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2  No. 08 ( 2023 ), Article ID: 70125 , 8 pages
10.12677/ASS.2023.128585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下 农村人情社会“衰退” 现象的分析

——以裕村为例

宋侦勤,杨清苹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23年6月9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26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4日

摘要

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过程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人情社会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霍曼斯社会交换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以农村人情社会演化为研究对象,并以裕村为个案进行分析。运用访谈法和文献阅读法对裕村的人情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展开进一步探讨,深入探究农村人情社会出现“衰退”现象的根源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以期本研究所得结论能为其他相关研究,以及有关现象和问题的讨论等方面提供一些有效参考与阅读价值。

关键词

人情社会,社会交换论,社会关系

An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Decline” of Rural Human Society under Homans’ Social Exchange Theory

—Taking Yucun as an Example

Zhenqin Song, Qingping Yang

School of Sociology,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Jun. 9th, 2023; accepted: Jul. 26th, 2023; published: Aug. 4th, 2023

ABSTRACT

China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ic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created a unique Chinese culture, human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This paper takes Homans’ social exchange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of the research, takes the evolution of rural human socie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makes a case analysis with Yucun as an example. Interviews and literature reading are used to further analyz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humane society in Yucun, and deeply explore the root cause of the phenomenon of “decline” in the rural humane society and its social effect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effective reference and reading value for other related studies and the discussion of related phenomena and problems.

Keywords:Human Society, Social Exchange Theory, Social Relation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长期以来,东、西方文化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中国文化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更为显然。费孝通先生早年就已使用社会结构的分析方法来解剖中国的传统社会,并认为中国是一个有别于西方“团体格局”的“差序格局”社会,人们重视亲属、地缘等关系,这些关系中就蕴藏着人情关系、人情面子。但也有学者指出,做人情社会研究的学者专家不在少数,但也存有不足与值得探讨的空间。如对中国人情社会的研究和对西方团体格局下所产生的人情社会没有足够的清晰和辩证的看待,以及对理论的推演和概念关系之间的逻辑整合方面仍有不足等问题,并且国人运用关系的策略与思路同西方社会理论中的旨趣及指向存在诸多不同,需要加以讨论和研究 [1] 。

在实证主义研究中,将功能分析作为人情研究的重要途径。原因是功能主义的分析能够较为合理地阐述那种处于稳定的人情社会,同时也可通过人情社会现象来对社会的构成做出解释。但是对于那种具有变化大、不稳定的社会群体中来说,功能主义对人情社会的解释力将会大打折扣,失去其自身的魅力与光环,我国的东西南北中,受地理环境、宗教文化、社会教育等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故此,若不能将其分区域进行研究,还以功能分析的角度来进行人情社会的剖析与解读,则会出现那种以偏概全的谬误,陷入普遍逻辑的泥潭中。另外,与功能分析一样,从因果分析的角度来对农村人情社会进行分析也会存在上述缺陷,因果分析是从因到果的一个分析过程,但造成此果的条件是多因多果、互为因果的。因此,以因果之间的关联来对既存社会现象进行解释有失偏颇。

故此,笔者以霍曼斯社会交换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以农村人情社会演化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了裕村为个案分析。运用访谈法和文献阅读法对裕村的人情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展开进一步探讨,深入探究农村人情社会出现“衰退”现象的根源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2.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简述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在西方社会思想史上处于承前启后地位,成为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重要来源;他的交换理论是以斯金纳的个体心理学方法论为基础,吸收了文化人类学以及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成果而成的,认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社会交换就是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 [2] 。

大致看来,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成功命题。这是就个人的全部行动而言的。人的行动与动物有着相似的地方,他要遵循报酬原则。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受到鼓励并获得满意的报酬,那他/她/它就会重复型去做,以期获得更多的回报;第二,刺激命题。在过去的某个时间里,如果某一特定的刺激或者一组刺激的出现让某人获得了可喜的奖励或报酬,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遇类似的刺激他/她/它将会采取相同的行动以求获得高额回报;会给某人的行动带来某种报酬或奖励,那么现在的刺激与过去的刺激越相似,个体就越有可能进行类似的行动;第三,价值命题。讲求遵循趋利避害原则,也即是人们的选择是奔着有回报有报酬的心里出发的,并非问题导向;第四,剥夺一一满足命题。也就是获得的报酬和奖励遵循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一个饥饿的人很需要进食,当吃到第一个包子的时候感觉非常惬意,食欲也很强,但随着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之后,原来那种饥饿感逐渐消退,包子还是一样的包子,但却远没有第一个香了;第五,攻击–赞同命题。简单来说,也就是成本大于报酬或报酬远大于成本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当某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者本应获得的报酬,但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时,他将采取攻击性行为,如通过情绪发泄不满情绪。另外,当某人的行动获得了他所期望的报酬,甚至是获得超出预期报酬时,他将异常开心,并会为了获得同样高回报的行为格外努力,并乐此不彼;第六,理性命题。霍曼斯认为,一个人在选择采取何种行动时,是会考虑到将要为此承担多大的后果,并不是盲目随机做出某一行为。这正如农村人情社会的你来我往。在农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面上看似平淡,实则是具有明显的圈层划分(第三部分再具体论述),这也就是为什么随着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融入后,农村人情社会的功利性在逐步显现的原因。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选择时总会选择那些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其总价值也能够增大的行为,包括初民社会中礼物的交换也是交换者理性选择的结果。

3. 农村人情社会的形成、内涵及其特点

3.1. 人情社会的形成

特定的历史发展轨迹形成特定的文化,特定文化塑造特定的社会,人情社会便形成和发展于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任何十五都有其产生的根源,而要正真了解、认识一个食物,则需要追本溯源 [3] 。中国人情社会的形成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制时期,即宗法制度的形成和产生时期。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家国同构”,国家是按照等级来划分的,家族中的核心领导者对应国家的最高领导者,这一制度的诞生在此后的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这种自给自足的农业发展方式相对稳定,只要有土地就能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但自给自足的发展方式也束缚了人们的自由 [4] 。据历史学家考证,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之下,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走出其出生时的那个狭小的地域空间,在此空间中,人们相互帮助,你来我往,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生活方式,财富、地位、文化等均无差别,因而在具有一定关联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往往会讲求人情关系,也就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所指称的熟人社会。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宗法制度、熟人社会都对人情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存在直接关系。然而,无论是宗法制度社会还是熟人社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存在于一个共同的关系网之中。以西周为例,从微观层面而言,在宗法制中,自周天子以下的其他小宗,他们各自之间大多没有较为深厚的人际交往,对周天子也是出于尊崇,而在各自所属的宗族中则完全相反,在这个共同的关系网中,每一个人都很在乎所在宗族的利益,他们可以为了宗族的利益而献身,维护宗族的利益;从宏观层面来看,各宗族之间同属于一个国家,西周王朝属于一个整体,各宗族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维护当时的宗法制度,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危。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那就是以周天子为中心所结成的关系网虽然几经起落却也存在了几百年,这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是什么让看似松散的周王朝延续几百年,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非常值得学界探讨的一个问题。宗法制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为此,可以看出,周王朝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世袭制家族王朝,家天下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周王朝后期,诸侯国之间血缘的淡化使得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战争不断。

宗法制度和熟人社会所呈现出的现象并不是无私的,这类社会模式之所以能够持续延迟和发展下去关键在于“人情”,人情社会便是这类模式具体化后的缩影,并在其中扮演着一个稳定的协调角色,这种协调过程就被称之为“交换”。霍曼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都是一种交换过程,有情感交换、报酬交换、资源交换、公正交换等 [5] 。这对当前社会亦或是古代社会来说都是较为合理的解释,本文也将遵循这一观点对我国的人情社会做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

3.2. 人情社会的内涵、特点

《礼记》云:“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据《礼记·礼运》定义,情感是人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以“感情”的本土性概念来表达;金耀基是最早将人情概念用来概括中国社会生活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人情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感情、社会规范与道德义务、社会交换的媒介、关系网 [6] ;“人情”是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人情活动是农村生活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个体整个生命历程 [7] ,同时人情也并不仅仅是其现象本身,在中国,人情更多的是其自身之外的效应以及所蕴藏的丰富意义。

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中对下岬村的礼物交换做了详实的分析与解剖,在文中笔者实则是将农村中礼物交换看作是人情社会交往的过程,他的研究为中国人情社会的研究开启了一道崭新的大门 [8] ;人情社会是以关系为纽带、以情感为联系手段、以情理为判断依据的社会模式,也是人们重要的精神寄托 [9] 。人情社会分为不同的圈层,分别是熟人社会(熟人圈)、半熟人社会(混合圈)、陌生人社会(陌生圈)三个圈层 [10] 。这三种圈层对应出现的是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这是生活在三种圈层中的人们所必要的,且需要通过这些来获取更多的社会成就、社会资源。熟人社会圈层,人们为了获得所需要的资源成本相对较低。这一圈层人情社会的运行也比较畅通,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熟人得知,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时间和经费;半熟人社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圈层,该圈层中的人们有相互之间认识的,也有素不相识的,在此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微妙,很多事情会变得较为复杂,处理起来也有诸多不便,所以需完善正式与非正式的两种制度来维系社会的有效运行。个体之间互动的信息常常是不对称的,各自都希望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和手段来保证自身获得更多的权益,所以这一圈层的人情社会关系运行存在阻碍;在陌生人社会圈层,人与人之间是互不相识的,人情社会是闭塞的,信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对称的,人们获得资源与信息都将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钱财,因此对于这一圈层中的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但资源的获得会花费一定成本。通常人情关系的异化主要出现在半熟人社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半熟人社会缺乏有效的社会制度的约束,使得人情关系中的自利性与互利性之间出现失衡现象 [11] 。

4. 个体“意、利”观的转变与人情社会交往规则

我国是一个乡土性的社会 [12] ,一直以来人们都遵循着“礼尚往来”式的人际交往模式,特别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调查研究发现,在农村地区拥有土地的人因常年外出而将农地以零租的方式交给亲友耕种、经营,农地经营者也会以其它方式作为补偿,例如帮助照看老人、节日送礼等方式 [13] ,这一现象在裕村也很常见。但人情社会不仅只在土地流转中发挥作用,在其他如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在此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人情社会也具备两面性,笔者将通过运用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分析比较过去的人情社会和当前的人情社会,并侧重对当前人情社会的“衰退”现象做进一步剖析与探讨。如何正确认识人情社会、厘清人情社会中个体之间的交往由过去的“意”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利”、如何趋利避害让农村社会实现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4.1. 观念转变:“意”向“利”的转变

崇尚礼节往来的社会传统在以农耕文化为奠基的中国社会根深蒂固 [14] 。裕村是一个较为偏远的山村,全村占地10.2平方公里,有1992人,目前该村大多青壮年都是选择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多是老人小孩,绝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村民自行耕种。在改革开放之前,当地人对人情社会方面比较看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村民互助,大到丧葬、婚礼,小到春种秋收都是相互帮忙。笔者经过调查得知,裕村1978年是大丰收,那年的2、3月气候较为干旱,而临近4月份雨水充沛,村民们开始忙于种植庄稼,之前各家都想抓准种植时机先把自己家的庄稼早点下种以求得个好收成。但这年村民们是一家一户的集体帮忙种植,人多效率高,几天就基本完成了全村的种植任务。到秋收时节依然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互助,一季庄稼便在村民们的互帮互助中获得了大丰收。村民回忆道“为何直到现在他还对此印象深刻,是因为那年之后村里多年来都没有出现过大丰收”。当然现在的部分农村地区也会经常出现村民们相互帮助的现象,不过与改革开放前的互助形式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可简单概括为“意”向“利”的转变,即前者注重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中的意义、情义,集体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后者则更注重利益,个体会考虑做某件事对自身是否有利、有价值。现今,那种你帮我往的现象虽还存在,但却变了味,“情”与“意”逐渐被“利”所替代,且此情形还在逐步加速的过程中,故而呈现在大众视野中的便是人情社会随着时间变化慢慢的由盛行走向衰退,为此笔者认为,农村人情社会的逐步“衰退”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对乡村振兴的推进产生影响,同时乡村振兴的大力推进也将是缓和农村人情社会“衰退”的重要途径。

4.2. 人情社会交往规则

4.2.1. 规则一:情感联系是人情社会交往规则的重要因素——情感交换

人情关系网络是人们交往、联系的重要途径,每一个体都在属于自己的业缘、地缘、血缘等关系人情网络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15] ,不同类型的关系中每个人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个体在自己所在的圈层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同一行业里那个在各方面都突出的个体相较于其他个体来说获得晋升的机会更大,还有当前大力提倡的乡贤,他们在为人处世或个人对乡村发展的贡献方面一定存在着某些过人之处。生活中很多人有同样的经历,就是以前和自己关系很好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消失在记忆中,这是由于相互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关系逐步走向淡化。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超越的需要 [16] 。所以情感需要处于人类需要的关键层次和中间环节,只有当我们愿意花费时间去和自己关系网络中的其他个体进行沟通交流或交换的时候,相互之间才会增进人情来往,关系便得以强化,因而情感联系、情感交换是人情社会的重要交往规则之一。

4.2.2. 规则二:礼尚往来是人情社会的重要形式——资源交换

农村多样化的礼仪、仪式,婚、丧、嫁、娶等习俗各有不同。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对于这些习俗人们大多出于热情相互聚在一起共乐,你来我往的都是出自淳朴真挚的情谊。据《礼记•曲礼》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里的“礼”有礼物之意更有礼节之意。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社会中所谓的“礼尚往来”,强调的主要是礼节。而现在,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礼”几乎被物化了,大多人对于礼的认识都是钱财方面的等价物,是可以用来相互交换的,农村中各种各样的礼,诸如婚嫁礼、丧葬礼等已由“意”转变为“利”,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单纯是为“意”、“义”,彼此之间看重的还是意义之上的“利”。故此,从本质上来看,农村人情社会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逐步演化成了一种赤裸裸的资源交换,因而说传统的农村人情社会正在衰退。

4.2.3. 规则三:互惠合作是人情社会的重要内容——公平交换

在同一圈层或不同的圈层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较为频繁,合作、竞争、博弈等是较为突出的交往形式。在此文段中,笔者选取了较为有趣的“博弈”来作为引入,《论语·阳货》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汉书·游侠传·陈遵》亦有云:“祖父遂,字长子,宣帝微时与有故,相随博弈,数负进”,另有《少室山房笔从·九流绪论上》云:“艺主书计射御,而博弈绘画诸工附之”。由此可见,博弈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囊括了多个方面。显然,互惠合作就是一个合作的动态过程,如何让合作双方取得最大效益,除了公平、完善的分配机制外,最为重要的当属如何把共同的利益——“蛋糕”做大,做优,这就是经济学中利益分配问题,即“做蛋糕”和“分蛋糕”。裕村在1996年村民自筹修建道路时发生了这样一个情况,由于在道路修建过程中部分村民的耕地被占用,而也有相当一部分村民的耕地没有被规划在修建道路的征用范围,对此,如今已81岁高龄的村民陈某这样认为:“修通本村路是大家多年来的共同愿望,修路过程中占了几亩土地这个没什么的,而且大家也商量出一个对策,先规划好路况,然后再看是哪些农户的耕地被占用,各是多少,在道路修建完工后再统一以割补1的方式解决,这样一来,我们村民也不会因此而将修建村路的进程减缓,于是在村民们长达一个月的努力下,一条5公里的道路顺利完工,极大地便利了他们地生活”2。由此可以看出,在裕村这个传统的村寨中,他们之间的交往并不是经济利益的简单交换,而是人与人之间淳朴的一种交往过程,在此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是一种乡土人情往来,在这里,村民与村民之间没有买卖与竞争,只有彼此之间中意的互惠合作与人情往来。当然,裕村的乡土性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嵌入后已逐步消散,现今裕村已成为远近文明的大型物流集中地,各种蔬菜、药材现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远销海路内外。

5. 人情社会“衰退”的影响因素与社会效应

5.1. 人情社会“衰退”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教育普及与思想观念的改变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教育曾一度被上层社会所垄断,平民百姓想要获得教育是一个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直到孔子的出现,才开启了由“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的转变。随着民间私学的逐渐兴起,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发生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是对教育的一次有力推动,在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想问题、办事情不再是凭经验和感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是增添了几分浓厚的“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新思想、新事物的快速传播与发展更是加速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

5.1.2.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快速提升,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普及与通讯设备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上世纪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我国的“自行车时代”,自行车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后来各式各样的机动车逐渐代替风靡一时的自行车便利人们出行,更加节省时间。同样通讯设备中更新极快的手机更是一个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通过手机可以了解到发生在世界任何各个地方的事情,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对城市发展还是农村建设来说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许多过去需要人们亲力亲为的事情现在变得简单快捷。农村人情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冲击下致使人们不再同以前那样讲究相互之间的协助,长此以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来往减少,人际关系淡化,也直接造成农村人情社会的淡化。

5.2. 人情社会“衰退”的社会效应

朱晓莹在苏北农村发现了“人情泛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人情往来范围扩大,人情礼的数目与名目增多了,为此,她认为,人情的泛化正在逐步显露其自身的负面功能 [17] ;学者尚会鹏通过对豫东地区婚姻礼中的“随礼”进行研究发现,当代农村社会人际交往中多以感情为媒介,并且认为,随礼具有双面性特征,它在培养了村民“知恩图报”的同时也加强了村民的经济负担 [18] ;黄玉琴在湖北省徐家村研究发现,村民之间的集体性原则与捆绑式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人情社会的异化产生 [19] ;曹海林认为,“关系”和“人情”是中国传统村庄红白喜事遵循的重要原则 [20] ;秦广强认为,人情交往中经济理性思维在逐步代替人情社会并有继续强化的趋势 [21] ;郭宏斌通过对不平等礼物交换的研究发现,物质、财富、权力、声望四要素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向受礼者的趋势,除此之外,“人们在努力消除社会不平等的同时,却使得社会结构的不平等状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从而完成新一轮的社会等级再生产” [22] 。唐银生更是通过对农村在人情消费中的巨额消费指出,农村人情消费是变味的人情 [23] 。

综上,学者们均认为当前中国农村人情社会正在以不同程度的异化,人情变了味。笔者在这里将其称之为“人情社会的衰退”。人情社会在中国有着其独特的影响力,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情是中国人心理和行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与熟人社会有着密切地联系。中国人很在意人情,在幼年时父母便教育孩子“唯亲其亲,唯子其子”的思想观念,因而每个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尤其是与自己有亲情、血缘等关系的人之间便会无意间受人情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人情社会的衰退促使人们获得新的资源的可能。古人云,“事无美恶,过则为灾”适度而正常的人情往来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感情,而过度的人情往来则会泛滥为夹杂着金钱之光与飘散着铜臭的腐朽之味,让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因此,人情社会的衰退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农村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过程,有利于农村社会的重建和发展,但也不可否认,农村人情社会的衰退极大地削弱了村民之间地向心力、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力。在改革开放前的农村中,村民之间彼此信赖、支持、互助、友爱、团结,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人们开始追逐与更高的利益,彼此之间少了往日的温情脉脉,邻里之间也不再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相互之间的信赖感相较于往日有了巨大的变化,邻里之间的淳朴情感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显得无比的渺小与不堪一击。由此,年味淡了,交往少了,节庆少了,婚嫁变了,备受欢饮的集体性活动越来越少。

6. 结语

人情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前文的阐述与论证,人情社会变迁过程与我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同步并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传统的中国社会直到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亦如此,因此,人情社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人情社会就在其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造就了人情社会又受其影响与限制。很多时候对于人情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或解决问题的成本,一定程度而言还可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团结与稳定,因而如何更好的使其合理地服务于社会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对此国家、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均需要加强教育的宣传与引导,培育新型的社会主义人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将法制与德治相结合,对广大农村发展和建设加以引导,充分发挥人情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让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和农村社会治理的法宝。

文章引用

宋侦勤,杨清苹.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下农村人情社会“衰退”现象的分析——以裕村为例
An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Decline” of Rural Human Society under Homans’ Social Exchange Theory—Taking Yucun as an Example[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08): 4287-4294.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8585

参考文献

  1. 1. 翟学伟.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 社会学研究, 2004(5): 48-57.

  2. 2. 高连克. 论霍曼斯的交换理论[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 8-10.

  3. 3. 宋侦勤, 杨清苹.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贵州省飞蛾村彝族泥哨及其传承与发展的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5): 134-137.

  4. 4. 李岚. 中国传统“家国同构”思想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启示[J]. 今古文创, 2020(32): 46-47.

  5. 5. 特纳, 潘大谓, 王洁.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87(9): 13-16.

  6. 6. 金耀基. 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民俗文化组) [Z]. 1980.

  7. 7. 宓淑贤. 人情事项中核心主体的代际转化及其功能性阐释[J/OL].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11. https://doi.org/10.19898/j.cnki.42-1704/C.20221006.02, 2023-08-01.

  8. 8. 阎云翔.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 李放春, 刘瑜,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9. 9. 练崇潮. 人情社会、情感异化与现代人的安身立命[J]. 江西社会科学, 2015, 35(5): 223-228.

  10. 10. 刘津. 腐败、人情关系及其治理探寻[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1, 43(2): 79-89.

  11. 11. 刘津, 王晓星. 人情关系: 市场的非价格协调机制[J]. 天府新论, 2019(4): 84-93.

  12. 12.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13. 13. 陈奕山, 钟甫宁, 纪月清. 为什么土地流转中存在零租金?——人情租视角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 2017(4): 43-56.

  14. 14. 曲文勇, 韦伟. 从礼尚往来到“礼上往来”——中国人情社会礼物态势发展流变[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0(2): 82-86.

  15. 15.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

  16. 16. 吴宏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哲学底蕴[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6(2): 31-33.

  17. 17. 朱晓莹. “人情”纯抑制着对我的感情——对苏北一农户人情消费的个案分析[J]. 社会, 2003(9): 28-30.

  18. 18. 尚会鹏. 豫东地区婚礼中的“随礼”现象分析[J]. 社会学研究, 1996(6): 106-112.

  19. 19. 黄玉琴. 礼物、生命仪礼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J]. 社会学研究, 2002(4): 88-101.

  20. 20. 曹海林. 村庄红白喜事中的人际交往准则[J]. 天府新论, 2003(4): 77-79.

  21. 21. 秦广强. 农村人情及人情消费的变迁——鲁西北A村调查[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8(3): 14-18.

  22. 22. 郭宏斌. 转型期农村居民礼物不对称交换的社会分析[J]. 黄山学院学报, 2008, 10(1): 55-59.

  23. 23. 唐银生. 变异的人情[J]. 社会, 1997(1): 28-29.

  24. NOTES

    1在过去,当地人认为割补是一种物物交换的方式,他们不愿以买卖方式进行,认为村民之间不应该通过钱财来解决问题,伤了彼此之间的和气,而是以有力的出力,有地的出地,或是通过耕地与耕地之间的交换与轮种方式。

    2资料源于2023年3月笔者在裕村刘家大院与刘某的谈话所得。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