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Vol.
11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72037
,
5
pages
10.12677/JC.2023.113081
ChatGPT视角下中国文化传播的分析与思辨
徐珍妮,刘雪晴,江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研究生院,广东 珠海
收稿日期:2023年7月27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28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7日

摘要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和悠久文化的国家,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如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也面临着更广泛、更深远的挑战和机遇,因此传播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话ChatGPT来分析和反思中国文化的传播,讨论其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向ChatGPT提出五个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具体问题,分析ChatGPT对中国文化图景的描绘及其原因。在数字智能时代,开发一个中文版的ChatGPT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对话ChatGPT将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新方式,可以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
ChatGPT,中国文化,文化研究

Analysis and Speculation on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atGPT
Zhenni Xu, Xueqing Liu, Qinghua Jiang
Graduate School, 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Zhuhai Guangdong
Received: Jul. 27th, 2023; accepted: Aug. 28th, 2023; published: Sep. 7th, 2023

ABSTRAC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more than 5000 years of history and a long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since ancient times. Nowaday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culture is also facing broader and more far-reach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so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reflects on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dialogue with ChatGPT, discussing its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By asking five specific questions related to Chinese culture to ChatGPT, we analyze ChatGPT’s descrip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reasons. In the era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develop a Chinese version of ChatGPT. Dialogue ChatGPT will become a new method for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and can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 for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Keywords:ChatGPT,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Stud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ChatGPT是美国OpenAI公司开发的聊天工具,上线仅三天用户便破百万,两个月内注册用户达上亿人,是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应用。美国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纷纷注资OpenAI并且将其功能整合加入到搜索引擎中。中国阿里、百度、科大讯飞、美团、京东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也陆续要开发或已开发中文类ChatGPT软件,中美互联网公司围绕着ChatGPT将展开新一轮的竞争。从媒介发展规律来看,ChatGPT目前可以解决AI文本的理解和生成问题,未来还会诞生图片、视频和其他交互式媒介的AI自动生成功能,对其进行关注和研究对于中国获得文化传播主导权具有战略价值 [1] 。
ChatGPT英文全称为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即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预训练聊天内容生成程序,可以根据给定的文本内容生成与其相关的文本。ChatGPT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学习,可以生成各种语言表现形式,如对话、文章、诗歌等,其关键技术原理为关键词填充、上下文理解和世界知识。当前热门的版本ChatGPT 4.0数据量高达100万亿个英文单词,但其对问题的回答存在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三个方面的缺陷 [2] 。
2. 问题设置
本文为了探究ChatGPT中的中国文化图景及其成因,分别设计了5个问题,并依次与ChatGPT进行对话,分别是:中国文化有哪些维度?中国文化在这几个维度下表现得如何?美国文化整体表现如何?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政府、媒体和民众对中国文化印象如何?中国文化传播如何提升?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是ChatGPT将中国文化分为包括思想、宗教、文学、艺术、音乐、食品、建筑和传统节日八个维度;二是ChatGPT对中国文化的八个维度划分相对全面,但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而对于美国文化的描述更加客观;三是ChatGPT存在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数据源、纠错方式和把关人,这是造成中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与事实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3. 问题结论
3.1. ChatGPT视角下中国文化的八个维度
思想维度具体表现为中国哲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奥的哲学之一,具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流派。此外,中国的鬼神信仰、神明观念等也是独特的思想体系。
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中,佛教和道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诗歌、美术、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学遗产。宋词、唐诗、元曲、明清小说等代表作品,以其精致的艺术风格、优美的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海内外众多读者。
中国艺术是由书法、绘画、雕塑、戏曲等众多艺术门类组成的。其中,中国书法和绘画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其精湛的技艺和崇高的艺术境界为世人所称道。
中国音乐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东方红、茉莉花、二泉映月等经典作品,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深情表达的歌词,成为中国文化奇葩。
食品维度具体表现为中国各地的风味小吃、名菜,均闻名于世。尤其是四川、广东、北京等地的地方特色食品,具有丰富的滋味,让人流连忘返。
传统节日维度主要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国人民开心的时刻,也是表达文化内涵和继承民族传统的重要场合。
总体来说,中国文化整体表现出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多元并存的特点,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3.2. ChatGPT视角下美国文化的五个维度
个人权利维度。美国文化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包括言论自由、媒体自由、宗教自由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宪法》也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多元文化维度。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拥有众多的多元文化。这种多元文化为美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体验,包括美国南部的乡村音乐、蓝调、爵士乐、摇滚乐等等,表现出高度的包容性。
竞争维度。美国文化对于竞争的态度是积极的,这种文化特性可以从美国公司的经营哲学中得到证实。美国文化中的竞争精神被视为促进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被认为是追求成功和成就的重要动力。
自由市场经济维度。美国文化坚信自由市场经济是实现增长和进步的最佳途径,美国经济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市场导向。
个人责任维度。美国文化强调个人责任的重要性,无论一个人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或问题,他们都需要自己采取行动来解决,这种个人责任感被视为美国文化中最关键的价值观之一,表现出高度的自我意识。
美国文化整体呈现出包容性强、多元化、商业化等特点,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电影、音乐、时尚、科技、食品等领域。
本次测试还具体询问了5个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和新加坡)政府、媒体和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整体印象。综合ChatGPT的回答内容,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政府、媒体和民众对中国文化印象存在差异。其中,美国和日本更多地关注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科技和经济发展,韩国和新加坡则更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艺作品。
3.3. ChatGPT关于提升中国传播策略的回答
ChatGPT认为“中国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提升。其中,传媒、教育、旅游等行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创新性地将中国文化与现代科技、商业等融合,也是提升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提升中国文化传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创新性地寻求多元化渠道和方式,将中国文化传递给更多人,并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4. ChatGPT对中国文化的描述中存在刻板印象的原因分析
ChatGPT在回答中国文化和发展现状问题上依旧延续了西方媒体对待中国问题的滤镜,在回答他国眼中的中国文化印象时存在一定的偏颇。综合分析ChatGPT原理、训练过程、数据来源、相关新闻以及本次测试研究结果,ChatGPT在文化图景中产生刻板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数据来源局限、训练方法纠错有限和把关人的价值导向。
4.1. 数据来源局限
针对ChatGPT中的偏见可以从其生成和训练的角度来考量,训练的语料主要来自于英文国家报刊、书籍等,并且集中在2016~2019年。中国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对全球的贡献不在词条的收录范围内,文化分析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可以说代表着前疫情时代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偏见,3%的维基百科来源也为错误埋下了隐患 [3] 。但由于ChatGPT过亿的注册人数和巨大的影响力,较难纠正OpenAI公司选取训练语料的范围,也难以更正已存在的西方媒体所报道的不实中国文化。要扭转中国文化在下一代互联网中的负面形象,需要加紧研发中国自己的类ChatGPT平台,谨慎选择训练语料,做好中国自己的人文素材库并积极翻译推介至英文世界。
4.2. 训练方法纠错有限
ChatGPT的算法生成机制是通过检索关键词相关数据库中的信息,再根据上下文理解来得出答案的,并且每个账号、账号内每个对话框都是相对独立的,在不同对话框里询问相同问题时往往会得到差异较大的答案。ChatGPT可以对于客观问题的回答进行纠正,如果ChatGPT某一次回答是错误的,用户可以进行反问纠错,或者提供答案 [4] 。但纠错的结果只会存在与该用户的对话框内,重新再问还会发生周期性错误。部分错误性结论用户无法修改,如果受众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甚至常识很容易被误导,专业技术人员暂时也无法通过训练帮助修正ChatGPT的事实性错误。
4.3. 把关人的价值导向
ChatGPT数据标注的工作流程包括数据标注、打标签、分类、调整和处理等,这些工作是由人工甚至数字劳工完成的,并且是由OpenAI设定后,由其外包公司Sama完成。这两家都是美国公司,不但长期受到英美文化影响,官方语言也是英文 [5] 。因此,把关人的价值导向将对ChatGPT的价值观产生极大影响,这也是中国文化图景在ChatGPT中有失偏颇的主要原因。测试ChatGPT在中英两种语言下的回答差异,除个别名词翻译理解和处理速度外,基本可以排除语言对于结论生成的直接影响。
5. 对话ChatGPT对中国文化提升的启示
5.1. 全新的研究方式和研究视角
在数智时代,通过ChatGPT来分析中国文化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式,相比于以往搜索式的文献整理,ChatGPT所代表的AIGC能够综合考量成千上万的相关文献,以总结而不是穷举的方式提供最简洁优化的解决方案。
5.2. 将原创性和问题意识上升到新高度
ChatGPT从表面看节省了学术研究者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时间,其实是将学术研究者的视野和文献涉及维度提升了一个档次。与此同时,极大地增加了学术研究者保持其原创性和提炼关键问题的难度,也特别考验使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媒介使用素养。虽然美国学术界对于ChatGPT持有一定反对态度,认为其抹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但不可否认ChatGPT替代了古老而又重复的低维度思考与繁杂的工作,其上下文理解能力和增添用户领域信息的工作方式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专业辅助。
5.3. 积极正面的文化需要中国参与语料提供
塑造真实的中国文化需要更多优秀、中立的专家集体为ChatGPT提供专业知识,而不是现阶段ChatGPT使用的海量网络数据。中国需要加大建设网络媒体渠道,向世界各国传播更多有关中国元素、中国价值的信息,以供ChatGPT和其他AIGC软件使用和收录。在高校以及研究文化的机构和单位层面,应学会使用ChatGPT或组织开发中国自己的ChatGPT,建立中国–国际舆情动态检测机制,用大数据和语言学习的方式科学动态检测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变化,以社交网络、新媒体平台和文化出海作品为媒介,向海外受众传递积极的中国声音,塑造真实的中国文化。
6. 结论
ChatGPT在替代重复脑力劳动的同时,使原创性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上升到新的高度。可以预见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迈进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时代,未来ChatGPT能为中国形象建构和国际传播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方式,其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且潜力十足。为了塑造真实、客观的中国文化,我国不仅需要在类ChatGPT上推出产品与美国竞争,还需要在接下来的图片、视频等应用产品上发力,以科技的制高点来提升文化的影响力,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更多的渠道和话语权。
文章引用
徐珍妮,刘雪晴,江清华. ChatGPT视角下中国文化传播的分析与思辨
Analysis and Speculation on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atGPT[J]. 新闻传播科学, 2023, 11(03): 547-551. https://doi.org/10.12677/JC.2023.113081
参考文献
- 1. 喻国明, 李钒. ChatGPT浪潮与智能互联时代的全新开启[J]. 教育传媒研究, 2023, 44(3): 47-52.
- 2. 张志君. 机喻文化: ChatGPT引发的相关思考及对策建议[J]. 教育传媒研究, 2023(3): 56-59. https://doi.org/10.19400/j.cnki.cn10-1407/g2.2023.03.004
- 3. 何天平, 蒋贤成. 国际传播视野下的ChatGPT: 应用场景、风险隐忧与走向省思[J]. 对外传播, 2023(3): 64-67+80.
- 4. 方师师, 唐巧盈. 聪明反被聪明误: ChatGPT错误内容生成的类型学分析[J]. 新闻与写作, 2023(4): 31-42.
- 5. 张洪忠, 刘绍强. 传播学视野中的ChatGPT技术逻辑[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3-03-13(003). https://doi.org/10.28131/n.cnki.ncshk.2023.0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