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2  No. 11 ( 2023 ), Article ID: 75814 , 6 pages
10.12677/ACPP.2023.1211369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生态建设实践路径研究

张婉青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13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13日;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3日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筑和谐美丽的生活环境,需要在当今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努力构筑起一个可持续的、和谐的未来。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并且不断汲取各国的经验教训,积极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本论文旨在揭示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生态建设的实践路径,也就是对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中的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事实基础问题进行反思,进而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从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三个维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进而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幸福。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建设,生态,实践路径,当代性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Path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anqing Zhang

School of Marxism,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Received: Oct. 13th, 2023; accepted: Nov. 13th, 2023; published: Nov. 23rd, 202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Man and nature are dialectically unified, and the two are 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restricted. To build a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living environment, we need to make full use of various resources in today’s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even on a global scale, and strive to build a sustainable and harmonious future.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need to grasp the concept of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continue to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other countries, and actively draw on the fine achievements of human civilization. We must adhere to the position, views and method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s paper aims to reveal the practical path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at is,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in history, realit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he internal motive force and realistic basis of human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analyze the basic law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grasp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historical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he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 will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chiev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omprehensive social progress, and people’s happiness.

Keywords:Historical Materialism,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cology, Practice Path, Contemporaneit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关系到中国全体人民切身利益、事关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崇高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尽力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加强生态文明架建设更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建设的一项伟大创新实践,生态的永续健康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 [1] ,从而构筑一条符合国情的、可持续的、绿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建设更加美丽的中国。总的来说,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紧密联系我国的国际国内形势,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经过长期的实践,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2. 历史维度:坚持人的本质与自然本质相统一

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过程,这种关系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马克思在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实践活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科学分析。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出来的。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异化,人类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断地把自己与自然界分离开来。一方面,人对自然无节制地索取和破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被放大,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不断减少。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入的分析与思考,都体现在他们的一些经典著作中,例如他们旗帜鲜明地反对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割裂,坚持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构成人存在的基础,并提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2]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3] 、“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3] 等经典论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异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根源和表现,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异化问题的科学分析,为我们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只有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自然观的立论基础,才能准确把握基于感性实践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内涵。 [4] 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深入挖掘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以人民的利益为生态建设的核心,以绿色发展为原则、以生态惠民为根本宗旨、以绿色生产为主要抓手、以绿色生活为重要内容、以绿色制度为重要保障,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未来。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5]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必须重视顶层规划,构筑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充满活力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让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得到增强。此外,环境教育工作应该积极推进公众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所有公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必须将生态文明的概念贯彻于生活当中,让文化消费、发展、生活都更符合大众生活的价值。同样还要积极推动生态文化发展,引导全社会人民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理念,提高全民素质。

其次,要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自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明确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的战略定位。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将生态惠民作为根本宗旨和核心内容,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以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平正义、改善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使人民群众从共同构筑的绿色社会环境中受益,从而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安宁、收益。因此,应以满足公众期待的环境保护目标为起点,致力于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社会。

最后,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是一个独立的、受普遍利益制约的个人,这个人必然会受到他所生产的产品的量和质的限制。……如果我们忽视这一点,只是一味地要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解决生态问题,就是无稽之谈。我们的解决方法只能是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来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不能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代替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因此,更好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与自然资源相一致的发展方式和生存方式,制定系统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增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3. 现实维度:坚持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自然界不是人以外的客体,而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不能脱离自然界。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对自然进行了掠夺性开发和使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只要离开了社会现实这一出发点,生态的建设就会是抽象的、主观的,社会现实的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贡献给当代生态思想之最重要并且也是最可靠的财富 [6] ,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当代中国,从现实维度看,要始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社会主义生态理念,始终保持中国人的发展与大自然的和谐,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运用。由于当今人们的奋斗目标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培育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以解决大家都非常重视的社会公平、公义、公平、公开的原则为准则,努力营造一个绿色、可持续的社会,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生活。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同向同行、同步发力;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形成崇尚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价值取向;要通过宣传引导,提升公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素养,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发展中的良好氛围;要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不断增强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和认同。

第二,要科学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机制系统。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其中,加强法律保障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途径。 [7] 因此需要加强法律保障,以确保全民都能享受到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和解决现有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缺陷。要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和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个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分工和权力边界,建立健全各领域各层级政策法规体系;要强化制度执行监督,切实做到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责任追究;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损害赔偿制度,严格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加强环保督察和执法问责,形成严格执法的强大震慑。

第三,要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文明素质。人民群众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主人。因此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推动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培育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一种行为习惯;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形成崇尚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价值取向;提升环保意识,通过增添多样的环保内容来提高我们的社会地位;提高我们对环境的认识,并将其作为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4. 未来维度: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实现的,人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现实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历史上最伟大、最进步、最高尚的力量,马克思认为,在劳动实践中,人类通过劳动生产出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通过人自身的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能够更好地满足自身需要、提升生活质量,这也正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8] 。

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将改善民生和推动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生态环境质量日益增长的需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努力的方向。应该把提升民生水平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满足公众对更加优质的生活水平及更高水平的自然环境的期望,成为我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应用“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积极构筑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格局,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努力将保障、改善、提升全体公众的基本权益放在首位。

随着中国迈入新时代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现在的社会矛盾主要体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要满足这种矛盾的需求,就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加环保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力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幸福。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 [9] 必须建立一种尊重、遵从、维护的生态文化观,并始终贯彻以资源节约与环境为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着力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福祉的统一,让大地充满安详与祥和。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社会发展,中国政府就应该积极探索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绿色技术体系,积极开拓绿色金融,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健全相关的法规体系,以及有效的监管措施,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可持续性。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陆海统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5.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人类幸福生活的理论拓展与实践构架” [10] ,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才能科学地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路径,直面那些深层次的、真正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哲学问题。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路径的本质来看,这是一项历史性和未来性的实践活动,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的实践活动,更是一项将人的本质力量与人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的伟大事业。

(一) 以“生态兴则文明兴”为发展理念

人是自然的产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如何更好地管控环境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生产力、生活条件、以及经济基础的冲突,都对于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树立系统论、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必须以全新的视角,构建以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政策,以及实施德法并重的社会主义生态管控模式,一方面,要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保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和完善制度体系来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同时,要坚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改革创新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是一种极具创造力、极具活力、极具影响力的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及他们自身的潜力,以期更有效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发挥人的能动性作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来加强资源保护和修复工作。同时,要始终坚持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这一基本观点,人民是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步的核心力量,应该认可并尊崇人民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的事业,以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二)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性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的实践活动,在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就像杨国荣教授所论证的那样,人的完美与自然的完美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天人共美才是一种正确的生态理念。 [11] 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天人合一般的和谐,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美、共在,人作为大自然的守护者,把人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构成了人类的命运共同体。人是自然保护主体的身份,是自然文明的主体所必需的身份,也是主体必然选择的身份,它对主体自身和自然界都有一种道德和生态的正当性。人是自然界的看护者,这个身份就注定了人类有一种守护的职责,那就是要细心地守护和守护自然,让自然变得更加美丽和壮丽。因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价值追求,将人类与大地的和谐相处视为一种最高的目标,并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贯彻到行动中,以达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保护好生态环境。

(三) 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奋斗目标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现代社会的首要问题就是生产,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恩格斯认为,现代社会的首要问题是生产,而不是其他,因为其他问题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伴随着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等新兴挑战的出台,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一个艰难的转型期,必须强化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强化法治意识,加强监督,完善财务管理,加强监督,完善财务计划,强化财务监管,强化财务审核,强化财务监管,强化财务监管,强化财务管理,加快财税改革,实施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为了达成我们的愿景,应该把以人为本、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作为我们的核心原则,并在我们的工作中贯彻落实。把节俭、环保、可再生能源等原则作为我们的重点,努力提高环境质量,并通过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来缓解环境污染,同时,也应该加大山水林田湖草的管控,通过完善的法律来维护环境。应该与世界其他国家一起努力,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出谋划策。

6. 结语

人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地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付诸实践,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上加强自己的自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因此本论文试图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出发,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发展维度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并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一方面,在历史维度上,必须认真学习并弘扬我们民族的生态文化、生态伦理道德,培育对大自然的尊敬、遵循、保护的态度;另一方面,在现实维度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修养;同时,在未来发展维度上,要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源环境监管体制机制、生态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和绿色发展评价考核制度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文章引用

张婉青.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生态建设实践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Path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J]. 哲学进展, 2023, 12(11): 2249-2254.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1369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 人民日报, 2016-5-18(01)。

  2.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410, 272.

  3.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45.

  4. 4. 李刚. 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哲学启示[J]. 理论月刊, 2018(6): 31-39.

  5. 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国外文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314.

  6. 6. 吴晓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6): 77-84.

  7. 7. 张远惠, 范冬萍. 系统科学哲学视域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广东社会科学, 2020(6): 82-87.

  8.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85.

  9. 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国外文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3): 362.

  10. 10. 何华征.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重内涵及其逻辑[J]. 学术交流, 2013(10): 120-125.

  11. 11. 杨国荣. 天人共美: 一种生态理念[N]. 文汇报, 2013-12-9(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