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3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79377 , 6 pages
10.12677/ACPP.2024.1310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域下高校研究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杨中婕

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10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10日;发布日期:2024年1月18日

摘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做好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关注“现实的人”。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研究,从加强价值引领、关注学生实际和激发学生潜能三个方面构建提升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态度、温度、深度”的三维度发展路径。

关键词

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Humanism

Zhongjie Yang

College of Automation & Colle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Dec. 10th, 2023; accepted: Jan. 10th, 2024; published: Jan. 18th, 2024

ABSTRACT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o do a good job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is an important lin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work of cultivating people. Marxism human theory guid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ay attention to “realistic ma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Marxist human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hree-dimensional development path of “attitude, temperature and depth” to enhance the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graduates from three aspects: Strengthening value guidance, paying attention to students’ reality and stimulating students’ potential.

Keywords:Graduates,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rxist Humanism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人,包括人的需求和人的发展,且其把小我的解放与全人类社会的发展样态辩证统一,个人获得充分发展,全社会才会踏步向前,反之,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也会影响个人的发展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态,互联网成为语言符号的高效传播载体,极大变革了社会交往的中介,也改变了主客体交往的方式。网络的虚拟特性为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但也极易让教育者陷入“工具理性”陷阱。研究生群体是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准确把握研究生群体的需求和发展是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核心要义为指导,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育“人”本质,为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2. 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分析

2.1. 研究生群体客观特性

当前研究生群体已由“90”后慢慢向“00”后发展,其成长过程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和经济社会环境的高速发展。因此,当代研究生群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网络粘黏性高,价值观多元化,易出现价值观紊乱隐患。研究生群体由于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前沿科技信息等需求,需要频繁浏览网络信息,网络是研究生群体重要的学习阵地;知乎、小红书、B站、抖音等内容平台提供的形式多样的资讯方便研究生群体快速了解世界各地的时政要闻、名人轶事和生活趣事等,网络也是研究生群体重要的消费娱乐阵地。受益于国家社会经济状况的稳定与富足,该群体在消费观念上更加追求精神满足,互联网带来的爆炸式信息增长,为该群体开拓了眼界,也让他们对于文化更加接纳与包容,呈现多元文化属性。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点,置身于孤立的虚拟网络环境中,因缺乏面对面的交流、真实的情绪体验和客观环境的约束,如研究生意志、信念不坚定,容易出现认识迷茫、价值观紊乱等情况,甚至突破道德底线、触犯法律。

群体多样化,思想初步成熟,有强烈的成长动机。研究生群体从学历层次上,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位类型上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学习方式上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入学方式上,有直招入学的,也有全国统考入学的,全国统考入学的包含应届考生和往届考生;婚姻状态有已婚和未婚。总体而言,研究生群体和本科群体相比年龄分布更广、学习方式更多样。经历了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该群体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对于未来发展会有更多思考和规划,思想初步成熟。因面临科研、就业和婚恋等压力,研究生群体对于信息的选择更加务实,成长意愿强烈。

2.2. 互联网作为传播载体的机会与挑战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阵地建设阶段、逐步成熟阶段,目前已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媒体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互联网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是源于社会实践技术性变迁的必然,智能媒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资源在网络空间中以音频、视频、H5等形式传播,大效度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延展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多媒体以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增加了教育内容的故事性和画面感,使教育内容更具吸引力,且更易吸收;其二,网络空间不限时间和场地,受教育者可随时随地检索和接收学习内容,且网络空间学习资源浩瀚广阔,便于受教育者自主学习;其三,网络空间具有包容和开放特性,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其既是输入空间也是输出空间,既是学习场域也是交流沟通场域,便于受教育者更好合作学习。

网络空间对数字资源广博而形式多样的存储和共享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充满挑战。其一,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教育内容在网络空间唾手可得,教育者不再是受教育者获得教育内容的唯一途径,而且有可能网络上部分内容更优质,教育者的公信力下降,主导地位弱化;其二,网络空间内容庞杂而质量不一,且网络空间的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定义模糊,管理和审查难度大,造成网络空间内容虚实夹杂,受教育者接收的教育内容质量难以把控,易受不良信息误导;其三,受推介算法等智能化技术的影响,受教育者被精准投喂,困于信息茧房,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内容被窄化和固式化。

2.3. 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多方面显示,目前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未受到足够重视。

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较少,教育主体未凸显。在CNKI中国知识系列数据库中以“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进行检索,仅有151条检索结果,总体研究数量偏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体主要以本科学生群体为主,研究生群体特性未受到充分考虑和重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价值主体的发展需要,只有充分考虑研究生群体特性,才能增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从而增强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单一,教育功能未充分发挥。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价值引领、实践指导和激发潜能三维度功能,目前部分高校主要以文件学习、政策传达为主要途径开展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单一。高校未厘清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职责,且在开展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与研究生的互动,理论指导和学生实践成效缺乏沟通、反馈和提升的途径,教育功能未充分发挥。

3. 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理念前提分析

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培养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强其爱国情怀、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文化自信的态度,进而促使研究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只是作为理想、作为职责等等存在于想象之中,而这也正是社会主义者所向往的” [2] 。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外部社会满足生命个体的需要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

3.1. 尊重研究生群体主体价值,促进其自我身心和谐

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该群体经过多年的求学经历,特别是本科阶段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历练之后,思想日臻成熟,人格逐渐独立,该群体能敏锐辨别沟通双方人格是否对等,其独特的人格是否获得尊重,如果不是以尊重为前提,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往往表现为漠然和漠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 。人是“现实的人”,从事着具体的现实活动,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与现实活动直接相关,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研究生在高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有效开展依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根据环境内容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制度、科学发展水平、教育体制、教育行政管理水平、家庭情况等,对于研究生群体而言,和其直接产生联系和直观感受的教育环境因素包括学校学术和人文环境、导师和辅导员育人水平等,良好而高自尊的育人环境,有助于研究生群体激发身体机能,保持身心和谐,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

3.2. 服务研究生群体主体权益,促进其与他人的和谐

研究生群体普遍具有清晰的生涯规划、明确的学术定位和职业目标,高校研究生培养理念要实现从“管理学生”到“管理学生 + 服务学生”的角色转换。“管理”的主体是教育者,管理目标是既定目标,遵循教育者的意志;“服务”的主体是受教育者,需要考虑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利益。高校教育需要在宏观方向如爱国教育、价值观、学术道德和学术要求等方面给与研究生引导及规范要求,同时也要考虑研究生群体的发展需求和现实困难。

研究生群体实际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导师、辅导员和研究生教学秘书。和研究生教学秘书接触主要是咨询教务相关问题,一般都有明确的规范要求。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教研[2020] 12号)中指导行为准则第八条指出,导师在实际指导中要加强人文关怀,关注研究生学业、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 16号)提到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初衷和目标。

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基础和保障,正确的理念教育和多平台的交流和锻炼则是研究生群体与他人构建和谐关系的途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再到如今的普及化教育,高校一方面需要做好学生的学理知识传授和知识的再创造,同时也需要思考学生的实践教育,为学生创造和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素质潜能全面迸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利益关系。

3.3. 发挥研究生群体主体作用,促进其与社会、自然的和谐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价值体系由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组成,个人价值指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获得满足,社会价值指个体能给团体、国家带来正能量,为团体或者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研究生群体经过高校的培养最终会走上社会,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也会拥有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私人生活,要想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一方面需要具备高层次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不断挖掘自我潜能,完善自我。只有科学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 。

人类源于自然,人类生存依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发展依赖于良好的自然资源,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研究生群体需建立正确的地球观,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日常生活中坚持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寻求低碳排放替代方案,如随手关灯、绿色出行和减少垃圾污染等。高校教育也要加强理念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域下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分析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追求,与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契合,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引构建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可从“态度、温度、深度”三维度提升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加强价值引领,坚定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态度。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目标是价值引领。通过传播和普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施以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从而引导研究生群体在多元价值体系中立主导,使其发展符合国家社会期望。一方面,高校开展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确认识价值引领责任,坚持内容为王,建设优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平台,多模块、多层次整合教育资源;同时,高校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承担起将优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推介给研究生的职责,积极促进研究生群体接触进而内化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高校应整合全校优秀教师资源,结合高校红色校史、优势学科建设历程、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等不同主题,通过“开学第一课”等形式为全体研究生开展兼具高思想和大情怀的首堂系列思政课程,为研究生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和鲜亮的思想底色;同时,高校要加强培养研究生群体针对网络形形色色舆论观点的甄别能力,借助焦点、热点问题帮助研究生群体辨别是非,稳固主流文化观。

关注学生实际,体现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温度。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遵循是学生健康成长,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引,聚焦学生本位。首先,增强教育者网络育人素养。一方面,教育者要增强网络育人技术技能,综合提高网络课程课堂、网络思政微课堂等呈现实效,增加网络课堂的内容针对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命个体,对于学生通过网络表达的学术问题和思想困惑,要及时回应,予以疏导。研究生群体具有强烈的成长动机,对于职业发展有明确的规划,教育者要正视学生的发展需求,协助研究生做好生涯规划。其次,树立“管理学生 + 服务学生”育人理念。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宏观方向上要符合国家主流文化要求,在微观育人实践上要考虑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尊重个体差异。最后,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加研究生群体互动和反馈途径。借助主题教育活动增加研究生群体反馈的途径,如网络留言、弹幕评论等形式,了解研究生群体对于主题活动的参与热度、聚焦问题和主流观点等,利用高效便捷的网络工具对主题活动进行闭环管理,根据研究生群体直接、真实的反馈帮助教育者了解研究生群体的思想现状,促进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激发学生潜能,彰显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深度。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标是促进研究生群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研究生群体的当前发展需求和长期发展需要,如就业技能传授结合择业观和就业观教育、恋爱心理教育结合婚姻观教育,既关心研究生体魄的强健,也关注研究生心理的健康,促进研究生长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和国家发展大势相结合,如科技自信自强教育、爱护环境教育等,凝聚思想共识,帮助研究生群体建立主人翁意识和大局意识,促进研究生发展和国家发展同频同步。

5.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 [5]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高校研究生教育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探究提供了科学指引,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关注研究生的本质、研究生的需要和研究生发展,促进研究生的主体价值充分发展,研究生的主体权益充分体现,研究生的素质潜能充分发挥。

基金项目

本项目由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网络思政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资助(编号:YWSZ202105)。

文章引用

杨中婕.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域下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Humanism[J]. 哲学进展, 2024, 13(01): 140-14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1022

参考文献

  1. 1. 新华社.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李克强作出批示[EB/OL]. http://m.xinhuanet.com/2020-07/29/c_1126301069.htm, 2020-07-29.

  2. 2. 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3.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 4. 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M]. 第10版.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5. 5. 习近平. 之江新语[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