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05 ( 2023 ), Article ID: 65653 , 11 pages
10.12677/AP.2023.135223

Enright宽恕疗法及其应用

赵雪婷,周广东*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天津

收稿日期:2023年3月27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15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22日

摘要

Enright宽恕疗法是一种主要针对人际关系冲突中愤怒情绪的干预方法,在西方已被应用于临床和教育领域且取得显著效果。Enright提出了完善的宽恕定义,即受害者放弃对侵犯者的怨恨、谴责和报复的意愿,同时产生同情、慷慨甚至爱的品质,并将宽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二十个单元并提出详细的干预流程。该疗法已被国内外研究者证实其有效性,具有独特的优势及适用范围、较好的文化适应性,但也存在一定局限,如何正确、合理地将其应用在各项领域还有待考究,因此,结合具体研究针对如何应用的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

宽恕干预,Enright宽恕模型,心理健康

Enright Forgiveness Therapy and Its Application

Xueting Zhao, Guangdong Zhou*

Faculty of Psychology,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Received: Mar. 27th, 2023; accepted: May 15th, 2023; published: May 22nd, 2023

ABSTRACT

Enright forgiveness therapy is an intervention method mainly aimed at anger in interpersonal conflict, which has been applied to clinical and educational fields in the West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Enright put forward a complete definition of forgiveness, divided the forgiveness process into four stages and twenty units, and proposed a detailed intervention process. This therapy has been proved to be effective by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good cultural adaptability,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limitation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introduces this therapy from various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Forgiveness Intervention, Enright Forgiveness Model, Mental Health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正如约翰·多恩(1623)所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要与他人共处,而由人际冲突产生的伤害事件也难以避免,受到创伤的群体通常需要接受一定的干预来避免长期的痛苦,宽恕作为一个积极心理因素,可以帮助不同年龄、文化背景的受害者减轻甚至消除愤怒情绪,缓解痛苦,修复心理创伤。宽恕还可以促进人整体的、更广泛意义上的健康,包括个性成长、精神幸福及人际和谐(Vander Weele, 2018)。因此理解宽恕的含义并将其正确运用到伤害事件中至关重要,本文从典型宽恕疗法——Enright宽恕模型出发,对该疗法进行多方面探讨以明确如何正确、合理地应用Enright宽恕疗法。

2. 宽恕定义

明确宽恕的定义是应用宽恕疗法的必要前提。宽恕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理解的一种简单的原谅,它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其中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动机等多方面的积极转变,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宽恕是防止抑郁等消极情绪的一个保护因素,宽恕他人可以保护个体免受愤怒、仇恨和报复带来的负面影响(Fayyaz & Besharat, 2011),也被证明是降低抑郁发生几率的一种机制(Kaleta & Mróz, 2020),此外,宽恕也是一种性格力量,可以促进社会正义和繁荣(Tirrell, 2022)。

对于宽恕的定义,多名研究者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提出独到且具有建设性的见解。McCullough,Worthington和Rachal (1997)将人际宽恕定义为一系列动机变化其中,对冒犯者进行报复的动机减弱,保持疏远的动机减弱;尽管冒犯者有伤害行为,但对和冒犯者的善意与和解的动机提高。宽恕也被认为是一种放弃回避或复仇,寻求和解的内在选择(Worthington & Wade, 1999)。

在宽恕研究领域,Enright宽恕疗法是被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之一,其对宽恕的定义也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Enright和人类发展研究小组(1996)将宽恕定义为一种意愿,即受害者放弃对侵犯者的怨恨、谴责和报复的意愿,同时产生同情、慷慨甚至爱的品质。其后,Enright (1996)对该定义从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情感方面指的是,受害者减轻对冒犯者的消极情绪,甚至增加积极情绪;认知方面指的是,受害者放弃责怪、报复伤害者的念头;行为方面指的是受害者放弃报复行动等消极的行为方式。该定义首先强调人们理性地认识到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这种对不公平事件的认识是更加客观的,而不是过分夸大或是臆想出来的;其次,当宽恕者做出理性判断后,他们愿意主动放弃怨恨和相关反应;然而宽恕作为一种美德,并不是强制要求宽恕者完成的;再者,宽恕者愿意并努力基于仁慈的道德原则对做错事的人做出反应时,他们就会宽恕,这可能包括同情、无条件的价值、慷慨、还有道德的爱,但做伤害性行为的人,对这种爱是没有权利的。

根据以上定义,尽管学者们对于宽恕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其核心内涵在于转变。转变就是开始一个新的方向前进,总地来说,情感、认知乃至行为的转变是宽恕的重要意义,这种转变是一种主动地由消极向积极过度的漫长过程,在转变过程中受伤害的个体逐步脱离伤害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产生新的生活目标,与此同时提升情绪成熟度并在之后的生活中自觉运用宽恕的应对方法,发现新的意义。然而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严重伤害的个体更有可能处于强烈的愤怒、抑郁情绪等困扰之中,此外也有多数个体选择采用防御机制回避或压抑伤害带来的痛苦,对于他们来说做到这种转变似乎并不容易,因此学者们提出了能够帮助受害者提高宽恕水平、降低乃至消除消极情绪的干预方法——宽恕疗法(Enright, 1996; Baskin & Enright, 2004)。

3. Enright宽恕疗法

宽恕疗法(Forgiveness Therapy)是一种干预,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优势。它使用结构化治疗方式,使受伤害的个体能够原谅过去的伤害或不公平事件(Lundahl et al., 2008),可以培养其宽恕技能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Zichnali & Moraitou, 2019)。宽恕疗法也可以引导来访者以一种积极的视角看待以往伤害,对伤害者产生理解和同情,进行认知重构,采取新的应对方式,避免消极应对方式带来的困扰。在西方,宽恕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教育领域并取得良好效果,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可以帮助受害者放弃报复和怨恨等消极应对方式并用积极的方式来应对伤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给来访者带来长期的积极影响。在已有的多种宽恕疗法中,Enright宽恕干预模型的效果得到大众认可,并且该疗法应用最为广泛。

3.1. Enright宽恕疗法干预流程

Enright宽恕干预模型的干预流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揭露阶段(Uncovering Phase)、决定阶段(Decision Phase)、工作阶段(Work Phase)和深化阶段(Deepening Phase),每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任务。

首先,在宽恕的揭露阶段,宽恕者的主要任务在于回忆伤害事件,了解不公正和随后的伤害是否以及如何危及其生命。在决定阶段,宽恕者的任务是审视以往错误的应对方式,对宽恕的本质有了准确的理解,并根据这种理解做出承诺宽恕的决定。决定阶段着重强调宽恕的含义,并与和解、饶恕等概念进行区分。在工作阶段,宽恕者的任务是对冒犯者有了认知上的理解,并开始以新的视角看待冒犯者,从而对冒犯者、自我和二者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想法,通过换位思考等方式对冒犯者产生同理心,尝试采取宽恕的方法应对伤害,进行认知重构。在深化阶段,宽恕者的任务是逐渐在痛苦中发现更多的意义,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以便减少负面情绪,甚至产生新的人生目标。此外,由于宽恕者具有个体差异性,每名宽恕者的宽恕历程不尽相同,可能出现某一阶段持续时间过长的情况,或者在宽恕过程中发现新的宽恕对象,走向新的宽恕历程(如图1)。

Enright在以上四阶段的基础上,将其细化为20个详细的加工单元(如表1),对应着宽恕者的心理过程。但这不是一个僵化或按部就班的过程,宽恕者实际进行宽恕时,并不严格按照模型中的单元顺序进行,可能出现跳跃的情况。

当干预者明确该模型的结构内容时,则开始设计干预过程中可采取的措施。Enright提出,基于过程的小组干预次数为6至8次;基于过程的个人干预次数为12至60次(Baskin & Enright, 2004)。干预者可根据自身经验及参考前人研究将四阶段中的加工单元安排至对应的干预次数,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表1中的内容对Enright宽恕过程模型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介绍,可为干预研究者提供参考(Enright & Fitzgibbons, 2015)。

Figure 1. Forgiveness phase (Enright & Fitzgibbons, 2000)

图1. 宽恕阶段(Enright & Fitzgibbons, 2000)

Table 1. Enright forgiveness intervention flow chart

表1. Enright宽恕干预流程表

Enright宽恕疗法作为最经典且受大众认可度最高的模型之一,被多项研究证明其有效性。有学者做出总结,针对不同人群经受的一系列重大伤害,包括Enright宽恕模型在内的基于过程的宽恕干预均可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宽恕干预措施对个人乃至群体的总体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Akhtar & Barlow, 2018)。

对于受到极大创伤的个体,传统干预疗法效果甚微,但宽恕干预为这类群体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干预研究表明Enright宽恕疗法为自杀幸存者提供了一个有效模型,可以促进自杀幸存者的创伤后成长、缓解创伤后压力,降低自杀意念的风险(Lee et al., 2015),有助于帮助丧亲者提高宽恕能力,缓解愤怒、抑郁、焦虑的症状并使其心灵得到安抚,达到治愈创伤的效果(Záhorcová, Enright, & Halama, 2021)。在创伤后应激症状、痛苦中寻找意义等方面,接受Enright宽恕疗法的参与者得到了显著的改善(Lin et al., 2004)。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Enright宽恕疗法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普适性。对于备受关注的青少年群体,该疗法为提高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力量提供有效途径(Tao et al., 2020),也适用于青少年少年拘留中心的群体,该疗法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消除监狱中的人的愤怒,改善其不良行为,有望成为公共关系中人们普遍接受的治疗方案(Enright et al., 2016)。而对于近年来逐渐被关注的老年群体,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生命意义部分是通过宽恕的中介作用实现的,这也为宽恕干预对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蒋怀滨等,2016),也有研究者证明宽恕干预可以提升老年人对他人的宽恕,这种干预方法对改善遭受过别人的冒犯、不公平待遇或人际冲突而长期未能释怀的老年人的整体幸福指数与自尊感具有积极的意义(张瑞星等,2017)。一项元分析研究研究证明宽恕干预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弱负面影响,还可以增强积极状态,如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然而现有研究很少专门针对受情绪问题困扰的老年人进行干预,并且对于情绪高度受影响的老年人来说,吸收新概念和信息更加困难(López et al., 2021),这也为其决定宽恕并完成宽恕历程增加挑战。

3.2. Enright宽恕疗法的应用

Enright宽恕疗法作为最经典且受大众认可度最高的模型之一,被多项研究证明其有效性。有学者做出总结,针对不同人群经受的一系列重大伤害,包括Enright宽恕模型在内的基于过程的宽恕干预均可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宽恕干预措施对个人乃至群体的总体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Akhtar & Barlow, 2018)。

对于受到极大创伤的个体,传统干预疗法效果甚微,但宽恕干预为这类群体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干预研究表明Enright宽恕疗法为自杀幸存者提供了一个有效模型,可以促进自杀幸存者的创伤后成长、缓解创伤后压力,降低自杀意念的风险(Lee et al., 2015),有助于帮助丧亲者提高宽恕能力,缓解愤怒、抑郁、焦虑的症状并使其心灵得到安抚,达到治愈创伤的效果(Záhorcová, Enright, & Halama, 2021)。在创伤后应激症状、痛苦中寻找意义等方面,接受Enright宽恕疗法的参与者得到了显著的改善(Lin et al., 2004)。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Enright宽恕疗法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普适性。对于备受关注的青少年群体,该疗法为提高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力量提供有效途径(Tao et al., 2020),也适用于青少年少年拘留中心的群体,该疗法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消除监狱中的人的愤怒,改善其不良行为,有望成为公共关系中人们普遍接受的治疗方案(Enright et al., 2016)。而对于近年来逐渐被关注的老年群体,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生命意义部分是通过宽恕的中介作用实现的,这也为宽恕干预对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蒋怀滨等,2016),也有研究者证明宽恕干预可以提升老年人对他人的宽恕,这种干预方法对改善遭受过别人的冒犯、不公平待遇或人际冲突而长期未能释怀的老年人的整体幸福指数与自尊感具有积极的意义(张瑞星等,2017)。一项元分析研究研究证明宽恕干预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弱负面影响,还可以增强积极状态,如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然而现有研究很少专门针对受情绪问题困扰的老年人进行干预,并且对于情绪高度受影响的老年人来说,吸收新概念和信息更加困难(López et al., 2021),这也为其决定宽恕并完成宽恕历程增加挑战。

3.3. Enright宽恕疗法的文化适应性

尽管宽恕疗法是基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提出和应用的,但在我国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也同样适用。两种文化都强调宽恕是一种人性中“善”的彰显,是一种跨文化共通的美德。这些共通之处成为整合中西宽恕内涵的前提基础(李兆良,2011)。正如《左传》等先哲著作所呈现的那样,“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宽恕”这一概念本身实则早已有千百年来中华哲学特有的文化底蕴(傅宏,2009)。有研究表明,在中国这样集体主义、合作和相互依赖原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中,文化适应性宽恕干预对提高个体宽恕水平有积极作用(Ji et al., 2016),也有学者指出集体记忆所提供因素对群体宽恕的产生共同发挥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解释群际宽恕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整个过程(艾娟,2016)。

正是由于Enright提出的宽恕的内涵与我国传统文化存在相似相通之处,该疗法在我国的文化适应性也得到了良好的体现。随着宽恕及宽恕干预研究的逐步兴起,国内外的研究者们渐渐发现宽恕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身体健康水平和情绪稳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内学者将Enright宽恕干预应用在拒绝敏感性高的儿童群体(孙卉,李苏红,2021),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孙卉,张田,2022),恋爱受挫的大学生群体(孙卉等,2018),青少年群体(杜学磊,2021),校园欺凌受害者群体(李蕾,2021)等,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也直接证明了Enright宽恕疗法在我国的文化适应性。

但与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不同的是,我国这种集体主义下的群体可能更容易在社会和谐和关系修复的背景下看待宽恕(Hook et al., 2012)。中国社会文化也是中国人宽恕心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与宽恕相关的核心要素会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体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傅宏,2009),陶琳瑾、傅宏(2010)基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提出Enright宽恕疗法在进行跨文化研究时可应用的适应性探索方案,充分考虑中国人对“人际关系和睦”的心理需求,兼顾“人际关系和睦”和自身内心平和,同时结合中国的传统宽恕概念。

3.4. Enright宽恕疗法的特效领域

Enright宽恕疗法主要针对宽恕者和冒犯者双方,而非仅仅关注受害者一方,因此该疗法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具有明显效果。Enright及人类发展研究小组将其应用于因职场人际关系及家庭关系冲突而焦虑的个体,被父母伤害的青少年个体,离婚家庭的成年子女等,皆取得显著效果,也因此证明该疗法在提出初期便得到证实它对于人际关系改善的有效性。首先对于拒绝敏感性高的儿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总是焦虑地预期他人可能发出的拒绝信息,进而对拒绝线索较为敏感并产生过度反应,这也是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一种典型表现,因此其接受干预后,拒绝敏感性有效降低,他们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也得到改善。其次,恋爱关系也是典型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据国内研究,Enright宽恕疗法可有效缓解高校恋爱受挫群体的负面情绪,降低其报复意愿、回避倾向等,提高宽恕水平、幸福感(孙卉等,2018)。也有研究者将该疗法也应用于治疗自杀幸存者领域(Lee et al., 2015),同样是由于它旨在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自我关注度及幸福感。此外,许多受到强烈愤怒影响的个体会不自觉地将其转移给身边的人,导致其人际关系受到伤害,家庭和睦受到影响,有研究证明Enright宽恕疗法对于改善个体家庭关系有潜在好处(Záhorcová, Enright, & Halama, 2021)。综上,Enright宽恕疗法可以有效促进人际关系问题的改善与解决。

Enright宽恕疗法的另一大适用范围在于多项由于愤怒情绪引起的或作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障碍。首先,该疗法可适用于抑郁症患者。一方面,许多抑郁症患者尝试将愤怒转向自身,也就是精神分析学派所说的内向愤怒;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抑郁症患者由于调节和控制情绪的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过度愤怒的症状,导致其伤害自身及其身边的人,而该疗法可以通过提高个体宽恕水平从而有效降低乃至消除愤怒情绪,Enright和Fitzgibbons (2015)也表示,许多抑郁症患者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认识到需要宽恕来控制愤怒情绪,也有临床经验表明宽恕疗法在将抑郁症从临床水平降低到非抑郁状态方面是有效的。总地来说,该疗法可以进一步缓解抑郁症状,帮助抑郁患者康复。同理,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易怒是躁狂症中较为常见的情绪症状之一,通常是主要的情绪。而Enright宽恕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实践,可以帮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化解强烈的愤怒,从而帮助他们稳定情绪。此外,焦虑障碍也是该疗法的一大应用领域。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了焦虑障碍和愤怒问题之间潜在的重要关系。过度愤怒与焦虑症共病,包括广泛性焦虑症、社交恐怖症、强迫症、惊恐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Barrett et al., 2013)。综上,Enright宽恕疗法对于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等愤怒相关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进行推广。

3.5. Enright宽恕疗法的优势

Enright和人类发展研究小组结合自身实践并参考前人研究,提出了宽恕过程模型,将受伤害个体的宽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而后在宽恕四阶段的基础上,提出详细的“二十单元加工模型”,不仅可以治疗因人际伤害造成的心理创伤,还可以改善经历生活压力事件人群的情绪问题。由Enright提出并建立的宽恕疗法具有其突出的优势。首先,该疗法主要着眼于受害者与冒犯者双方,强调二者间的互动,可有效改善人际关系。这不同于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后者主要以受害者为中心,忽略了二者的互动所起的作用。其次,该疗法也有利于个体宽恕自己,以及在未来获得他人的宽恕等好处(李欣欣,訾非,2016)。此外,该疗法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具有过度愤怒、抑郁、焦虑等个体,帮助个体从认知层面做出理性的宽恕决定,控制、减轻并消除个体的过度愤怒等消极情绪。最后,该疗法相较于其他宽恕疗法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该疗法步骤清晰,容易操作和实践。

3.6. Enright宽恕疗法的局限

尽管宽恕疗法被众多实证研究证明其在多项领域中的有效性,但值得注意的是,Enright宽恕疗法也存在难以避免的缺陷,研究者在实践过程中应当对此多加注意并及时采取措施。

首先,对部分宽恕者而言,揭露愤怒情绪会给少数个体自身造成伤害。进行宽恕的一个必要条件在于揭露愤怒,也就是要求个体重新体验愤怒情绪,这种情绪可能十分强烈,对于处于重度抑郁问题等情绪功能脆弱的个体来说,这一步会非常艰难,但当患者真正完成宽恕历程后,其症状会逐步缓解。这就要求治疗师合理把握干预的初步进程,可以先要求宽恕者逐步回忆伤害事件,先从给伤害事件命名开始,再逐步深入回忆,如果宽恕者中途出现强烈痛苦情绪,则及时停止并给予安慰、疏导。其次,宽恕疗法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在于时间进程与干预计划的冲突。由于个体受伤害程度不同,心理承受程度有差异,对于一个人什么时候会原谅别人没有一个固定的期望。因此给宽恕疗法设定一个预期计划是与之相冲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宽恕他人可能确实需要更多时间,如若发现宽恕者在某一阶段滞缓不前,治疗师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对其给予更多关注与指导,因此治疗师必须准备好为宽恕者投入更多精力。再者,许多受伤害者及其家人对于宽恕与和解等概念的混淆,导致多数人不愿了解并接受参与宽恕治疗。许多初步接触宽恕概念的个体容易将其与日常接触到的相似概念混淆,例如许多宽恕者会认为宽恕他人意味着否认收到的伤害,或者认为宽恕他人等同于法律上的赦免等,因此治疗师在向患者介绍宽恕疗法前,应首先澄清宽恕的内涵,详细介绍宽恕是什么以及宽恕不是,分享宽恕的具体故事来增进个体对宽恕内涵的正确理解。最后,受到严重伤害的个体可能很难完成宽恕。对于被抛弃的个体,由于被背叛、伤害非常严重,以至于他们可能永远无法完全吸收自己的痛苦,因此宽恕对他们来说异常困难,可采用将伤害分解为更小的单元等策略,来逐步实现宽恕,切不可操之过急。

4. 展望

Enright宽恕疗法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尽管受到了多方研究者对相关概念的误解、对宽恕效果的质疑,但该疗法逐步在实践研究中得到肯定并被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完整、系统的“四阶段,二十单元”的宽恕过程模型,在西方国家已被大力倡导,应用于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等多项领域。即使近年来国内研究者逐渐发现该疗法的发展前景并进行了实践探索,应用于人际关系敏感的儿童群体(孙卉,李苏红,2022)、高攻击水平的青少年群体(杜学磊,2021)、恋爱受挫大学生群体(孙卉等,2018)等,但在国内的理论适应性和应用范围仍有极大的探索空间。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对宽恕领域的探索逐渐深入,针对Enright宽恕干预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探究。

对比Enright宽恕疗法与其他疗法的效果。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治疗方法例如认知行为疗法(CBT)、接纳承诺疗法(ACT)、辩证行为疗法(DBT)等对于遭受创伤、经历心理障碍的群体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针对愤怒情绪的Enright宽恕疗法与其相比,是否具有更好的效果或者存在明显的不足。此外,与同类型的宽恕干预相比Enright宽恕疗法是否具有突出的优势,学者们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探究并总结出不同疗法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帮助处于情绪困扰的群体选择最优的干预方法。

增加跨文化研究。Enright宽恕疗法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下提出的,涉及到的宽恕内涵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国内也有研究证实了该疗法在我国的适用性,但基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探索还较少,增加跨文化的实证研究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接受干预效果的差异,为Enright宽恕疗法的文化适应性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增加干预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的介绍。关于Enright宽恕疗法的实证研究大多偏向于介绍该疗法的有效性,但对于具体的干预过程较难操作及控制的因素、宽恕发挥作用的具体阶段、运用该疗法时的注意事项及存在的局限等内容介绍甚少,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增加相关内容,为后续研究者们提供经验与参考。

增加接受他人宽恕与自我宽恕的研究。Enright指出宽恕包括三种类型,即宽恕他人、接受他人的宽恕、自我宽恕。现有研究大多探讨受害者宽恕他人的情况,但对于站在冒犯者角度去寻求、接受他人的宽恕带来的积极效果以及进行自我宽恕的积极影响相关的研究较少,今后的研究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入手,发掘宽恕的更多意义。

综上,研究者应深入研究宽恕疗法,明确宽恕的内涵,参考前人实证研究,深入学习干预流程,了解其优势与不足,选择适用范围内的领域,正确、合理地应用宽恕疗法,不断促进该疗法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帮助受到人际伤害的群体摆脱痛苦。

文章引用

赵雪婷,周广东. Enright宽恕疗法及其应用
Enright Forgiveness Therapy and Its Application[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05): 1829-1839.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5223

参考文献

  1. 1. 艾娟(2016). 基于集体记忆的群际宽恕过程分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 114-118.

  2. 2. 杜学磊(2021). 有意遗忘与冒犯意愿对初中生宽恕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烟台: 鲁东大学.

  3. 3. 傅宏(2009). 中国人宽恕性情的文化诠释. 南京社会科学, (8), 57-62.

  4. 4. 蒋怀滨, 张斌, 王超, 李子璇, 陈艳, 李丹凤(2016). 宽恕在老年人生命意义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 36(20), 5134-5135.

  5. 5. 李蕾(2021). 初中校园欺凌受害者宽恕心理对其抑郁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

  6. 6.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TEMP&filename=1021762579.nh

  7. 7. 李欣欣, 訾非(2016). 宽恕心理研究述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6), 943-949.

  8. 8. 李兆良(2011). 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9. 9. 孙卉, 李苏红(2022). 宽恕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介入研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38(4), 67-74.

  10. 10. 孙卉, 张田(2021). 宽恕干预对降低农村留守儿童拒绝敏感性的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9(1), 111-117.

  11. 11. 孙卉, 张田, 傅宏(2018). 团体宽恕干预在恋爱受挫群体中的运用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心理与行为研究, 16(4), 541-548.

  12. 12. 陶琳瑾, 傅宏(2010). 宽恕治疗: 基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研究.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31(11), 45-47.

  13. 13. 张瑞星, 何艳丽, 李丽, 赵泽, 顾超凡, 郭舒婕(2017). 宽恕干预对老年人幸福感和自尊的改善作用.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6(12), 1127-1131.

  14. 14. Akhtar, S., & Barlow, J. (2018). Forgiveness Therapy for the Promotion of Mental Well-Be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rauma, Violence, & Abuse, 19, 107-122. https://doi.org/10.1177/1524838016637079

  15. 15. Barrett, E. L., Mills, K. L., & Teesson, M. (2013). Mental Health Correlates of Anger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Findings from the 2007 National Survey of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47, 470-476.

  16. 16. https://doi.org/10.1177/0004867413476752

  17. 17. Baskin, T. W., & Enright, R. D. (2004). Intervention Studies on Forgivenes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2, 79-90. https://doi.org/10.1002/j.1556-6678.2004.tb00288.x

  18. 18. Enright, R. D. (1996). Counseling within the Forgiveness Triad: On Forgiving, Receiving Forgiveness, and Self-Forgiveness. Counseling and Values, 40, 107-126. https://doi.org/10.1002/j.2161-007X.1996.tb00844.x

  19. 19. Enright, R. D., & Fitzgibbons, R. P. (2000). Helping Clients Forgive: An Empirical Guide for Resolving Anger and Restoring Hope (pp.193-214).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1037/10381-000

  20. 20. Enright, R. D., & Fitzgibbons, R. P. (2015). Forgiveness Therapy: An Empirical Guide for Resolving Anger and Restoring Hope (pp. 20-22).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1037/14526-000

  21. 21. Enright, R., Erzar, T., Gambaro, M., Komoski, M. C., O’Boyle, J., Reed, G., & Yu, L. (2016). Proposing Forgiveness Therapy for Those in Prison: An Intervention Strategy for Reducing Anger and Promoting Psychological Health. Journal of Forensic Psychology, 1, 116-120. https://doi.org/10.4172/2475-319X.1000116

  22. 22. Fayyaz, F., & Besharat, M. A. (2011). Comparison of Forgiveness in Clinical Depressed, Non-Clinical Depressed and Normal People.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30, 89-93.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1.10.018

  23. 23. Hook, J. N., Worthington, E. L., Utsey, S. O., Davis, D. E., Gartner, A. L., Jennings, D. J., & Dueck, A. (2012). Does Forgiveness Requir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nceptualization of Forgive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3, 687-692.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2.05.026

  24. 24. Ji, M., Hui, E., Fu, H., Watkins, D., Tao, L., & Lo, S. (2016). Effects of a Culture-Adaptive Forgiveness Intervention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44, 335-346.

  25. 25. https://doi.org/10.1080/03069885.2015.1130798

  26. 26. Kaleta, K., & Mróz, J. (202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ic Hope and Depression: Forgiveness as a Mediator. Psychiatric Quarterly, 91, 877-886. https://doi.org/10.1007/s11126-020-09759-w

  27. 27. Lee, E., Enright, R., & Kim, J. (2015). Forgiveness Postvention with a Survivor of Suicide Following a Loved One Suicide: A Case Study. Social Sciences, 4, 688-699. https://doi.org/10.3390/socsci4030688

  28. 28. Lin, W. F., Mack, D., Enright, R. D., Krahn, D., & Baskin, T. W. (2004). Effects of Forgiveness Therapy on Anger, Mood, and Vulnerability to Substance Use among Inpatient Substance-Dependent Cli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2, 1114-1121. https://doi.org/10.1037/0022-006X.72.6.1114

  29. 29. López, J., Serrano, M. I., Giménez, I., & Noriega, C. (2021). Forgiveness Interventions for Older Adults: A Review.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10, Article No. 1866. https://doi.org/10.3390/jcm10091866

  30. 30. Lundahl, B. W., Taylor, M. J., Stevenson, R., & Roberts, K. D. (2008). Process-Based Forgiveness Interven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8, 465-478. https://doi.org/10.1177/1049731507313979

  31. 31. McCullough, M. E., Worthington Jr., E. L., & Rachal, K. C. (1997). Interpersonal Forgiv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321-336.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3.2.321

  32. 32. Tao, L., Ji, M., Zhu, T., Fu, H., & Sun. R. (2020). A Pilot Study for Forgiveness Intervention in Adolescents with High Trait Anger: Enhancing Empathy and Harmon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Article ID: 569134.

  33. 33.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0.569134

  34. 34. Tirrell, J. M. (2022). Forgiveness as a Character Strength: Toward a Developmental 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51, 312-335.

  35. 35. Vander Weele, T. J. (2018). Is Forgiveness a Public Health Issue?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08, 189-190.

  36. 36. Worthington, E. L., & Wade, N. G. (1999). The Psychology of Unforgiveness and Forgivenes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8, 385-418. https://doi.org/10.1521/jscp.1999.18.4.385

  37. 37. Záhorcová, L., Enright, R., & Halama, P. (2021). The Effectiveness of a Forgiveness Intervention on Mental Health in Bereaved Parents—A Pilot Study. OMEGA: 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 00302228211024479.

  38. 38. Zichnali, O., Moraitou, D., Pezirkianidis, C., & Stalikas, A. (2019). Exam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wo Types of Forgiveness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Well-Being in Adults from Young to Older Adulthood. OBM Geriatrics, 3, 1.

  39.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