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0  No. 06 ( 2020 ), Article ID: 38612 , 4 pages
10.12677/AE.2020.106176

新时代交换生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马密霞,杨海燕*,石丽萍,秦广军

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20年10月26日;录用日期:2020年11月10日;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7日

摘要

提出了新时期开展交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观点。在交换生项目的实践工作中,我们采用激励机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交换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本文结合实践,对培养交换生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与理论探讨。

关键词

思想政治,交换生,实践与讨论,培养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Exchange Student in the New Era

Mixia Ma, Haiyan Yang*, Liping Shi, Guangjun Qin

Smart City Colleg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Oct. 26th, 2020; accepted: Nov. 10th, 2020; published: Nov. 17th, 2020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andpoint to develo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exchange student program in the new era. In the practice work of our exchange students program, we adopt incentive mechanism to put the idea into practice in all the step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our practice work, the experience and theory of exchan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iv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Ideology and Politics, Exchange Student,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Cultivation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开展交换生项目是高校间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式和重要组成,是实现学生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1] [2]。本文介绍了交换生的概念及特点、探讨了交换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交换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并就本国交换生教育的模式、实践和理论进行讨论研究。旨在为交换生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交换生(exchange student)又称学校间学生交流计划,交换生是指在交换国家、地区、学校或研究机构达成一致协议的情况下,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到另外的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广泛意义上的交换生,可以是中学生、大学生或研究生,可以是国际性的交换,也可以是国家内部的交换;交流时间可以是短期的,如:一个月到半年;也可以是长期的,一年或两年左右;有的只是双方学校互换学生,也有的是学位类交换项目,学生学习完成后可以取得学位或证书。狭义上讲,交换生是指国际学生交流计划,即将学生作为交换生送到自己选择的国家去,在当地高中或大学就读一年、两年或更长时间,主要进行交流国家的语言、文化、风土人情以及专业方面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本文指本国学生到国外进行交流的学生),同时也增进文化沟通和学术交流,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由于地域差异,学校往往给予交换生一定的学费优惠或费用减免,不同学校政策优惠具有一定的差异。

2. 交换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交换生可以进行不同国家语言、文化、风土人情以及专业方面的学习和了解,同时,体验不同国家的教育方法,开拓国际视野,在陌生的环境里,训练忍耐力和适应力,培养独立自主能力,交换生具有“挑战性”的特点,语言挑战,课程挑战和意识形态的挑战。出国交换的学生需要很强的英文听、说、读、写及综合能力,精通英语是一种自我挑战;同时,国外学校开设的多元化课程也具有相当的难度,对学生来说,要获得课程的成绩是一项挑战;在经历了语言障碍,饮食改变,思乡之情,不同文化冲击等各种困难后,学生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得到一定的冲击,交换生要具有鉴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崇高的理想、明确的立场。面对别国的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要有效的利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去武装交换生的思想,稳固和发展爱国主义,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保持现代化建设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避免扭曲的价值观念,避免西方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渗透,使得交换生的政治信仰产生动摇,接受意识形态的挑战。

交换生要成为未来的人才,要具备开放性思维、国际化、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崇高敬业精神,并成为一个拥有成熟人格特质的优秀青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有句名言“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作为一个科学家,要忠于自己的祖国,不能因为科学而背叛自己的祖国。交换生的培养也离不开祖国情怀,因此,对交换生进行思政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

交换生在他国真切地体验异域文化、风土人情,对接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地理等各个方面增加了解和认识,可以培养学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团结、公正和宽容的情感,培养学生在异地他乡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在困难环境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以及形成牢固的同情、分忧和相互关心的品质,以期建设一个和平、民主的社会。学生深入到不同国度的文化生活中,更容易承认并接受存在于不同民族、个人和文化中的多元价值观,并发展同他们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承担着民族的期望和责任,大学阶段也是青年接受思想教育碰撞最多,最易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交换生出国后进行交流学习,最容易在国外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受到“狂轰滥炸”的信息或网络影响,这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要帮助大学生坚定信念,与时俱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御文化侵蚀,抵御误导和引诱,有效地防止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消失,确保他们的底线,在“狂轰滥炸”的媒介信息面前保持独立思考、批判审视的思维习惯,保持乐观心态和应对意识 [3] [4] [5]。

3. 交换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实践探讨

3.1. 信息安全教育

在交换生中,注重信息安全教育。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信息安全尤其重要。大到国家安全体系,包括政治、国土、军事、文化等国家政治军事安全,小到如防范商业企业机密的泄露、防范学生浏览不良信息、防范泄露个人信息等都很重要。信息在存储、处理和交换过程中,有可能被截收、窃听和伪造等,造成泄密的可能性。因此,树立安全意识,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判断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信息安全要求的素质和能力之一。

3.2. 常态化的思政教育工作

交换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常态化,在学生出国前和出国后,施教者都要时刻保持教育工作的热情和耐心。从学生出发,换位思考做学生的贴心人,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要请教老师,和老师进行沟通,这样问题在萌芽状态就解决了,教师的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 [6] [7]。

行前教育是交换生教育必上课程,首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人们学生正确认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关系,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也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既要反对崇洋媚外,也要反对盲目排外。

中国学生在国际舞台上要展现个人风采与中华文明。其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自己,同时也代表了派出学校的形象,更代表了中国公民的形象。因此,将爱国情怀渗透到行前教育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意识,坚定爱国之心。为了更好的建设祖国,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永不放弃!

3.3. 实践探讨交换生的思政教育

互联网时代,人们彼此的互动性增强,可以实现远程信息的及时交换,传递并反馈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组织线上活动,召开视频会议,参与讨论互动,这种方式更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网络环境下,对交换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QQ、微信等社交工具进行交流,能够使学生更自由、更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思想教育者主导方向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和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高效、有效。另外,关注博客、微博等可以了解交换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出现不良苗头发生。

思想政治教育要理论和实践结合,注意以下几点:

1)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岗敬业精神中。在重视学生学业发展的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要学习技能,又要把握方向,从思想上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2) 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通过现实例子,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思维模式,妥善的处理事情,把握处事原则,遵法守纪,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培养学生遵纪、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怕艰难的革命精神。

3)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思政教育在帮助交换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德智体美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同时也帮助交换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交换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制定职业目标,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8] [9]。

4. 总结与思考

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国家创新能力和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10]。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学生跨国流动;课程国际化;参与国际研究项目、开展国际教育援助;交换生项目只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成元素之一,若想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将交换生项目做得更深入、更规范、更具规模。为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实现学校战略创新打牢基础,为长期做好交换生项目创造美好的未来 [11] [12]。

文章引用

马密霞,杨海燕,石丽萍,秦广军. 新时代交换生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Exchange Student in the New Era[J]. 教育进展, 2020, 10(06): 1049-105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0.106176

参考文献

  1. 1. 高玉蓉. 国际化形势下的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7(3): 305-309.

  2. 2. 陈志宇.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模式创新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J]. 领导科学论坛, 2016(23): 58-60.

  3. 3. 代红英.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路径创新与实践研究[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4): 49-51+70.

  4. 4. 曹静宜. 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对策研究[J]. 新闻知识, 2015(11): 103-104.

  5. 5. 任璐璐. 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讨[J]. 新西部, 2017(33): 142-142.

  6. 6. 聂鑫, 刘静, 詹玮.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思政教育的方式探讨[J]. 亚太教育, 2016(16): 118-118.

  7. 7. 林海燕.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2): 47-48.

  8. 8. 顾玉香, 叶进, 岳伟领. 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究[J]. 时代教育, 2013(7): 196-196.

  9. 9. 高军. 基于思政教育融合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电子版, 2017(12): 104-104.

  10. 10. 史颖. 浅谈出境交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 求知导刊, 2019(6): 52-53.

  11. 11. 白银, 张亮. 高校出国境交流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 32(6): 60-61.

  12. 12. 张羚羚.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思政教育探究[J]. 高教学刊, 2019, 102(6): 158-16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