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6 No.06(2017), Article ID:21104,5 pages
10.12677/ASS.2017.66110

The Logical Paradox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t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Dan Li

School of Marxism,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Jun. 2nd, 2017; accepted: Jun. 23rd, 2017; published: Jun. 26th, 2017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civilized construction movement which is initiated by the mankind to consolidate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lance mechanism, and build the earth’s home.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ome logical contradictions need to be solved, and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socia- 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established.

Key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ogical Paradox,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逻辑悖论及其生态建构

李丹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17年6月2日;录用日期:2017年6月23日;发布日期:2017年6月26日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为巩固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环境平衡机制,共筑地球家园而发起的文明建设运动。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有些逻辑矛盾需要解决,既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关键词 :生态文明,逻辑悖论,生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十七大党中央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实现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接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提出建设性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因此,党的十八大创造性地提出,面对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新突破。

2. 生态文明建设中逻辑悖论的表现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沿用的是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义,即生态文明是人类物质、精神成果的总和,这些成果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身、自然以及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 [1] 。因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新的文明革命。据有关资料数据统计分析,我国现在仍有很多城市没有集中地处理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目前,我国已有1/3的土地遭受酸雨的侵害,超过一半湖泊流域的水资源不可用,1/4的中国人民无法正常饮用干净的水源,大概有1/3的城市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因此,据中科院测算数据,目前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超过9%的经济增长 [2]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将高污染、高损耗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化,将人类对自然界无限的征服欲望和过度消费形式,经过“生态文明”理念内化,而外现于与自然和谐相处、文明追求和理性消费。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有几类逻辑悖论是不容忽视的。

(一) 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关系的矛盾

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将人类定义为唯一具有理性和思维创造的存在,是自然界的主体,而自然界则是依附于人存在的客体,这种思想虽然解放了人类思维的束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但是,主客体之间的主次关系使二者对立,割裂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关系,人类陷入自我中心的极端。这种极端将人推到能够取代神的存在成为世间唯一且重要的主体地位,包含人之外的一切自然物,即客体,人是价值主体,又是存在主体,这种思维最终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是从“实践”的认识对两者关系的把握。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3] 。这段话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中深刻的生态思想:第一,人不是自然之上独立的存在,而是自然中的成员,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第二,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载体,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离开自然,人类就失去生存发展的物资生活资料,另外,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养分,人的意志、情感和智慧都来源于自然,人在自然中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物质交换的媒介、人与人相互联系的桥梁。因此,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4] 。

(二)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协调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最突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从自然界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提高了生活水平,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肆无忌惮,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上,我们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内在关系,也没有协调好两者的发展路径,因此,经济发展优于环境保护,单纯注重GDP的快速增长,以完成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忽视自然生态的内部平衡,所以,必然造成先发展后治理的局面。对此,我们也承担着严重的后果,每年秋冬之际,北方的雾霾就是最明显的生态恶化的后果,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的内部支持,要是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经济建设则无从谈起。因此,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三) 短期效应与长远利益的比例失调

我国生态建设注重长远利益的最大化,即可持续发展理念,但就目前发展状况看,短期效应与长远利益总是矛盾的,甚至出现“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等现象,长久以往,就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无法缓和的内在矛盾。对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第一,国家政府行政法规严抓狠打暴力牟取行为;第二,政府政策优惠和经济奖励政策,提高民众环保意识;第三,加大科技投入生产力度,转变生产方式,推行生态产业化。另外,人们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应与自然的承载力相适应,在原始社会时期,人口数量少,因而,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打破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甚至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资料。因此,当代与后代的利益平衡时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正如罗马俱乐部曾经睿智预测:“一般说,与问题有关的空间愈大,时间愈长,真正关心其解决办法的人数就愈少。” [5] 。所以,协调好短期效应与长远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打造美丽的地球家园。

(四)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断裂式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毋庸置疑的内在矛盾,一方面,西部地区因经济落后,注重短期经济利益,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而东部发达地区前期因先天条件经济快速发展,后期就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但是,由于两者断裂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无法整体推进;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强调生态建设,必然会将污染型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这种以牺牲落后地区生态环境的做法从更本上打破地域间经济和谐共生与生态文明的整体建设。因此,注重地域间的和谐发展,谁污染、谁治理,谁的责任谁承担。

3.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转型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只能在社会主义的理想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当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生态文明,要从国情出发,走特色之路。

(一) 转变人与自然的不对等关系,遵从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是一种道德观,也是一种生态观,如孔子所指出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大河言哉!”(《论语·阳货篇》)这就是说,天是一切自然变化之起源,四时运行,万物生长是其基本功能。对此,儒家提出: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就体现了把人伦道德和生态道德有机结合。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中庸》指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参赞”指的就是人在自然天地中的参与和调节作用,体现人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规律参与自然万物的发展与创造。

(二) “五大发展理念”协调一致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相协调,政治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协调工业生产与自然生产的关系;运用有效的政治手段、完善民主法治建设、强化生态理念,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政治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化相呼应,将生态文明纳入文化建设的领域,强调自然文明与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建设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鼓励发展生态科技、倡导生态伦理道德,热爱自然、珍惜自然;再次,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相促进,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资源保障,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美丽中国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发展总格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后,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类生存发展一定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二者达到和谐、平衡、共存。

(三) 强调生态文明产业化生产模式

首先,注重生态文明灌输理念,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从实际出发,吸取国内外有效经验政策,制定一个全面统一的“自然生态保护法”,通过政策支持、鼓励生态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国家调控为手段的制度机制、监管机制、补偿机制、预警机制和评估机制;其次,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致力于发展知识经济产业,“发展知识经济产业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根本途径。” [6] 。知识经济就是以发展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新型式产业,把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转变为依靠知识经济的高科技产业;最后,推广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以“资源–产品–污染处理”单线流动形式,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然而,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经济截然相反,投入低–污染少–产量大–效率高,这种生产模式减少对资源的过度消耗,资源节约化,生产成本低,实现节能生产、循环再生产。

4.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根本选择,因为在共产主义的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7] 。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的理论指导,强调从自然主义到人道主义再到共产主义的回归,真正使人类文明在生态主义上实现共产主义的回归,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一) 树立整体生态自然观和生态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人类对自然界的整体把握和理性认识形成自然观,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把自然界看做一成不变的东西,不承认自然是一个有机变化运动的整体,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它割裂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认为人是自然的统治者、唯一的主体性存在,导致人对自然毁灭式掠夺。整体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首先,整体生态自然观强调注重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有机性,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其次,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从各个角度关注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要在全局性、动态性、长期性等方面尊重自然,人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与自然是互惠共存、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最后,整体生态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与其它物种都是组成大自然家庭的成员,大自然的每一种生物,不是为人类而诞生的,并不是人类的征服对象,而是大自然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他们都有自身的内在价值理应得到尊重 [8] 。在工业文明社会,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打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整体价值观,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因此,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人们要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理念,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二) 加强全面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建设

首先,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绿色消费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得到改善,消费理念随之发生改变,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学导师王宁老师曾提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暴涨是一扇窗口映射着现如今中国社会很多的畸形现实。”因此,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尤为重要,绿色消费有两种方式,一是绿色产品;二是可持续利用的生产方式,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理念,引导人们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改善我们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生活,美化我们周围的环境,提高生活中的质量”。其次,构建生态产业产业链,推进绿色生产、循环生产和低碳生产,倡导现代企业生态文明理念,作为现代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调整生产结构,创新生产体制,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响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策,制定环保生产机制,严格把关、绿色监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互利共赢;最后,齐心合力构建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用新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用新的视野把握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机遇。” [9] 。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任道重远,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经过长期实践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文章引用

李 丹.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逻辑悖论及其生态建构
The Logical Paradox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t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J].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06(06): 779-783.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7.66110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孙笑妍.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5.

  2. 2. 赵英民. 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环境保护, 2007(8): 4-7.

  3. 3.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4.

  4. 4.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22.

  5. 5. 丹尼斯•米都斯(美), 等. 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M]. 李宝恒, 译. 吉林: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6. 6. 刘国军.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J]. 石河子大学学报, 2008(10): 47-49.

  7. 7. 辛逸, 马冀, 葛玲. 中国共产党与和谐社会构建[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8. 8. 郭学军, 张红海.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1): 141-144.

  9. 9. 王四炯. 论科学发展观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借鉴与创新[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1-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