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4 No.04(2015), Article ID:16728,7 pages
10.12677/ASS.2015.44053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Age

Zijian Zhou

Marx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Dec. 11th, 2015; accepted: Dec. 28th, 2015; published: Dec. 31st,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Nowadays,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by people. College students are one of the most widespread and most active groups in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The wide use of new media in college students, which brings many opportunities to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lso makes it face many challenges. Facing seriously and exploring actively the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ha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value of enhancing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the whole country.

Keywords: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周子健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15年12月11日;录用日期:2015年12月28日;发布日期:2015年12月31日

摘 要

当今时代,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并被人们广泛应用,大学生是新媒体技术使用最广泛最活跃的群体之一。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运用,既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不少挑战。认真面对、积极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不仅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意义重大,而且对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 引言

当今时代,新媒体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媒体的运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在探究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制定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应对策略,从而引导大学生在新时代新情况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2.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新媒体以其所具有的交互性、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独特优势丰富和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机遇。

2.1.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平台

当今时代,新媒体技术被各个国家广泛应用,许多国家将新媒体作为传播自身价值观的重要工具,向世界各个国家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一些国家甚至运用新媒体大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新媒体如此被广泛应用的时代里,作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高校也应善于利用这一平台为自身服务,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新媒体打造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由于新媒体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高校应充分利用微信、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向大学生传播更多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为其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同时老师可以借用这些工具与同学们就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探讨。新媒体俨然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2.2.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隐性教育方式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作用

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划分,我们可以将教育划分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两种形式。所谓显性教育就是依照教育目的,采用集体灌输的形式,使教育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与教育目的相符合的结果。而隐性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显性教育的教育方式。隐性教育是指在遵从教育目的的前提下,通过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渗透教育内容,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通常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态度、价值、道德、情感等产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这两种教育方式,就可以使两者取长补短,既能通过显性教育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准确快速地掌握,又能通过隐性教育降低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将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可以一改过去那种由老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充分发挥隐性教育方式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作用。

2.3.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发挥情感因素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作用

“教育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只靠教育者单方面的情绪情感感染力量是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教育者只有尊重并满足学生的情感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容易接受、认同教育内容,进而实现教育主客体情感的融通,学生也才会提高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并转化为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1]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育过程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方面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彼此之间的感情也不深刻,从而使得课堂互动性不强,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新媒体所具有的即时性、交互性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情感交流平台。师生之间不用面对面的采取匿名方式进行交流使学生消除了对老师的畏惧感、距离感,他们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借助新媒体这一平台,老师可以真正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更加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更加注重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使教育内容更有针对性,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2.4. 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动性

新媒体具有多媒体性的特点,它不仅包括视觉符号系统,而且包括声音符号系统,利用新媒体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成既有视觉享受又有听觉享受的“文化盛宴”,声图并茂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东西,对于教材中的重点,我们可以用红色字或加下划线等方式标注出来,以此来提醒学生,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印象更加深刻,使教授内容更易于被同学们所接受所理解,也更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与宣传,有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

3.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流和资讯等方面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由于自身存在的诸多缺陷也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新媒体上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微信、论坛等新媒体往往安全度不高,一些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不能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一些西方国家将新媒体作为传播自身价值观的重要工具,使大学生易受腐朽思想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问题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3.1. 学习方式的“快餐化”

新媒体拥有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一方面为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也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快餐化”的学习方式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随处可见。由于新媒体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许多大学生一遇到难题或是困难就习惯性地去网上搜索答案,他们习惯了一页一页地下翻,习惯了以复制粘贴的方式拼凑答案,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习惯了一带而过,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快餐化”的学习方式备受大学生的青睐。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并不利于大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化。

3.2. 生活方式的时尚化、潮流化

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包含的内容更新速度之快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追求时尚化、潮流化。大学生作为新媒体最广泛最活跃的使用群体之一,更是追求时尚化、潮流化的先锋队,网络文体、网络语言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使用。在这个新媒体被广泛应用的时代里,不懂得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大学生似乎让人很不可思议,让其他大学生感觉这些人与自己似乎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习惯性地把这些大学生称为“异类”。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正在被新媒体悄然改写,他们习惯了网上购物,喜欢穿款式最新、最潮的衣服,炫酷、攀比现象在大学生中随处可见。他们成为新媒体的忠实追随者,手中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之快让其他群体自愧不如。时尚化、潮流化的生活方式虽然可以带动某些新兴产业和新工艺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使消费主义之风日渐盛行,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随着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他们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漠不关心或知之甚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处理好现代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让同学们对这两种文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又一挑战。

3.3. 人际关系的冷漠化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一方面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快捷和丰富,但另一方面也使人际关系变得愈来愈冷漠。搜狐教育频道和《中国青年报》曾联合做过一项有关互联网的发展会替换掉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精彩内容的调查,见表1 [2] 。

通过对表格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人们越来越热衷于使用电子邮件进行联系,而写信、寄贺卡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了。见面聊天的机会少了,网上聊天的机会多了。出差的机会少了,远程会议多了。逛街的机会少了,网上购物的机会多了。众所周知,使用电子邮件进行联系无法像传统的书信那样“见字如人”,无法给人一种亲切感,久而久之,人们之间的感情也就变得越来越淡了。而且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讲,面对面的交流也更有助于人们情感的交流。人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在新媒体上使用的时间过多,那么用于面对面人际交往的时间就会必然减少。根据武汉大学对“大学生上网时间的调查报告”的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发现:54%的大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要在四小时以上 [3] 。新媒体使用时间过多使得大学生与家人和朋友交流的时间就会相对较少,参与社交活动的时间也较少,长期以往,与周边人的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冷淡。

Table 1.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replacing the wonderful contents of our lives in the investigation

表1. 有关互联网的发展会替换掉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精彩内容的调查

3.4. 价值观念的西方化

新媒体的使用使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共生共存,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文化眼界,打破了人们思想的禁锢,促进了人们观念的更新。但是一些西方国家一直以新媒体为媒介,极力向其它国家的人们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大学生涉世尚浅,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易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向往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自由”和“人权”,喜欢过西方节日,追求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在一些别有企图的西方国家的鼓动下,他们的价值观念越来越西方化。他们喜欢观看西方国家的影片,喜欢吃诸如汉堡、薯片等西方国家的食物,喜欢购买西方国家生产的电子产品。这种西方化的价值观念很容易使他们丧失自我,盲目跟风,甚至出现价值观的扭曲,从而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4.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使用新媒体已成为不可避免的潮流和趋势。为了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我们必须加紧制定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4.1. 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大学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有利于他们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将自身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来。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以此为基础,与此相契合。一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突出主旋律教育,即要重点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二是高校的各院系也要注重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通过海报宣传、知识问答等形式向同学们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三是大学生社团、校园广播站等校级组织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阵地。社团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譬如去敬老院做义工、去贫困山区支教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广播站应多广播一些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相关的报道,多传递一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总之,我们应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高校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贯穿到高校建设的全过程。

4.2.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面对学校、家庭和社会层面的‘现实的’有形的空间和时间,更要面对一个更大、更广泛的‘虚拟的’无形的时间和空间” [4] 。在新媒体如此被广泛运用的时代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不断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将新媒体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播的新平台。利用新媒体建立一批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网站,例如我们可以以“节约和环保”为主题建立一批“光盘行动”网站,号召人们不要浪费粮食,要养成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我们还可以以革命精神为主题建立一批红色网站,通过网站的建立和宣传,教育、引导和鼓励人们现时代我们仍要发扬革命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力度和普及宣传广度,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老师可以利用微博、贴吧等网络交流平台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就反腐、食品安全等某些热点问题或同学们关心的考研、就业等焦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平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3. 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

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教育者要善于在教学中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起来使用。当前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的了解和接触还比较少,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还不强,高校应当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多传授给他们一些新媒体知识,注重培养他们运用新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应加强自我学习,善于将新媒体运用到教学中去。“在运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学会取长补短、趋利避害,对新媒体的运用要恰当,找准最佳切入点” [5] 。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多媒体课件内容选择之间的关系,不抢夺学生的思维空间。运用新媒体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与同学们的互动,注重教育的主体性,努力探索一套适合时代要求及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使自身的工作水平更加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工作能力更能满足学生需求。

4.4. 建立健全新媒体的信息监督机制

新媒体的应用虽然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但另一方面新媒体中拥有的大量不良信息对大学生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监督势在必行。对其监督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强化从源头上根除不良信息。要动员全社会人民对其进行监督,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行业自律。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息监控及发布机制。就高校而言,虽然不能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但可以就信息的传播过程加强管理与监督,要时时关注信息传播动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跟踪学生的信息动态,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6] 。通过设立网络管理员、领导负责制等措施加强网络管理和监督力度。总而言之,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监督环境。就大学生而言,应坚定政治立场,加强自身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对新媒体上的不良信息要及时举报,坚持文明利用新媒体。总之,我们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加强对信息的监督。

4.5. 加强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类型的多样性、信息内容的不确定性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巨大挑战。加强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一是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媒介方面的教育。高校应将媒体知识引入课堂,应使媒介教育常规化、制度化,应定期邀请媒介专业人员对大学生进行辅导。各个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开发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媒介教材,将媒介教育贯穿到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通过讲座、听报告、观看影片等形式的活动加强媒介教育,使同学们的媒介素养在不知不觉中逐步的提高。二是“高校有关部门应加大媒介素养教育的投入力度,成立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机构,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7] 。三是大学生自己也要意识到新媒体时代下加强自身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主动提高自己的媒介知识、媒介道德和媒介能力,积极参与到媒介的运作中去。

5. 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育人应以德为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在新媒体被广泛运用的时代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如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要求是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意义都十分重大。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起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实现到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到建国一百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目标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一“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

文章引用

周子健.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Age[J]. 社会科学前沿, 2015, 04(04): 365-371.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5.44053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王静, 董振娟. 要重视情绪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工会论坛, 2012, 18(2): 57-58.

  2. 2. 何志坚. 新媒体技术下的人际冷漠[J]. 安徽文学, 2009(7): 46-47.

  3. 3. 纪道强. 大学生上网时间的调查报告[J/OL]. http://www.docin.com/p-375080904.html

  4. 4. 吴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途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5(422): 49-50.

  5. 5. 吴明永.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5(422): 19-20.

  6. 6. 宫向阳, 吴益民.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 江苏高教, 2012(1): 129-130.

  7. 7. 田牧.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 学习月刊, 2012, 7(下): 88-8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