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0  No. 06 ( 2021 ), Article ID: 43503 , 5 pages
10.12677/ASS.2021.106217

山东高校文学类社团发展现状研究

张涛,潘秀慧

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收稿日期:2021年5月24日;录用日期:2021年6月21日;发布日期:2021年6月28日

摘要

大学生社团是高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文学类社团更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和培养社会服务意识的重要平台。本文以30家山东省文学类社团为案例分析对象,从文学类社团类型、社团活动、社团管理、社团运行机制及内外影响力、社团平台建设等维度出发进行调查,分析高校文学类社团发展现状、影响其发展的内外要素,并从自由与规制冲突下的社团管理、传承与创新理念中的社团活动、扩大与改变视域下的社团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发,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文学社团,山东,现状及建议

A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Societies in Shandong Universities

Tao Zhang, Xiuhui Pan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Received: May 24th, 2021; accepted: Jun. 21st, 2021; published: Jun. 28th, 2021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a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literary associations ar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arry out self-education, improve their humanistic quality and cultivate their awareness of social service. Taking 30 literary socie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case stud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ypes of literary societies, activities of literary societies, management of literary societies, operating mechanism of literary societi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luenc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of literary societies, etc.,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socie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development, and from the freedom and regulation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munity,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in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activities, expansion and change in the field of vision of community build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development proposals.

Keywords:Literary Societies, Shando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大学校园是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重要平台,大学生文学类社团是育人的重要载体,高校文学类社团对于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推动和促进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活跃校园文学氛围、繁荣校园文学创作、建设校园文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当今很多高校文学类社团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社团特色同质化、社团影响力欠缺、吐旧纳新动力不足、活动吸引力有待提高等,由此,对其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山东省高校众多,更是具有片片文学沃土,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将这里的文学类社团作为研究对象,兼具普适性与代表性,可以得出较为适宜的发展建设建议,同时为今后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第一手考察资料。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山东省本科院校的30家文学类社团。山东省近70所本科院校中有文学类社团近60家,通过了解各社团实际发展情况,选取其中30家有代表性的社团进行调查研究,取样影响因子为社团内外影响力及活动规模。因疫情防控需要,采用以线上调研为主、线下调研为辅的调查方式。

2.2.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同业调查等方式,经过前测、试测等步骤制作调查问卷,其中包括面向高校大学生的选择题式调查问卷以及面向文学类社团管理层人员的开放性简答题式调查问卷两种,而面向文学类社团成员的问卷则做兼备以上两种方式。本次调研发放选择题式问卷共计698份,其中有效问卷687份,有效回收率98%。发放开放性简答题式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由此,本研究获得了有关社团的日常管理与活动、社团运行机制、社团内外影响力、社团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2) 访谈与分析归纳:本研究于2021年三、四月份通过访谈部分社团的管理人、主要成员,获知社团发展脉络、发展经验及目前发展困境。之后结合笔者作为文学类社团原社长的工作经验,对社团面临的共性难题进行分析、总结。

3) “自者”研究:笔者作为文学社社长,从“自者”角度出发,通过主持驻烟高校文学友谊节关于“文学类社团发展困境与何以破局”等研讨会,亲身规划、组织贝壳文学社相应的创新性活动,由此提出更具可信性、可操作性的结论与建议。

3. 高校文学类社团的发展现状

在今天,高校大学生社团正一路高歌猛进、蓬勃发展,而高校文学类社团的发展状况起起伏伏,亟待规范、完善。

3.1. 社团管理

通过对社团管理层以及社团成员的访谈,可知文学类社团受学校社团联合会、团委、学生会与指导老师等多主体的外部管理,其中指导老师对于社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大都为学校管理部门、挂靠单位或者院系安排聘请,有较少社团或者没有指导老师,或者不知道是否有。指导老师参与和指导社团活动的次数及程度参差不齐。

除外部管理外,文学类社团内部实行自主管理,其大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社团规章制度,例如:财务管理公开透明、定期换届纳新。同时社团各部门机构职责明确,实行分工负责制,其中社团领导班子之间的凝聚力与团结度、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3.2. 社团活动

笔者通过自身组织社团活动和参加其他社团的活动,发现除纳新活动以走班宣讲、发放宣传单页的形式进行外,文学类社团的基本活动大都以不同主题、相同形式的征文比赛为主。活动由指导老师与社员一同设计,申报流程较为复杂,主要通过公众号、QQ空间等平台进行网络宣传;活动范围大都为校内、院内甚者为社团内部,很少面向山东其他高校甚至全国,工作量较小且活动周期短,活动受众较少;社团活动、办公场地有限,设施配备不够齐全,活动经费大都来自于学校补贴、赞助以及社员所缴纳的社费,较少社团通过社会渠道获取经费,活动经费不够充裕,有时甚至捉襟见肘;活动频率较为固定,学生参与度不高,活动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力有待提高。

3.3. 社团建设

大部分文学类社团无社刊,有社刊的文学社大都以其为名,例如《鲲鹏》杂志社、《漂》杂志社,而刊物质量水平不一,经常出现稿源难求现象;社团定位不够明晰,大都没有形成自己的社团文化内核,社团档案不够齐整,缺少社团历史传承;入社、退社管理规章模糊,甚者“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社团新老成员交接不到位,造成社团未能稳步发展。还有一些高校中出现多家文学类社团,竞争激烈,很难平衡、团结地共同发展。

4. 影响文学类社团发展的因素

4.1. 外部因素

1) 学校支持和重视程度不高,建设资源供给不足

拥有充足的经费,较为固定的活动场地,能为社团的日常活动提供便利。而调研结果显示,社团成员均认为学校对于文学类社团的发展给予的关注度不够,支持和重视程度不高,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社团的发展。

2) 行政化的管理办法,限制自由发展

文学类社团大都受团委、社团联合会、学生会、指导老师等四个外部主体的管理,在这样一种层层叠加的管理体制下,文学类社团的文学实践行政化,出现行政文学权威,活动的申报需层层审批、层层盖章,手续的复杂性大大降低了活动的积极性,阻碍了文学类社团的自由、健康发展。

3) 新兴潮流文化社团的涌现,挤占文学类社团的发展空间

如今的高校社团早已不是原来“几家独大”的局面,更多转向百花齐放。而新兴潮流文化社团更是迎合时代趋势,以其新潮、个性的特点,满足高校大学生的认知需求,因此在像“百团大战”等社团纳新活动中总能吸引招收更多的社团成员。也正因如此,在固定的人数资源面前,社团类型以及选择的增加,自然挤占文学类社团的发展空间。

4) 就业压力、大众文化娱乐化拉大了大学生与文学类社团之间的距离

时代的发展导致了大学生对文学类社团态度的改变。首先,激烈的同侪压力让高校学生在选择社团的时候,更倾向于与自己专业对口或实操性的社团 [1]。其次,作为“数字原住民”的一代人,更容易受到带有互联网碎片化、娱乐性特征的网络文学的影响。

4.2. 内部因素

1) 文学类社团的类型细化与功能泛化,社团定位不够明晰

随着高校社团建设与发展,高校中文学类社团的数量总体上升,社团类型细化,然而在这种细化的基础上,却由于文学社团之间的隐性竞争,导致各个社团的活动出现同质化、综合化趋向,社团本身特色与定位尽失。同时,在一所高校有数家文学类社团的情况下,又会出现社团多、成员少的尴尬境地。

2) 缺乏权变意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文学固然是严肃的,但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文学类社团大都未能结合时代适度改变,其主要体现在社团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僵化,以及社团活动固化(如多为征文活动)、被动化(如领导不安排就不主动组织活动等),缺少积极主动、创新突破精神;很多社团缺少社团责任感,管理层之间互相推诿工作;还有社团新老成员衔接不到位等导致社团发展动力不足,这些都影响了社团的长足发展。

5. 对于文学类社团长青发展的建议

5.1. 自由与规制 [2]:社团管理

1) 学校加强关注,“对症下药”

文学类社团的管理层应积极与校方沟通,阐述社团发展现状与难处,同时产出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和成果引起重视,促使学校根据社团的专业性指向和实际状况,给予文学类社团在制度层面更大的独立发展空间,进一步降低多元管理者个人意志对社团发展的过度干涉 [3]。

2) 指导老师及时落位、认真负责

通过调研可知,社团指导老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指导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是沟通社会、学校与学生社团的桥梁,更是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引路人,特别是文学类社团,更需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指导。高校应重视文学类社团指导老师的选拔与聘任,通过指导老师带动社团发展。

3) 社团自身规范化管理

通过调查,可知高校文学类社团的管理大都较为粗放,需要在葆有文学自由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且规范的社团运作内部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5.2. 传承与创新:社团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是社团吸引大学生的主要因素,也是社团自身定位的主要途径与表现。

1) 通过社团内部活动营造自由舒适的社团气氛。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提升文学素养,不仅需要在语言文字方面下功夫,更需要生活方面的深切体验。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社团团建活动等方式,增添文学社团的生活气,一方面让社团成员体悟到社团良好的社团文化氛围,增强社团向心力,一方面在活动中获取切实生活经验。

2) 通过社团校内校际活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社团可持续发展。对于历届以来都有的活动应取其内核,赋予其时代性,进行形式上的翻新,同时要重视创新,打造精品特色活动,定期举行、大小兼备、跨地跨校跨院联合,以文会友,在润物细无声的审美体验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同时促进文学类社团的抱团发展、全域发展、规模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3) 通过社会活动发挥沟通学校与社会的功能,扩大社团影响力。以文学社为主体开展社会性活动,例如邀请社会著名人士来社团开展讲座交流、深入居民社区举办读书会和进行社会调查等,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搭建社会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可拓宽社团运转经费来源,一方面更可扩大社团影响力。

5.3. 扩大与改变:社团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1) 以中文系为主,招揽社员。将文学社团的建设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为中文系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基地,一方面保证文学类社团的基本成员数量。同时吸纳其他学科学生,多元化社员构成有利于促进跨学科的沟通与交流,激发社员的创作灵感。

2) 培养有领导力的社团干部,采用老带新的社团交接方式以避免出现成员断层现象。深入发掘社团成员的兴趣及所长,使其各骋所长,进一步提高社团产出成果的水平。

3) 建立健全社员奖惩制度,合理制定“kpi (关键绩效指标)”。每学期对社员进行考核,如稿件数、稿件采用率、活动出勤情况、工作认真程度及工作完成情况等。奖惩分明,以此调动社员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社团成员的活动参与度。

6.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团是高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文学类社团更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和培养社会服务意识的重要平台。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高校文学类社团发展模式已经不能与新时代的社会背景及时代需求相适应,本文即以30家山东省文学类社团为案例分析对象,从文学类社团类型、社团活动、社团管理、社团运行机制及内外影响力、社团平台建设等维度出发进行调查,发现社团管理上的多主体规束、社团活动主题与形式的僵化以及社团建设规划不完善等多方面的漏洞,提出急需要用新时代的眼光和思维以及系统化的理论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考量的观点,并从社团管理、社团活动、社团建设等角度提出长青发展建议,以期助力文学类社团今后的健康发展,扩大其影响力,并为今后此类问题的扩展性研究提供分析模式的借鉴。

文章引用

张 涛,潘秀慧. 山东高校文学类社团发展现状研究
A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Societies in Shandong Universities[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06): 1565-156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6217

参考文献

  1. 1. 杨祖一, 丛明, 李睿. 高校文学类社团建设的点滴思考[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0(5): 157-158.

  2. 2. 王卉芳. 自由与规制: 高校文学类社团发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13.

  3. 3. 张玉龙, 王景艳, 崔海峰. 组织公民行为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建设[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34): 40-4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