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62901 , 6 pages
10.12677/ML.2023.113122

二语习得视域下汉语动结式习得研究评述

蔡璐路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2月10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9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22日

摘要

动结式是现代汉语中特有的且非常重要的句法结构,它不仅是语法学界历来关注的热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梳理了在汉语二语习得框架内开展的学习者习得动结式的研究成果,围绕动结式习得研究领域中的三个主要研究方法(偏误分析、语料库研究和实验研究)重点讨论,评介近年来常用的研究方法,并总结各研究中体现的汉语二语学习者习得动结式的认知情况与特点。在此基础上,为未来开展汉语动结式相关的习得研究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词

综述,汉语动结式,二语习得

A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as Second Language

Lulu Ca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Feb. 10th, 2023; accepted: Mar. 9th, 2023; published: Mar. 22nd, 2023

ABSTRACT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VRC) is not only a unique but a very important syntactic structure in modern Chinese. It has not only been a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grammar studies, but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acquisition of VRC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ocusing on three main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field of VRC acquisition research (error analysis, corpus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Review the commonly used research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and summarize the cognitive features of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VRC. Accordingly, personal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Keywords:Review, Chinese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动结式极有特点,对词汇、语义特征、以及句法的相关研究具有启发性,所以一直是汉语语言研究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1]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动结式对于汉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教学重点,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学习的难点和堵点 [2] 。吕叔湘先生于1980年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动结式”这一概念名称带入相关研究领域 [3] 。他认为,有两类需要特别注意的动词短语结构,一是动趋式短语,主要动词后跟表示趋向的动词,如:走来;一是动结式短语,如:走到;主要动词后跟表结果的动词或形容词。一般来说,动结式描述的是由于动作的发生而导致事物状态改变,从而在补语中体现出变化,补语一般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表示动作的结果。

在研究过程中,部分学者倾向于对汉语动结式本体进行研究,部分倾向于探讨学习者习得动结式的过程、过程中产生的偏误及其成因等方面 [4] 。历时层面上,主要探讨动结式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5] [6] [7] ;90年代以来,研究者发现,学生在使用动结式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偏误,故近年来许多汉语语法学界的研究者以及相关专业的一些硕士、博士研究生将目光转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动结式上 [2] [8] [9] [10] [11] [12] 。

本文主要搜集国内语言研究界对汉语动结式构式习得的研究资料,聚焦与动结式习得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套系统、科学、规范的调查、观察、分析、实验等方法和技术的总和。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在汉语二语习得领域,偏误分析、语料库研究、实验研究较为常见。本文梳理近年来动结式习得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对各研究中汉语二语学习者在习得动结式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认知情况与特点进行总结,并据此提出一些关于汉语动结式习得研究的个人建议。

2. 汉语动结式习得研究范式及其发展

1990年代起,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研究者们将目光转向习得领域,从习得角度对动结式的语义及用法进行分析,考察二语学习者对动结式的习得情况。首先,偏误分析是动结式进入二语习得初期研究的重点,主要着眼于考察留学生使用动结式的偏误类型以及用例;21世纪初,对比分析成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新热点 [13] ,学者们开始结合特定的较大型的语料库,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的动结式习得以及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至此,动结式语法偏误研究渐具针对性。2000年后,实证研究成为主流,学者们以汉外语言结构或语法项目的对比为基础,结合测试观察学习者对汉语动结式的习得情况。2010年后,与认知心理学相关的汉语语法项目研究兴起,学者们将反应时、眼动等测试形式纳入研究中,形成了新的汉语二语习得的研究分支。

3. 不同研究中学习者习得动结式的情况与特点

3.1. 偏误分析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留学生学习汉语动结式的偏误研究起源于自上个世纪80年代。偏误分析是动结式进入二语习得初期研究的重点,主要着眼于考察留学生使用动结式的偏误类型以及用例。李大忠是较早对留学生学习汉语动结式的偏误进行总结的,他认为,学生在学习动结式的过程中,倾向于出现以下几种偏误类型,缺少补语、缺少动词、动词后带两个补语、动词与补语间插入其他成分、以“不”来否定动结式(在不是可能补语的情况下) [8] 。其中,有的学者认为,动结式成分缺失(缺动词或缺补语)是动结式习得中的主要问题 [14] ,但也有学者认为“回避”才是留学生动结式使用的最大问题 [15] 。

3.2. 语料库研究

而后,近年来我国学界基于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中介语相关研究发展迅猛,学者们开始结合特定的、较大型的语料库,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的动结式习得以及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例如车慧(2006) [9] 通过收集语料,分析韩国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对动结式的掌握的不足,并且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杨春雍通过对比分析和语料收集,总结出越南学生习得汉语动结式的常见偏误 [16] ;而胡发宣则选择泰国学生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分析泰国学生习得动结式的过程中易产生的偏误,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10] 。至此,动结式语法偏误研究渐具针对性。但是,此时的语料库研究仍在偏误分析的领域内,是早期偏误分析研究的发展。

动结式习得中的语料库研究是以偏误分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两者间都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语料库研究的数据来源是语料库,它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来获取、处理、存储和管理语言数据;而偏误分析的数据来源主要是二语学习者的语言产出和书面作品,它通常采用手动或半自动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并且,语料库研究的重点在于发现和描述语言的普遍规律和现象,探讨语言的概括性问题;而偏误分析的重点在于研究二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探讨语言的个体差异和错误来源。语料库研究的范围较广,而偏误分析的研究范围较窄。故本文将两者分为两类进行阐述。

3.3. 实验研究

往后,实证研究成为主流。学者们以汉外语言结构或语法项目的对比为基础研究汉语动结式习得 [11] [12] [13] 。陆燕萍采取测试法,以构式语法为理论框架,归纳出英语母语者在使用汉语动结式时常出现的偏误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回避策略出现的频率最高占比最大,其中最主要是回避成两个主谓句;还有遗漏、错序、误代这几种偏误,认为汉英动结式在构式类型、动结式语义限制、时体问题三个方面有很大差异,由此导致英语母语者出现回避偏误 [12] ;常辉则是通过翻译任务加以考察,认为被试对汉语分析型知识结构的掌握较好、较早,但由于他们的汉语水平及学习阶段较低,因此他们对汉语形态型和词汇型知识结构掌握较差,母语(英语)促进了汉语分析型知识结构的习得,但严重阻碍了与由英语心理使役动词构成的知识结构相对应的汉语结构的习得 [11] 。徐开妍、肖奚强在对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句式系统实证研究中也对结果补语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汉语二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出现结果补语的频率大大少于汉语母语者 [13] 。

2010年后,与认知心理学相关的汉语语法项目研究兴起,形成了新的汉语二语习得的研究分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如:构式语法、概念整合理论,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学者们将构式语法融入二语习得研究 [11] [17] [18] [19] 。马志刚 [20] 从动结构式融合度出发考察母语背景不同(英、俄、韩)的三组二语受试表现,结果显示,二语习得者对此类构式的区分度较低,也没有明晰地呈现出母语语法中的融合过程。其认为未来相关的中介语研究在关注构式能产性和限制性的同时,也应该考虑把母语类型学特征这一影响因素纳入设计方案中 [20] 。袁毅敏、楚军、王诚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考察动结式的实体特征发现,动结式不具备宏事件特征,动作与结果之间存在时间间隔 [17] 。朱旻文将动结构式纳入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研究中,以被试母语(英语)以及二语的形义透明度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动结式的习得的确受到了学习者母语构式的影响,且在不同汉语水平阶段受到的影响不同,对初中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影响较大;中高级学生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18] 。冯丽娟以“哭湿”和“推倒”两类动结式作为研究对象,考察高级水平英语母语者对其深层语义的加工情况。结果显示,二语学习者即使到了高级水平,依然不能像汉语母语者那样实现自动化加工,高级水平的英语母语者对两类动结式的语义关系已经基本掌握,只是需要更长的加工时间 [21] 。2019年,何美芳、鹿士义、张亚旭的《不同类型的二语学习者汉语动结式加工的眼动研究》 [19] 证实了马志刚 [20] 所提出需要注意的母语类型学特征,何美芳等学者认为,造成二语者习得动结式差异的原因在于其母语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动结式类型,汉语动结式的习得存在显著的类型学效应。

汉语二语习得领域的实证研究可以为汉语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深入探讨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的语言习得规律和问题,为汉语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和改进方向,同时推动汉语教学的改进和发展,为汉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为汉语教师提供指导,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难点,并制定更合理的教学计划。但是,目前汉语动结式习得的实证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受限于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汉语二语实证研究通常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实验,但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存在一定的限制,可能会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总体来说,目前大多数研究的样本量不足。汉语二语实证研究往往需要涉及不同母语背景和学习水平的学习者,但是由于样本量有限,可能不能完全代表整个汉语二语习得的群体。3) 语言环境的差异。学习者的语言环境和背景可能会影响汉语二语习得的过程和结果,这些因素在实证研究中很难完全控制,可能会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 缺乏长期追踪研究。目前,关于汉语动结式习得的研究多数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缺乏长期追踪研究,难以了解动结式习得的发展轨迹和长期影响。5) 依赖于研究者对数据的解释。汉语动结式习得的研究通常依赖于研究者对数据的解释,因此可能受到研究者主观意识的影响。

4.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4.1. 研究不足

早期动结式的偏误研究只基于偏误分析与对比分析对小规模的汉语二语学习者的书面语、口语的方面做简单描述性的分析与简单归纳,虽然这种研究模式取得了很多成果,如基本确定与归纳了留学生在动结式的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的偏误类型,但其局限性在与它通常采用较为直观的语言对比进行分析,实验材料较为单一,实验数据仅仅采用简单的罗列式,无法探知汉语二语学习者对动结式的加工机制。同时,大部分动结式偏误分析的研究只做了简单的百分比统计以及描述性的错误分析,对学习者母语背景的限制标准不一,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语料有差异,对语料的分析方法也存在不同,总体来说,对汉语学习者习得动结式的特点讨论不足,导致部分研究对留学生使用动结式的偏误类型结论有差异。而以语言对比为研究基础的相关动结式习得研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限制,第一种情况是学习者母语中完全没有同汉语动结式相对应的结构,在考察时题目的设置较为有限;第二种情况是学习者母语中只有少量的结构与汉语动结式相对应,例如英语,这个时候基于语言对比进行教学或测试既有可能产生母语负迁移,也有可能造成学习者依赖与母语相近的语法项目的使用,造成学习者对与母语不同的但是在汉语中是同一个结构的语言点的习得困难。陆燕萍以英汉对比为基础使用选择、填词与翻译考察学习者使用动结式的偏误,而初级水平的学生汉语能力有限,存在不能够真正考察项目的可能性 [12] 。而朱旻文 [18] 在测试时考虑到初级学生水平有限,于是以英语翻译为辅助,但以母语为辅助的考察的动结式内容较为有限,测试内容也相对基础,例如“打、吃”类动结式 [18] 。汉外对比下的偏误原因也多是母语负迁移,缺乏留学生对动结式的理解过程的考察。何美芳、鹿士义、张亚旭在2019年的眼动研究 [19] 弥补了国内动结式习得的多语言对比研究的缺口,其采用眼动研究的手段对动结式的在线加工进行研究,创新了研究方法,对多种语言汉语动结式的习得考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同时,此类动结式习得实证研究的兴起,特别是与认知语言学的结合,在本质上仍属于“黑箱”法,未能直接抵达语言如何加工这一本体问题的核心。

4.2. 研究建议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语料全面性和平衡性的影响,当收集到单一类别或单个动结式使用的语料时,语言现象的描写和理论的建构能够得到保障;而当框架扩展时,收集到的语料较为有限,语言现象描写的全面性有受到质疑的可能性。目前,与动结式相关的习得研究主要存在的实验材料的单一性、实验对象的异质性、实验对象的母语背景差异、实证研究数量少等问题,动结式的本体研究、动结式相关的偏误分析已有充分讨论,但探讨大范围动结式理解情况与认知特点的实证研究不足。常辉认为,致使结构,即本文所述的动结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论元结构,有很多内容值得探讨,如三类致使结构的习得顺序、词汇发展和语义在致使结构习得中的作用等。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考察汉语水平更高、样本更大的汉语学习者,可采用语法判断、诱导式测试、语料库分析等方法 [11] 。未来相关研究首先需要结合更加完善的研究逻辑与更具条理的研究顺序,其次在被试选择上尽量以较充足数量的被试为研究对象,以HSK标准化等级考试结果为被试汉语水平划分标准;实验材料的准备过程中需要参考已有的本体研究的成果,争取为未来汉语动结式分类路径提供实证参考与角度,并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与动结式相关的汉语教材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5. 结语

本文梳理了偏误分析、对比分析、语料库研究、实验研究等不同研究范式下与汉语动结式习得相关的研究成果,综合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汉语二语学习者在习得动结式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偏误是遗漏偏误,从初级到高级这类偏误都一直有很大影响。2) 汉语动结式习得与学习者母语中是否相对应的语法点相关,具有显著的类型学效应。3)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习得研究,为更加精准了解汉语二语学习者在习得动结式过程中大脑加工信息的特征,尤其是在不同母语背景下所牵涉的语言认知加工的深层工作机制和功能性特征提供了更多透明生理和认知心理证据。可以发现,目前汉语动结式习得研究存在实验材料单一、实验对象异质性强、实证研究数量少等问题,望日后能够有更多完整可靠的研究架构、严格把控的实验对象变量、采用信度更强的实验方法的实证研究,为二语习得中汉语动结式的习得领域做出更大贡献。

文章引用

蔡璐路. 二语习得视域下汉语动结式习得研究评述
A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as Second Language[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3): 861-86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3122

参考文献

  1. 1. 施春宏. 汉语动结式的向法语义研究[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8.

  2. 2. 徐开妍, 肖奚强. 外国学生汉语代词照应习得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 2008(4): 118-125.

  3. 3.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4. 4. 卢艳梅. 二语学习者汉语动结式习得研究综述[J]. 语文建设, 2016(29): 89-90.

  5. 5. 周迟明. 漢語的使動性複式動詞[J]. 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57(1): 187-227.

  6. 6. 王力. 汉语结果补语的一些特点[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79(2): 4-13.

  7. 7. 太田辰夫. 蔣绍愚. 中国语历史文法[M]. 徐昌华,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8. 8. 李大忠. 偏误成因的思维心理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2): 110-119.

  9. 9. 车慧.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补语的偏误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06.

  10. 10. 胡发宣. 泰国学生汉语补语习得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桂林: 广西民族大学, 2008.

  11. 11. 常辉.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致使结构的习得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 2011, 25(1): 129-140.

  12. 12. 陆燕萍. 英语母语者汉语动结式习得偏误分析——基于构式语法的偏误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6): 14-20.

  13. 13. 文秋芳, 王立非. 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J]. 外国语言文学, 2004, 21(1): 39-45.

  14. 14. 祁慧琳. 初级阶段汉语精读课结果补语教学初探[J]. 语文学刊, 2009(19): 159-160+170.

  15. 15. 梁雪垠. 留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2008.

  16. 16. 杨春雍.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型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4, 2(5): 73-76.

  17. 17. 袁毅敏, 楚军, 王诚. 基于宏事件特征的汉语动结式时体问题的认知实证研究[J]. 外语教学, 2015, 36(5): 49-53.

  18. 18. 朱旻文. 基于构式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动结式习得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7(4): 26-35.

  19. 19. 何美芳, 鹿士义, 张亚旭. 不同语言类型的二语学习者汉语动结式加工的眼动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 2019, 33(2): 244-257.

  20. 20. 马志刚. 基于内部情态体理论对汉语动结式中复合体态义的中介语实证研究[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4(3): 51-58.

  21. 21. 冯丽娟. 汉语动结式事件结构加工的实验研究——以“哭湿”和“推倒”类为例[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7(1): 3-1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