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6 No.08(2017), Article ID:21822,8 pages
10.12677/ASS.2017.68159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for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New Four Modernization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Evolution

Weiping Qin1, Jin Li2

1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Jiangsu

2School of Busines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Aug. 8th, 2017; accepted: Aug. 22nd, 2017; published: Aug. 25th, 2017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persist with the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New Four Modernizations”) for deeply promot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 at supply side,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ing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ccelerating the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of new and old dynamic energies, and putting forth effort to develop the real economy. From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to an affluent society,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Integration of Two Modernizations”), the synchroniz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ynchronization of Three Modernizations”), and synchroniz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ynchronization of Four Modernization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policy evolution records the objective rul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concentrates the achievements and fruits of from theories to practi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licy evolution from Four Modernizations to synchronization of New Four Moderniz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evolution, and constructs the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for the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New Four Modernizations based on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current stat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nalyz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Keywords:Four Modernizations, Synchronization of “Three Modernizations”, Synchronization of “Four Modernizations”, Policy Evolution

建构新四化同步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

—基于政策演进的视角

秦伟平1,李晋2

1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17年8月8日;录用日期:2017年8月22日;发布日期:2017年8月25日

摘 要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必须坚持“新四化”同步发展。从建国初的四个现代化,转向小康社会,继而提出两化融合,到三化同步,十八大又进一步明确四化同步,这一政策演变的历史过程,记载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浓缩着理论到实践的成果结晶。本文从政策演进视角对四个现代化向新四化同步发展的政策演进进行分析,在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基本现状,解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建构基于新四化同步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

关键词 :四个现代化,三化同步,四化同步,政策演进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和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充分表明各要素、各系统协同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入探讨“四化”同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以“四化”概念,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经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修正,提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到2012年中共十八大重新定义新“四化”的概念,明确“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1] 。这一政策演进的历史过程,标志着中国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在现代化道路上不断探讨,逐步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迈进。

推动新四化同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四化的同步协调发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 [2] 。从“四个现代化”到新“四化”的进化过程,记载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浓缩着理论到实践的成果结晶。通过政策演进分析以及学理解释,明确四化同步内涵,有助于深刻把握四化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进行宏观谋划,从而促进创新驱动的战略进程。

2. 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四个现代化起源于毛泽东关于工业化的认识,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就指出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的问题,在工业化和农业化中,工业化显得更为重要。1949年3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第一次以现代化的概念提出“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确定了工业化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毛泽东逐步发展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53年12月,经毛泽东亲自修改的中宣部编写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指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仍然是以工业化为基础。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实际上是四个现代化的雏形。1956年,党的八大把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要求和现代化的目标同时写进了党章总纲,要求“尽可能迅速实现工业化”,“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关于交通运输业,周恩来在1957年8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解释说应包含在工业内,并受第三次世界产业革命,以及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新技术协定等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党中央认识到现代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宣布“两步走”战略,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二十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65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草稿)》中又进一步提出,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长期的持续的奋斗过程,四个现代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交叉进行的,从而确定了四个现代化共同发展的初步思想。四个现代化由此确定,并有所拓展,在四个现代化的形成过程中,工业化一直是作为基础性工作被高度重视。

3. 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目标的转变

虽然1975年1月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1977年8月的十一大以及1978年的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都不断重申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然而,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十年文化大革命扭曲了四个现代化,以及1977年和1978年的“洋冒进”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使得本可以快速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人为倒退了。经历了惨痛的教训,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把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重新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鉴于当时近乎崩溃的国民经济状况,邓小平认识到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困难,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并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即“小康之家”。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又对这个目标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在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再花50年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4000美元,到下个世纪中叶,我们就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也为三步走的战略奠定了基础。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并将原来的“两步走”修正为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部署,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92年10月,十四大提出了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即集中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由此,四个现代化目标由于历史的推动,演变为建设小康,这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并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经济建设的核心作用。

4. 新四化形成的探索阶段

新四化的思想在十六大报告中已初见端倪,2002年,十六大报告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这一部分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思路。这一设想虽然没有提出四化同步,但首次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对新四化作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诠释,并初步提出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互动、现代农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2007年,十七大报告继续这一思路,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坚持十七大“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思想指导下,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时提出,并明确了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农村改革原则,随后的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正式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里的工业化指新型工业化,融合了信息化的部分内容。至此,新四化完成其探索阶段,四化同步初步形成。

4.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没有变,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我国目前只是工业大国,但不是工业强国,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以及洋冒进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不适应当今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全球经济的浪潮使得市场竞争日益加剧,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也已不再适应现阶段现代化建设。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要使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新四化的提出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有助于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客观基础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并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即“小康之家”,现代化的建设从此便加入了中国特色的内涵,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开始探讨一条中国特色支柱。2002年,十六大报告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这一部分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思路。这一设想虽然没有提出四化同步,但首次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对新四化作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诠释,并初步提出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互动、现代农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并且新型工业化本质上已结合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和信息化。2007年,十七大报告继续这一思路,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3] 。至此,基本完成了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基本元素的探讨。

4.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路径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39.8亿万元,实现了十五大报告中展望21世纪的首要目标,在第一个十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为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最为关键的第三步,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基础。十八大报告又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从十六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新局面,到十七大的夺取新胜利,再到十八大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已逐步实现,并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十四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初步设想时,就指出建党一百周年,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十五大进一步完善,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十八大提出了建党一百年时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见,小康社会的建成,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撑。新四化的提出,正是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四个现代化单纯地强调发展目标到新四化注重发展路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制度基础。

5. 从三化同步到四化同步整体统筹

从十六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新局面,到十七大的夺取新胜利,再到十八大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目标已经实现,我们正坚定不移地向着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迈进。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共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的指导下,十八大明确了四化同步的战略思路。

5.1. 新农村建设的活力来源

中国经济社会结构二元结构仍然明显,农业是产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城乡差异明显,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得收入分配问题越来越突出 [4] 。为了集中力量突破全面全康建设的最大困难,十二五规划指出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也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受阻,因此,能否实现三者的同步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十八大报告在此基础上强调“四化同步”,提出了信息化,无疑又给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来源。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曾强调: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又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制定了发展思路 [5] 。十八大四化同步中提出信息化,直接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放在同步发展的地位,信息化必须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服务于农业发展。

5.2. 可持续发展的众力支撑

虽然在三化同步中提出了同步的概念,但是在十七大“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的指导下,三化同步的重点放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但是现代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中国需要信息化提高工业效率、需要工业消化大量剩余的农业人口、需要城镇容纳参与工业化的大量农村人口、需要农业保障最基础的粮食安全。

从三化同步到四化同步,不仅仅是增加了新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指明了新四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新型互动关系: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扩大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关键所在,同时,城镇化又需要产业来支撑,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反过来又是推进城镇化所必须依赖的产业所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与动力,农业现代化又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基础 [6] 。四化同步的这种良性互动,可以提高效率,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保障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信息化被称为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信息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和升级,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并引起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信息已成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资源,能不能抓住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直接关系着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格局中的位置。

信息化已经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四化中,工业化是支撑,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城镇化是关键,信息化是平台。信息化的发展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载体,否则信息化将失去其经济意义,在此同时,信息化这个平台又有力推动其他三化的发展 [7] 。充分发挥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四化同步中发展信息化,能产生覆盖全局的倍增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保障。

5.4. 四化同步的制度保障

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旨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新“四化”同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虽然,四化同步的思想是在前人理论与实践联系基础上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四化同步战略毕竟刚刚起步,能否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党中央长期以来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成果,为四化同步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8] 。

十三大就“关于经济发展战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初步看法后,十五大正式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十六大又进一步补充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在十七大具体以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较为牢固的制度基础。十八大加快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为四化同步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制度保障。

6. 基于创新驱动的新四化同步战略

虽然从十八大报告提出到李总理视察国家粮食局时讲话,以及各类媒体有关言论都对四化同步进行了解释,但仍有释意不清之惑 [9] 。在科学意义上,同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随时间变化的量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相对关系,或泛指相互关联的事物在进行速度上协调一致。可见,“相对关系”、“协调一致”是理解有关内涵的出发点。

6.1. 四化相对关系的联动推进

古汉语中,把两个相对立的、有比较关系的东西或事项,叫做相对,联系的相对性也即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和暂时性。四化中,工业化是支撑,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城镇化是关键,信息化是平台。中央在数年的现代化建设历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四化同步的道路。四化中每一化都不可能完全独立发展,四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 [10] 。

但是,四化相对关系的本义指四化之间联系的条件性和暂时性。虽然四化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但这一促进关系并不是绝对存在的。“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步的有效性,关键是能否抓住相对关系存在的条件,并有效构建这一条件。界定四化相对关系存在的条件,以促进四化同步的有效推进,从而推动现代化进程,也是四化同步应有之义。此外,四化同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四化之间的相对关系也是动态发展的。在经济发展的每一阶段,四化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优的关系组合。所以说,研究四化的相对关系不仅仅是要形成当前的四化组合,而且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预测与规划,分析四化同步内部相对关系的动态演变,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四化同步的有效实施。

6.2. 四化协调一致的配合发展

四化同步是一个系统性的目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协调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四化同步是增创新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的过程,是补齐短板、突破瓶颈的过程。四化统筹,协调推进,才能真正完成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系统工程。

在四化同步的实施过程中,要始终结合系统观的思维。经济社会结构中最大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产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农业。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然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也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受阻 [11] 。就发展速度较快的工业化而言,但工业化率并不高,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7. 结束语

为了寻找中国经济腾飞的新方向和新动力,中共十八大明确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思路 [12] ,并将此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央提出四化同步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做出的长期发展战略,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特征,四化同步的实施内化了不同含义 [13] 。各地区在具体实施四化同步发展目标时必须密切结合当地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具体方案,真正体现宏观设计、系统思维、全面推进的新思路 [14] 。

文章引用

秦伟平,李 晋. 建构新四化同步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基于政策演进的视角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for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New Four Modernization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Evolution[J].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06(08): 1113-1120.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7.68159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李翠玲.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1(4): 26-31.

  2. 2. 程恩富. 论新常态下的五大发展理念[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6(1): 1-7+108.

  3. 3. 陶长琪, 彭永樟. 经济集聚下技术创新强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分析[J]. 产业经济研究, 2017, 88(3): 91-103.

  4. 4. 曲福田, 田光明. 城乡统筹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 管理世界, 2011(6): 34-46.

  5. 5. 伍国勇. 基于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工业化,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7): 385-389.

  6. 6. 王贝. 中国工业化,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 城市问题, 2011(9): 21-25.

  7. 7. 徐大伟, 段姗姗, 刘春燕.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同学和机制设计理论[J]. 农业经济问题, 2012(2): 8-13.

  8. 8. 魏建. 四化同步与城镇化质量的提高[J]. 学术月刊, 2013(5): 90-96.

  9. 9. 杨鹏, 等. 中国实现“四化同步”的挑战: 目标VS制度[J]. 农业经济问题, 2013(11): 87-96.

  10. 10. 范从来, 杨继军.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J]. 江海学刊, 2013(4): 77-83.

  11. 11. 冯献, 李宁辉, 郭静利. “四化同步”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1): 11-14.

  12. 12. 刘志彪. 从后发到先发: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J]. 产业经济研究, 2011, 53(3): 1-7.

  13. 13. 李二超, 韩洁. “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 战略途径与制度创新[J]. 改革, 2013(7): 152-159.

  14. 14. 刘文耀, 蔡焘. “四化同步”的本质特征和指标构建[J]. 改革, 2014(8): 65-7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