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4  No. 04 ( 2024 ), Article ID: 84017 , 6 pages
10.12677/ae.2024.144489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类型分析及 启示

刘莹

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4年3月3日;录用日期:2024年4月2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8日

摘要

本文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1至3册为对象,运用Cortazzi & Jin提出的文化内容分类标准,对教材中的文化元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教材内容涵盖了源文化、目的语文化、国际文化以及中性文化等多个维度,其中源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内容较为丰富,而中性文化、国际文化内容的展示则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提出建议,教师应有效整合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并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更多跨文化交际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升他们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文化类型,启示

The Type Analysis and Insights of the Cultural Content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Published by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Ying Li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Mar. 3rd, 2024; accepted: Apr. 2nd, 2024; published: Apr. 8th, 2024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first three volumes of the 2019 PEP high school English compulsory textbooks, using the cultural cont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proposed by Cortazzi & Jin.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textbook extensively covers source cultur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neutral culture. The content related to the source cultur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is relatively rich, while the presentation of neutral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e is comparatively less.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eachers should fully utilize the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textbooks and creatively desig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cultivate their 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global perspective.

Keywords:PEP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Cultural Content, Cultural Types, Insights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乡土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新时代社会共建共享的建设者和组织者 [1] 。英语作为广泛使用的语言,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各国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条件。语言教学也包括文化教学,强调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2] 。文化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是所有语言教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3] 。

教材是实现文化知识教学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因此对教材中的文化类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1至3册为对象,运用Cortazzi & Jin提出的文化内容分类标准 [4] ,对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如源文化、目的语文化、国际文化和中性文化等进行分析。本研究有助于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教材的文化内容设计,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平衡不同的文化,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养。

2.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类型分析

2.1. 教材文化类型分析

2.1.1. 文化类型

Cortazzi & Jin将教材的文化内容分为三类:源文化、目的语文化和国际文化 [4] 。源文化指的是学习者的母语,存在于本土化教材中,学习者可以从中了解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目的语文化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如美国文化和英国文化。国际文化是指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各种文化。在人教版英语教材中,日本文化、法国文化和俄罗斯文化就是外国文化的例子。国际文化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上述三种文化之外,还有第四种类型的文化,即中性文化。它可能具有文化性质,但无法追溯到任何特定的文明,主要体现为精神方面的主题。

2.1.2. 文化类型的具体分布

本文采取CDA来确定和分析教材中涉及的文化类型,从文化来源的角度将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划分为四种类型:源文化、目的语文化、国际文化、中性文化。

Table 1.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the four cultural types in books 1~3

表1. 四种文化类型在1~3册中的出现频率

Figure 1. Proportion of the four cultural types in books 1~3

图1. 四种文化类型在1~3册中所占比例

表1所得出的图1中可以看出,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1~3册中源文化占31%,目的语文化占27%,中性文化占25%,国际文化占17%。

首先,源文化的主题主要包括中国的历史文物、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和大家伟人等。在中国的历史文物方面,必修1第2单元Reading for Writing介绍了理查德参观兵马俑和西安其他景点的旅行计划。虽然理查德是外国人,但邮件的内容都是关于中国文化的。学生可以了解西安的历史和一些著名景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特性的理解。必修1第5单元追溯了中国文字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必修2第1单元文化遗产和第4单元历史与传统分别介绍了“泰山国际青少年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利用数字技术推广莫高窟文物项目”,以及孔庙和平遥古城的历史遗迹介绍。此外,必修3中第1单元和第3单元介绍了中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例如苗族的传统服饰和乐器,蒙古族的那达慕节。在教材中还包括了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必修3第2单元介绍了林巧稚的人生选择。她是中国医学家,妇产医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她因接生了五万多名婴儿而被称为“万婴之母”,一生献身于医学事业。她的故事可以启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并认识到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并且还有郎平,一位为祖国体育事业争光添彩的传奇人物。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此外,必修1中第4单元还讲述了唐山大地震的整个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的大爱力量。在保护野生动物部分,必修2中第2单元讲述了保护藏羚羊和保护秦岭野生鸟类的故事。

其次,中性文化就是有关科学、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内容,不属于任何特定文化。其主要体现为精神方面的主题,包括学习和生活方面,以及一些热门话题的辩论。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必修1第1单元讲解了作为新生如何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和策略以及学校社团,第3单元关于体育与健身,有助于学生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表达对体育精神的看法。第4单元关于自然灾害,告诉学生如何做好防灾准备。必修2第3单元关于互联网,希望学生能选择最佳应用软件以及养成良好的浏览习惯。必修2第5单元关于音乐影响的演讲展示了音乐在一个人困难时期的力量,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必修3第2单元关于道德观,让学生知道善良的重要性,如一则关于路边石头的寓言等等。在专题辩论中,必修3第1单元讨论了我们为什么要庆祝节日以及太空探索是否浪费时间和金钱的问题。

此外,目的语文化的主题主要涵盖美国和英国。必修1第5单元Language around the World涉及不同类型的英语及其学习方法。其中关于购物的对话显示了英美文化的差异。Pants在美式英语中指“裤子”,而在英式英语中指“内衣”。必修2第4单元关于英国的形成过程和历史发展轨迹。必修3第3单元关于圣诞节的节日体验和美国食物的起源,第五单元关于百万英镑。而国际文化的主题则比其他类型要少。必修1第2单元为亚马逊雨林和马丘比丘之旅,以及亚洲海啸。必修2第4单元为阿斯旺大坝的建造、克里姆林宫红场及其周边建筑。最后,必修3第1单元节日和庆祝活动讲述了巴西里约狂欢节的故事。本模板可直接用于论文及其文字的编排,有的页边距、行距、字体都严格符合规定,请勿修改!尤其是页边距,由于期刊在后期制作过程中需要在页眉、页脚添加各种信息,所以所有论文务必确保现有的页边距不被修改,页面空白不被占用。

2.1.3. 教材文化类型结果分析

从文化类型来看,源文化的比例很大,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文化。此结果是符合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的,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兼容并蓄 [5] 。源文化的内涵有很多方面。例如,涉及中国的科技成就、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文化艺术、历史地理等,可以反映中国的整体文明成果和精神风貌。这表明教材编写者意识到在英语课堂中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在编写和使用教材时非常注重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目的语文化与中性文化的关系基本一致。目的语文化主要分布在必修3中,中性文化主要分布在必修1中。就目的语文化而言,教材选取了许多典型的英美文化,文化内容广泛,既有广阔的物质层面,也有丰富的精神层面。此外,五个目标国家的文化内容都有涉及。但是,五个国家的文化分布并不均衡,其中主要介绍了英美文化。

对于中性文化来说,这些文化大多以精神文化为主导,注重精神文化的价值观。中性文化反映的精神文化并不局限于某些国家,而是全人类共有的。这种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描述常见话题时获得充分的语言输入。这些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共同话题,从而增强他们跨文化交际的信心。国际文化的话题比例最小,且更偏向于发展中国家。例如,秘鲁的旅游业、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工程、亚洲的自然灾害和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红场。这些文化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而这正是外语学习的根本和核心所在。虽然每本书中国际文化的比例不同,但选取的内容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但还应平衡各文化的比例与分布,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国际文化。通过学习国际文化,学生可以正确审视不同的文化,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学生产生文化认知偏见。

3. 启示与建议

3.1. 教材编写者

首先,教材编写者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介绍中国的新成就和社会发展。同时,教材编写者应适当考虑不同地区的文化比例,适当增加其他目标语言国家(如加拿大、爱尔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的文化内容。教材还可以增加国际文化的分量,特别是与我国交往密切的国家的文化。这将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材编写者必须意识到,教材的文化内容必须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可以适当增加各国传统文化、体育运动、风俗习惯等内容,列举各国人民处事方式的异同,能有效引发学生对异同的思考。

最后,教材应增加一些文化比较的内容。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在行为和礼仪方面的异同,从而恰当地使用英语,实现有效交流。例如,可以增加一些来自汉语的英语表达,帮助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使他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总之,为了更好地实现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目标,教材编写者应兼顾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中学英语课程要求,又要考虑日常教学的实际需要。国际文化应适当增加其分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

3.2. 教师

首先,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作为语言教育者,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还要巩固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具备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全面的知识素养。教师需要在课后加强中国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学习,提高对各种文化内容的敏感度,积极学习相关文化知识。通过各种平台拓宽文化视野,进而影响学生。

其次,教师应积极更新文化教学观念。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在课堂上开展文化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例如,参加文化教学研讨会,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同时,教师要在先进文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合理有效地开展文化教学。例如,教师可以从叙事视角来讲授文化内容。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理解这些理念并在适当的情境中合理运用这些理念来分析教材中的文化内容,需要教师更新这方面的理论知识,遵循适度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

最后,教师应充分了解教材的内容,建立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联性 [6] 。要更有效地开展文化教学,教师首先要了解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关注文化学习的重点。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材料弥补文化在教材中的不均衡分布。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音频激发学生已有的文化知识,结合单元主题挖掘和解读文化背景,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本,提炼和梳理文化元素,将新颖独特的文化元素与课文内容相结合。

4. 结语

课程教材是教学开展的重要资源,教材分析是教师教好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学好的关键。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的类型及分布与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本研究选取了2019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1~3册作为研究对象,以Cortazzi & Jin的文化分类标准为分析框架。采用文本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版本教材在源文化、目的语文化、国际文化、中性文化中均占有一定比例,呈现了较多的中性文化,即以精神品质培养为主。这一点十分契合以德育为主的理念,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体现。同时,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文化,该版本教材倾向于呈现更多的源文化(中国文化),国际文化的呈现不足。源文化的突出则充分体现了要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要求,有利于帮助学生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其中最大的问题则是国际文化相对较少,应适当考虑不同地区的文化比例,适当增加其他目标语言国家(如加拿大、爱尔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的文化内容。教材编写者应考虑增加国际文化的分量,特别是与我国交往密切的国家的文化,并且增加中外文化比较的分量。这将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教师则应有效整合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并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更多跨文化交际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升他们的文化意识。

本文只对英语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缺乏教材使用者的反馈。后续研究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来收集教师和学生的态度,以弥补这一不足,并进一步支持研究成果。将学生和教师对使用课本的看法纳入研究范围,这可以揭示教材中的文化表征是如何影响学生和教师的,以及学生的文化身份建构又是如何受到文化表征的影响的 [7] 。

文章引用

刘 莹.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类型分析及启示
The Type Analysis and Insights of the Cultural Content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Published by People’s Education Press[J]. 教育进展, 2024, 14(04): 139-14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4489

参考文献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30-31.

  2. 2. Kramsch, C. (1993)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

  3. 3. Tajeddin, Z. and Teimournezhad, S. (2015) Exploring the Hidden Agenda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and Localised ELT Textbooks.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43, 180-193.https://doi.org/10.1080/09571736.2013.869942

  4. 4. Cortazzi, M. and Jin, L. (1999) Cultural Mirrors: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the EFL Classroom. In Hinkel, E., Ed.,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93/fmls/37.1.98-b

  5. 5. 汤荣娜.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国文化内容对比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黄石: 湖北师范大学, 2022.

  6. 6. 陈申.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7. 7. Hua, X., Hu, G. and Liu, F. (2021) The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Speaking Groups in US-Produced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xtbook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43, 126-143.https://doi.org/10.1080/02188791.2021.188997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