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tional Education
Vol. 12  No. 06 ( 2023 ), Article ID: 75632 , 5 pages
10.12677/VE.2023.126157

其它课程与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程协同创新的具体方法研究

张易龙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20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14日;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1日

摘要

思政课程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对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决定性作用。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时需要结合其他课程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将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变。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其它课程与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程协同创新,从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旨在充分发挥各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不同学科间知识共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其他课程,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程,协同创新

Research on Specific Method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etween Other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Yilong Zhang

School of Marxism, Hunan Environmental Biolog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ngyang Hunan

Received: Oct. 20th, 2023; accepted: Nov. 14th, 2023; published: Nov. 21st, 2023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ir teaching quality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students’ profes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When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courses, with the goal of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s into modern education model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exploring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etween other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Starting from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ies,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specific reform measures will be proposed, aiming to fully leverag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among various courses, achieve knowledge sharing among different subjects, promo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Keywords:Other Courses,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农业职业院校在开展思政课程时,可通过融合“农科+”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将一切有利于思政教学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教学资源等要素进行整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课程协同创新中,各专业教师之间应加强协作交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加强基础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提高育人质量

在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程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基础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构建“双基”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结合农科类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农(林)大园艺技术应用方向”为例,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建立了“两课合一”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评”四位一体,形成教师主导、师生互动、生生互促的良性育人机制。

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融合发展中,必须围绕国家对人才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内容。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科交叉渗透以及加强实践性环节建设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积极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有机衔接、协调推进。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明确指导思想,增强思政课程融合发展意识,提升融合发展能力。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思政课程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融合发展保障措施。从顶层设计上把好意识形态安全关、制度文化建设关和师资力量培养关,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融合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第二,突出特色优势,打造思政课程融合发展品牌,夯实思政课程融合发展根基。立足学校办学定位,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时代气息的校本教材,创建富有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对于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政课程或专题进行重点突破,使之成为引领高职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三,积极探索有效路径,拓展思政课程融合发展空间。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平台,开展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丰富课堂内外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第四,注重协同联动,推动思政课程融合发展成效,形成合力育人格局。以专业教师团队为主体,整合各部门教育资源,建立起“教–学”互动合作关系。总之,在农业职业院校开展思政课程融合发展是一项全新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站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高度,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变化,不断探索新常态下思政课程改革的新路子,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3. 建立全员育人理念,构建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如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人才培育中必须重视形式上的创新。一是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对其人文素养的培育,这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必要保障,也是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必备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将人文素养贯穿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构建“人本”教学理念,创设良好情境,营造和谐氛围,加强情感交流等方式来提升高职生的人文修养与综合能力。在讲述完理论后,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会学生将理论知识贯穿到实践操作中 [1] 。二是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制度,改变以往的单一化考核方式,实现多元化考核体系的建立。从评价方法上看,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评价标准来看,可以根据不同对象制定相应的考评指标,并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进行测评。对于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改进学生评价反馈机制,构建以“多元主体”为核心的多元化、多层次、立体化评价体系。四是加强实践环节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总之,唯有符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与认知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才能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摆脱原本的传统模式,真正推陈出新,走上新的发展之路。

4. 通过思政教育优化教学流程,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成长路径

将思政教育的核心概念、原则和实践与农业技术相关系统课程内容有机整合,构建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标、专业知识学习为主线、专业技能训练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体系具有思政课融入专业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强等特点,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高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确保思政教育的重点与技术知识的学习相互渗透,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通过设置思政专题或主题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对社会责任和农业发展等话题的思考,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2] 。另外,教师要设置评估和反思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评价工具进行自我反思的方法,增强自我完善意识。实现以思想教育为引领、专业课为基础、职业技能训练任务驱动下的全过程育人机制。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从职业院校角度讲,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从农(技)业生产单位角度来看,要建立健全一支优秀的农科类学生团队,发挥好人才支撑保障作用。从涉农企业来看,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引导学生投身到农村经济建设中去。为此,学校应加大对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力度,建立有效的职业规划制度和激励机制,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同时还应重视对农(技)业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和困难,从而真正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第二,改革教学内容。针对当前农科类专业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与思政教育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可尝试将“新三段式”教学法运用于课程教学之中。即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不同阶段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让每个学段都有对应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采取分阶段实施教学,逐步递进的方式,构建起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第三,及时反馈与指导。思政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因此需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要不断地了解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相关主题班会或集体学习等形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动,共同成长进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

5. 实现思政“两课”实践教学的协同,形成多主体协作模式

为了实现思政“两课”实践教学的协同,提升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应积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学定教是思政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保障。因此,在协同教学中,需要明确不同学科教学目标及内容,并形成合理的衔接关系。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思政课程,都应该紧密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学。此外,建立多主体的协作机制,形成学生参与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模式。比如思政课程可以与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有机结合,由专业课程老师提供支持,思政课程老师提供指导。

在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中,要从宏观到微观,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思政课堂的高效运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坚持把好课程内容关,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增强实践性环节的比重。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注重融入思政元素,发挥“两课”本身具有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两课”教学向纵深发展。其二,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序列,使每个阶段有各自侧重点,确保每个模块均能达到预期目的。要求学生完成“思修”课程学习后再参加相关课外活动。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增加选修模块,拓展学生知识面。其三,在实践安排序列上,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课内课外一体化。二是校内校外相融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最后,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让“两课”真正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3] 。

6.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渗透式教育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校园文化塑造中,高职院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先进文化,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育人环境、教学过程和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使高职生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积极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广大师生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要充分发挥党领导下的共青团组织作用,不断提升团组织自身能力素质,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另外,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等载体在培育校园文化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另外,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三下乡”志愿服务“红色之旅”主题团日活动、校园文艺汇演、志愿者服务队等等,不仅能够丰富高校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综合素养,且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

7. 更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扩大思政教育资源覆盖面

新时代加强高职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措施与实践中,更新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体系是核心所在。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社会实践、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 。另外,引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政教育,如: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等领域,为高职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在思政教育中加强对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的培养。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业实践活动、邀请企业家和创业者进行经验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和能力。同时,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修订思政教育教材,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提供更加适应学生需求和现实问题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知识,增强创新能力。从宏观上来说,要构建一个系统全面、覆盖广泛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引导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从微观上讲,要建立以学校为主阵地的全方位立体育人格局,形成全员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式育人机制,把思政课建设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和重要抓手。

8.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其它课程与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程协同创新要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顺序来进行,并在教学内容上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社会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

基金项目

2023年度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程“以学生为本”的协同创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NZSZK2023QN016。

文章引用

张易龙. 其它课程与农业职业院校思政课程协同创新的具体方法研究
Research on Specific Method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etween Other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J]. 职业教育, 2023, 12(06): 1017-1021. https://doi.org/10.12677/VE.2023.126157

参考文献

  1. 1. 胡晓锋, 陈影, 李婉婷. “岗课赛证”与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9(7): 142-144.

  2. 2. 林莉, 郑芳. 涉农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创新分析——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22(29): 64-66.

  3. 3. 黄立文.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检专业为例[J]. 品位•经典, 2022(9): 105-108.

  4. 4. 罗莉. “三全育人”理念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文教资料, 2021(7): 80-81+4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