溪)继《内经》《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虎铃经》《洗冤录》《内景图》等众多医家学术基础之上,结合其平素的临床治疗经验所撰写而成。全书共四卷,卷一为对人身穴部骨度注解及治伤器具的图绘说明;卷二为参正骨心法之精要,分治伤三十六条则;卷三为验方歌括九十一首;卷四则为伤科各家之秘方四十七方,又附五十类急救良方。

2. 骨度穴部,洞悉于心

人体骨度皆有长短之别,穴部也是通过其骨度精确定位。钱氏继前人《灵枢经》骨度尺寸基础上,参照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所撰法医学专著《洗冤录》人图,不断创新绘制图册并加以释明。其中人体名位骨度尺寸按部位细分为头部、胸腹部、背部、侧部、四肢部,与现代局部解剖分类大致相同,书中照检骨格图对各部位骨骼结构又加以阐述说明,在当时伤科定位治疗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同时照检骨格图中就致命与否,总结命名了全身84处致伤要穴,其中包括26处致命伤,8处非致命伤 [2] 。让后学之人能“临症时虽于肉里,能洞悉其形状”,通过中医四诊之一的望诊,司外揣内,洞悉病情,对后续治疗疾病,拯救生命提供诊断依据。钱氏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骨骼名、骨度、穴部名进行汇总,绘制应刺穴图、骨度正背面尺寸图等,绘制图录的同时强调胸腹部多用胸腹横直寸法,四肢部多用中指同身寸量法测量,以此为标准,在当时缺乏较为精密的测量骨度工具的情况之下,该方法为后世医家伤科临床诊疗提供了一定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指南。

3. 注重脉诊,脉证合参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往往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内经》曰:“能合脉色,可以万全。”脉诊虽在四诊之末,却负冠冕之誉。从古至今,在众多伤科专著中,极少治伤言脉者 [3] ,而钱氏在书中强调“治伤须明其脉理,与症合参,庶不误耳。兹叙其略,若要精微,须详脉诀。”可见钱氏将脉诊在伤科诊断治疗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地位。该书中脉诀共记录18种伤科脉象,以风、痰、血、瘀为纲,又因“夫跌打损伤,坠堕磕之证,专从血论。”从脉诀可知伤科脉象也多体现为蓄血、失血之证,因此治伤须四诊合参,伤证结合,引证施药,方能使伤者痊愈。钱氏在书中治伤三十六则皆谈及脉诊,书中言:“按其脉之虚、细、沉、小、和、缓者生,若浮、洪、数、大、急、疾者死。”“察色闻声,脉探虚实。”等,由此可见钱氏认为脉诊在伤科疾病诊断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后辈医家须细心学习钱氏经验,注重脉诊,脉证结合,方成大医。总之,脉诊在中医伤科临床治疗承载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为中医伤科医家对伤者病情病势的了解起到良好诊断作用。

4. 中医手法,手随心转

中医手法自古以来都备受医家推崇,占据中医各学科中的半壁江山,包括针法、灸法、推拿、拔罐、刮痧、整骨、针刀、功法等特色诊疗手法。钱氏对骨折脱位手法复位治疗经验丰富,对伤者病情运用手法治疗也有独特见解,其认为在治骨折时须“相其情势,徐徐接之,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皆赖乎手法也。”治疗脱位时须“须详视其骨,如何斜错,按法推拿,以复其位。”该书中首次对髋关节后脱位运用回旋整复手法的记载,该手法充分体现了“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骨伤治疗原则,至今中医临床上对于髋关节脱位也多延续此整复手法治疗 [4] 同时书中也提及了中医手法整复骨折脱位成功的标准:“骱内有响声者,乃复其位矣” [5] 。钱氏除了整复理筋手法造诣颇深,还对运、熏、灸、倒四法及针刺手法等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其认为外用四法“新伤不可用,宿伤可用”。钱氏认为新伤者,血未归经,恐其瘀血攻心之患,而宿伤在皮里膜外,虽服行药不能除根,故而可外用运、熏、灸、倒四法等以促进病愈。同时提出警示,运用“斯运、熏、灸、倒之法,恐患人不善服药,不得已而用之,亦不可轻使。若元气虚弱之人用之太过,必致气促厥逆之虞”,因此吾辈医家运用此法需谨慎,审时度势,因人而异,辨证施治。新伤不可用运、熏、灸、倒之法其实与今临床上处理急性外伤导致肿胀的伤者禁热敷,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钱氏还在针刺治法沿用经典,时刻提醒后世医家,在经典上传承与创新,值得后世医家学习。

中医手法之玄妙,在于机触于外,巧生于内,通过运用外在手法,调整内在人体紊乱的组织结构、脏腑阴阳,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治疗效果 [6] 。国医大师韦贵康在病案举隅中治疗患者时巧用阴阳五行手法,辅以散寒通络、活血化瘀之药方及温阳之品外敷,内外兼治达到“阴阳调和、五行致中”的治疗效果 [7] 。包庆旭等给予“振腹通阳按动八法”治疗厥逆患者,通过手法调和寒热、顺接阴阳、使全身一气周流,临床疗效显著 [8] 。同时钱氏在中医手法传承上认为“须得口传心授,临症多而活法变,庶无误耳。”中医手法在传承上须知识与技术充分结合 [9] ,不断加强练习基本功,在跟师过程中悉心学习,并在临床治疗中结合患者病情实际,灵活应用,拒绝纸上谈兵,充分掌握中医手法技巧,手随心转,才能熟练掌握中医手法的精髓,为今后临床上诊治患者运用手法治疗起到积极的意义。

5. 治伤各法,不拘一格

5.1. 治伤治法

钱氏认为“是跌打损伤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夫跌打损伤,坠堕磕之证,专从血论”,故而在内治损伤用药其主张宜疏肝、调血、行经为主 [10] 。钱氏在用药规律上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敛疮生肌为主要思想,运用当归、川芎等内服中药和乳香、没药等外用中药治疗伤科类疾病 [11] 。在治疗骨折损伤,钱氏在治疗早期常用鸡鸣散等、中期常用舒经活血汤等、后期常用壮筋活血汤等,符合伤科骨折三期治疗早期瘀去宜攻、中期新生宜和、后期骨合宜补的一般用药规律 [12] 。钱氏同时提出了“临症时,须察脉之虚实,审症轻重,药配伍君臣佐使,治分老幼强弱”等观点,认为治伤需四诊合参,整体论治,因人而异,用药须因人制宜 [13] ,治伤治法合理用药也成了伤病转归预后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5.2. 治伤器具

钱氏在伤科器具运用上认为“治伤制器具,以辅手法之成功。”器具在伤科采用手法治疗伤者后,固定患处运用广泛,为伤者后期康复起到一定积极作用。该书记载腰柱、杉篱、木板、攀索叠砖、抱膝等器具,并且一一绘图释明运用之法。其中木板附图说明为首次记载,钱氏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的抱膝器具的基础上也进行创新改良,将缠于圈上的“四只脚”改为布条,使得该器具更适合于临床治疗运用 [14] 。器具在伤科的运用,使伤科患者病痛减轻,病程缩短,促进了患者康复,充分体现了伤科临床上的治疗原则。随着外治器具的革新,材料学与物理学等的介入,使得器具在临床上的适用范围不断拓宽 [15] ,器具也成为了伤科中医治疗过程中的一大特色。

5.3. 各伤措方

钱氏潜心学习,总结治伤三十六则,诸方九十一首,编为歌括,又抄录收集各伤家辛秘四十七方,附急救良方等五十类,便于后世医家借鉴与学习 [16] 。钱氏在长期的临床经验的积累之下,在“解漆毒”“解藜芦毒”“中蟹毒”“饮酒中毒”“解一切食毒”“饮食中毒”“解百物毒”“误吞水银”“诸虫入耳”“吞针”“冻死”“中暍”等急救危急重症,至险之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临床处置方式与急救方法,在书中也详细记录急救措施,及急救药方的组成、用量、煎煮方法、服用方法等。同时其提出了“八忌”“五绝之论”“十不治之证”等临床学术观点 [17] 。钱氏在书中对损伤按部位分为五官损伤、四肢躯干骨损伤、胸腹腰背痛、诸咬伤等,覆盖了内外妇儿耳鼻喉等科中的常见伤科疾病,提出自己的治疗措施及用药方法。如对于治疗高处坠落导致五脏受损,气塞不通,不省人事者,急用通关散吹鼻取嚏;对于咽喉伤,钱氏运用《内景图》中对呼吸道的描述和对气道损伤分析,气道损伤者先用鸡子内软衣进行覆盖再药封;若遇溺水者,将溺水者打捞起,急撬开其口,横衔竹筋一只,使可出水。这些都与现代临床创伤急救首先建立呼吸通畅,维持基本生命体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若遇脊柱损伤,“凡遇此症,不可慌张,候其气息有无。”医者则需保持冷静,及时采取固定制动,恢复患者呼吸,保持呼吸道顺畅,维持基本生命体征,这些操作对于创伤急救,挽救生命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书中所涉伤科病之广,救治措施之深,秘方良方之多,值得后世医家细心学习,潜心专研,传承与创新下去。

6. 结语

综上所述,钱氏在伤科学术上总结各医家的流派经验,悉心学习,不断结合临床实际,加以创新,化为己用。同时时刻提醒后世医家在骨度穴部,需洞悉于心;注重脉诊,要脉证合参;中医手法,求手随心转;治伤各法,欲不拘一格。其提出了治伤宜疏肝、调血、行经之药物,后世医家在中医伤科临床用药延续此原则。同时其学术上补齐了脉诊在伤科学四诊中的短板,促进了手法在中医伤科学的历史发展,改进了器具在伤科临床上的应用,总结了方药在临床伤科各类中的运用。总之,钱氏及其《伤科补要》在伤科学发展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诸多学术经验等至今仍在临床伤科上运用。吾辈需潜心研读该书,继承钱氏的临床治伤经验,深挖其学术价值,更需勤奋努力,不骄不躁,脚踏实地,继承与创新。

文章引用

文 庆. 浅谈《伤科补要》在伤科学的学术价值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cademic Value of Amplification on Injuries in Traumatology[J]. 中医学, 2023, 12(12): 3533-3537. https://doi.org/10.12677/TCM.2023.1212525

参考文献

  1. 1. [清]钱文彦. 伤科补要[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2. 2. 栾玉新, 曹德海, 袁东利. 《伤科补要》在骨伤科学上的贡献[J]. 辽宁中医杂志, 1989(2): 27-28.

  3. 3. 干祖望. 不谈“脉”的古医籍[J]. 江苏中医, 1996(5): 26.

  4. 4. 王明亮, 田思胜, 王功国, 等. 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学术成就探讨[J]. 中医正骨, 2016, 28(9): 75-77.

  5. 5. 沈志翔. 手法治伤十谈[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3(3): 8-9.

  6. 6. 王之虹. 中医手法与人类健康[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8(4): 571-573.

  7. 7. 韩杰, 柴源, 韦贵康, 章晓云, 徐志为, 任国武. 国医大师韦贵康阴阳五行手法学术理论浅述[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 37(3): 1434-1437.

  8. 8. 包庆旭, 程熙腾, 邹海鹏. “振腹通阳按动八法”治疗手足逆冷经验浅析[J]. 中医外治杂志, 2023, 32(3): 101-103.

  9. 9. 吴滨江. 中医手法传承与发展的战略思考[J]. 世界中医药, 2012, 7(6): 524-526.

  10. 10. 王利群. 《伤科补要》特色探析[J]. 中医文献杂志, 2013, 31(2): 30-31.

  11. 11. 周世博, 赵赫, 俞兴.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伤科补要》治伤用药规律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23, 20(17): 4-8.

  12. 12. 汪福武, 汪子栋. 骨折中医正骨辨证论治[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 14(20): 41-43+50.

  13. 13. 王明亮, 田思胜. 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平补派”的学术思想[J]. 中医正骨, 2019, 31(4): 59-60.

  14. 14. 沈钦荣. 古代中医正骨器具初探[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 19(5): 513-514.

  15. 15. 王鹏, 沈劼, 施圣杰, 王元彪. 中医外治法历史源流与现代研究进展[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38(11): 990-999.

  16. 16. 韩振华, 江蓉星, 王培荣, 等. 浅议《伤科补要》对中医伤科学的贡献[J]. 湖南中医杂志, 2013, 29(3): 1-2.

  17. 17. 徐纪庆, 侯宝兴. 读《伤科补要•至险之证不治论》的体会[J]. 中医正骨, 2001, 13(2): 4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