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08
No.
05
(
2019
), Article ID:
30359
,
5
pages
10.12677/ASS.2019.85117
Cultivation of Child Safety in Family Education
Yulu Yang
School of Education,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May 2nd, 2019; accepted: May 15th, 2019; published: May 22nd, 2019
ABSTRACT
The sense of security was born in the initial maternal and child relationship and is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young children. A good sense of security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improving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smooth socialization. As the primary source of children’s sense of security, the mother, as an important educator in the process of child growth, a harmonious and complete family environment, g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correct family parenting style are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child safety and promote the health grow of young children.
Keywords:Family Education, Security,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家庭教育中幼儿安全感的培育
杨雨露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19年5月2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15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22日
摘 要
安全感诞生于最初的母婴关系之中,是幼儿发展与成长基础性的心理需要。良好的安全感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及顺利社会化。家庭作为幼儿获得安全感的最初源地,母亲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影响者,和谐完整的家庭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幼儿安全感的形成,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家庭教育,安全感,亲子关系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幼儿安全感
安全感是个体对身体或心理可能存在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应对风险或危险时表现出来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1]。安全感诞生于最初的母婴关系之中,是幼儿发展与成长基础性的心理需要。婴儿从离开母亲子宫那刻,面临外界环境的改变,寻求庇护以获得安全感就成了婴幼儿成长的基本内涵。幼儿安全感主要是指身体以及心理方面的安全感 [2]。身体的安全感主要源自所处环境的稳定与和谐;心理的安全感依赖于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需求的及时满足。
2. 幼儿良好安全感的重要性
2.1. 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提出,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发展阶段都面临不同的心理危机,能否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对孩子的整体成长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婴儿一出生则面临着第一阶段的心理冲突,信任对怀疑(0~1.5岁):婴儿面对陌生世界,没有足够资源能够依靠和信任,自然感到惊慌和不知所措 [4]。如果在这一阶段,婴儿能够得到母亲的爱抚和关怀,自己的需求能够被母亲及时满足和回应,则会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容易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建立起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反之,则会在恐惧和怀疑中成长起来,长期感到内心的不安和矛盾 [5]。因此建立良好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对于维持个体生存与社会生存至关重要。
2.2. 提高幼儿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中第一条是:充分的安全感。德国心理学家霍妮也指出,成人尤其是母亲能及时满足孩子的各种生理需求,或者对完成某些活动能给予有效的帮助,幼儿就可获得安全感,拥有稳定的心理环境,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持续而稳定的发展 [6]。一旦当幼儿感到安全受到威胁时,内心则会产生强烈的危险感与孤立感,处于焦虑和不安的状态之中。而一个长期被焦虑和不安控制的孩子,其生理和心理状况、认知行为方式等都为受到严重影响,表现出身体不适、情绪多变、注意力涣散、思维混乱等症状。使得幼儿无法充分地向着周围世界开放,逐渐形成压抑性的身心姿态。一个人自幼缺乏安全感,也将影响其成年之后的心理健康,并且长期安全感不足带来的内心恐惧感和焦虑感会一直伴随其成长之中,难以消除。
2.3. 帮助幼儿顺利社会化
只有在完成社会化、获得社会意义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6] ,幼儿阶段是人社会化的关键时期。鲍尔比在研究中发现,在教养院和孤儿院长大的幼儿由于早期经历缺少一个稳定的依恋对象,导致安全感的缺失,和正常孩子相比表现出社会化障碍 [6]。当婴儿脱离母体,开始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系,如果在这个阶段受到母亲持续而稳定的照顾便能产生安全感,逐渐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在这样安全稳定的环境里,婴儿对外界的东西和自己的感觉做出观察和体会,并且进行认识、分类和解释,然后建立各种关系,尤其是人物和自己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认识是孩子社交的心理基础 [7]。通常,当孩子逐渐在早期生长环境中对外界有了可控感,则会增强其安全感。拥有安全感的孩子通常会充满自信,能够较快适应陌生环境,乐于与人交往,能更好地体验到交流和互动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增强其交往的意愿。
3. 不同家庭因素对幼儿安全感的影响
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是在家庭的环境中成长、发展。家庭是孩子的最初教育场所,在孩子各方面发展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安全感形成的关键时期,家庭是幼儿获得安全感的最初源地 [5] [8]。研究显示,不同家庭因素对幼儿安全感的建立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能促进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培养其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主观幸福哈感以及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9]。
3.1.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结构、以及父母相处方式)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幼儿早期安全感的建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幼儿的行为、情绪、性格等各方面存在差异。研究表明,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依赖能带给幼儿更多的情感关怀,减少因紧张家庭环境带来的恐惧和威胁,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安全感 [10]。相反,家庭成员的缺失,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中发现,由于父母角色的缺失,家庭环境的冷漠使得留守儿童的依恋行为发展受到干扰,普遍存在较低信任感和安全感,对人际交往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11]。最后,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也影响着幼儿良好安全感的建立,在父母争吵与不和的家庭中,幼儿常常会感到恐惧和害怕,缺乏稳定依恋对象,需求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长期处于焦虑和不安的情绪状态之中 [12]。
3.2.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一种父母与子女之间互动的人际关系,具有强烈的情感亲密性,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13]。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其安全感的形成以及情绪的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在幼儿阶段,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形成安全型依恋,有利于幼儿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安全型依恋关系还能预测幼儿的行为与情绪等问题。相反,如果早期亲子关系紧张,幼儿一出生就被母亲生理抛弃或心理抛弃,则会产生敌对、排斥他人的心理,情绪也会变得更加多变,易怒,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3.3. 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观念和行为。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安全感的建立以及身心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积极教养方式(通常指父母情感温暖,处事灵活,尊重孩子的想法并给予一定民主)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反馈和行为支持,从而减少孤独感和问题行为的形成 [14] ;消极教养方式(通常包括专制型和不作为型教养方式,采用冷漠或者控制的教育行为)会增强幼儿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抑郁水平更高,影响其安全感的形成以及心理健康发展。
4. 家庭教育中幼儿安全感培育的主要路径
4.1. 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最初的成长基地,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能带给幼儿最初的信任和安全。因此,首先家庭成员结构最好完整,孩子的养育过程不是母亲的独角戏而是父母共同的义务,给予孩子充分的温暖和专业的爱。其次,增强作为父母的责任感,尽早适应作为父母的义务和使命,要参与对孩子的养育以及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将责任推卸给长辈或聘请保姆,增强为人父母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育儿意识,学习专业的育儿方法,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发展幼儿安全型依恋。最后,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父母的言行要一致,维持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同时给予孩子一定的成长空间,多鼓励支持孩子的探索性行为,锻炼他们的自主独立意识。
4.2. 建立和谐的早期亲子关系
在儿童人格发展的第一阶段(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培养儿童安全感。由于婴儿出生时极为软弱无力,面对陌生的环境。母亲作为首先与婴儿接触的人,应当给予他足够的爱和呵护。母亲要与婴儿进行亲密互动,保障他在一个温暖、稳定有人关心呵护的环境中成长。同时还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经常对孩子作出爱的表示,进行身体的爱抚,语言表情的互动,温暖的怀抱等。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早期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是母子情感交流形成依恋关系的必要和首要条件。因此,母亲对孩子不要有厌烦、怨恨、抛弃等消极心理,而是给予全身心的爱。正是通过父母无微不至的体贴关心与呵护,建立了亲密的亲子关系,婴儿才能感受到这个陌生世界的温暖并且产生稳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4.3. 选择正确的教养方式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够给孩子专业的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常常忽视“了解孩子”的重要性,专业而理性的爱是儿童安全感建立的基础 [6]。首先,父母要端正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不要过于严苛和严厉,也不要过于溺爱娇惯。要正确了解每个阶段孩子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照顾和互动。其次,给予孩子适度的爱,既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必要需求,也要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增强其可控感和自信力。总之,父母一方面要遵循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激发儿童的发展潜力,同时也要进行方法上的引导,给予启发性的帮助,多鼓励和表扬孩子的进步和良好表现,以此增进自我认同和自信,从而获得稳定而牢固的安全感。
文章引用
杨雨露. 家庭教育中幼儿安全感的培育
Cultivation of Child Safety in Family Education[J].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08(05): 842-846.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9.85117
参考文献
- 1. 李佳洁. 安全感心理机制述评[J]. 教育观察, 2017, 6(12): 16-17.
- 2. 富生翠. 幼儿心理“安全感”的需求与对策[J]. 学周刊, 2015(9): 112-113.
- 3. 白梦妮, 赵乐华. 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谈父母对儿童的早期教育[J]. 人力资源管理, 2015(12): 305-306.
- 4. 王家军.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与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J]. 学前教育研究, 2011(6): 37-40.
- 5. 刘铁芳. 安全感的教育意蕴及其实现[J]. 教育研究, 2016(2): 50-56.
- 6. 蒋红斌, 肖晓娟. 有助于儿童安全感确立的家庭教育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12(9): 62-66.
- 7. 杨元花, 曹中平. 儿童安全感的发展与培养[J]. 湖南社会科学, 2013(4): 106-108.
- 8. 胥兴春, 彭进. 母亲教育品质与幼儿安全感的形成探析[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 28(8): 119-121.
- 9. 边玉芳, 梁丽婵, 张颖. 充分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5): 46-54.
- 10. 梅高兴, 潘运, 赵守盈. 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特点现状调查[J]. 中国特殊教育, 2012(6): 63-68+10.
- 11. 廖传景, 吴继霞, 张进辅.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 安全感的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3): 88-97.
- 12. 华红艳. 学前儿童安全感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析[J]. 喀什大学学报, 2016, 37(6): 80-83.
- 13. 郭文斌. 亲子关系研究的热点领域构成及主题分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4(6): 133-139.
- 14. 刘广增. 张大均, 罗世兰, 房立艳. 8-12岁儿童孤独感及其与父母情感温暖、问题行为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 26(3): 586-589+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