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2  No. 02 ( 2022 ), Article ID: 48836 , 8 pages
10.12677/AE.2022.122080

后疫情背景下班级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以成都中医药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

木本荣*,李丽群*,刘文雯,卢长青,许昌荣,罗妮妮#,余小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收稿日期:2022年1月20日;录用日期:2022年2月16日;发布日期:2022年2月22日

摘要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的各项生物技术在临床救治、疫苗的研发、药物和检测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各方面也开始进一步重视生物医学产业的战略价值,但还存在着人才匮乏、自主知识产权过少、产业化能力低等方面的问题。后疫情背景下,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机制以及学生自身时代特点都对班级建设产生了新的影响,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班级建设亟待思考。

关键词

后疫情,班级建设,生物科学,人才培养

Reflections on Clas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A Case Study of Biological Science Major i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nrong Mu*, Liqun Li*, Wenwen Liu, Changqing Lu, Changrong Xu, Nini Luo#, Xiaoyue Yu#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Jan. 20th, 2022; accepted: Feb. 16th, 2022; published: Feb. 22nd, 2022

ABSTRACT

Since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China’s biotechnology industry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and breakthroughs in clinical treatment, vac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rugs and testing, and has begu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rategic value of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talents, less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low industrialization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st-epidemic situation, education mode, school-running mod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studen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have all exerted new influences on class construction, it can cast the soul, enlighten the heart, which calls for some new thoughts on class construction.

Keywords:Post-Epidemic Era, Class Construction, Biological Science Major, Personnel Training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国家已经将生物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生物方面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而高校作为人才的输出基地,班级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班级建设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成都中医药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探索了传统管理和班级特色上取得的一些成就,也对班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举措。

2. 专业建设背景

2.1. 后疫情背景下的班级特点

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教育方法的变革,教育理念的转变都对班级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冠肺炎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在疫情防控中整体表现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但也有部分学生的思想受到负面影响,基于此特点,在进行班级建设时,班级管理者应以良好积极的心态,结合终生教育的理念,在“云教育”的教育新模式下,明确疫情防控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宣传引导、组织动员和心理疏导等工作,更要制定切合本班学生特点的管理策略 [1]。

2.2. 后疫情背景下生物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国家已经将生物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推动了生物安全法的建立,生物安全即将成为一道国家的“防火墙”。在生物和生物安全专业学习领域中,中国可能还处于发展中的状态,但是在很多其他国家,比如澳洲,生物专业已经发展到成为刚需专业的程度。由此看来,我国生物专业的人才培养更为必要,做好高校的班级建设便是首要任务。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不仅仅是教学意义上为教学服务的工具,更是班级成员共同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其核心是班级的发展理念和社会贡献能力,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 [3]。

3. 探索阶段生物科学班已有的班级建设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生物科学班在传统班级管理的基础上总结并改进班级建设的制度方法,创新性地结合生物医学专业特色,横纵结合,多位一体,力求做到全方位发展,充分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

3.1. 基于传统管理,落实班级建设

1) 领导参与和重视

为了落实全面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导学生成长成才,领导重视学生培养,班级建设组织保障有力。除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促进班级团结紧密外,校领导和院领导深入生物科学班,注重班级内部合作包容理念的深化,并就考研、就业等多方面为学生提出指导意见。措施有力,成效明显,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2) 红色基因强信念

学校举办的升旗仪式观摩活动、国旗下的讲话、红色影院活动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实践活动等一系列红色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功绩,弘扬传承民族革命精神,有效加强了学生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化了学生理想信念。

3) 远见目标激潜力

自大一开始,辅导员就对生物科学班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以此来作为激发班级的活力和战斗力的动力。以班委为中心,团支部为指导,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广大团员青年为主体,双线并举,齐头并进。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的思想引导,将其融入班级建设,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外化为班级成员的自觉实践。并结合班级实际和特色以及目标愿景等,建立了相关的班级民主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和指导教师联系制度等 [3],一系列组织建设的完备为目标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4) 团建活动缩距离

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生物科学班开展了一系列班级活动,如赴熊猫基地研习、首次学生见面会、元旦晚会、中秋联谊晚会和户外团建等,有效地促进了生物科学班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培养团队精神,有效推动了团队成员执行力的提升,创造了较好的班级氛围。

3.2. 开创班级特色,争做学院先锋

1) 学院首创公众号,搭建平台亮名片

生物科学班是学院第一个创建班级公众号的班级,术业有专攻,班级成立了专门的推文组,推文收获了院级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创建班级公众号,不仅门槛低、成本低、覆盖面广、效率高,还能充分利用其即时、移动、互动、数据化等特点,紧密契合当代青年学生“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处不在”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班级搭建了一个记录的平台。推文中不仅有每个同学的最初愿景和成长记录,更有班级活动的及时记录,为班级发展提供量化依据。同时班级公众号也正成为一张亮丽的班级名片,辅导员与班级导师共同推动班级推文的推广,让更多的企业和专业机构了解生物科学班的学生特点和班级风采,为生物科学班的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 优秀前辈助引导,双师共管更高效

树立典范,聚力前行。生物科学班特邀学校年度教师、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及博士前辈与同学们分享经验,从更高层次带领学生认识专业优势,提高专业认同感,为生涯规划的学习指明方向,推动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同时辅导员与班级导师协同管理,班级导师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可以提供专业指导,可以有效地解决辅导员在专业知识引导方面的不足,同时也使辅导员有更多的精力进行班级管理,促进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有助于“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的建设,充分唤醒、发掘、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特色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 [5]。

3) 早晚自习好风气,日程周报益监督

虽然生物科学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强,但也硬性要求每周保证至少有两次早自习和周天的晚自习,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约束性,有效科学地利用时间,督促学生学习进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有助于同学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守时习惯。

以周总结的方式将本周工作内容提取并汇总提交给辅导员,让班委和辅导员都清楚、正确、全面、系统地了解工作重点,明确自身职责,认识工作中的优缺点。另一方面,班级成员每周一、周三、周五将个人当天日程表发到班级微信群,学生行程透明,老师管理放心,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和监督,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教学分组易管理,贴心高效一对一

在许多学科中,教师都会有小组作业,考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生物科学班按学号划分小组,并选出小组长,责任分配更加明确。不仅方便教师上课时任务的分组分配,也易于班委干部收取作业,实验室卫生清洁任务分配,在出现问题时也能快速找到对应小组,提高了管理效率。一般情况小组内学生成绩呈现阶梯状,对于相对较差的学生实施一对一帮扶,即学优生对学习预警的同学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助,鼓励相对落后的同学,帮助建立自信,保证健康心理。同龄交流更为有效,学习针对性强,提分效果明显,班级氛围更融洽。

5) 校内处处有身影,假期实践有先锋

35%的班级成员接触大学生科研创新,16%担任校级干部,16%担任院级干部,3%担任社团干部。班级学生的社交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实干意识和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整体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体现着班级良好的精神面貌,把实践收获转化为推动大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实际成效。生物科学班学生除了在校内积极活跃外,在寒暑假期间也积极开展活动并提交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生物科学班学生们的身影积极地活跃在在各企业、各社区,做义工或见习。其中不仅包括由辅导员介绍到医院实习的同学,也有自主在社区做疫情防控活动的志愿者,学生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将核心主义社会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4. 班级建设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4.1. 高校普遍问题

1) 班级建设目标模糊,班级集体意识淡漠,班级制度科学性不足

班级建设还缺乏整体性、针对性、长期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在更高层次上塑造班级育人的目标愿景,形成班级应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委干部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仅限于机械性任务的交接,班委干部和普通学生对未来目标不明确,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这就造成了班委干部办事积极主动性不高,拖沓行为难根除的现象,压抑了班级创造性和活力 [1] [6]。

当前大学生特别是“00后”,明显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观念。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团队合作能力不强及集体荣誉感不强的现象。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部分学生沉迷于虚幻世界,逃避现实,在人格上脱离了集体,学习困难,性格孤僻的学生不在少数 [7] [8]。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自身能力强,但班级归属感不强,不愿为了班级花费时间与精力,没有意识到个人发展与班级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导致班级整体集体意识淡漠,班级建设成效不大。

班级建设缺乏民主性和创新性,班委干部缺乏管理意识,做不到相互监督,也没有更加科学规范的班级规章制度,再加上一部分学生自主化管理能力不足,缺乏应有的组织性和约束力,执行力跟不上明显,导致许多制度形同虚设,班级缺乏自我检测、自我调控的能力,严重阻碍了班级工作的正常运转 [7] [8] [9]。

2) 班级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班级活动过于形式化

班委干部是全班的指针和领航旗,是班风的导向,必须在各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发挥表率作用。但是,部分班委干部没有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绩点排名靠后,导致工作缺乏感召力;也有些工作责任心不强,只想获其名,不担其责;另一些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死板,不近人情;更甚者缺乏对学习和工作的责任感,学习敷衍,办事拖沓 [8] [9]。

由于管理队伍的力量薄弱,班级氛围不浓厚,导致生物科学班学生集体意识淡漠,在学校经常开展各种学生活动中较为被动。如“网络征文”、“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帮助学生发展的活动,大部分时候是学院或学校的硬性要求,导致一些学生对这类活动产生负面情绪,往往只是抱着娱乐或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参加活动,却没有体会到开展这类活动的意义,从而导致班级活动停留在形式上,未能发挥班级文化的实际作用 [5]。

4.2. 生物科学班突出问题

1) 宿舍问题尤其突出,核心班委力量分散

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心理以及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社群影响,寝室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生物科学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性格强势,与他人分享意识薄弱,团队合作能力差,导致宿舍成员之间攀比多,缺乏包容,遇到事情不能妥善解决,再加上寝室成员家庭结构、家庭条件、家庭条件以及思想行为各异,导致矛盾纠纷难以调和。生物科学班的寝室矛盾确集中于核心班委之间的宿舍,核心班委间的冲突极大的影响了班级的舆论氛围和学习气氛,使班级建设受到很大阻力 [5] [10]。

班委干部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导致班委之间缺乏团结合作,配合管理程度不够,职责分工不明确,意见不一,难以协调。看待问题多局限于自身,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角色置换,不会体谅和宽容他人。另一方面,班委干部之间出现矛盾时,沟通的语调语气等问题会导致班委间的摩擦,甚至出现二次矛盾,会抵消掉班干部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导致班委之间没有足够的向心力 [7] [8]。

5. 问题分析

5.1. 学分制对班级建设的冲击不可避免

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不再受制于家长和教师,进而转变为秉持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下进行的自我约束学习,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课堂集中和课后复习。学分制教育实施后,大部分课程都是学生自身依照自身兴趣选择学习,导致相同时间、同一班级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室学不同的课程 [9]。这将导致同班同学相处、一同学习的时间大大减少,学生对于班级的概念逐渐被淡化,对班级事务的关注也越来越少 [6]。

5.2. 学生自身的时代特点

1) 家庭结构改变,理想信念缺失,集体观念忽视

改革开放后,家庭结构趋于单一,4-2-1型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社会主流的家庭结构。存在一些独生子女存在个性缺失、自私、责任意识淡薄、集体观念不强、不懂得担当与分享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班级建设 [7]。

另一方面,许多人在大学初期放松要求,理想信念缺失,追求享乐。很多学生不满足于校园生活,强烈的表现意识和成就意识让他们渴望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类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再加之不能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学习方法缺乏针对性,虽然接收了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还没有自主控制决定的意识。

一个班级从不缺乏优秀的学生,然而在很多方面学生更多表现的是一人的实力,有时还会因为合作问题而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任务或是学生工作而互相推诿,这反映其合作能力和觉悟还不够高,没有较好的团队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对集体活动持无动于衷的态度,觉得班级活动与个人利益无关,事不关己,耗费时间精力,不愿过多参与,集体观念薄弱,也导致班级舆论风气差,集体荣誉感不高 [7]。

2) 网络信息迅猛,多元文化渗透,价值取向多元

新媒体应用广泛普及,不仅减少了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也让各种文化思潮泛滥,这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学生影响尤为严重,特别是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享乐主义等文化观念冲淡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中主义、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学生更多地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人格的发展,对目标以外的事情不闻不问,对班级活动不感兴趣 [6] [7]。

6. 探索改进方法及措施

6.1. 学院方面:加强对班级建设的重视

学院应重视班级建设,多到班级中走访调查,找到适应于当代学生的管理办法及措施;提供更多能够让学生接触科研的机会,加强科研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切实解决学生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健全学生管理体制机制,规范管理、宏观协调,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浓厚氛围,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加大经费投入,为学生提供后勤保障;加强学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水平学工队伍建设 [6] [7]。

6.2. 教师方面:加强辅导员和班级导师队伍建设

辅导员是在学生一线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冲锋陷阵作用的第一线人员,与学生的终身教育密不可分 [11]。而班级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做好学生班级建设与管理的首要保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稳定辅导员队伍,通过设置辅导员论坛或专项研究课题、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活动等,开展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等措施,提高辅导员工作实际需要的口头表达、文稿撰写、活动组织、特殊群体教育、班级建设控制等多方面的能力,宣扬全心全意投入学生工作中的爱岗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以加大学生班级建设指导力度 [6]。

6.3. 班级方面

1) 完善管理机制,分段分类指导,明确活动意义

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才能使班级学生互相鼓励、良好竞争、共同进步,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一种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地实现学生自身的发展目标。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量化考核机制,遵循公开、公平、和谐发展的原则,实行班级规范化管理,客观、公平、公正地考核班委干部和班级学生。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出勤、班级活动、文体竞赛、综合成绩等进行综合考察。合理设置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干)、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的评选条件,强化学生评优争优的观念,定期评价考核激励在班级建设过程中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此激活班级活力,提高班级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 [6] [7]。

基于良好的班级环境,从实际出发,在班级开展摸底调查。将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汇总并科学分类,建立动态的班级学生数据库,这是以学生为本的生动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的基础和前提。分类化指导是因材施教的一种科学方法,与国外高校异曲同工。分段引导能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工作者工作专业化,实现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提高。阶段式指导是分时段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他们各个时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规划都有明显的分段性,因此在实施全程指导时,应制定不同的方案,形成快速、有效、协调的联动机制,形成一个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8]。

班级活动也在班级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共同经历并在其中成长,高质量的活动能促进班级建设,为班级带来活力,例如拔河比赛,四史红歌比赛等。开展活动前,应由学生讨论并完成活动策划书,明确参与意义,制定详细的方案并落实,活动中注意过程的记录与学生参与心得的收集。并在活动结束后提交活动报告,做好活动推文,明确活动的收获和不足及改进方法。为了更好地为以后的课堂活动提供借鉴,提出目标,总结得失 [5]。

2) 开展班委岗前培训,协同宿舍有效管理,提升学生管理能力

辅导员对选拔出的班委干部进行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培训,同时提出职责要求和考核标准,与班委干部多沟通多联系,培养可信赖的干部团队。可请高年级班委干部对新当选的干部进行一对一的岗前培训,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加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也能与高年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以后工作中如遇到困难,也能达到快速、准确、有成效的帮扶效果。班委干部带头将各大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共同举办和总结活动,能够有效的增强其配合管理能力 [9]。

协同宿舍的有效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辅助。第一,通过学校组织的宿舍建设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班级宿舍建设中,使班级宿舍舒适整洁。并帮助宿舍学生建立起互助友爱、团结协作的人际关系。第二,宿舍室长建立健全的宿舍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同宿舍学生生活中的不正常情况,并及时反馈给班委或辅导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解决问题。班委干部把班级活动落实到每一个宿舍,如每日健康填报、每周青年大学习、每一次假期前后人员情况报告等,加强对宿舍室长的思想教育和工作教育,使寝室长具有随时关注同宿舍学生动态、有事情及时上报的意识 [10]。

3) 树立班委标杆,利用鲶鱼效应、互动效应激发班级活力

鲶鱼效应是指将一条鲶鱼放入沙丁鱼后,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将大大提高,这是因为当鲶鱼加入沙丁鱼后,沙丁鱼会自然加速游走,从而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避免死掉,这种被对手激活的现象在经济学上被称为鲶鱼效应。在班级建设上,“鲶鱼效应”同样适用,在班级建设缺乏活力的情况下,可运用鲶鱼效应来提供班级建设的动力。比如,班委干部队伍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和竞争机制,往往缺乏活力,可以考虑设立班委干部轮换机制,每学年一次,并加“实习”,让他们有危机感和竞争感,在其实习期间让这些预备干部成为“鲶鱼”,带动整个干部队伍的活力与工作热情 [12]。

同时,学生干部自身建设的水平与班级整体自我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班委干部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工作热情,能够认清自己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班委干部塑造优秀的典范,传播一种奋发、积极、和谐、平等的班级精神,有效地将同学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与此同时,通过班委干部这个先锋队树立正确、健康的风气,带动全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了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与学生自身积极进取的良好双向互动 [12]。

7. 展望

新冠疫情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后疫情背景下的生物科学专业要承担更多责任,为生物人才输出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在班级建设中,纪律管理、班级战斗力与高校教育相辅相成,班级建设应面向未来,树立新的自信,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上的优势,积极推进生物科学在生命科学、生物安全领域内重大的关键技术上的创新 [13]。以国家目标的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生物技术科研平台和基地的建设,为推动人类健康和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上举措作为参考,有望在生物科学专业的班级建设中发挥作用,培养生物科研方面的人才,为生物安全做出一定贡献。

致谢

感谢四川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成都中医药大学《物理学》课程、成都中医药大学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示范课程《物理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校级线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物理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核心通识课程《物理学与人类文明》、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导引未来”协同育人工作室等建设项目的支持。

基金项目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GZD202014, ZLGC202143)。

文章引用

木本荣,李丽群,刘文雯,卢长青,许昌荣,罗妮妮,余小月. 后疫情背景下班级建设与管理的思考——以成都中医药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
Reflections on Clas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Post-Epidemic Era—A Case Study of Biological Science Major i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教育进展, 2022, 12(02): 476-48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2080

参考文献

  1. 1. 张楠. 新冠肺炎背景下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 科技资讯, 2021, 19(12): 197-199.

  2. 2. 彭东渝. 班级团体文化建设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及成绩的影响研究[J]. 教书育人: 校长参考, 2017(6): 51-52.

  3. 3. 林冬桂. 论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J]. 教育导刊, 2000(11): 11-14.

  4. 4. 颜雪艺. 高校辅导员与班导师协同育人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20): 61-62.

  5. 5. 任虹, 彭波, 杜晓娟, 杨欢. 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17(S1): 48-50.

  6. 6. 王爱英, 夏吉凯, 张潇丹. 高校学生班级建设状况调查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8): 54-56.

  7. 7. 谷雨. 实施“四位一体”大学新生班级建设的途径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4(7): 74-77.

  8. 8. 诸葛福民, 石南. “六位一体”的高校班级建设工作体系框架建构[J]. 中国成人教育, 2015(19): 72-73.

  9. 9. 张艳萍. 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5): 113-115.

  10. 10. 李娟婷, 王璐. 大学班级建设管理的新模式[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 16(4): 126-128.

  11. 11. 李家成, 郑雪. 论终身教育视野下的班级•班级建设•班主任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1): 1-6.

  12. 12. 殷姿. 高校学生干部建设与班级建设的关联性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5(4): 65-69.

  13. 13. 肖文冲, 简燕进, 张权生. 班级文化建设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意义[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18): 18-19+25.

  14. NOTES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