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0  No. 05 ( 2021 ), Article ID: 42562 , 6 pages
10.12677/ASS.2021.105175

生态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李鑫鑫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收稿日期:2021年4月2日;录用日期:2021年5月18日;发布日期:2021年5月25日

摘要

生态问题是全球性问题,解决生态问题路径的探寻,激发人们深入研读马克思经典著作而寻求理论启发。深入分析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并在辩证分析和评价生态社会主义观点的基础上展开对生态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批判,启示

Marxist Criticism of Ecological Socialism

Xinxin Li

Department of Marxism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Received: Apr. 2nd, 2021; accepted: May 18h, 2021; published: May 25th, 2021

ABSTRACT

Ecological problems are global problems. The search for ways to solve ecological problems has inspired people to study Marx’s classic works in depth and seek theoretical inspiratio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basic views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ecological socialism, and on the basis of dialec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views, the Marxist criticism of ecological socialism is carried out, and the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is further explained on the basis of dialectical analysis, which provid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my country certain enlightenment.

Keywords:Ecological Socialism, Marxist Criticism, Enlightenment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由于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本家一味追逐资本积累和利润的本性逐步暴露,资本家争相提升工业机器的技术水平、疯狂开发自然资源并榨取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不计后果。伴随资本主义发展而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不断爆发,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全球性生态危机也逐步显现,生态社会主义应运而生,逐步关注并重新审视人类生存发展与生态文明间的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重新思考和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路径。

2. 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认识

美国的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总结了生态学社会主义目前已经发展了三个阶段:以詹姆斯·奥康纳等学者为代表的第一阶段,以福斯特等学者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和以布雷特·克拉克等学者为代表的第三阶段 [1]。生态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断拓展生态问题的研究视域,丰富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促进生态社会主义在质疑、争辩和超越中不断系统化和深刻化。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奥康纳和福斯特,他们的思想观点至今在学界依旧有很大影响。

2.1. 奥康纳的生态学社会主义思想

奥康纳堪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旗手”,其生态学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类生态发展的长久需求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并提出“生产性正义”理论。

第一,奥康纳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分析,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中存在着不可共存双重矛盾。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其主要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及实现的矛盾。立足工人剩余价值之上的资本积累诱使资本家利用技术手段无节制开发自然资源,且高生产率与低消费率严重不匹配而造成相对生产过剩,极端销毁大量商品而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必然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多重危机,主要是生态危机的爆发 [2]。奥康纳声称马克思在生态学方面存在“理论空场”,认为马克思仅立足于第一重矛盾展开系统研究而没有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资本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第二,为了解决生态危机,奥康纳提出“生产性正义”的主张。包括生产条件正义和生产关系的正义,强调调节消极外化物和积极外化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3]。消极外化物是损害工人身心健康的因素,而积极外化物强调最大程度满足人们对使用价值“质”的追求。“生产性正义”要求商品的交换价值必须从属于其使用价值,本质上是人的抽象劳动必须从属于人的具体劳动,真正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和人与自然共存的需要。

第三,奥康纳对资本主义生产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行辨析。自然界的生产和发展具有客观性,其延续和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和运动,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而资本主义生产运作完全依据资本家逐利的野心和资本积累的愿望。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造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具有不可协调性,但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自然生态要求是相一致的。社会主义立足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性,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人类生产与自然发展间的动态关系,促进生态和谐发展。奥康纳认为需要围绕生产条件的各种“新社会运动”来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奥康纳将“新社会运动”当做完成资本主义向生态学社会主义转变的途径。

2.2. 福斯特的生态学社会主义思想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生态学社会主义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其不赞成奥康纳对马克思的批判,并从很多方面与奥康纳做了区分。福斯特坚定认为马克思著作中包含广泛而深刻的生态学思想。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生态学是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福斯特深化了物质交换断裂思想,并提出发动生态革命,推翻资本主义。

第一,建立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生态学唯物主义理论。福斯特生态思想的本质是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工人的剥削和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上的,资本主义看不到唯物主义与生态之间的联系。福斯特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深刻挖掘和详细阐释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辩证地看待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生态学之间深刻、系统的联系。福斯特立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而建立了生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理论对于当前资本逻辑下生态问题的解决、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福斯特发展了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马克思用“新陈代谢”这一词汇定义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和地球生态资源环境之间正常而有序的“新陈代谢关系”,并不断催生出“无法修补的断裂” [5],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与生态稳定运行间相对立,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存在,就无法彻底实现人与自然之间正常关系的修复。而要实现“系统性修复”需要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制度的支撑,需要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保障。

第三,福斯特提出发动生态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解决方案。通过彻底的生态革命,全面否定资本逻辑,不是简单停留于调节和缓和层面。福斯特指出资本家试图借助科学技术创新以解决生产发展造成的生态漏洞,但这根本填补不了对生态的伤害,反而会产生更多新的环境问题。降低生产过程的成本和消耗、寻找对生态环境危害小的替代技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只有将生态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将自然的社会性开发和自然的新陈代谢相统一,才能有效解决资本主义无限逐利性质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

3. 对生态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伴随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现状,生态社会主义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思考和认知不断深化,但生态社会主义也存在缺乏整体性批判、理论的实践不足、缺乏全人类立场和视角等局限,对生态社会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批判,就是辩证分析和客观审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在批判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不断创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3.1. 破:对生态社会主义的评价

生态学社会主义指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包含的生态意蕴就是始终将“自然”、“人的自然性”作为实践的产物,以及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将“自然问题”唯物主义化和科学化。生态中心主义的去意识形态化和非唯物主义倾向是生态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焦点,生态主义没有认识到自然资源短缺、雇佣工人身心健康受损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与资本主义一味追逐利润的生产方式间的深层本质性联系,没有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挂钩而只是单纯指出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和现状,无法促进社会人与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共生。

与此同时,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主义的批判也存在一些不彻底、不全面的认知。从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主义批判的总体情况来看,生态马克思主义更多得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问题的具体阐述而展开对生态主义的批评,缺乏整体批判生态主义的思维模式和框架,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在生态问题上的整体运用和思考 [6];他们无法摆脱其社会制度思维对其研究思路的影响,其资本主义社会的自身背景限制了他们无法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危机,无法站立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角度思考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而且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主义的批判不能只停留在道德谴责层面,更应该深入生态现实问题的本质揭露其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层面的本质问题,即生态主义未深入探究对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生态问题、探索解决生态问题的路径。且生态社会主义搜索马克思学说中对生态问题的相关表述并将其加以整合,并没有跳出马克思的具体表述,更没有结合马克思写作的社会背景和整体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度剖析审视马克思的生态理论思想内核。在揭示生态主义缺乏对马克思学说整体思想的认知时容易忽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割裂马克思相关表述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向。生态马克思主义同剧烈的政治与经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仍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未关注理论与社会实践中具体解决之间的关系。

3.2. 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思想

对生态社会主义发展的梳理和批判,进一步明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马克思、恩格斯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马克思基于唯物主义思想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理解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社会实践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作用,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均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是像资本主义那样将自然资源私有化,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方法;从微观视角分析,马克思谈到人类要生存就必须生产和生活,而要生产和生活就一定会产生排泄物,马克思将排泄物分为生产排泄物即工农业生产的产物和消费排泄物即人自身生产的产物两部分,它们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必须将排泄物限制在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且利用科学技术及时合理地解决排泄物问题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揭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界是同一体,人对自然的改变同时也会影响到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的进化和发展的过程同样也会影响自然界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恩格斯指出人不同于动物仅适应外部自然界,人通过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世界以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7]。人与自然是生息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破坏大自然反而会使人类自身遭遇更大生存危机。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仅以眼前最直接的效益和利润为追求目标,压榨雇佣工人,肆意开发和掠夺自然资源。资本家一味追逐私人利益而毫无道德关怀和人文情怀,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生产过剩的瘟疫”造成自然界更大程度的破坏,所以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继续存在是对自然界最大的威胁。必须充分认识“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在自然承载力范围内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既关注同辈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考虑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4. 启示与展望

通过生态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进一步阐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意蕴丰富,对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发展仍有重要启示作用,深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学思想,科学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4.1. .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运用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批判性研究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肯定其生态学理论精华和研究生态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同时深刻剖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性,推进生态学理论研究进程。结合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和经典论述,展开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回溯,更系统全面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学思想,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理论与其唯物史观相结合,辩证看待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次,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与具体生态实际相统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之相伴生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迫切需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而提出实质有效的解决措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语词、概念的反复争论而对现实生态环境危机视而不见上。只有研究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理论,具体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阐释,深化人们的生态自然认知水平,针对新时代下新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利用问题、废弃物的处理和循环再利用问题等提出行之有效的、可持续的行动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说:“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8]。”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人们不仅要考虑自身眼前的利益需求,更要兼顾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长久需求。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运用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利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解决现实生态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不断根据新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4.2.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和具体理念必须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引领人们健康绿色的生产生活实践。

首先,党和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自然资源的决策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有效制定的,环境保护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这是由中国自然生态环境国情以及中国的政治体制决定的,但是政府主导不是政府包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道路是一条历史的、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政府积极宣传和引导广大人们群众支持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决策,提升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发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局面。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制定垃圾分类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以呼吁更多人加入健康环保行列。同时不容忽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提升人们高质量生活水准和便捷环保途径,造福人类和自然界。

其次,注重环保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环保组织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力对提高公民生态环保意识以及落实环保行动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发挥环保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推动生态环保事业发展。同时要增强企业的生态关怀和人文情怀,在满足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合理获得交换价值。马克思把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包含质的规定性,并不单纯地赞成量的生产力主义 [9]。岩佐茂也认为生产是否在推动社会进步、保护环境、维护工人身心健康、满足人的真实需要是“生产力的质”的问题,所以社会生产更要注重“生产的质”,立足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满足人们使用价值的需要。

最后,社会的每一个人将自身与自然界紧密联系起来,树立健康的生态环保观、合理的绿色消费观,循环合理利用废弃物,自觉垃圾分类,遵循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合理追求自己的幸福美好生活。只有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有张力的发展,才能在满足当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前提下,不损害子孙后代持续性追求美好幸福生活需要的可能。

文章引用

李鑫鑫. 生态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Marxist Criticism of Ecological Socialism[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05): 1282-1287.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5175

参考文献

  1. 1. Foster, J.B. and Burkett, P. (2017) Marx and the Earth: An Anti-Critique. Hay-Market Books, Chicago. https://doi.org/10.1163/9789004288799

  2. 2. [美]詹姆斯•奥康纳. 自然的理由[M]. 唐正东, 臧佩洪, 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84.

  3. 3. 陈永森. 奥康纳“交换价值从属于使用价值”与“抽象劳动从属于具体劳动”思想论析[J]. 社会主义研究, 2013(2): 124-129.

  4. 4. Foster, J.B. (2000) Marx’s Ecology: Materialism and Nature. Monthly Review Press, New York, 141.

  5. 5. 刘仁胜. 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M]. 北京: 中央编译局, 2007: 131.

  6. 6. 林孟涛, 陈开晟. 批判的批判: 生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8): 104-111.

  7.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998.

  8. 8. 习近平: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19/c_1122857595.htm, 2018-05-19.

  9. 9. 陈永森. 生态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其启示[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4(7): 8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