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6 No.06(2017), Article ID:21102,4 pages
10.12677/ASS.2017.66108

A Study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Yao Wa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un. 1st, 2017; accepted: Jun. 23rd, 2017; published: Jun. 26th, 2017

ABSTRACT

As a matter of platitude,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have always been entangled in the changing times and institutions of human society. Especially in the modern context, the two sides had as the relation of unity of opposites, opposites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s extreme, which seems to be unity instead digestion to a “no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Renaissance and Subl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come a hot point. Talk abou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of this topic, the focus is ofte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a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 but not from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two roots to study. Especially the neglect of the mo- dern attitud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 look at how to us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ten caused by a misunderstanding, will also be negative the distortion of the consequences due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hen we take the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os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e should examine the modern method, namely, the utilization of modernization.

Keywords:Tradition, Modernity, Unity of Opposites, Dialectics, Sublation

传统与现代对立统一关系考察

王瑶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17年6月1日;录用日期:2017年6月23日;发布日期:2017年6月26日

摘 要

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历经的时代和制度的更迭中,传统和现代始终纠缠不休。特别是在现代化的语境中,本来的作为对立统一关系的双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立被极端化,其间的统一面似乎被消解而代之于一种“非历史的观点”,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扬弃问题一时成为热点。谈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个话题,人们关注焦点往往是传统文化之于现代化的积极或消极影响,而未从两者对立统一关系的根源去探讨。特别是忽视了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现代化如何看待、利用传统文化,往往造成一种曲解,还将这种曲解造成的后果归咎于传统文化的消极面。在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同时要对现代化的方法即现代化利用进行审视。

关键词 :传统,现代,对立统一,辩证,扬弃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传统与现代的纠缠——统一关系的断裂

传统与现代作为一对充满争议的研究对象,产生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方面截然不同的态度。传统化与现代化,传统性与现代性作为互相对称的概念在学界有着明确区分,限于篇幅和研究能力,笔者在本文中不作出细分且交互使用,但基本遵循了这样一种理解方式:“化”代表着一种延续性即过程,表动态;传统性与现代性作为发生在时间轴上的概念,各自代表着自己所属时段的静态稳定态即性质、性状。

传统,就字面的意思拆分来看,“传”代表一种传递,具有时间延续、习俗承袭的特点,“统”代表统一的社会规范,社会群体的同质性。两者合并起来即代表一种历时性的认同感,这一点从人类交往的继承性可以得到理解,“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1] 。

按照郑杭生教授的观点,“传统”一词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从本体论维度上看,即“实体性意义”上的传统,从方法论维度上看,即“关系性意义”上的传统。这两层含义都告诉我们,传统是一种具有社会承载和联结功能的动态稳定性概念。传统文化作为古代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必然发挥着表征古代意识形态的作用。但这也不能说明在就制度被历史必然性取代后,在当中发挥过社会黏合剂作用和合法性依据的“传统”也应该随之淡出历史舞台。传统文化不仅是指意识形态层面即精神文化层面而且以物质形式表达出来。从交往的继承性方面来看,现代化必可避免地包含有传统文化的成分,并且也正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才能生发出来。从创新的角度来说,现代性作为一个偏重于经济基础的概念,有自身的意识形态标签,因此与传统文化是作为对立面存在的,但是传统文化并不仅仅具有意识形态功能,更是一个民族各个时代的烙印和遗产,传统性往往代表着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地域文化的宝贵财富。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不仅是指意识形态层面即精神文化层面而且以物质形式表达出来,文中将统一取称“传统”。

2. 传统被现代化后遭遇的尴尬

现代化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吸收方面即主要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对立,传统与现代被作为概念对立的双方,人们往往犯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具体表现为两种后果:现代化要求以现代去化传统,现代对传统的这种态度主要表现为其一,将传统视为“历史的包袱”,阻滞现代化前行的力量,从而对传统持全盘否定和急于推翻、清洗的态度;其二,以一种侵入的方式摧毁着传统,仅仅站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去要求去重释传统,对传统的唤起和使用充满了急功近利之心,挂羊头卖狗肉。久而久之让人们对传统的文化底蕴造成轻视与误读,最终造成对传统的漠不关心甚至敌视,使真正意义上的合理的传统陷入及其尴尬的境地。也就是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用中,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形成背景及其地域、场域适用性,从而使传统失去了庄重性和严肃性。由此,传统文化的内涵被架空,失去了社会联系的意义,变成了一种噱头式的徒有其表。另一种后果是以传统去化现代,完成一种传统文化形式的复归,这种保守复归是一种纯粹的狭隘的复古主义,浪漫主义式地幻想着可以完全忽视现代化文明的历史语境而“礼乐复兴”,在唾弃现代化的重利轻义和人际关系淡漠隔膜的同时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会损害人们的纯真本性,只有古代的才是最好的,古代的传统是文明发展的顶峰。在笔者看来,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的做法是割裂事实的联系而代之以想象的联系:“既定的制度和价值观,传统的内容是变迁的阻碍物和现代化的障碍” [2] ;现代化是一种道德败坏和沦陷的时代。这两种态度都是极端错误的,辩证法有一个古老的命题叫“两极相连”。主张以现代化传统,仅仅站在现代化的视角上,用现代化的办法解释、征用传统而不对传统背景进行事先考究的“拿来主义”;主张以传统化现代则蔑视现代化的“短平快”而试图原封不动地再现传统文化的旧礼习俗。在表面看来二者是是相互对立不可通约的两个极端,但是实际上它们两者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也就说明了,错误的思维一旦被执拗地贯彻到底,必然会走向原出发点的反面。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在不同阶段散发出不同的历史光彩,因此只有辩证地对待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将两者整合并超越:传统在现代的延续中历久弥新;现代在传统的内涵中实现升华。

以现代化传统往往会造成目标与手段的断裂,传统与现代作为文明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的历史形态的绝对对立将会造成整个中华文明的脱序和失范,迪尔凯姆将失范注释为:“一种准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将两者对立起来而看不到两者的同一于整个中华文明历史是“非历史的观点”。可以说,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决定了中华民族文明形态的深度。在现代化的语境中理解传统文化必须注重对其实质的发掘,而不仅仅只是形式主义上的认知和利用或权权当做老旧观念逐一抛弃,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凡事要把握度,有限度的概念,否则就会陷入孤立、静止、片面和独信的形而上学境地,只有辩证统一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流动性和容涵性。

3. 传统在现代化创新中重生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表征形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涌动。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在时空中运动的概念本身必然受制于某个时期特定的意识形态、阶级斗争的裹挟并将其表征出来。这个过程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很可能产生误解甚至曲解。因此在现代化的代代背景下对传统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前提批判的基础上,拂去历史的尘埃以还原真相,避免以“主观的”现代思维方式去解读传统,即没有根据地对传统进行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变形以进行产业开发,这往往会造成一种人为的历史失真。“传统具有一种有机生物的特征:它们发展并成熟或者削弱和‘死亡’”,说明了只有具有合理成分的传统才应该也才能经住历史的打磨和淘洗而存留下来,这样的传统是值得尊敬的,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支撑,因此作为历史时代的“文明形态”,传统的本意是不容也不应为功利之用地随意篡改和遮蔽的。

“传统”与“现代”需要相互对象化才能获得其自身完整的意义与蕴含,我们的思维也只有在“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对应、联结中才能把握两者,即是说,“传统”是相对于“现代”而言,需要“现代”为其作注释,通过现代来获得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实现理论划界,传统作为一种“活着的过去”,“依靠自身是不能自我再生和自我完善的。只有活着的、求知的和有欲求的人类才能制订、重新制订和更改传统。传统之所以会发展,是因为获得并且继承了传统的人,希望创造出更真实,更完善,或更便利的东西”并且也只有经现代的改造才能与现代相“融洽”,助力现代化 [3] ;“现代”则是建基于“传统”之上,需要传统作为起点和生存土壤,关于这一点,我们需忆起毛泽东同志当年所言“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4] 。“传统”的转变和消失与“现代”的出现和增强并不是同步的即两者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互铺垫和贯穿的过程。“现代”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变迁中形成了与自身时代相应的传统即新的行为模式和关系结构;“传统”在现代的创新和改革下获得了新的和潜在的生命力。正如一位学者所云:“传统与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中生生不断的‘连续体’,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 [5] 。

4. 历史的要求——对立统一中推进前行

综上所述,在现代性功利主义的眼界下通过嫁接方式引入传统,传统文化仅仅被当做一种生产要素参与现代化进程,传统文化在“旧瓶装新酒”后成为矫揉造作的代名词,甚至成为被抨击的对象,这种强行从现代性中剥离合理成分的传统文化,以激进,进击姿态的“现代”去化传统文明形式的态度与举措,必然会造成传统文化的尴尬处境。同时还需警惕的是,这样的现代化态度成为全盘西化的一个中介手段,历史虚无主义的浪潮撼动着整个中华民族文明。正确的现代化态度应当是包容并蓄的,“积极地去发掘如何使传统成为获致当代中国目标的发酵剂,也即如何使传统发生正面的功能” [6] ,也就是说,对传统只有运用辩证法思维实行扬弃式的重构和新构后才能够作为现代化的基点和创新点而与其携手并进,共同构筑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历史形态。合理的传统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组成部分,历史提示并要求我们,由于传统之于现代的作用是在其已经发生了变迁以后产生的即实现了与现代时间点上的自洽,因此对合理的传统要注重内容实质上的回溯与挖掘而不单单只是形式、躯壳的回归。总而言之,传统与现代要在建设性反思思维中实现借鉴性互构才能在保持自身独特的文明形态的同时融入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中,避免被同化而眼于对现代化的内生与积极回应。

文章引用

王 瑶. 传统与现代对立统一关系考察
A Study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J].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06(06): 770-773.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7.6610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 37.

  2. 2. [美] J•古斯费尔德. 传统与现代性: 社会变迁中误置的两极[M]. 谢立中, 孙立平, 译.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2: 327.

  3. 3. 爱德华•希尔斯. 论传统[M]. 傅铿, 吕乐, 译. 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2: 16-17.

  4. 4. 毛泽东选集[M]. 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534.

  5. 5.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76.

  6. 6. 金耀基. 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M]. 香港: 香港时报出版公司, 1984: 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