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 11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72173 , 6 pages
10.12677/CnC.2023.113052

论唯识宗“转识成智”说

陈梦婷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 泉州

收稿日期:2023年6月20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30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2日

摘要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重要的理论思想,何谓转识成智,八识与四智的关系是什么,八识又是如何转成四智的,转识成智对于我们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此对佛家唯识宗“转识成智”的理论作一分析考察,从中来探究“转识成智”这一重要思想的意义。

关键词

八识,四智,转识成智

On the Doctrine of “Turn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

Mengting Che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Quanzhou Normal College, Quanzhou Fujian

Received: Jun. 20th, 2023; accepted: Aug. 30th, 2023; published: Sep. 12th, 2023

ABSTRACT

“Transform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thought of the Doctrine of Knowledge, wha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into wisdom,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ight understandings and the four understandings, how the eight understandings are transformed into the four understandings, and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into wisdom for u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n the theory of “transform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 in the Buddhism, and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ransform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

Keywords:Eight Senses, Four Wisdoms, Change Knowledge into Wisdom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济群法师在《唯识三十论讲记》中说:“有情的烦恼痛苦都是来自于认识,正是因为认识的偏差,才对世界产生了种种错误知见。如果认识能够得到纠正,由此导致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 这段话一语道出了佛教的真理,也道出了转识成智的原因。我们作为普通人,烦恼往往来自于对事物的错误判断。殊不知,世间万物本来就没有什么是必要的、必然的东西。佛教的原始教义已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只不过是偶然的因缘和合而成,没有什么东西的必然的存在。世间万物皆唯识所现而已。所以我们要想解决烦恼,就需要改变自己原有对世界的错误认知。要改变原有的认知,就需要通过唯识宗的转识成智来把认知改掉。用“智”的视角来看待世界,那么原有对那些事物的执念也就会放下,烦恼也就无从可生。这便是转识成智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最重要的意义。

2. 何谓转识成智

“转识成智”是指转八识成四智。其中,“识”指的是心识,指的是与人的认识过程相关的思想意识。“智”指的是般若智慧,是无上的智慧,拥有这个智慧后,可以洞察世间一切,放下执念,达到涅槃永生的境界。“转识成智”是成佛的道路。唯识宗认为,执著有“我”,会产生“烦恼障”;执著有“法”,产生“所知障”;破除我法二执就可以使人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有漏种子”渐渐消失,使认识都变成成佛的智慧 [2] 。

(一) 八识

《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唯识宗把众生之心识类别为八种,谓之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构成了我们的心识活动结构,并且在整个精神世界居于主体地位。根据它们的特点可以分为三类,即前六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一类,其主要是起了别、认识的作用,通过这六识中前五识可以对色、声、香、味、触进行分别和认识,这些认识都属于感性认识阶段。通过意识可以对思想想到的一切东西,包括有形的事物和无形的法则等进行认识,这个阶段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

前五识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及身识,在人类认知结构当中,它们处于最底端,也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眼识。依眼根以光线为境而生起了别,随所依根,称为眼识。眼识与色尘(眼识之境)——光线同步地生灭。” [3] 眼根缘色境所生之识,也就是从视觉中所获得的外界信息。眼识的形成要依赖于眼根,也就是我们的眼睛、视觉神经等等;眼所认知的对象是色境,也就是事物的形象、境地。“耳识。依耳根以声尘(声音)为境而生起了别,随所依根,称为耳识。耳识与声尘(耳识之境)——声波同步地生灭。” [3] 耳根缘声境所生之识,也就是听觉系统所获得的信息。耳识的形成依赖于耳朵、听觉神经、听觉感受器等耳根,其所感觉的对象是声音,包括有情生命发出的声音和无情器物发出的声音。“鼻识。依鼻根以香尘(嗅觉)为境而生起了别,随所依根,称为鼻识。鼻识与香尘(鼻识之境)——嗅觉同步地生灭。” [3] 鼻根缘香境所生之识,也就是我们嗅觉系统所获得的信息。鼻识的生起依赖于鼻根,也就是我们的鼻子、嗅觉神经、嗅觉感受器等等;鼻识觉知的对象是香境,也就是气味。《瑜伽师地论》说:“离质潜形,屡随风转,故名为香。”也就是说气味是事物的属性,要离开事物本体,随风转入鼻根,才会被人感知。“舌识。依舌根以味尘(味道)为境而生起了别,随所依根,称为舌识。舌识与味尘(舌识之境)——味觉同步地生灭。” [3] 舌根缘味境所生之识,也就是我们味觉系统所品尝到的味道。佛教一般认为有甜、酸、苦、咸、辣、淡六种味道,舌识的生起需要舌根及人口的事物共同作用。“身识。依身根以触尘(触觉)为境而生起了别,随所依根,称为身识。身识与触尘(身识之境)——触觉同步地生灭。” [3] 身根触境所生之识,也就是我们的触觉系统所获取的信息。身识的范围很广泛,触觉、动觉、内脏觉等等都属于身识。身根是我们身体最大的感受器官,包括皮肤、内脏、神经网络等等。身识感知的对象是触境,包括冷暖、大小、疼痛、舒适、粗硬、柔软等等。

广超法师在《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中提到:“前五识生起会有什么效应呢?《瑜伽师地论》说有六种:‘一者唯了别自境所缘(比如眼识只知色境不知声境),二者唯了别自相(只知颜色及形状不知是何物),三者唯了别现在,四者唯一刹那(触境时)了别,五者随意识(五俱意识分别)转,随善染(造作业)转,随发业(其他相应心所)转,六者能取爱非爱(得将来根、识、境)果。’” [3] 可以看出,前五识有六种功能。一是每个识有自己所对应的境,无法触及别的识缘的境,眼识有色境,耳识有声境,鼻识有香境,舌识有味境,身识有触境。二是每个识只能知道自己所接触的现象,而不能进行判别,眼识只能知道颜色与形状,耳识只能知道声音,鼻识只能知道味道等等。三是每个识只能知道当下的现在。四是每个识只能在触碰到外境的时候感知,如果眼睛闭起来,就没有外境,眼识也就无法发挥作用。五是每个识只能根据意识、善染、发业来进行转化。六是每个识能够依据根、境产生结果。前五识的活动类似于接收外界信息、形成初步印象等任务,是后面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

广超法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意识与前五识有不同点:意识非但能和前五识同时俱起,又能助其发生作用,即前五识中有一识知道外境时,意识便同时俱起,此类意识称为五俱意识。不但如此,有时意识还能离开前五识单独作用,如梦中、思惟中、定中的独头意识。” [3] 第六识名为意识,是人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意识主要起到分别、判断的作用,涉及人的思考、判断、记忆、决定,以至于喜怒哀乐的情绪等等。意识是比前五识更高级的心理现象,决定着人类心理活动的大部分过程。当前五识获取了外界的信息之后,意识就会对它们进行综合处理。总之,对一切事物的认识与了别,包括物质现象、心理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抽象定义、客观规律等等,都属于第六识意识。

《唯识三十论》中说:“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这一句说明了意识的活动情况。“常现起”是说意识时常处在活动状况。前五识因为生起活动的所须条件比较多,所以不能经常生起。假如没有光,或者眼睛瞎了,那么眼识就不容易与外界触及,也就生起不了相应的境。而意识是人的精神活动,前五识的活动是现量,属于自性分别和本能直觉,而我们对任何事物所作的思考和判断都属于意识范畴。但是意识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在运作,当处在“无想天”、“无想定”、“睡眠”、“闷绝”这些情况下,意识就不会产生活动。

第七识为末那识。广超法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说道:“识蕴中有个第七识念念执著其余的识,叫做末那识,它念念恒审(无间断地检查)思量,执著阿赖耶识是我,唯识宗把这念念的我执心理,称为末那识。末那识是凡夫妄起我执的根本,如眼识依眼根一般,末那识依阿赖耶识生起,所以阿赖耶识生到哪里,它也就跟随到哪里。我们在熟睡无梦时,意识停止了作用,但末那识还是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论中说:‘第七识名末那识,恒审思量我执深。’修行者一断末那识的我执,即刻证阿罗汉果。所以唯识宗说,佛陀、阿罗汉、大菩萨的末那识已无我执,称为平等性智。三果圣者入灭尽定时,末那识暂时停止而不执我,出此定后,末那识又继续活动而又有我执。末那识是永不间断地思量执著有一个我。” [3] 《唯识三十颂》云:“依彼所缘彼,思量为性相,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爱我慢。”说明唯识宗认为末那识是一个人自我中心意识升起的根源,是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等诸烦恼无明的根源。末那识的主要功能是执,执著于阿赖耶识,会使我们顽固的生活在自我利益之中、带着主观偏见去看待世界,就是我们内心烦恼生起的根本原因,也是世界上诸多矛盾的根本原因。

第八识是阿赖耶识。广超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我们过去所造的业因(种子)聚集在一起,称之为阿赖耶识。比如一座山,聚集了很多的沙、石头、树木、树根、树枝和树叶等,阿赖耶识亦复如是。众生过去所造的善恶业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里,所以阿赖耶识也称为种子识。其实种子就是识,就是潜伏着的业力的别名。唯识宗说:众生的身心以及宇宙,无不由业种子所变现;当因缘成熟时,阿赖耶识里的过去所造业种子会变为果报,即有关的种子会变现成我们的身心,以及所居住的器世间果报,这变现过程称为‘种子现行’。此外,阿赖耶识又是一切业因种子所寄托的仓库。就是我们过去已造的业,它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业因种子被储藏在阿赖耶识中,这储藏过程是造业时现行的染污心‘熏习种子’,即阿赖耶识中相应的种子被熏习后,因缘到时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现行成果报。由于阿赖耶识是含藏宇宙一切色心的种子,又能变现有漏、无漏的一切法,因此称为藏识。” [3] 阿赖耶识,梵文alaya,为储藏的意思,所以阿赖耶识也叫做“藏识”。阿赖耶识是唯识学最根本最主要的部分,是所有心理现象生起的依据、本源。阿赖耶识和佛洛依德讲的潜意识或者无意识状态有点像。很多时候我们见过听过一些东西,但是并没有形成记忆印象,在某些因缘巧合的情况下,这些现象又重新涌现在脑海中,这就是阿赖耶识的存在证明。阿赖耶识能够贮藏我们造就过的业因,最终在因缘成熟时候,这些业因就变成果报,也就是它收藏了很多原因,而后条件成熟时就产生了结果,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律就是因果律,有一个原因必定会有一个结果。

(二) 四智

“成所作智同圆镜。”——《识智颂·智识颂释》。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意转为成所作智。唐六祖慧能造·明憨山大师释《识智颂·智识颂释》:“前言五识,转成所作智。此亦不必转,但悟八识,清净圆明,则于五根门头,放光动地,一切作为,皆境智之用矣。”这是说只要悟得第八识转成大圆境智,就可以直接转前五识成为成所作智,不用刻意为之。原本前五识就是简单的接受外界信息,所以前五识比较少带偏见去看待世界。前五识转成所作智后,便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会因个人好恶去取舍见闻。

“妙观察智见非功。”——《识智颂·智识颂释》。第六意识转妙观察智。《识智颂·智识颂释》:“言六识本是,妙观察智。于应境之时,若以功自居,则执我见,此则为识;若不居功,则日用应缘,统一妙观察智矣。”这便是说妙观察智在认知外境时,能够清晰明了、圆融无碍。如果在认知外境时,认为是自己的认知能力所带来的功劳,那就是执我见,执著于我个人的见识。所以要放下对自我认知外界的偏见。

“平等性智心无病。”——《识智颂·智识颂释》。第七识末那识转平等性智。《识智颂·智识颂释》:“此言七识,染污无知,乃心之病也。若无染污之病,则平等性智,念念现前矣。”这是说第七识末那识是心的根本病因所在,它执著于自我,把一切以我的视角看到的、做到的,都当成是自我的范围,这就导致了心的染污。所以如果把心的染污去除,也就是不再执著自我,那就能平等地对待一切,无差别、无偏见地对待众生,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

“大圆境智性清净。”——《识智颂·智识颂释》。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境智。《识智颂·智识颂释》:“教中说转识成智。六祖所说,识本是智,更不需转。只是悟得八识,自性清净,当体便是,大圆镜智矣。”这是说第八识阿赖耶识将转为大圆镜智,像圆满的镜子一样,照彻山河万朵。阿赖耶识回到如来藏的状态所生起的能力叫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是最后修得的终极智慧,能够洞察一切,看见世间万物的本质,不执著于任何事物,平等地看待一切事物。

3. 如何转识成智

(一) 过程

唐六祖慧能造·明憨山大师释《识智颂·智识颂释》中概述地讲道:“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转名言无实性。”这句话便简洁地说明了转识成智的过程。随后又解释道:“此言转识分位。虽说六七二识,是因中转,五八二识,乃果上转,其实转无所转。但转其名,不转其体,故云但转名言无实性。”这便是说转识的各个部分有自己的转法,六七二识是意识和末那识,这两个是需要入手的转因处,也就是原因。而五八二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前五识和第八阿赖耶识是被动的果中转,只要把六七二识转成功,五八二识自然也就随之转,属于结果。

接下来说的是转识成智其实本质上并没有真的有东西在转动,转变的是表名而已。八识依旧是八识,没有真的在转动,而是转出原本的样子,即四智。八识与四智并非两个完全不同的种类在相互变化,实质上八识就是四智,四智就是八识。前面说道当阿赖耶识回归如来藏的时候,便生起了大圆镜智,这不是说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是两个东西,其本质上是一个东西,只不过转了一个面,将原本的样子呈现在我们面前,是一体两面的性质。所以转识成智转的不是本体,并非有个本体的东西在转来转去,而是转其假名安立。换个角度来说,八识与四智也是一种假名安立,只不过是我们把这些称之为这些,并不是它们本来就这样叫,所以真的有什么东西在转动吗?答案是没有的。所以要认清这一点,转名言而无实性,这也是大乘百法明门论里面讲的“无为法”。通观整个转识成智的过程,佛必须用“有为法”来树立一个成圣的法则,如果不这样,凭借浅薄见识的普通人我们,是无法明白如何通过修养达到成圣。所以必须得有一个“有为法”来树立一个准则,作为方便法门使我们得以悟道。而当我们悟道以后,或者说站在佛的境界来看待这条路时,真的存在一个必然的成圣法则吗?不是的。如果修行者修得正果后认为存在这个必然的过程,那么这样的修行者也是不合格的,依旧没有放下对修行的执念,依旧认为有不变的本体在起作用,这是法执。所以在最后终极的视角来看这个转识成智的过程,是不存在本体上的转变,一切不过是假名安立而已,是为了方便修行设立的,看破这一点十分重要。

《识智颂·智识颂释》最后说:“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憨山大师解释道:“此结前转而不转之义也。所言转识成智者,无别妙术,但于日用,念念流转处,若留情念系著,即智成识;若念念转处,心无系著,不结根情,即识成智。则一切时中,常居那伽大定矣。岂是翻转之识耶?观六祖此偈,发明智识之秒,如倾甘露,于焦渴喉中,有何相宗不是参禅向上一路耶?予昔居五台,梦升兜率,亲见弥勒,为说唯识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予因此悟唯识之旨,此虽梦语,不可向梦人说也。”这段话是说转识成智不是一蹴而就,无法立刻实现,要在平常时刻中慢慢修炼。但是不能因此而执著于流转处,不然就陷入执念了,那样就会把智转成识;而要不执著于任何,这样就能把八识转成四智,最终就能修得正果。《楞严法要串珠》也讲道:“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所以明白转识成智此理是一下子豁然开朗,顿悟般的领悟,而日常修行还是需要慢慢来,一步一步的,在日常生活中磨练。

(二) 阶段

转识成智也有各个阶段的体现,一般分为五个阶段: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和究竟位。这些阶段是指导修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能够根据法则来一步一步修行,以免因自我见识浅薄而走火入魔。这些阶段统合起来叫“修证位次”。济群法师在《唯识三十论讲记》中提到:“唯识位包括行和果两个部分,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因为在唯识位中,每经历一个过程,都代表着他修行上成就的果位。在《唯识三十论》中,是以五位来说明:即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通达位、修习位和究竟位。”当我们修行到哪一位的时候,就会有相应的成就。

资粮位。积聚修习佛法的资粮,指在初发菩提心时修习布施、持戒等种种善行,以获得福德和智慧作为修道的资粮,就是修道之前的准备工作。但是资粮位知识停留在理论和认识上,尚未开始修观,对烦恼障和所知障还无法降伏,这就是“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1]

加行位。指见道之后倍加修习,坚定信仰,铲除疑惑,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方法。资粮位代表着唯识见的形成,加行位则正式进入唯识观的实修。通过加行位的努力则正式进入唯识观的实修。通过加行位的努力,就能进入通达位,初步证得唯识性。但是要到究竟位才能究竟证得唯识性,《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所以我们对真理的彻底通达是在究竟唯,即成佛之时 [1] 。

通达位。通达位是见道,能够断除烦恼、所知二障,从而舍弃虚妄的心识。只有在见道后,在亲证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后才能成为圣贤。

修习位。无始以来我们都在无明的大梦中,通过加行位的努力终于见道。但见道后还需进一步修道,因为无漏智慧虽已开发,但生命系统中与妄识相应的贪嗔痴还在继续活动。修道位的任务,就是加强无漏智的力量,并以此取代妄识系统的作用 [1] 。

究竟位。通过修道位的努力,能圆满证得唯识性,彻底断除生命中的见惑、思惑、二障种子,最后成就无上佛果,最终到达究竟位。获得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和大圆镜智,成就无上菩提。到究竟涅槃,转识成智的过程也就圆满完成。

4. 结语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极为重要的理论,其本质如同开头所讲。唯识所要显示的,是唯识所变之理。即我们认识的一切境界,都是各自的识所变现。或者说,我们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由我们的认识所决定。离开我们的认识,外境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转识成智所要解决的,或者说为什么要学习佛教真理是由于普通人的局限性,也就是认知受限。由于认知受限导致了各种诸多烦恼的产生,使我们每日活在痛苦之中。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以此来解决烦恼。转识成智便是我们普通人一个很好的修养道路。通过转识成智,我们可以达到究竟涅槃,站在终极的视角上看待世界,消除无尽的烦恼,达到永远的幸福与快乐。世间万物皆唯识所现而已。

文章引用

陈梦婷. 论唯识宗“转识成智”说
On the Doctrine of “Turn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J]. 国学, 2023, 11(03): 336-341.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3.113052

参考文献

  1. 1. 济群法师. 唯识三十论讲记[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2. 2. 郭齐勇. 中国哲学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 3. 广超法师.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