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1  No. 10 ( 2022 ), Article ID: 56863 , 5 pages
10.12677/ASS.2022.1110583

体型刻板印象研究综述

黄榕沁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收稿日期:2022年9月7日;录用日期:2022年10月10日;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8日

摘要

刻板印象是一种认知结构,是对某群体所持有的一种固有观念。刻板印象的研究内容正在逐渐丰富起来,本文以体型刻板印象为议题,从体型刻板印象主要的测量方法和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与论述。

关键词

刻板印象,体型刻板印象,肥胖

A Review of Body Shape Stereotype

Rongqin Huang

School of Psycholog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Received: Sep. 7th, 2022; accepted: Oct. 10th, 2022; published: Oct. 18th, 2022

ABSTRACT

Stereotype is a kind of cognitive structure, which is a kind of inherent concept of a certain group.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stereotype is gradually enriched. This paper takes body stereotype as the topic, and sorts out and discusses the main measurement methods of body stereotype and existing related research.

Keywords:Stereotype, Body Shape Stereotype, Obesity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刻板印象的概述

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人或者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这通常与性别、种族、年龄等有关。在1995年,Greenwald和Banaji [1] 明确地提出刻板印象定义有意识和无意识区别,并顺势概括出内隐刻板印象的概念。内隐刻板印象是调节某一社会类别成员的属性的无法内省辨别(或不能准确辨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于是心理学家从20世纪年代末就重点开始研究内隐刻板印象。随着研究方法不断地革新,其研究内隐刻板印象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有:性别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年龄刻板印象与体型刻板印象等。

当今时代,人们都十分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外在形象,而外在形象包括容貌和身材。特别是我们常用体态轻盈、杨柳细腰等词来形容女性身姿优美,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渲染下大众对女性身材的理想标准更加严格,导致女性为了达到标准进行节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大众对肥胖人群的态度应该是抵触的、厌烦的。

本文整理了国内外肥胖体型刻板印象的相关研究。体型刻板印象是指按照体型进行相应的社会分类,形成关于某种体型者的知识、固定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 [2]。而判断个体的体型是否肥胖有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是主观判断法,就是根据每个人内心对于胖瘦的标准来划分;第二种是体重指数法(Body Mass Index, BMI),就是通过BMI值筛查肥胖。体质指数(BMI) = 体重(kg)/身高平方(m)。当BMI值在28~32之间时,属于肥胖;当BMI值 > 32时,属于过度肥胖。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BMI数值大于28时,我们大脑就会将他归为肥胖人士,且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一些不好的看法。

2. 刻板印象的测量

2.1. 外显测量方法

2.1.1. Katz-Braly法(K-B法)

Katz和Braly [3] 首先在1933年使用该技术。具体测验流程是:先给予被试一份关于描述品质的形容词量表,然后要求被试从量表中选出5个他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形容词来形容某一群体特征,同时也允许被试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最后最高频率出现的词语用来表述该群体刻板印象的特征。

2.1.2. Gardner法

Gardner法 [4] 基于K-B法的基础上改良所得。具体测验过程是让被试在多有种特质的量表上对某个群体进行两极评估,并对其结果做t检验,从而找到差异显著的特质词汇。最后这些显著的特质词汇就是其群体典型的外显刻板印象特质。

2.2. 内隐测量方法

2.2.1.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Greenwald等人于1998年率先提出测量个体内隐社会认知方法,它以反应时为因变量指标,通过评估所呈现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联系从而间接地测量个体对概念词所代表的内隐态度。如果被试内隐态度与相容任务一致,其反应时间就会很短。如果被试内隐态度与不相容任务一致,则会导致被试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会花费更长时间。

2.2.2. 刻板印象解释偏差(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 SEB)

Sekaquaptewa等人 [5] 在2003年提出SEB法。其原理是个体内外部归因理论,当个体看到与期望不相符的事件或人物时,就会做出更多解释行为,使其能够得到合理化的解释。因此在使用该方法时,研究者需要计算个体归因后所提出解释数量值以及确定解释的性质是属于内因或外因、可控归因或不可控归因,从而获得最终SEB值。

3. 有关体型刻板印象的研究

3.1. 国外体型刻板印象的研究

国外学者于20世纪中期开始关注人们对体型肥胖人群的印象,并从各个领域对其群体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发现,民众普遍都对体型肥胖的人士存在着这样或那样负面的看法,并认为胖子都是好吃懒做的、自控力低、不上进的 [6]。Teachman等人 [7] 的实验证明了即便被试提前被告知引起肥胖是由于疾病或者遗传基因等其他不可控因素,但是结果依旧显示出了被试对其群体的刻板印象并没有显著降低。甚至有学者曾对儿童与健康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干预,意图降低他们对肥胖群体的偏见与歧视,然而其干预的效果并不显著 [8] [9]。由此可推断,大众对肥胖人士的偏见已经根深蒂固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难以改变。

其中,研究者惊奇地发现就连医护人员甚至是从事有关医疗行业的人员对肥胖群体也存在着负面评价 [10]。与此同时,Puhl和Brownell [11] 的结果还发现了大多数的肥胖患者为了免受伤害,即使生了很严重的病仍然十分反感去医院医治。此外,Bagley等人 [12] 发现不仅非肥胖群体对肥胖人群存在消极刻板印象,而且处于肥胖群体的人们也对所在群体有着消极的看法。

在教育领域上,研究者同样发现了学生群体对肥胖的同龄人也存在着显著歧视与偏见。其中,Weiler和Helms [13] 的研究报告了体重超重的学生在学校常常容易会受到老师和伙伴消极的对待,如:常给这类学生起外号等,从而影响孩子们的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在相关研究中也发现,即使在小学阶段,体型肥胖的学生在校期间也容易遭受来自同龄伙伴的戏弄与嘲笑 [14]。另外,Latner等人 [15] 对4~6岁儿童也进行了体型偏好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肥胖儿童与残疾儿童较相比而言,肥胖儿童更加不受同龄人的喜爱与欢迎。

在就业方面,肥胖群体依旧容易收到来自各方的偏见与歧视。Larkin和Pines [16] 模拟了一场招聘会,被试作为HR需要观看求职者的面试视频,结果显示被试更倾向雇佣非肥胖人士。也就是说,肥胖的求职者所面临的压力比非肥胖求职者更大。

3.2. 国内体型刻板印象的研究

与国外相比,国内关于肥胖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肥胖者对自身的自我意识、自尊以及人际关系上,对于肥胖体型的刻板印象研究相对较少。周莉等人 [17] 先后分别使用了艾克森个性量表(EPQ)对肥胖青少年和非肥胖青少年进行测量,都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该研究发现,肥胖青少年比非肥胖青少年性格相对更加内向与腼腆,在女性肥胖者身上尤其明显。阚敏 [18] 使用了4种心理卫生状况量表,对体重超重的青少年的心理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体形肥胖的女孩子在焦虑和抑郁方面得分都明显高于体型肥胖的男孩子。金圣华 [19] 特意选取女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抑郁程度和社会支持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体重超重或者肥胖的女生不仅社会支持得分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的女生,而且其抑郁程度相对体重正常女生较为严重。

我国学者是在2002年才着手研究大众对体型肥胖者的刻板印象问题。李艳萍 [20] 等人选取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考察体型正常学生与体型肥胖学生是否存在着体型刻板印象?结果与国外研究不同:对于男生而言,将近有34%体型正常的男生对体型肥胖的男生给予积极的肯定;但是,无论是体型正常亦或是体型肥胖的男生,给予肥胖女生均是消极的评价。对于女生而言,体型正常以及体型肥胖的女生对肥胖的男生予以了中性的评价;而肥胖女生对其所处内群体,予以的负面评价比较多。孙里宁 [21] 运用了内隐联想测验和启动效应检测方法对该领域进行了研究。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均证明了我们容易将胖与积极词汇、瘦与消极词汇相联系起来,并且这种内隐刻板印象还会受到性别与年龄因素的影响。崔馨淇 [22] 同样使用了内隐联想测验法,对三个体型维度(胖、中、瘦)的内隐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此研究结果证明,与中等体型的人相比较而言,人们对于消瘦和肥胖体型的人表现出了明显的负面内隐体型刻板印象,而这两种体型刻板印象虽然包含内容不同,但是强度却是相同的。

4. 未来展望

第一,以往多数研究是根据BIM数值对个体的体型进行分类,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却不适用于所有人群中,如:专业运动员、健身爱好者等。因此,未来是否有更好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改进。第二,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整体的体型刻板印象,常常忽略了在整体中的个体刻板印象。第三,如何有效地干预体型刻板印象,还有待今后的不断探讨。第四,测量体型刻板印象的方法虽然有不少,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不足。如何结合的使用这些方法来更好地测量体型刻板印象,是研究者今后值得关注的问题。

文章引用

黄榕沁. 体型刻板印象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Body Shape Stereotype[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10): 4275-427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10583

参考文献

  1. 1. Greemwald, A.G. and Banaji, M.R. (1995)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 4-27.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102.1.4

  2. 2. Waller, T., Lampman, C. and Lupfer-Johnson, G. (2012) Assessing Bias against Overweight Individuals among Nursing and Psychology Students: An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1, 3504-3512. https://doi.org/10.1111/j.1365-2702.2012.04226.x

  3. 3. Katz, D. and Braly, K. (1933) Racial Stereotypes of One Hundred College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28, 280-290. https://doi.org/10.1037/h0074049

  4. 4. Gardner, R.C., Wonnacott, E.J. and Taylor, D.M. (1968) Ethnic Stereotypes: A Factor Analytic Investig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2, 35-44. https://doi.org/10.1037/h0082743

  5. 5. Sekaquaptewa, D. and Thompson, M. (2003) Solo Status, Stereotype Threat, and Performance Expectancies: Their Effects on Women’s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9, 68-74. https://doi.org/10.1016/S0022-1031(02)00508-5

  6. 6. O’Brien, K.S., et al. (2010) Reducing Anti-Fat Prejudice in Preservice. Health Students: A Randomized Trial, 18, 2138-2144. https://doi.org/10.1038/oby.2010.79

  7. 7. Teachman, B.A., Gapinski, K.D. and Brownell, K.D. (2003) Demonstrations of Implicit Anti-Fat Bias: The Impact of Providing Causal Information and Evoking Empathy. Health Psychology, 22, 68-78. https://doi.org/10.1037/0278-6133.22.1.68

  8. 8. 蔡华俭. 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J].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3): 339-334.

  9. 9. Agell, G. and Rothblum, E.D. (1991) Effects of Client’s Obesity and Gender on the Therapy Judgments of Psychologis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2, 223-229. https://doi.org/10.1037/0735-7028.22.3.223

  10. 10. 程立. 体形内隐刻板印象及体形对招聘决策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11. 11. Puhl, R.M. and Brownell, K.D. (2003) Psychosocial Origins of Obesity Stigma: Toward Changing a Powerful and Pervasive Bias. Obesity Reviews, 4, 213-227. https://doi.org/10.1046/j.1467-789X.2003.00122.x

  12. 12. Bagley, C.R., Conklin, D.N., Isherwood, R.T., Pechiulis, D.R. and Watson, L.A. (1989) Attitudes of Nurses toward Obesity and Obese Patient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68, 954-954. https://doi.org/10.2466/pms.1989.68.3.954

  13. 13. Weiler, K. and Helms, L.B. (1993) Responsibilities of Nursing Education: The Lessons of Russell Salve Regina.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9, 131-138. https://doi.org/10.1016/8755-7223(93)90064-J

  14. 14. Anesbury, T. and Tiggemann, M. (2000) An Attempt to Reduce Negative Stereotyping of Obesity in Children by Changing Controllability Beliefs.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15, 145-152. https://doi.org/10.1093/her/15.2.145

  15. 15. Latner, J.D., O’Brien, K.S., Durso, L.E., Brinkman, L.A. and MacDonald, T. (2008) Weighing Obesity Stigma: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Different Forms of Bi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32, 1145-1152. https://doi.org/10.1038/ijo.2008.53

  16. 16. Larkin, J.C. and Pines, H.A. (1979) No Fat Persons Need Apply: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he Overweight Stereotype and Hiring Preference. Sociology of Work and Occupations, 6, 312-327. https://doi.org/10.1177/073088847900600303

  17. 17. 周莉, 等. 不同程度肥胖儿童的个性、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J]. 中华儿童保健杂志, 1998, 6(3): 147.

  18. 18. 阙敏, 陶芳标, 何春燕, 张丽华, 朱鹏. 初中生抑郁焦虑与生活满意度及自我意识的相关性[J].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7): 611-613.

  19. 19. 金圣华. 肥胖女大学生的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07.

  20. 20. 李艳平, 任浩, 徐永俊, 马冠生. 正常体重和超重高中生对肥胖少年的看法和态度[J].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7): 531-532.

  21. 21. 孙里宁. 体形的刻板印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2. 22. 崔馨淇. 体形内隐刻板印象及体形对招聘决策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