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1 ( 2023 ), Article ID: 60531 , 6 pages
10.12677/ML.2023.111026

“很有点AP/VP”主观量及量的整合研究

徐宇航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收稿日期:2022年12月12日;录用日期:2023年1月12日;发布日期:2023年1月19日

摘要

“很有点AP/VP”是程度副词连用结构,具有主观性和量性特征,能标示主观量。该结构在句中常出现语音和句法上的共现成分,一起标示主观量。本文从量的整合角度入手,在主观程度量和主观评价量两个层面上分别讨论“很有点AP/VP”的量整合情况。

关键词

“很有点AP/VP”,主观量,量的整合

Study on the Su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Integration of “Hen You Dian AP/VP”

Yuhang Xu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Dec. 12th, 2022; accepted: Jan. 12th, 2023; published: Jan. 19th, 2023

ABSTRACT

“Hen You Dian AP/VP” (很有点) is a conjunction structure of degree adverbs, which has su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indicate subjective quantity. In this structure, there are common phonological and syntactic co-occurrence elements, which mark the subjective quantity together. In this paper, we will discuss the quantity integration of “Hen You Dian AP/VP” on the two levels of subjective degree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 from the angle of quantity integration.

Keywords:“Hen You Dian AP/VP”, Subjective Quantity, Quantity Integr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程度副词“很”和“有点”两者都是组合能力较强的程度副词,常与其他程度副词连用,这两者连用形成的“很有点X”使用也很常见,其后的X多为谓词性的,记为“很有点AP/VP”,例如:

(1) 这跟闭上眼深呼吸后那一跃过来,虽然都是生死攸关,但似乎还是很有点不一样。(温瑞安《天下有敌》)

(2) 广告词是小丁亲自写的,一百字的广告词真是绞尽了小丁的脑汁。不过,小丁很有点为自己写的征婚广告自鸣得意。(池莉《化蛹为蝶》)

上述两例为什么要连用表高量的“很”和表低量的“有点”?连用后两个程度副词的量如何整合?连用结构整体有何特点?本文拟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考察。

2. 量整合参与项及其标示量的层次

2.1. 参与项

量整合的参与项即具有量性因素的元素,是量的承载项。在“很有点AP/VP”结构中,程度副词“很”和“有点”都是参与项,两者都是表量成分,能直接标示程度量。由于“很”和“有点”的修饰,能进入该结构的AP/VP也都具有程度量,且表现为段状量值而非点状量值,进入该结构后量值在一定的区间内变化。所以AP/VP也是量整合参与项,与“很”和“有点”三者相互调和,整合成结构整体表现的量。

2.1.1. “很”

张谊生(2010)、薛童心和张平(2012)年指出,如今“很”的虚化程度比较高,在使用过程中语义发生了退化,其原本的程度义逐渐磨损,尤其是在“很+状态形容词”结构中,“很”的程度义已经降低了 [1] [2]。例如:

(3) 老爷爷的话,很冰冷,很无情,却无法否认,无法反驳。(《在法国亲历消防演习》2005年第三期《新安全》)

(a) 老爷爷的话,冰冷,无情,却无法否认,无法反驳。

(b) 老爷爷的话,十分冰冷,十分无情,却无法否认,无法反驳。

分别将原句和(a) (b)两例进行比较,可见“很”和“十分”同样都是表高量义的程度副词,但是在句中表现出来的性状程度和对程度的凸显度却有一些差异。“很”句中主要凸显“冰冷”和“无情”这两个性状义,而非程度高量义,且相较(b)而言程度较低。“十分”句中更凸显“冰冷”和“无情”的性状程度量,且表示的程度量也更高。

2.1.2. “有点”

从程度量的大小来看,“有点”是低量级程度副词;王倩(2013)从量的整合角度对“有点太”进行研究,指出“有点”是减量标记 [3]。例如:

(4) 绍谦注意的听,努力的试图了解,他终于有点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琼瑶《青青河边草》)

(a) 绍谦注意的听,努力的试图了解,他终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上述例子原句和修改后的句子在语义上有一定的差别,根据上下文语境“努力的试图了解”说明他最终并不是完全明白,因此加上“有点”削弱“明白”的程度量,表达上更准确。

2.2. 量的标示层面

根据是否包含言者主观态度,可将语言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种。若表现在量上,李善熙(2003)认为,语言的主观性反映在量范畴上,则形成了主观量 [4] ;以此类推,语言的客观性反映在量范畴上,便形成客观量。而关于主观量和客观量的区分,张耕(2022)指出,主观量的本质应是当前信息对量的表述(实际量)与说话人预期中的量(预期量)二者之间的比较 [5]。

“很有点AP/VP”量的表达主要是由“很”和“有点”来实现的,蔡丽(2010)认为,说话人在使用程度副词时,是将客观量与自己内心的参照标准(预期量)进行对比而得出的主观程度量,即任何程度副词均表达主观量 [6]。因此“很有点AP/VP”整体标示主观量层面。主观量又可以分为主观程度量和主观评价量两个层面,后者包括对命题的态度和说话人的情感态度。以下分别在主观程度量层面和主观评价量层面讨论“很有点AP/VP”量值的整合情况。

3. 表主观性的共现形式

句子的主观性表达常常伴随着一定的语法形式,邵敬敏(2017)指出,汉语主观化可以有词语途径、句法途径和语音途径 [7]。“很有点AP/VP”在使用中也常常与表主观性的词语、句法格式以及语音形式共现,共同标示句子的主观量。

3.1. 语音形式

赵元任(1968)提出强重音概念,认为它具有对比凸显的功能。陆俭明、马真(1985: 17-18)指出,一个虚词往往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而这又往往是通过轻重音来表示的。罗常培、王均(2002)将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对比重音和强调重音三类 [8]。而关于语法重音,黄伯荣、廖序东(2002)指出,表程度的状语和补语常常做语法重音,是无标记的,不传达特定语用意义 [9]。可见,对比重音和强调重音往往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一成分,包含言者主观色彩;而语法重音相对而言没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因此,以下分析“很有点AP/VP”在具备对比重音和强调重音条件下的主观量表现情况。

3.1.1. 对比重音

对比重音的出现条件是,句中出现两个或多个对立的信息,为刻意区分,便加上重音以强调凸显,能体现言者的主观强调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中,“很有点AP/VP”也可出现对比重音。例如:

(5) 他们都觉得这道题难度还可以,但是我觉得很有点难。

上述例子中,关于这道题的难度,句中出现两个对立的信息“还可以”和“很有点”。前者是指难的程度低,后者指难的程度高,因此便满足了对比重音出现的条件,重音落在“可以”和“很”上。言者刻意将“他”和“我”认为这道题难的程度进行对比,具有凸显强调功能,此处的“很有点难”具有主观性。

3.1.2. 强调重音

与对比重音不同的是,强调重音一般在句中单独出现,不需要和其他某个成分进行对比,其作用也是为强调凸显,能体现说话人的主观色彩。黄理兵、李爱华(2014)指出,强调重音句中常常会出现一个事件作为背景信息,重音所在的词则是这个事件的焦点信息,句中的强调重音是为了设置和凸显焦点 [10]。当“很有点AP/VP”句中需要强调AP/VP的程度量高时,便能出现强调重音。例如:

(6) 汤姆一人陷入危险,确实让他感到不安,很有点不安。他想,要是有个同伴,多少要好受些。(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例(6)中,“确实”一词作用是强调“他感到不安”这一命题的真实性,由于上文已出现“不安”,所以对于“很有点不安”来说,“不安”属于背景信息。此时为了强调“不安”的程度高,重音就落在“很”上,是强调重音。“很有点不安”在该语境下表现出明显的主观性。

3.2. 句法形式

3.2.1. 句末语气词

崔希亮(2020)指出,语气词与言者的主观态度密切相关,但它的使用往往不是孤立的,常在话语中和词汇、句式、语音语调等手段共同表达某种态度 [11]。“很有点AP/VP”句常出现的语气词有:啊、呢、吧等,其中“啊”的出现率最高。王珏、毕燕娟(2017)将语气词“啊”分成三类,其中一类的“啊”常与表示主观大量的程度副词同现,表示言者被一些事情深深触动的情感,常用于感叹句 [12]。徐晶凝(2003)认为,“吧”主要用来表达情态,其情态语义为“对命题内容做出推量,并要求确认” [13]。李军华、李长华(2010)指出,“呢”的情态语义为“强调话语内容的部分信息,并提醒听话人注意” [14]。例如:

(7) 最近胃很有点造反啊!时不时的反胃酸,刚刚那一翻我甚至感觉到了食道被胃酸灼伤。

(8) “我在阿瓜本特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你知不知道,派里尼老板,”阿尔贝点起第二支雪茄烟说道,“这个办法对付强盗非常方便,这种作风很有点和他们相似吧?”(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9) 他对他那些奴颜卑膝又很有牢骚的中国朋友们说过:“只有你不尊重自己,别人才会不尊重你!”“你们觉得日本人傲慢么?我没有这种感觉,他们对我都很客气。我倒觉得他们很有点低三下四呢。”(王朔《许爷》)

例(7)中,句末语气词“啊”表示说话人感叹和无奈的语气;例(8)中的“吧”结合疑问句,表示说话人对命题做出推断,以疑问的方式委婉表达自己观点,并期待得到对方的确认;例(9)中的“呢”结合表示与常理相反的副词“倒”共同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此处“呢”具有提醒说话人注意的委婉表达作用。上述例子中的句末语气词都使句子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与“很有点AP/VP”一起表达主观性。

3.2.2. 语气副词

肖应平(2014)指出,语气副词是体现话语主观性的主要词汇手段之一,能对述题进行主观评注,也能表现说话人的情感态度 [15]。但是对于语气副词的范围和分类,前辈时贤们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史金生(2003)的分类,他从语义的角度着手,将语气副词分成三个层级 [16],具体列出每个最低层级包含的成员。

知识类–肯定类

出现于“很有点AP/VP”中的肯定类语气副词种类多,数量也大,“看来、显然、当然、其实、的确、实在、就、也、又、还”等都在语料中有所体现。根据史文的观点,这些肯定类语气副词又可以下分为证实、断定和指明三个小类,它们都是说话人对事件实然性的确认,包含个人主观色彩。例如:

(10) 他所选取的想法跟郝、吴、白、泰四人当然很有点不一样。他们四人收集王小石对食的喜恶,原因是为了便于下毒。叶云灭开始是为了要打败这个人……(温瑞安《朝天一棍》)

(11) 他们喜欢水,却极不容易得到,现在看见院子里成了河,便成群结队的去“淌河”去。赤了足伸到水里去,实在很有点冷,但是他们不怕,下到水里还不肯上来。(周作人《周作人精选散文集》)

(12) 虽然那是敌人的手。一个以手成名的敌人的手。就后果而言,那就很有点不一样了。(温瑞安《少年铁手》)

知识类–推断类

表推断的语气副词出现在“很有点AP/VP”结构中的种类不多,一般在语料中出现的是“好像、似乎、仿佛、也许”等对事件真实性进行推测的语气副词。例如:

(13) 这跟闭上眼深呼吸后那一跃过来,虽然都是生死攸关,但似乎还是很有点不一样。(温瑞安《天下有敌》)

(14) 白瀑,寒潭,映出一掠而过、不情愿的刀意。刀风里仿佛很有点不情不愿。但刀光已在尤舌兰的玉颊上划了一下,还割了一道口子。(温瑞安《四大名捕斗天王之纵横》)

义务类–评价类

评价类语气副词是说话人对事件的主观性评价,在“很有点AP/VP”句中也有很多用例,如“却、倒是、甚至、居然、竟然”表示客观事实与预期偏离,“分明、明明、毕竟、果然”都有强调作用,这些词都包含言者的主观色彩,使得句中的“很有点AP/VP”附上了主观性。例如:

(15) 他觉得那女人请他们喝的长城干白呷在口里不觉得怎样,却还很有点上头。(漆园子《一路狂奔》)

(16) 孙觅欢笑起来居然跟朱月明很有点像:只不过,一个圆脸,一个长脸而已,两人的笑容,都像刻在脸上似的,只不过,一个圆滑些,一个则尖酸了一点。(温瑞安《四大名捕震关东》)

(17) 他一直都笑态可掬。他那张脸毕竟与孙觅欢很有点不一样:“不瘦神枪”孙觅欢的笑容是挤出来、堆上来、砌起来的,而朱月明的,好像天生就是一副笑脸,笑脸之后就没别的了。(温瑞安《四大名捕震关东》)

4. 量的整合

量的整合可以分为量类的整合和量值的整合两个维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数值的运算,将整合后的结果用更直观的量值进行标示。量类可以分成主观量和客观量两种,而“很有点AP/VP”结构整体呈现较明显的主观量,所以该结构量的整合是统一对主观量开展的,属于同一量类的整合。

“很有点AP/VP”可以划分为两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程度副词“很”修饰“有点AP/VP”整体;第二个层级是程度副词“有点”修饰AP/VP,“有点”标示AP/VP的程度量。因此,该结构量值的整合可以分成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很”和其后成分的整合,其次是“有点”和AP/VP的整合。

4.1. 主观程度量层面

首先是“很”对“有点AP/VP”整体的性状程度产生增量作用,其次“有点”作为减量标记,一定程度上又削弱了整体的程度量,因此两者形成中和,最终结构整体的量位于“很”和“有点”之间。例如:

(18) 他早已胸有成竹,分派人手,既来了就决不放过,务要一网打荆再说,他也向来是个斩草除根、除恶务尽的人。但他还是很有点不满意。因为有一个他最注重的人,还没有出现:王小石!只要王小石未来,那一切部署,都没了意思!(温瑞安《朝天一棍》)

上述例子中,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他已胸有成竹应当表现为他满意,但是王小石还没出现又让他不满意,两者表义中和就体现在“很”和“有点”的连用上,此时“很”的增量作用和“有点”的减量作用中和,最终的程度量介于二者之间。

4.2. 主观评价量层面

首先是“很”这一程度副词具有强调凸显功能,多表现为加强对言者所述命题的肯定程度,这是作用于主观评价层面的增量。其次是“有点”本身具有委婉表达功能,是对言者的情感态度的削弱,与高量程度副词连用时该作用更显著,这是作用于主观评价层面的减量。因此,“很”的增量和“有点”的减量也产生了中和反应,但是在具体语境中两者的增量和减量程度有一定的起伏,最终的结构整体的量在一定的区间内变化。例如:

(19) 毛念行笑说:“诸位不觉得这座庙很有点……那个吗?”骆铃听不惯这种“晦涩”语言:“那个是哪个?”毛念行干笑了两声,“不是有点‘怪异’吗?”(温瑞安《黑火》)

上述例子中,通过指示代词“那个”以及下文“有点‘怪异’”可知,说话人是想通过晦涩的语言表达“怪异”的程度高这一主观判断。因此,在主观评价量层面,该结构中“很”的强调功能相对不够凸显,主要是“有点”的委婉表达功能在起作用,具有减量效果。可见此时增量程度相对较弱,减量程度较强,结构整体的程度量介于“很”和“有点”之间。

5. 结语

“很有点AP/VP”表主观性的共现形式中,语音形式表现为重音,句法形式包括句末语气词和语气副词。从量的整合角度,该结构同属于主观量层面的整合,是同类整合。主观程度量和主观评价量层面量值的整合都表现为“很”的增量和“有点”的减量形成中和,最终两个层面量值的大小都介于“很”和“有点”之间。

文章引用

徐宇航. “很有点AP/VP”主观量及量的整合研究
Study on the Su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Integration of “Hen You Dian AP/VP”[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1): 182-18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26

参考文献

  1. 1. 张谊生. 现代汉语副词分析[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0.

  2. 2. 薛童心, 张平. 从语言虚化角度看程度副词“很” “挺”之异同[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1(3): 141-145.

  3. 3. 王倩. 论语言中量的整合[J]. 社会科学战线, 2013(11): 131-135.

  4. 4. 李善熙. 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3.

  5. 5. 张耕. 现代汉语主观量的表达机制及其实现条件[J]. 世界汉语教学, 2022, 36(2): 211-224.

  6. 6. 蔡丽. 关于程度范畴的若干思考[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2(2): 128-134.

  7. 7. 邵敬敏. 主观性的类型与主观化的途径[J]. 汉语学报, 2017(4): 2-9.

  8. 8. 罗常培, 王均. 普通语音学纲要[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9. 9. 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 上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0. 10. 黄理兵, 李爱华. 逻辑重音初论[J]. 中州大学学报, 2014, 31(1): 63-67.

  11. 11. 崔希亮. 语气词与言者态度[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20(3): 50-59.

  12. 12. 王珏, 毕燕娟. 语气词“啊”三分及其形式与功能[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 40(2): 11-27.

  13. 13. 徐晶凝. 语气助词“吧”的情态解释[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40(4): 143-148.

  14. 14. 李军华, 李长华. “呢”字句的情态类型与语气词“呢”的情态意义考察[J]. 语言研究, 2010, 30(3): 93-98.

  15. 15. 肖应平.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述评[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6(4): 516-522.

  16. 16. 史金生. 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J]. 中国语文, 2003(1): 17-3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