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0  No. 08 ( 2022 ), Article ID: 54953 , 6 pages
10.12677/ML.2022.108233

“你 + 这个 + NV + 的”构式的形成动因

胡文静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2年7月12日;录用日期:2022年8月12日;发布日期:2022年8月19日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在口语构式“这NV的”的基础上,前加第二人称代词“你”和中间加“个”组成的构式“你 + 这个 + NV + 的”的形成动因。将其细化分析,“你 + 这个 + NV + 的”包括四段,第一段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使用、第二段是“这个”、第三段是“NV”、第四段是“的”。主要对其构件的组合进行分析探究其形成动因,整理语料发现,这种构式的关键要素是“N和V”,另外,“的”字是绝对不能省略的。本文就从这些关键构件及构式与其他构式的关系出发探讨此构式可能的形成动因。

关键词

构式,“V个N”,“这NV的”,形成动因

The Formation Motivation of “You + This + NV + De” Construction

Wenjing Hu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Jul. 12th, 2022; accepted: Aug. 12th, 2022; published: Aug. 19th, 2022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the motives of the configuration “you + this + NV+ de” on the basis of the colloquial construct “this NV de”, preceded by the second person pronoun “you” and the middle plus “Ge”. To refine the analysis, “you + this + NV+ de” consists of four paragraphs, the first paragraph is the use of the second person pronoun “you”, the second paragraph is “this”, the third paragraph is “NV”, and the fourth paragraph is “de”. Mainly the combination of its components is analyzed to explore its formation motives, collation of corpus found that the key elements of this configuration are “N and V”, in addition, the word “de” can never be omitte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ssible motive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se key compon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constructions.

Keywords:Construction, “V Ge N”, “This NV De”, Formation Motiva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对某一语言现象进行解释,要先把它的形成动因或机制找出来。现代汉语一般是“动词 + 名词”组成最简单动宾形式,如吃饭、睡觉、占便宜,打架等。其中动词和名词可以是单音节也可以是双音节,但是有这样一些情况,这种VN可以成为NV,但是必须有一定的共现成分才可以转变,陈思(2019)在关于口语构式“这NV的”的研究中从多个方面探讨此构式,并且还提到了关于此构式的两种变式,本文则从第一种变式,即加上人称名词这类话语提示成分(主要是第二人称代词“你”。注:语料检索中,第一二人称代词使用的较多,第三人称较少,所以本文只收录前面加有第二人称“你”的语料,以此为例)出发,借助周清艳(2012)中特殊“V个N”结构对VN的选择和制约条件研究此口语构式的形成动因,再结合构式的原型问题分析探究此构式可能的形成动因。

2. 构式认定

2.1. 口语构式

构式作为一种符号,有其自身的形式和意义,注重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构式有完全固定的和部分固定的成分,从构成成分不能预测整个构式的意义。本文的“你 + 这个 + NV + 的”无论是语用功能还是构式意义并不能从“你、这个、NV、的”这几个部分简单排列相加完全推测出来,因此,它可以看作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相契合的有机整体。并且,根据语料统计,此构式是经常用于口语之中的构式,书面语几乎没有,可以看作为一个口语构式,这点和构式“这NV的”是一致的 [1]。

2.2. 概念整合

概念整合视角下,语义标准和句法标准很重要。强调构式本身具有独立的意义,但更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构式“你 + 这个 + NV + 的”在语义标准上隶属于“中整合度”,即结构整体的意义是在各构成成分本义和引申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的,结构出现浮现义;在句法标准上介于低整合度和中整合度之间,结构内部比较松散,有的可以省略,但整体是在逐渐凝固中,结构内部不能随意插入其他成分,但未来也可能随着熟语化程度的提高向高整合度贴近 [2]。此外,关于此构式的话语功能,立足说话人对“情景”的识解,即特定构式与语境的适切,解释人们在什么样的语境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构式来表情达意,“你 + 这个 + NV + 的”多用于口语中,也涉及到语用心理与语境适切度,同时还受到韵律的促动。根据事件发生情况,此构式所在的语境多是对特定事件的评价,多出现于对话中,语篇比较短小,语境依赖性高,内部衔接机制缺乏,对语篇连贯的解释就主要靠语境来完成,对语篇意义的解释主要依靠即时的情景话语,或者依靠约定俗成的文化背景知识,而情景话语比较依赖共知知识和语境所支配的外部衔接机制。一个结构有形式和意义,对意义的认识根据时间空间发生改变,才有了从结构无法准确推知意义的构式,语言交流是千变万化的,甚至不需要语言,人们仅仅靠观色也能明白对方想要的回应,这也表达着人们的认识和立场。所以从概念整合方面也能解释“你 + 这个 + NV + 的”是在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个构式。

3. 从“你 + 这个 + NV + 的”和“V个N”构式的互动窥见动因

日常生活交流中,影视网络中,人们经常使用“V个N”和“你 + 这个 + NV + 的”这两个构式,尤其是在BCC语料库中很多来源于微博,或者说是对话,作为正式书面语的比较少,即使是在文学中,也是在对话当中出现,其语法化还有待探讨。不用简单的动宾格式,而用这两个构式,貌似没有遵守语言交流中的简洁高效或经济原则,但是由于它们的构式意义不是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所以与最简单的“VN”构式的意义是有差别的。从BCC语料库可以找到很多个例子,前者如“吃个饭、睡个觉、洗个澡、道个歉、唱个歌”等,后者如“你这个便宜占的、你这个懒偷的、你这个忙帮的、你这个婚结的、你这个舞跳的”等。通过对这两个构式的了解,可以看出,“个”可以分离VN并倒置使用,也就是说“VN”具有可扩展性,以此类推,“V个N”也具有可扩展性。“你 + 这个 + NV + 的”与“V个N”的互动方式就体现在动词和名词的使用上,两者有极大的适配性,需注意,并不是所有的VN都能用这两个格式表达,举例目前也无法体现穷尽性,本文用周清艳(2012)中对“VN”的三种选择 [3],分别为“VN为离合词、VN为惯用语及固定搭配、VN中N为具有动态性的事件名词或动名词”。从这几方面看两者的互动。

3.1. VN为离合词

以下“V个N”均来自BCC语料库(不再一一标明出处),可以看出两个构式的互动转化,

(1) 吃个饭→你这个饭吃的 (2) 唱个歌→你这个歌唱的

(3) 占个便宜→你这个便宜占的 (4) 偷个懒→你这个懒偷的

(5) 洗个衣服→你这个衣服洗的 (6) 打个字→你这个字打的

(7) 洗个澡→你这个澡洗的 (8) 睡个觉→你这个觉睡的

(9) 打个仗→你这个仗打的 (10) 结个婚→你这个婚结的

(11) 帮个忙→你这个忙帮的 (12) 道个歉→你这个歉道的

(13) 投个票→你这个票投的 (14) 跳个舞→你这个舞跳的

从以上转化可以看出“个”是两者最大的共同点,也是比较关键的要素。“个”是个口语性比较强的词,这里的“个”读轻声,这个“个”显然不是我们通常使用的普通的名量词,而是事件量词或者是特殊动量词。“个”也可看作是主观评价标记,“个”前可以加数词,而在这两种构式中通常不加,这便体现出事件从显性量到隐性量的变化,“个”在这里也不是简单的把事情往小里说,而是表达说话人的认知隐性量,但是也确实是具体的一个事件。同时,“个”字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或者有界化 [4]。此外,从上述例子可见,VN这样的离合词大多数是述宾式的,且很多是支配式的,我们知道离合词一般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比较固定的概念或事情,可以作为一个词使用,但是也可以在特定情况下拆开使用,或者添加成分,所以在“V个N”构式中便是遵循了这个原则,而在“你 + 这个 + NV + 的”中也可以利用这些条件将离合词转变。杨庆蕙(1995)中关于不能插入“个”的离合词总共分为五种情况,这也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离合词都能进入“V个N”构式中,而“你 + 这个 + NV + 的”也对NV有选择和制约条件,能进入“你 + 这个 + NV + 的”这个构式的离合词也不多,有些就不能成立或者不说,比如:

游个泳→你这个泳游的? 留个神→你这个神留的*

散个步→你这个步散的?

反之,两个构式颠倒过来,有成立的,以下“你这个NV的”均来源于BCC语料库(不再一一标明出处):

(15) 你这个标题加的加个标题 (16) 你这个图拼的拼个图

(17) 你这个问题问的问个问题 (18) 你这个门封的封个门

(19) 你这个名字改的改个名字 (20) 你这个槽吐的吐个槽

(21) 你这个醋吃的吃个醋 (22) 你这个迷宫画的画个迷宫

(23) 你这个龙接的接个龙 (24) 你这个劳模当的当个劳模

(25) 你这个爱心画的画个爱心

这些能成立的也都能转化成最简单的动宾形式,如加标题、拼图、问问题、封门、吃醋、接龙等。但也有很多演变不能成立或者意思改变,不能成立的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这里的N大多是指人,且是直指,多是表达对听话人做的事情直接的贬义的评价,如:

(26) 你这个孙子当的当个孙子?

(27) 你这个狗养的养个狗?(意思改变)

(28) 你这个贱人害的害个贱人*

(29) 你这个恶魔唆使的唆使个恶魔*

(30) 你这个母爱可以的可以个母爱*

(31) 你这个老师教的教个老师*

(32) 你这个记者发表的发表个记者*

(33) 你这个小老婆生的生个小老婆?(意思改变)

(34) 你这个狐狸精指使的指使个狐狸精*

(35) 你这个阶下囚表现的表现个阶下囚*

(36) 你这个老头胡扯的胡扯个老头*

(37) 你这个小店接待的接待个小店*

3.2. VN为惯用语

(38) 开后门→开个后门→你这个后门开的

(39) 拍马屁→拍个马屁→你这个马屁拍的

(40) 穿小鞋→穿个小鞋→你这个小鞋穿的

(41) 耍花招→耍个花招→你这个花招耍的

(42) 唱双簧→唱个双簧→你这个双簧唱的

(43) 吹牛皮→吹个牛皮→你这个牛皮吹的

(44) 钻空子→钻个空子→你这个空子钻的

(45) 挖墙脚→挖个墙角→你这个墙角挖的

(46) 套近乎→套个近乎→你这个近乎套的

(47) 凑热闹→凑个热闹→你这个热闹凑的

(48) 开玩笑→开个玩笑→你这个玩笑开的

由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这些惯用语大多是可以这样一步一步转化的,这些惯用语本身的意义并不能从表面上推知,而是蕴含着更加深层次的意义,很多是利于隐喻表达一种约定俗成的意义,且多是贬义,具有讽刺意味,三者转变过程中口语语体特征越来越显著,所不同的是主观评价义在原来的惯用语基础上更加凸显。

3.3. VN中N为具有动态性的事件名词或动名词

(49) 开个群众会→你这个群众会开的 (50) 搞个调查→你这个调查搞的

(51) 做个介绍→你这个介绍做的 (52) 做个比较→你这个比较做的

(53) 做个手术→你这个手术做的

由此可见,当N为动名词或者自身具有动态性的事件名词时构式的转换也是可以完成的,也能独立存在。

综上所述,从上述三个方面可以得出构式“你 + 这个 + NV + 的”中V和N的选择和构式“V个N”中V和N的选择大体是一致的,因此可以作为构式“你 + 这个 + NV + 的”这一语言现象的一个可能的形成动因。

4. 原型动因

4.1. 构式形式上的承继性

现代汉语中,如果用一个点来代表一个汉字,那么一个构式就是由点组成的线,它是有宽度的,向两边无限延伸,延伸的规则各有不同。陈思(2019)中对“这NV的”的形成机制已经进行过说明,认为这是个口语构式,并从各个方面介绍构式的特点,说明了其变式分为两种,一个是前加人称名词,一个是前加虚化动词,并在文中对这个口语构式的原型进行了介绍,那么本文将“这NV的”看做“你 + 这个 + NV + 的”的原型,原因从构件形式分析有以下两点。

第一,从构件组合上看,两者差别不大,“你 + 这个 + NV + 的”是在“这NV的”之上前加第二人称代词“你”,“这”后面加表示事件的量词“个”,两者存在明显的演化关系。此外,加“个”字是有条件限制的,必须是由可以用个分离出的VN结构,由上述“V个N”与“你 + 这个 + NV + 的”的互动可知。这个起关键作用的“个”字,将原本是抽象活动的事件转化为具体发生的一个事件,在对话中,还可以在后面加入其它成分做补语,比如“你这个懒偷的”→“你这个懒偷的倒是别致啊!”(电视剧《你好,对方辩友2》)带“个”与不带“个”,带“个”指事性和指示性更强,专指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情况比较多。

第二,关于构件的能否缺少来看,两者的共同之处是“这”和“的”都不能省略。此外,还有用“这个”,而不是用“那个”,用“这”而不用“那”具有对称性。这涉及到“这”和“那”的用法,但是“你 + 这个 + NV + 的”是在继承这一点的基础上再从前面的第二人称代词“你”可以看出其发展,第二人称代词又叫做对称代词,“你 + 这个 + NV + 的”这个口语构式的情景是在对话中,双方都在现场,“你”表示离得比较近的,代词“你”的出现就是最底层、最无意识的互动性 [5]。“这”和“那”的区别是一个近指,一个远指,所以“你”和“这”具有距离象似性,结合比较紧密,而“你”和“那”的结合就比较松散,用法较少。“你 + 这个 + NV + 的”语义自足,可以独立使用,构式具有自身独立的意义,整体与构件之间有互动关系,构式的理据性及构式之间可能的承继关系能够得到体现。

4.2. 构式义的承继性

一个句子的信息量 = 指称性信息量 + 陈述性信息量,构式所要传达的信息也不能仅从单方面获得,构式还没延伸之前,此时我们获得的信息是一维的,也就是文字本身的含义,把其他要素放在其间,再获得更多的信息,再放入语境中,就不仅仅是一维信息了,可能是二维甚至是三维的信息。但是无论怎样延伸改变,其意义和最开始的构式的意义是有一定关系的,即“你 + 这个 + NV + 的”和“V个N”的构式义是有承继性的 [6],和构式“这NV的”的构式义也是有承继性的,一般表示感叹性评价 [7]。说“你这个便宜占的”而不说“你的这个便宜占的”,本来应该完整说出来,却省略这个“的”,不用这个“的”,而在末尾却有一个“的”字,末尾的“的”又是不能省略的,这个“的”后面可以补出成分,也可以不补出,这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这和“这NV的”后面的“的”的立场表达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立场是说话人以会话互动的方式,通过语言和副语言等一系列外在的交际手段来表达自我,对某一客体进行评价,对自己进行定位,并将自己和其他主体建立联系。而省略“的”后的内容也具有很强的口语特征,放在书面语中,是不易得出句子的推理义的。所以在口语性方面两者也是一样的。此外,“的”还有个心理意识的加工,一定程度上体现和对方的亲密程度、亲密距离,这点上,“你 + 这个 + NV + 的”由于有人称代词,帮助拉进距离,亲密度比“这NV的”的更高,也就是说,在其基础上,构式义也发生了些许变化。

此外,构式义的事类评价意义功能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与说话时的情景有关,这和“你这个NP的”是一致的 [8]。句子传递的信息不等于句子的意思,分为字面义和推理义,语义是相对稳定的,语用是相对活跃的,语用意义不等于语义。同理,构式义也是如此。实际交谈中,外在形式与内在功能的一致性并不是很高,就比如“你 + 这个 + NV + 的”构式中的“个”,它带有说话人主观评价时不能删,带有主观化的“量”,而不仅仅是数量的“量”。

除此之外,构式义还有语境赋义,语用推理,讲求语用意义、语境—语义相宜、结构紧邻和频率。这两个构式都处于陈述句中,说话人在对对方背景信息(知识状况)了解或者认定程度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再加工,也表现出构式义的承继性。

5. 余论

语言研究需要透过对外部语言事实的观照发现规律,要找出可能的动因,即使不能说明时代性,溯源的同时也可以推测其未来发展轨迹、发展变化。本文尝试从构式与构式之间的互动、构式与构式之间的承继性探讨口语构式“你 + 这个 + NV + 的”的可能的形成动因,还有一些没有注意到的动因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比如构式形成动因方面的研究是否应该与语法化研究相结合,怎样才能把构式形成动因研究引向深入,对于这些问题仍需要利用国内外有关理论进行进一步探索。

文章引用

胡文静. “你 + 这个 + NV + 的”构式的形成动因
The Formation Motivation of “You + This + NV + De” Construction[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08): 1746-175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8233

参考文献

  1. 1. 陈思. 口语构式“这NV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2. 2. 张云秋, 王馥芳. 概念整合的层级性与动宾结构的熟语化[J]. 世界汉语教学, 2003(3): 46-51.

  3. 3. 周清艳. 特殊“V个N”结构对VN的选择和制约条件分析[J]. 世界汉语教学, 2012, 26(1): 85-93.

  4. 4. 周利沙. 从量词“个”的语义发展和性质出发浅析“V个N”结构[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3(3): 208-209.

  5. 5. 袁莉容. 第一、二人称指示语映射使用的交互主观性功能探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9(11): 38-41.

  6. 6. 周清艳. 特殊“V个N”结构的句法语义及其形成动因[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3): 66-73.

  7. 7. 唐雪凝, 张金圈. 表感叹性评价的“这NV的”构式分析[J]. 语言科学, 2011, 10(2): 182-189.

  8. 8. 尧春荣. “你这(个)+NP”的负面评价功能及成因[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 37(8): 145-14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