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10 ( 2023 ), Article ID: 73487 , 7 pages
10.12677/AE.2023.13101140

雨课堂下《中医外科学》中“皮肤性病疾病”教学法的研究

庞艳阳,靖春颖,刘洪波*

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海南 海口

收稿日期:2023年9月6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3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0日

摘要

《中医外科学》作为中医学生专业必修考试课程,不仅会对学生今后的临床打下坚定理论基础,也对学生坚定专业信念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皮肤性病章节作为整本书的重点,却也是最难的部分,单一的传统课堂,对于皮肤疾病症状和皮损的描述类似,容易让学生困惑、丧失专业信心的负面影响,因此急需适应新模式的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中医外科学》中“皮肤性病”章节教学中遇到问题进行分析,借助雨课堂,实行“看病识图”联合“抽丝剥茧”的教学法,极大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关键词

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雨课堂,看病识图,抽丝剥茧

Study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Skin Venereal Diseases” in Surgery of Chinese Medicine under Rain Classroom

Yanyang Pang, Chunying Jing, Hongbo Liu*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Received: Sep. 6th, 2023; accepted: Oct. 3rd, 2023; published: Oct. 10th, 2023

ABSTRACT

As a compulsory examination course for Chinese medicine students, “TCM Surgery” not only lays a firm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future clinical practice, but also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impact on students’ firm professional belief, and its importance is beyond doubt. However, as the focus of the whole book, the chapter on skin diseases and venereal diseases is also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A single traditional classroom, with similar descriptions of skin disease symptoms and lesions, is easy to confuse students and lose professional confidence in the negative impact, so it is urgent to adapt to the new model of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teaching of “skin venereal diseases” chapt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urgery”, and adopt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Kan Bing Shi Tu” combined with “Chou Si Bo Jian” in the Rain Classroom, which greatly improves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enthusiasm in class.

Keywords:Surgery of Chinese Medicine, Skin Venereal Diseases, Rain Classroom, Kan Bing Shi Tu, Chou Si Bo Jia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中医外科学》中“皮肤性病疾病”的特点

皮肤性病是以形态学为主的临床学科,理论知识广,是种类最繁多的疾病类别,病种可达2000多种,皮损形态相似度高、形态多样,必须仔细看皮损形态才能够有初步的判断,而教科书上对这些疾病体征仅作了文字说明,部分疾病在书本尾页配了少量的图片,即使加上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说明,同学们也很难真正领会各个疾病的具体形象及临床意义。这种特点给皮肤性病疾病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 皮肤性病疾病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形态学强、实践性强的学科,具有直观性和复杂性两大特点。直观性是指可以通过观察皮损的形态特征完成初步诊断,复杂性是指皮肤性病种类繁杂,是种类最多的疾病,实现疾病间鉴别诊断较为困难 ‎[1] 。

近年来,许多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但由于皮肤性病学科的专业性及特殊性,许多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皮肤性病学科的临床教学。如何使学生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学的意义在于既要让学生能系统性的理解、记忆,又要学生能灵活运用到临床中去,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章节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理论系统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按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与调护的统一顺序机械讲授,即“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枯燥乏味 ‎[2] ‎[3] ,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教学效果不佳。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如今的教学所需 ‎[4] 。随着教学改革的层层推进,多元化教学模式才能适合皮肤性病内容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 Based Learning, CBL)、企业微信的应用、超星学习通翻转课堂以及模拟门诊等新兴教学方法也逐步应用。这些新兴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的抽象晦涩难懂的讲课转变为直观、生动、形象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度 ‎[5]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新兴的教学模式可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3. 《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疾病”的教学改革思路

3.1. “看图识病” + “抽丝剥茧”教学方式为《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疾病” 教学改革提供新方向

皮疹辨析是皮肤性病最主要的辨病及辨证依据,具有显著的学科特点,倍受历代医家重视并沿用至今。某一特定皮肤病的皮疹表现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及特点,通过“看图识病”:即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态学(如皮疹类型、部位、色泽、形状、边界、数目、大小、分布及排列规律)辨析,往往可以对某一种(类)疾病做出初步诊断,即辨病。由于皮肤性病诊疗中观察皮损形态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而一双“火眼金睛”尤为重要,相比于PBL、CBL的逻辑推导能力教学方法而言,“看病识图”训练则更适合皮肤性病疾病的学习。“抽丝剥茧”: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四诊合参,辨识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病程及正邪盛衰等要素,概括、判断为相应的病与证,并依此立法、选方,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常见皮肤病辨证论治思维的一种教学模式。

“看图识病” + “抽丝剥茧”法是从给出患者皮损图片的那一刻起,就由学生们自行考虑是哪种皮肤病、如何辨证治疗以及该如何与其他类似疾病相鉴别。之后安排针对性的实习课,让学生带着验证的心理去观察学习,看自己所见的图片与病人的临床表现是否相符,自己的课堂辨证用药与临床用药有何异同,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分析疾病诊疗疾病的能力。

3.2. 雨课堂及雨题库可作为“看图识病” + “抽丝剥茧”教学改革的载体

“雨课堂”(rain classroom)是在2016年由MOOC平台的“学堂在线”联合清华大学的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一种应用于实时服务的智慧教学工具 ‎[6] 。该软件将微软PPT和微信平台相结合,实现线上推送教学课件、视频、音频、习题,课堂直播互动,以及课后发布作业、复习任务等智能教学,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媒介 ‎[7] ‎[8] 。“雨课堂”能很好地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便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组织随堂测试,课后教师还可根据测试题的作答数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进行针对性讲解和辅导等 ‎[9] 。

Figure 1. Classroom exercises

图1. 课堂练习题

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利用“雨课堂”推送相关疾病图片、诊疗视频等,使学生对所讲疾病有一个直观感受,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主动学习。如讲授常见病“痤疮”,推送一些痤疮临床病例图片,教师可以使用雨课堂随机滚动点名,也可点击“发送此题”,将习题推送给全班学生,学生用手机作答,让学生指出病例中皮损的类型,进行疾病病名的诊断——“看图识病”,再让学生根据皮损的类型(粉刺、丘疹、囊肿、结节、瘢痕)和皮损颜色(鲜红、暗红)以及皮损的自觉症状(瘙痒、疼痛)等“抽丝剥茧”,学生可以将治法、方药以图片形式或文字形式投稿到“雨课堂”;教师选出一张代表性处方,全班一起分析学生处方问题,及时纠正,对于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有重要作用。这种“看图识病”联合“抽丝剥茧”的教学方法,可大大激发学习兴趣。见图1~2。

教师还可以进行雨课堂题库的建设,并不断扩增题库的内容,对试卷习题进行筛选和相关参数进行设置,以避免重复,加强习题的质量控制,之后进行试卷习题发布。学生可在手机上进行答题。对于习题的作答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实时查看,如学生完成习题的时间、时长、正确率、完成情况等,然后针对学生出错的题目进行再次讲解、分析,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认识。见图3~图10

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test scores in class

图2. 随堂测试成绩分布

Figure 3. The publication of test papers

图3. 试卷发布情况

Figure 4. Students’ drawing questions

图4. 学生抽题情况

Figure 5. Design of examination papers in question bank

图5. 题库中设计试卷情况

Figure 6. Test interface of students’ mobile phone (1)

图6. 学生手机端考试界面(一)

Figure 7. Test interface of students’ mobile phone (2)

图7. 学生手机端考试界面(二)

Figure 8. Teacher side of the same question students draw answers

图8. 教师端同一道题学生抽提答题情况

Figure 9. Examination completion (1)

图9. 考试完成情况(一)

Figure 10. Examination completion (2)

图10. 考试完成情况(二)

4. 结语

在临床过程中,收集典型图片,建立以临床为基础的皮肤病图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软件,植入到雨课堂中,将讲解与图片资料结合起来——“看病识图”,使所讲疾病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过程直观、有序地展现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地认识疾病,——“抽丝剥茧”,将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动态化和可视化,调动其主动性,强化记忆。根据雨课堂数据的反馈,教师及时调整课程进度,有利于形成性评价的开展 ‎[10] ‎[11] 。从2022年9月起,雨课堂加持下的“看病试图” + “抽丝剥茧”已经逐步在我校中医外科学课程中使用,使用班级有中医班、中医定向班、中西医班、针推班。

在“看图识病”基础上增加“抽丝剥茧”这一生动有趣的环节,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而是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模式势必将从传统的以“灌输式”为主,向“引导式与开放式结合”的方向转变。理论知识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是医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合格医学生的关键要素。

基金项目

1) 海南医学院教育科研课题(HYYB202107);

2) 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njg2022-72)。

文章引用

庞艳阳,靖春颖,刘洪波. 雨课堂下《中医外科学》中“皮肤性病疾病”教学法的研究
Study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Skin Venereal Diseases” in Surgery of Chinese Medicine under Rain Classroom[J]. 教育进展, 2023, 13(10): 7331-733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01140

参考文献

  1. 1. 梁俊琴, 迪丽努尔•阿布都热衣, 康晓静. CBL教学模式与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在皮肤性病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35): 8-10.

  2. 2. 王雪, 张亚丽, 曹娟梅. CBL联合病理阅片Seminar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农垦医学, 2020, 42(4): 367-370.

  3. 3. 张玉红. 多维度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7(1): 89-92.

  4. 4. 刘娟, 骆丹, 周炳荣, 等. 以问题为先导的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在皮肤性病科教学中的应用[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7, 10(3): 172-174.

  5. 5. 张彦秀. 形象思维教学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 2016, 30(7): 58-59.

  6. 6. 裴亚南, 董亚洁, 王鑫.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课堂教学互动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 3(12): 50-52.

  7. 7. 卢伟, 贾梓祎, 李伟红, 等. 雨课堂对高校教学产生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19): 7-9.

  8. 8. 蒋雯音, 杨芬红, 范鲁宁. 雨课堂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构建与应用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10): 14-17.

  9. 9. 王彬, 杨毅坚, 廖承成, 等. 中医外科学智慧“雨题库”的初步构建与探索[J]. 中医教育, 2023, 42(3): 82-87.

  10. 10. 赵云娟, 王松, 王敬云, 等. “雨课堂”的医学免疫学形成性评价效果分析[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1, 37(17): 2149-2153.

  11. 11. 李媛媛, 杨宇山, 张玉芬.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设计与实践[J]. 高教学刊, 2021, 7(15): 101-104.

  12.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