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ol. 14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80086 , 5 pages
10.12677/SD.2024.14102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华农耕文化对外传播 研究

凌媛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部,湖南 衡阳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6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5日;发布日期:2024年1月29日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中华农耕文化成为中国国际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农业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国际社会对中华农耕文化的兴趣日益增长。了解中华农耕文明、农耕历史和农民生活现状有助于更全面地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高中国价值观的国际吸引力。中华农耕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的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其传承不衰。为了有效传播中华农耕文化,需要通过翻译和传播中华农业典籍、农业创新、农耕诗歌故事等方式,宣扬农耕文化的成就和历史。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组织和派遣农业专家,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此外,通过讲述中华农耕历史故事,减少中外文化差异导致的信息误解。在国际舆论场上主导中华农耕文化的传播,让国际社会更清晰地理解中国的理念和价值观。

关键词

乡村振兴,中华农耕文化,国际传播,新发展理念,文化振兴

Research on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Yuan Ling

Public Basic Course Department of Hunan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ngyang Hunan

Received: Dec. 6th, 2023; accepted: Dec. 15th, 2023; published: Jan. 29th, 202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hinese agricultural cul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With the deepening of agri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interest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culture is growing day by day.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gricultural history, and the current living conditions of farmers can help shape the national image of China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appeal of Chinese values. The core idea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ulture are highly compatible with China’s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injecting new connotations into Chinese culture and ensuring its inheritance and longevity.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pread Chinese agricultural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achievements and history of agricultural culture through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lassics,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and agricultural poetry storie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s and send agricultural experts to spread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In addition, by telling stories abou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griculture, we can reduce information misunderstandings caus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lead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ulture in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arena, enabl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ideas and values.

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Chinese Agricultural Cultur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当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华农耕文化正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中国国际话语中引人瞩目的新亮点。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对中华农耕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这一古老而丰富的文化传承,不仅承载着中国的农耕历史,还融合了新发展理念,为国际社会带来更多启发。本文旨在探讨中华农耕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性与策略,为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添上新的篇章。

2. 中华农耕文化的国际传播背景

中华农耕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正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关注的背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探讨中华农耕文化的国际传播背景,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对外传播的重要性。

中华农耕文化的国际传播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在这一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变化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反响,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兴趣。国际社会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农村的发展经验和模式,中华农耕文化作为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根基,自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契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组织,派遣农业专家到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分享农业技术和经验。这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升,也促使了中华农耕文化的传播。中国农业专家的经验分享和农耕文化的介绍,使国际社会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农村发展和文化传统 [1] 。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华农耕文化的国际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中国的文化元素,包括中华农耕文化,通过互联网媒体渠道传遍世界各地。人们可以轻松地了解中国的农耕历史、农村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这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也加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华农耕文化的兴趣。

总之,中华农耕文化的国际传播背景是多方面因素的交汇。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合作与交流以及全球化趋势,都为中华农耕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机遇。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华农耕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推广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3. 中华农耕文化与中国国际话语建构

中华农耕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国际话语的建构具有深远影响。中国国际话语是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的表达和传播方式,而中华农耕文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探讨中华农耕文化与中国国际话语建构之间的关系,能够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文化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的塑造。

中华农耕文化作为中国国际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独特的文化元素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独特的形象。农耕文化强调“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思想内涵,与中国的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高度契合。这种契合不仅赋予了中国文化重要的特征,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更加立体和丰富的认识中国的视角。中华农耕文化强调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与现代社会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重要性相呼应,使中国在国际话语中扮演了一个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角色。

中华农耕文化在国际话语建构中的体现不仅体现在思想内涵上,还体现在文化符号和艺术表达上。中国的农耕文化通过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表达,深刻地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劳动、情感和精神追求。这些文化符号和艺术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 [2] 。例如,中国的农耕诗歌、田园画作、农村音乐等都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促使国际社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农耕文化传统。

中华农耕文化的国际传播也与中国在国际农业合作和农村发展领域的积极参与密切相关。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组织,还派遣农业专家到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和技术支持。这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有助于传播中华农耕文化,使国际社会更加了解中国的农村发展经验和农业创新。同时,中国的国际农业合作也体现了中华农耕文化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中国在国际话语中树立了积极的国际形象。

中华农耕文化与中国国际话语建构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一文化通过其思想内涵、文化符号和国际合作等多重途径,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赋予了独特的文化特色,推动了中国国际话语的建构。中华农耕文化的传播不仅有助于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全面的视角,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合作。

4. 农耕文化与新发展理念的契合

农耕文化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农耕文化与新发展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契合,为中国的发展路径和文化价值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探讨农耕文化与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契合,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在促进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耕文化与新发展理念的契合表现在对生态文明的共鸣上。农耕文化强调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与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高度契合。新发展理念倡导发展方式的转变,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与农耕文化的生态理念相辅相成 [3] 。通过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中国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为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支持。

农耕文化与新发展理念的契合体现在社会和谐与共享价值观的传承上。农耕文化强调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和谐,弘扬了“和为贵”的价值观。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原则,强调发展成果要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追求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农耕文化所蕴含的家庭关系、邻里情谊和社区合作等传统价值观,为新发展理念的社会共享提供了历史文化支撑。通过传承这些价值观,中国在实现社会和谐和促进共享发展方面得到了文化的助力。

农耕文化与新发展理念的契合也在文化创新与传承方面体现出来。农耕文化注重传统智慧和文化创新的结合,倡导“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思想内涵。这与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原则高度契合,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通过挖掘和传承农耕文化的传统智慧,中国可以在文化领域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促进文化的持续繁荣,为新发展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文化的支持。

农耕文化与新发展理念的契合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发展理念之间的有机融合。这种契合不仅强化了中国在生态文明、社会和谐、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基础,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文化表达 [4] 。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继续在中国的新发展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文化振兴事业做出贡献。

5. 中华农耕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与实践

中华农耕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中国文化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关键。为更有效地传播和推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可以采取多种策略与实践。

通过文化节庆和活动来推广中华农耕文化。例如,农历新年庆典、传统农耕节日等文化活动成为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参与,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演、展览和庆典活动,向外界展示了中华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节庆和活动不仅丰富了国际文化交流,也为外国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提供了机会。

积极利用现代传媒和互联网平台,推广中华农耕文化。通过社交媒体、官方网站、文化推广平台等,中国可以将农耕文化的信息和资源传递到全球范围。这种数字化传播方式使得文化信息能够更广泛地传播,跨越地域和语言的障碍。中国还制作了多语言的文化宣传材料和影视作品,以便更好地传递中华农耕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华农耕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文化交流协议,组织文化交流团访问外国,举办文化交流展览等,推动中华农耕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 [5] 。此外,中国还鼓励外国学者和艺术家来中国学习和研究农耕文化,促进文化的互鉴与共享。

中华农耕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与实践是多样化而富有成效的。通过文化节庆、数字化传播和国际文化合作,中国不仅在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华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友谊和理解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努力有助于将中华农耕文化的珍贵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一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6. 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反思与展望

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与互动。文化振兴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还可以借助乡村振兴的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需要进行反思与展望,以更好地推动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

反思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的贡献。文化振兴强调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至关重要。通过挖掘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前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同时,文化振兴也有助于培养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心,提高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激发他们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参与 [6] 。

展望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的未来发展。未来,可以加强文化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的文化人才,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此外,可以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在乡村兴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还可以建设更多文化设施和乡村文化体验中心,提升乡村文化的传播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

需要强调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应该形成良性循环,互相促进。文化振兴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引领和文化支撑,而乡村振兴可以为文化振兴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双方合作可以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7] 。

总之,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的互动与协同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新动力和新机遇。通过反思与展望,可以更好地推动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为中国的乡村和文化事业注入更多活力和创新力。

7. 结语

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引领下,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乡村的历史文化也为文化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通过反思与展望,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与乡村发展的紧密联系,将坚定不移地走在文化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是一场文化复兴的伟大征程,也是中国梦的璀璨篇章。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基金项目:SK2021-0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华农耕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文章引用

凌 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华农耕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Research on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J]. 可持续发展, 2024, 14(01): 158-162. https://doi.org/10.12677/SD.2024.141021

参考文献

  1. 1. 张敏, 林骞.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J]. 智慧农业导刊, 2023, 3(18): 193-196. https://doi.org/10.20028/j.zhnydk.2023.18.048

  2. 2. 张家维, 刘博.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华优秀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三重向度[J]. 文化产业研究, 2022(2): 318-330.

  3. 3. 张潇潇, 王修平.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耕文化的旅游活化利用路径研究——以浙江省松阳县为例[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 33(5): 23-25.

  4. 4. 张菁.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大学, 2020. https://doi.org/10.27356/d.cnki.gtjdu.2020.001402

  5. 5. 王岩, 王晶.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职院校学生廉洁修身教育的探赜[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6(21): 67-70.

  6. 6. 崔堂凯, 李波.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发展探析[J]. 广西农学报, 2023, 38(5): 86-90+97.

  7. 7. 邵勤.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传承农耕文化与开展劳动教育融合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23, 9(18): 94-98. https://doi.org/10.16681/j.cnki.wcqe.20231802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