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1  No. 05 ( 2022 ), Article ID: 56490 , 6 pages
10.12677/ACPP.2022.115172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域下“躺平”青年的现实困境

熊林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22年8月27日;录用日期:2022年9月23日;发布日期:2022年9月30日

摘要

“躺平”青年是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形态,展现了当今社会中青年面对现实的社会心态。对于“躺平”青年有很大的争议,存在正反两方的说法,有认为是合理的表现形态,也有认为是负面的消极应对,本文将从“躺平”青年的缘起出发,结合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揭示“躺平”青年现象背后的现实困境。这个时代下,部分青年做出“躺平”的主观选择,也是受到客观外在环境的影响。深入了解“躺平”青年的逻辑,给予青年更多理解和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会的发展稳定和社会的氛围融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躺平,异化劳动,劳动,青年

The Realistic Dilemma of “Lying Flat” You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Alienated Labor Theory

Lin Xiong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Received: Aug. 27th, 2022; accepted: Sep. 23rd, 2022; published: Sep. 30th, 2022

ABSTRACT

“Laying flat” youth is the existence form of youth subculture, which shows the social mentality of young people in today's society facing reality. There is a lot of controversy about the “laying flat” youth. There a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views. Some think it is a reasonable form of expression, and some think it is a negative response.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origin of the “laying flat” youth, combined with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to reveal the practical dilemma behind the phenomenon of “lying flat” youth. In this era, the subjective choice of some young people to “lie down”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objectiv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logic of “lying flat” youth, giving them more understanding and care, to a certain exten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our society and the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the society.

Keywords:Lying Flat, Alienated Labor, Labor, Youth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躺平”是部分青年面对现代社会境况的具象化表达。“躺平文化是当代青年群体依托网络媒介,通过‘躺平’语言符号摄取、编码(意义生产)、传播(交换)、解码(共享与消费),试图表达妥协颓丧思想倾向、呈现淡然的心理状态,进而解构主流价值观念规训,对抗社会问题惩罚的文化表意实践” [1]。可以说,“躺平”之姿是青年与主流价值观的对抗性的语言表达。在针对“躺平”现象的研究中,有三种看法。第一种就是“躺平即正义”,我躺我乐意。面对当前漫天铺地的消费营销,有那么一些人,秉持的“低欲望”的极简生活理念,减少消费和出行,进而实现一种心理上的补偿。只要躺的够快,韭菜就割不到我头上。面对激烈竞争和重压之下的社会,有人觉得“躺平”是暂时的休整,为了更好的出发。在有足够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对于现状失望,调整为“静音模式”,听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渴望,找寻自己的初心,让自己的身心得到舒缓。另外有些人的“躺平”不是不努力工作,而是不想去做重复的内耗,以平常心去对待生活和工作,避免卷入“丛林式的竞争”,对于恶行内卷的柔性回应。第二种就是“躺着即有罪”。有些人认为,“躺着”这种姿态是一种遇到事情就逃避,没有正面解决问题的勇气,是懦弱之举,各种理由都只是借口。也有人觉得,这是对自己甚至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在大好年华,就应该发挥自己的才能,让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成就自己帮助别人。而且我们国家正处在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发光发热。第三种就是理性地看待“躺平”这一社会现象,一方面,网络上大多数人宣称“躺平”,其实更多的是寻求情感认同和宣泄对生活的不满。“关于青年与互联网关系的研究常常忽略年轻人在线互动与离线互动之间的连续性” [2]。很多青年只是借助网络这个平台进行集体式的狂欢,“躺平”并非是他们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真实表象。另外一方面,有些青年为了能够更好融入环境中,会隐藏真实的自己,实际上却是“伪躺平”的态度。对于“躺平”这种现象,需要客观科学的态度去面对,给予青年更多的关怀和理解。

2. “躺平”青年的演变

“个体经济行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具体社会与经济结构中实实在在与其他经济与制度结构相连接的” [3]。“躺平”现象的出现是由社会各种交织的矛盾所催发的。对于“躺平”青年的产生,可以从历史形态和如今在中国现实的表征中着眼。

2.1. 历史形态下的“躺平”

从历史形态上看,“躺平”现象与“佛系”、“丧文化”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也可以看作是“犬儒主义”的现代化表现。广泛热议的文章《躺平即正义》,从希腊故事里中的感悟,也是部分青年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他们秉持着“低欲望”,对于外界的各种主流价值的引领和鸡汤式的鼓舞,“但其内心波澜不惊,表现为不反抗、不回应,抑或不反应,稳躺平平,依旧按照自己的理念生活” [4]。第欧根尼是主张“犬儒主义”的学者,他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比较低,在思想方式和价值观方面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他可以接受住在木桶里,饮河水,吃野果的生活。他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抱以质疑的态度,觅求内心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们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对政治和政府的犬儒主义,我们已经为这样一种无根据的犬儒主义付出高昂的代价。许多正派的——包括许多杰出的——公民羞于承担公职因为他们错误地相信政治和政府是普遍腐败和邪恶的” [5]。而这种态势在各国相继蔓延,美国、英国和日本出现“回巢族”、“尼特族”、“飞特族”,这类群体中的青年,不再抱着积极主动、百折不挠的态度去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生活,反之则是不作为、不奋斗、不工作、不生育,对抗社会中号召的主流价值观。这种现象与古代的“犬儒主义”之间相似,但是现代“犬儒主义”缺乏对信仰的敬畏和精神内在深度的探讨,表现出来更多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这类现象的产生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也是青年对于社会环境中的消费主义、资本逻辑以及道德危机表示抗议和不满的表现。

2.2. 中国现实中的“躺平”

从“躺平”在中国的表征看,在网络上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百度贴吧上出现“躺平吧”,此时“躺平”的含义还是取自词语原义,追求身体上的放松。2018年,“躺平任嘲”出现在饭圈中,这时候“躺平”的意思引申为“不抵抗”、“不反驳”的意思。2019年,在知乎上的“纳米酱”发布了“《躺平学发展现状简论》提出了躺平第一定律:‘人生成功度 = 个人努力 − 系统内卷强度 × 丧’。这一公式正是‘内卷’在无意义内耗下的结果,即它表明了一种劳动悖论:越努力收益越小从而越丧,因此不如‘躺平’,通过减少努力来降低‘丧’感从而增加收获感” [6]。2021年4月17日百度贴吧中的“中国人口吧”昵称为“好心的旅游家”的网友,发表了多篇帖子,例如,“躺平即是正义”、“人才是万物的尺度”、“人生就是躺躺躺”等。作者声称自己已经两年多没有工作,每年工作一到两个月足以解决温饱就解决一切问题,每个月的饮食花费控制在两百元以内。他认为压力来源于同辈压力还有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社会媒体推送的“生育周边”。如果抛弃外在强加的观念,他可以过着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

如今,“‘躺平’一词表达的是部分青年对自身努力、奋斗的性价比降低的失望心态,以及对社会层面人文关怀的期冀” [7]。青年反对无意义的奋斗,并不是真的不工作、不努力、不奋斗,这是对当今社会中高度“内卷”的柔性回答。部分青年对于当今社会状况感到无措无力。青年不反对奋斗本身,而是反对异化的奋斗,网络上流行着奋斗的“毒鸡汤”,各式的“伪成功学”。这种良莠不齐的文案,更进一步加剧青年的焦虑。青年们反对的是不加前提条件的“无脑”奋斗。

青年并非是真的“躺平”,也不是真的想不努力,而是对于社会激烈的恶性竞争即高度“内卷”采取的战略性的策略。部分青年想以相对舒适的方式去面对工作,依靠前期积累的物质安然度日,短暂的停歇。部分青年对于生活中高额的房价,高负荷的工作量与之相对的却是相对贫乏的工资之间的巨大反差,以“躺”的姿态去放飞自我。“躺平”是部分青年面对现实的残酷,对于自身生存压力的宣泄,对于自己生活焦虑的化解,也是一种短暂或者长期的无奈选择。

3. “躺平”青年现实困境的异化逻辑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于劳动,并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 [8]。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基础之上,阐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与劳动活动、与人自己的类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全面异化。

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分析出的现象也从最初的经济生活方面,不断的扩大范围。如今热议的“躺平”现象,从理论的方面进行深刻解读,把握现象背后的深刻的逻辑。

3.1. 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

劳动者与自己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直接形成了一种异化关系。这种异化关系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不被工人所掌握,工人只能在特定情况下从事具体劳动。工人的劳动自由被限制,只能在特定的范围工作,劳动不再是自由的活动。劳动产品在工人辛勤的劳动下被制造出来,但是最终的所有权归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作为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却与劳动者之间处于对立的地位。“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8]。劳动者用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和资本家进行交易,以获取劳动者自身进行消费的物质基础。“‘躺平一族’承担着商品的角色并维系着资本市场的附属性价值。资本价值的积累表现在货币与商品的交换中,在商品的消费中产生商品的使用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于是消费便成为实现价值增值的路径选择” [9]。在如今消费主义盛行,“躺平”青年保持着“低欲望”的心态,可以避免跳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3.2. 劳动者与自我劳动活动相异化

异化不仅体现在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即劳动的最终结果,还体现在劳动者与劳动者的生产行为、生产活动中。劳动者的劳动实践,促进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应用,展现出了人所有的特性。人类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发明了人工智能,并且借助这项技术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并且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人在劳动过程也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大脑却频繁处于闲置状态,在一定程度的阻碍,抑制了人们的发展,人与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相异化。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由于机器本身的高效便利,相对而言的成本更低,很多岗位都被机器所代替,从而还引发了一些人的失业问题。“躺平”青年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人在劳动中不是在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本质,而是在劳动中遭受不同程度的否定和压迫,自身的肉体和精神都遭受着折磨,因而他们选择主动放弃去对抗技术的控制与奴役。

3.3. 人同自己类本质相异化

劳动者失去了在劳动中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属性。“人之所以是类的存在物,就在于人能够进行物质生产劳动,而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就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自由自觉的发挥和运用” [10]。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进行有意识地实践活动,如果人在劳动过程丧失主观能动性,只是做着机械式地运动,那么与大自然中的动物并无差异。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普及,人们对于智能化的依赖,逐渐形成了思维的惰性,从而消解着人的理性思维。异化的劳动表现为劳动的本身不是目的,劳动只是维持基本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活动。青年们对于劳动赋予了一些价值和实现意义,而在如今的现实生活,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下降,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通过劳动去实现自身的价值,以及阶层的提升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躺平”青年对于劳动所能够带来的幸福产生了疑惑,就算是提高劳动强度也不能带来相应的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在面对困境时,劳动所带的精神价值也无法激励自身。

3.4. 人与人之间相异化

人与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与自己生产产品的活动,与人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那么必然也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相异化。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而不是离群索居的单一个体。在现实世界中,当工人与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与自己生产的产品的整个过程、自己的类本质之间剥离开来之时,必然意味着他人劳动者本该拥有的东西的占有,因而也会造成一些不好的结果,比如说社会中的氛围更加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淡漠。而且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人们只是借助通讯工具去进行人际交流和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出现变异。人们经常长时间在网络上交流,减少了与人在现实中的沟通,遇到问题更多倾向于在网上找答案,向网络上的陌生人倾诉,也不愿意和身边的讨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相异化,对于人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阻碍。“躺平”青年更加倾向于自娱自乐,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也为“躺平”青年提供了技术支撑,由此他们更加减少与人之间的联系。

在文章中所提到的,这一整个连环的异化过程,压迫着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具有主体地位的人。异化劳动就是一种与人相对立的和奴役人的劳动,一种折磨人和摧残人的劳动,一种背离人的本质的劳动,一种令人厌恶和力图逃避的劳动。劳动这种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本来是人的本质的东西,却成了仅仅维持人的肉体存在的手段。劳动给劳动者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得到发展而是被不断贬低。在这种恶性循环下,为了减少伤害,部分青年会更加逃避。由此他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不断减少自己与社会的联系,并且妄想着脱离社会关系。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躺平”青年由此出现。

4. 结论

社会中激烈的恶性竞争导致了“躺平”现象的产生,我国社会现在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旧有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从而出现如今的社会状况。劳动对于人来说,应该是自己积极主动选择,借此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运用的活动。人们可以在劳动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感,觉得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而不是麻木的痛苦的,仅仅只是,为了生计,养家糊口而进行的。在竞争激烈的如今,资本对于青年的压迫行为仍然严峻,部分青年们不觉得劳动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感受更多的是痛苦。这类青年群体,不再有心思想着去实现理想,拥抱美好的未来,而只是想尽量快点结束日常的工作,对工作、生活都失去了热情。

人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权选择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人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有权拒绝让自己感到痛苦的行为和事情。“躺平”青年不是盲目地接受大众的定义,走大多数人都走过的路。他们选择给人生按下暂停键,停下来去思索,自己对于生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理性的“躺平”对于青年、社会、国家都是具有积极的作用。青年在深思熟虑后,做出适合自己的、符合时代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文章引用

熊 林.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域下“躺平”青年的现实困境
The Realistic Dilemma of “Lying Flat” You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Alienated Labor Theory[J]. 哲学进展, 2022, 11(05): 990-99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5172

参考文献

  1. 1. 徐振华. 躺平之维: 躺平文化的话语表征与省思辩证[J]. 新疆社会科学, 2021(5): 139-145.

  2. 2. 安迪·班尼特, 吉思·哈恩-哈里斯. 亚文化之后: 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M].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文化译介小组, 译, 孟登迎, 校.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2: 206.

  3. 3. 林龙飞, 高延雷. “躺平青年”: 一个结构性困境的解释[J]. 中国青年研究, 2021(10): 78-84.

  4. 4. 令小雄, 李春丽. “躺平主义”的文化构境、叙事症候及应对策略[J/OL].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2): 1-16[2022-01-27].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oi=10.14100/j.cnki.65-1039/g4.20210705.001

  5. 5. Mazella, D. (2007) The Making of Modern Cynicism.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2.

  6. 6. 裴越. 论“内卷”与“躺平”的生存焦虑[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39(1): 65-70.

  7. 7. 王甄玺. “躺平”一词何以流行——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1, 37(5): 55-59.

  8. 8.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9. 9. 胡静. “躺平”现象: 现实困境、异化逻辑及纾解路径[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1(5): 49-54.

  10. 10. 扈中平.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对当下劳动教育的启示[J]. 教育研究, 2020, 41(12): 31-3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