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Vol. 13  No. 10 ( 2023 ), Article ID: 74204 , 5 pages
10.12677/ACM.2023.13102351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姜晓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收稿日期:2023年9月25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19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4日

摘要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性对称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严重影响当今女性生活,易诊难治,并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中医认为,黄褐斑多因肝郁不畅,阻滞肌肤;或肝肾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滋养面部;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热内生最后导致黄褐斑。目前,西医对于黄褐斑的治疗主要以口服苯二酚、维甲酸和激光治疗为主,但是单纯应用西医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中医疗法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治疗方法,已被众多临床观察有确切的疗效。本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黄褐斑进行综述如下。

关键词

黄褐斑,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Chloasm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ohan Jiang

Graduate Schoo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Received: Sep. 25th, 2023; accepted: Oct. 19th, 2023; published: Oct. 24th, 2023

ABSTRACT

Chloasma is a common localized symmetrical facial pigmentation skin disease that seriously affects women’s daily lives, is easy to diagnose but difficult to treat, and has adverse effects on patients’ psychology. It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medical community toda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lieves that chloasma is often caused by liver stagnation, which blocks the skin; or 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kidney water cannot nourish the face; or improper diet can damage the spleen and stomach, resulting in endogenous dampness and heat, ultimately leading to chloasma. At present, Western medicine mainly treats melasma with oral quinone, retinoic acid, and laser therapy, but the efficacy of solely using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s not ideal. In recent year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as a widely accepted treatment method, has been widely observed in clinical practice with definit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literature research,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reatment of chloasm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as follows.

Keywords:Chloasma, Etiology, Pathogene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常对称分布在前额、面颊等处,多呈现黄褐色斑片,无鳞屑,无瘙痒,边界清楚 [1] 。它是影响中青年女性容貌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文献研究统计发现 [2] ,中年女性黄褐斑的发病率28.4%~35.96%,人群自然患病率为9.8% [3] 。该疾病不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广大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给她们的生活、工作甚至家庭和谐带来一定的影响。据《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载:“厥阴脉,甚则嗌干,面疵,是厥阴脉主治” [4] ,这是最早关于黄褐斑的记载,认为和肝脏关系最为密切,祖国医学又称“肝斑”、“黧黑斑”等等。黄褐斑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如阳光照射、化妆品等外界因素刺激,遗传因素,激素影响、怀孕、局部微生态等。黄褐斑发病机制归结为体内酪氨酸酶活性增高,最终导致黑色素分泌增多,主要是氧自由基损伤和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以此决定了色斑形成的原因。

2. 中医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中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黄褐斑的产生主要与脏腑虚衰、经络运行、血液运行不畅有关,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 [5] 。例如在《灵枢经》中,分别提到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并认为三经病变与黄褐斑有关。肝郁不畅,瘀滞肌肤,导致颜面气血失和 [6] ;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气血不能润养于颜面部,或湿热壅滞,熏蒸于面;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肾精亏虚不能濡养面部 [7] 。李秀秀 [8] 还认为有斑必定存在瘀血,导致瘀血滞留于皮肤,进而发生黧黑斑。”所以,瘀是此病产生的关键因素。故活血祛瘀,通经活络贯穿本病的始终。

目前认为,黄褐斑病因复杂,影响因素也多,总体归因于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精不能滋养脏腑,导致颜面皮肤失于润泽,属于多因素性疾病。另外本病好发中年女性,加上家庭负担或思虑过度,同时因为精神压力大且容易导致情志不畅,以此导致脏腑气机紊乱,气血不能上营于面,肌肤失去濡养而致成色斑 [9] 。黄褐斑的中医辩证分型标准不完全统一,不同的医家有各自的分型方法。现在,中医通常用于治疗包括黄褐斑在内的各种疾病,它已被人们认为是治疗黄褐斑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

3. 临床治疗

3.1. 中药治疗

临床各医家对黄褐斑辨证用药各有独到见解。多数学者普遍认为黄褐斑的发生是由于肝郁、脾虚、肾亏、血瘀所致,治疗应采取健脾、舒肝、补肾、化瘀的方法。李修萍 [10] 把黄褐斑分为4型进行治疗:肝郁气滞型:治宜疏肝理气,方用加味逍遥散加减;脾虚湿盛型:治宜健脾利湿,行气化瘀,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肾阴亏虚型:治宜滋阴降火,化瘀祛斑,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肾阳不足型:治宜温阳补肾,活血化瘀,方用右归丸加减。具体治疗如下:

侯慧先等 [11] 治疗黄褐斑患者3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活血解郁祛斑汤,方药组成:桃仁15 g,红花10 g,川芎15 g,当归20 g,生地黄15 g,赤芍15 g,杏仁15 g,柴胡15 g,白芷15 g,郁金15 g,香附15 g,玫瑰花15 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张华德等 [12] 采用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方药组成:柴胡10 g、牡蛎30 g (先煎)、代赭石10 g (先煎)、白薇10 g、白蔹10 g、当归15 g、川芎10 g、桂枝6 g、黄芩10 g、大黄10 g、茯苓10 g、甘草5 g,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① 谷胱甘肽片,口服,每天3次,每次4片;② 维生素C片,口服,每天3次,每次1片。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艾儒棣 [13] 用圣愈汤治疗黄褐斑。药用黄芪、南沙参、制何首乌、当归、川芎、白芍、菟丝子、泽泻,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临床疗效显著。

3.2. 针灸治疗

3.2.1. 单纯刺络放血拔罐疗法

侯慧先等 [14] 采用刺络放血拔罐疗法治疗黄褐斑30例,取患者的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采用散刺法(以背俞穴局部中心为圆心行环形点刺),用消毒棉球进行局部消毒,再用采血针散刺15~20个针,深度约0.3 cm,(根据患者自身的体质和部位不同选择大小不同的火罐),拔罐强度应该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留罐时间为12~14 min,局部隆起,皮肤发紫后起罐,再用消毒棉球擦净。结果:有效率为83.33%。孙远征等 [15] 采用背部拔罐放血治疗黄褐斑76例,总有效率为100%。具体操作:在脊柱两侧找到淡黄色斑点,再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立即用玻璃罐吸附于出血点部位,留罐5~8分钟。众所周知,背俞穴是与人体脏腑相对应的,所以针刺相应背俞穴可调节经络的气血,脏腑的阴阳,以减轻色素沉着,从而达到一个良性调节。

3.2.2. 耳穴疗法

又称“耳穴按压”,不需要使用针,是属于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患者接受程度较高。因为耳穴能反应人体身体状况,通过刺激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调和脏腑,还可以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从而使黄褐斑得到了改善。余蕾 [16] 采用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黄褐斑59例,总有效率88.1%。刘丽等 [17] 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女性黄褐斑30例,选用的耳穴为肺、心、内分泌、肝、脾、肾、内生殖器,总有效率83.3%。穴位按压更容易操作,疼痛更少,对患者产生的紧张感也更少。对于一些惧怕针灸的患者来说,穴位按压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3.2.3. 艾灸疗法

《黄帝内经》:“针所不为,就之所宜。”《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正因为黄褐斑与肝脾肾三脏有直接关系,再加上艾灸能扶助正气,温养经脉,从而进一步缓解面部斑块的加重。张溯等 [18] 采用神阙穴隔盐灸治疗黄褐斑,认为艾叶性味辛温,所以用艾叶作为材料是最佳选择,神阙穴出自《外台秘要》,属于任脉。这个穴位当“元神”之门户,神阙者,神奇舍其中也,同时能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隔盐灸神阙穴可温经通络,气血荣润充足,上荣于面,从而达到治疗黄褐斑的目的。陈萍等 [19] 采用艾灸治疗黄褐斑30例,取穴:百会、神阙、关元、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为第一组,大椎、双侧肺俞、双侧肾俞、双侧肝俞,先艾灸第一组,再灸第二组,最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以上可知,艾灸疗法可以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平衡,加速局部气血运行,进而达到消斑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中医治疗黄褐斑的方法有很多种,并且每种方法都能取得显著成效,比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要好,临床上治疗黄褐斑的最常用方法是大量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及外用氨甲环酸,效果均不明显,也能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黄褐斑的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医对黄褐斑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治疗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进而改善组织代谢,起到化瘀通络,祛毒消斑的效果,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此外,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分析,归纳出中医治疗黄褐斑的特点:方法需要多样性,本文着重介绍中药、针灸、刺络、耳穴按压,且有效性高、安全性好,另外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疗效,为今后临床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与此同时,中医药治疗黄褐斑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治疗时间长和治愈率较低,所以今后应该把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作为黄褐斑治疗的一个发展方向。

5. 展望

医学界把黄褐斑定义为一种“难治性”疾病,它的复发率较高,另外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中医对黄褐斑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治疗效果。最重要的是中医治疗黄褐斑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公认为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式 [20] 。另外黄褐斑的中医辨证分型比较复杂,但是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归纳。经过学习和查阅大量文献,临床上治疗黄褐斑的研究相对较少。但目前,中医在治疗黄褐斑疾病方面存在多种方法,但研究成果主要局限于临床疗效方面,也存在反复发作的缺点。因此,今后黄褐斑的临床治疗需要临床工作者的研究和继续探索。

文章引用

姜晓涵.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Chlo-asm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10): 16792-16796. https://doi.org/10.12677/ACM.2023.13102351

参考文献

  1. 1. 陈瑜, 吴闽枫, 李福伦. 黄褐斑中医治法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 25(15): 33-36.

  2. 2. 姜群群, 刘玲玲, 刘卫东. 黄褐斑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16): 145-148.

  3. 3. 张理平. 黄褐斑病因学研究进展[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1, 11(2): 61-62.

  4. 4. 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 整理. 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5: 13.

  5. 5. 卢永屹. 从瘀论治黄褐斑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 2019, 30(12): 116-119.

  6. 6. 周宝宽. 辨证论治黄褐斑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 2012, 39(3): 412-413.

  7. 7. 冯蕙裳, 蔡玲玲, 姜玉. 浅析黄褐斑的辨证分型治疗[J]. 环球中医药, 2015, 8(7): 830-832.

  8. 8. 李秀秀, 李世梅. 黄褐斑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66): 72-73+75.

  9. 9. 殷麟, 郭慧, 文林, 等. 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3(3): 248-251.

  10. 10. 李修萍. 黄褐斑辨证论治[J]. 河北中医, 2000, 22(6): 450-451.

  11. 11. 侯慧先, 王肃杰, 王玉杰. 活血解郁祛斑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报, 2012, 40(6): 113-114.

  12. 12. 张德华, 钱方, 杨玉峰, 等.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38(1): 41-45.

  13. 13. 程英杰, 周策, 唐可, 等. 艾儒棣圣愈汤加减治疗女性气血亏虚型黄褐斑经验总结[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33(2): 564-566.

  14. 14. 侯慧先, 赵起. 刺络放血拔罐疗法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型)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信息, 2014, 31(2): 93-94.

  15. 15. 孙远征, 侯慧先, 孙海舒, 等. 背部拔罐放血治疗黄褐斑76例[J]. 中国针灸, 2002, 22(6): 419.

  16. 16. 余蕾. 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黄褐斑 59例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00(9): 535-536.

  17. 17. 刘丽, 李文丽. 耳穴贴压配合针刺治疗女性黄褐斑50例[J]. 陕西中医, 2009, 30(3): 331-332.

  18. 18. 张溯, 段渠, 李俊仪. 神阙穴隔盐灸治疗黄褐斑的机理初探河南中医[J]. 2012, 32(4): 480-481.

  19. 19. 陈平, 李壮. 艾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 2013, 22(12): 1332-1333.

  20. 20. Gale, T. (2002) Acupunc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ports on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