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62902 , 9 pages
10.12677/ML.2023.113123

“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句法研究

钟小丹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2月13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9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22日

摘要

现代汉语中的“V + 了 + 有 + NumP”结构比较特殊,在句法上有许多特点。本文从“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句法成分、句法功能和变体形式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深入分析该结构的句法特征。“V + 了 + 有 + NumP”结构能够作为句子的谓语成分,而且也可以独立成句或充当复句中的一个分句;其变体形式有含副词成分的“V + 了 + 有 + NumP”、含形容词成分的“V + 了 + 有 + NumP + (代词) + A”两种。

关键词

“V”,“有”,“NumP”,句法功能,变体形式

A Syntactic Study of the Structure “V + 了 + 有 + NumP”

Xiaodan Zhong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Feb. 13th, 2023; accepted: Mar. 9th, 2023; published: Mar. 22nd, 2023

ABSTRACT

The structure of “V + 了 + 有 + NumP” in modern Chinese is quite special and has many syntactic featur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yntactic components, syntactic functions and variant forms of the structure “V + 了 + 有 + NumP”, and analyzes its syntactic features in depth. The structure “V + 了 + 有 + NumP” can be used as the predicate component of a sentence, and can also be used as an independent sentence or as a clause in a complex sentence. Its variant forms include “V + 了 + 有 + NumP” with adverb component and “V + 了 + 有 + NumP + (pronoun) + A” with adjective component.

Keywords:“V”, “有”, “NumP”, Syntactic Function, Variant Form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本文研究的“V + 了 + 有 + NumP”结构是指动词(V)和完成体标记“了”组合后再带上补语成分“有 + NumP”的一种语法结构。例如:

(1) 我一口气跑了有一千多米 [1] 。(温锁林,2012)

(2) 向南走了有二十丈,迎面碰上海天龙等人。(鬼谷子《佛门异功》)

(3) 随后她离开了他的怀抱,站起来望着他,看了有一、两秒钟,然后走到伯爵的椅子后面,用手蒙住了他的双眼。(芭芭拉·卡德兰《神秘的女仆》)

例(1)~(3)中划线句子是由动词“跑”、“走”、“看”和完成体标记“了”组合,再带上补语成分“有一千多米”、“有二十丈”、“有一、两秒钟”组成的,都可以归纳为“V + 了 + 有 + NumP”结构。前人针对这个特殊的“V + 了 + 有 + NumP”结构展开了许多研究,但就目前研究来看,前人的研究对该结构的讨论还不够全面。本文将从句法角度考察“V + 了 + 有 + NumP”结构:首先,对“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句法成分“V”、“有”、“NumP”分别进行分析,着重考察“有”的隐现情况,并且把结构中的“NumP”分为时量型、名量型、动量型三类。其次,考察“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句法功能,分析该结构充当句子成分、独立成句、在复句中充当分句这三种情况。最后,对“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变体形式进行考察。

2. “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句法成分

2.1. “V”

宗守云(2013)在考察“V + 有 + 数量结构”的句法构成时,认为“有”前有没有V,情况是不同的,有V是主观估量,没有V既可能是主观估量,也有可能是客观定量 [2] 。本文将从“V”后是否一定要加宾语的角度看,根据“V + 了 + 有 + NumP”结构中的“V”之后带宾语和带补语两种情况分为两类。

2.1.1. 带宾语

(4) 我姥姥也吃了很多,她吃了有五个包子,看她吃得很香,大家都很开心。(网络小说《乡村异事》)

(5) 葡萄把鳖汤鳖肉放了有半斤盐,把它盛在一个瓦盆里,上面盖着油纸,放在地窑里。(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6) 1951年,在南斯拉夫举行了有六个欧洲国家参加的第一届世界跳伞锦标赛。(《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例(4)~(6)中“包子”、“盐”、“第一届世界跳伞锦标赛”是动词“吃”、“放”、“举行”的宾语。例(4)~(6)中,动词“吃”、“放”、“跑”指向的是“包子”、“盐”、“第一届世界跳伞锦标赛”,即主要描述的是“吃包子”、“放盐”、“举行第一届世界跳伞锦标赛”这三个动作。此时,数量结构“五个”、“半斤”、“六个欧洲国家”可以看作“包子”、“盐”、“第一届世界跳伞锦标赛”的定语成分。例(4)~(6)中“V”之后带宾语,可以看作动宾结构。

2.1.2. 带补语

(7) 骂了有半点多钟,老人,肚子里本来空虚,开始颤抖起来。(老舍《四世同堂》

(8) 我坐了有二十分钟,脑中翻腾着这件事,设法寻找一些可能的解释。(翻译作品《福尔摩斯探案集》)

(9) 半决赛你们怎么黑人家切尔西的,最少5个点球了吧,德罗巴在禁区摔了有20次了吧。每当看到这些心中的正义感就被点燃了!(微博)

(10) 我那时和编剧谈本子,流着眼泪说了3个小时,一次就3个小时,说了有3次吧。(2003《文汇报》)

例(7)、(8)中动词“骂”、“坐”后面出现了“半点多钟”、“二十分钟”等时量补语,都表示“骂”、“坐”动作所持续的时间。例(9)、(10)中动词“摔”、“说”后面出现“20次”、“3次”等动量补语,都表示“摔”、“说”的动作行为发生的数量。例(7)~(10)中“V”之后带补语,可以看作是动补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考察的“V + 了 + 有 + NumP”结构,结构中所描述的动作行为是已经完成的动作,所以动词后面紧跟完成体标记“了”。

2.2. “有”

在“V + 了 + 有 + NumP”结构中,“有”发生了较高程度的语法化,但还保留了一定的实在意义,它还处在语法化的中间阶段。前人从隐现角度对“有”进行了研究,如金晶(2012)、温锁林(2012)、宗守云(2013)、张家璇(2021)。我们将针对“V + 了 + 有 + NumP”结构中“有”的隐现问题,分析“有”必须出现的情况、“有”可以省略的情况和“有”不可出现的情况,并探究原因。

2.2.1. “有”必须出现的情况

当“V + 了 + 有 + NumP”结构没有表示大量的成分或是表示夸饰的语气词与之共现时,省略“有”语义会发生改变。此时,“V + 了 + 有 + NumP”结构中“有”必须出现。例如:

(11) (a) 英格曼神父坐在忏悔厢的厚帘子那一面,发现这位忏悔者一声不吭,已跪下了有十分钟。他长长地嘘了口气。一般来说,英格曼神父从不催促忏悔者,也……(严歌苓《金陵十三钗》)

(b) 英格曼神父坐在忏悔厢的厚帘子那一面,发现这位忏悔者一声不吭,已跪下了十分钟。他长长地嘘了口气。一般来说,英格曼神父从不催促忏悔者,也……

(12) (a) 他一个人转了有七、八圈儿,虽说圈不大,溥仪也满头是汗,然后站在那里脸累得好象长了一截!(新风霞《皇帝出操》)

b. 他一个人转了七、八圈儿,虽说圈不大,溥仪也满头是汗,后站在那里脸累得好象长了一截!

(13) (a) “……卖了多少张票。”过去一个人一看,也甭说!卖得还真不少!大概卖了有二十来人。(《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b) “……卖了多少张票。”过去一个人一看,也甭说!卖得还真不少!大概卖了有二十来人。

例(11)~(13) (a)组中“跪下了有十分钟”、“转了有七、八圈儿”、“卖了有二十来人”是“V + 了 + 有 + NumP”结构,(b)组在其基础上省略了“有”字。(a)组中“跪下了有十分钟”、“转了有七、八圈儿”、“卖了有二十来人”分别表示主观上认为时间长、动量大、人数多,它们表示的“主观大量”义都是由“V + 了 + 有 + NumP”结构独自承担的,没有表示大量的成分或表示夸饰的语气词与之共现。

例(11) (a)中“跪下了有十分钟”表示说话人主观上认为“跪”这个动作持续的时间长,下文“一般来说,英格曼神父从不催促忏悔者”暗示忏悔者跪下忏悔的时间超出常规,连英格曼神父都忍不住要催促了。这时上下文语义都是指时间长,语义是保持一致的。如果将“有”删去,如(b)中“跪下了十分钟”,就失去了“主观大量”义。例(12) (a)中“转了有七、八圈儿”表示说话人主观上认为“转”这个动作发生的次数多,下文“溥仪也满头是汗,然后站在那里脸累得好象长了一截”也能表明“七八圈”很多。这时上下文语义上也是保持一致的,都指向“转”这个动作发生的次数多,而把“有”删去,如(b)中“转了七八圈”,就失去了“主观大量”义。例(13) (a)中“卖了有二十来人”表示说话人主观上认为“买票”的人数多,上文“卖得还真不少”直接表明票卖的多,所以上下文语义都表示卖票卖的多。此时,把“有”删去,如(b)中“卖了二十来人”就失去了“主观大量”义。

所以,当“V + 了 + 有 + NumP”结构没有表示大量的成分或表示夸饰的语气词与之共现时,省略“有”会使原句失去“主观大量”义,变成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如(b)组例句。因此,在上述情况中,“V + 了 + 有 + NumP”结构中“有”必须出现。

2.2.2. “有”可省略的情况

金晶(2012)在分析“V了 + 有 + 数量短语 + (NP)”中“有”的使用限制时,指出“有”的隐现完全自由,“有”的有无不影响格式的语义真值 [3] 。温锁林(2012)认为,“有 + 数量结构”在核心动词之后的补足语位置或者在谓语位置时,“有”都可以省略 [1] 。宗守云(2013)认为,“V + 有 + 数量结构”中“有 + 数量结构”表示客观定量时,“有”可省略,意义不变;“有 + 数量结构”表示主观估量时,“有”不能省略,“有”成为标记主观量的必有因素 [2] 。我们发现,当“V + 了 + 有 + NumP”结构有表示大量的成分或是表示夸饰的语气词与之共现时,省略“有”,语义基本不变。此时,“V + 了 + 有 + NumP”结构中“有”可以省略。例如:

(14) (a) 我陪我小侄看了一下午这部影片。另,《怪物史莱克4》我陪他至少看了有20遍了,三岁的他对该片情有独钟,尤其喜欢的是那只猫。(微博)

(b) 我陪我小侄看了一下午这部影片。另,《怪物史莱克4》我陪他至少看了20遍了,三岁的他对该片情有独钟,尤其喜欢的是那只猫。

(15) (a) 白烟久久不散,持续了有两、三分钟之久,游子宣目不见物,怕对手趁机再施偷袭,只得找了一面。(谢天《都市游侠》)

(b) 白烟久久不散,持续了两、三分钟之久,游子宣目不见物,怕对手趁机再施偷袭,只得找了一面。

(16) (a) 这口气,我憋了有二十年啦!(杨学富《阶级情深》)

(b) 这口气,我憋了二十年啦!

例(14)~(16) (a)组中“看了有20遍”“持续了有两、三分钟之久”“憋了有二十年”是“V + 了 + 有 + NumP”结构,(b)组在其基础上省略了“有”字。(a)组中“看了有20遍”表达的是主观上认为次数多,“持续了有两、三分钟之久”“憋了有二十年”表达的是主观上认为时间长。除此之外,例(14)~(16) (a)组中都有共现成分,例(14)中有副词成分“至少”,例(15)中有形容词成分“之久”,例(16)中有表示夸饰的语气词“啦”,它们都能够表示“主观大量”义。在例(14)~(16) (a)组中“V + 了 + 有 + NumP”结构和表示大量的成分或是表示夸饰的语气词共同承担“主观大量”义。所以,(b)组中省略了“有”,依然能表示“主观大量”义,原句的意思基本不变。

当“V + 了 + 有 + NumP”结构有表示大量的成分或是表示夸饰的语气词与之共现时,结构中“有”可以省略。我们认为,与“V + 了 + 有 + NumP”结构共现的大量成分或语气词能够表达“主观大量”义。当结构中的“有”省略后,“V + 了 + 有 + NumP”结构就失去了“主观大量”义,此时,原句的“主观大量”义由共现成分独自承担。

2.2.3. “有”不可出现的情况

从句法的角度看,有时“有”是不能出现的。“V + 了 + 有 + NumP”结构能够表示“主观大量”含义,该结构排斥绝对的小量成分。当结构中“NumP”是绝对小量成分时,“V + 了 + 有 + NumP”结构语感上不自然,此时,“有”不能出现。例如:

(17) (a) 但第六经济周期波峰年1985年及其后续的1986年和1987年,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膨胀态势中,只是膨胀的势头稍微削弱了一点。(赵履宽、王子平《劳动社会概论》)

(b) 但第六经济周期波峰年1985年及其后续的1986年和1987年,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膨胀态势中,只是膨胀的势头稍微削弱了有一点。

(18) (a) 挤牙膏,交了一丁点,还不够总公司打牙祭。(星城《立体交叉战争》)

(b) 挤牙膏,交了有一丁点,还不够总公司打牙祭。

例(17)、(18)中“一点”、“一丁点”是绝对的小量成分,它们在例(17)、(18) (a)组中语感上非常自然。“削弱了一点”、“交了一丁点”是自然的表达方式,即绝对小量成分能够进入“V + 了 + NumP”结构中。但是,在例(17)、(18) (b)组中“削弱了有一点”、“交了有一丁点”语感上非常不自然,是不自然的表达方式,即“V + 了 + 有 + NumP”结构是排斥绝对的小量成分的。

“V + 了 + 有 + NumP”结构中“NumP”不能是绝对的小量成分。我们认为,“V + 了 + 有 + NumP”结构表达的是“主观大量”义,其构成成分“有”“NumP”在语义上要相容。“有”在结构中表示的是“主观大量”义,也能起到强调“NumP”的作用。如果“NumP”客观上是绝对的小量成分,那么就很难被主观认定为大量,所以在“V + 了 + 有 + NumP”结构中“NumP”一般不能是绝对的小量成分。

2.3. “NumP”

“V + 了 + 有 + NumP”结构中“NumP”可以是名量型数量短语、时量型数量短语和动量型数量短语。并且“NumP”有时由数词、量词组成,有时只有数词没有量词。其中,数词又可以分为约数和确数两类来考察。郭霞(2017)认为,“NP1 + V + 了 + 有 + NumP”中“NumP”可实现为包含名量的数词短语、包含动量的数词短语以及包含时量的数词短语,它能够充当客体、受事、时间等多种语义角色 [4] 。本文将按照构成“NumP”的短语类型进行分类,再具体讨论“NumP”的数、量特点。

2.3.1. 名量型数量短语

(19) 我们大约走了有三十多里路,到了一个深邃的谷口。(丁继松《密林窖鹿》)

(20) 史更新顺着道沟一直向北,一气跑了有四五里地,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刘流《烈火金刚》)

(21) 女人不理不睬,仍一味哭泣不止,就这么连着哭了七天七夜,泪水流了有一大缸,人瘦成一副骨架。(1997《作家文摘》)

(22) 煮了有十一锅饺子了,还没有出现一位中奖者。(郭德纲《相声集》)

例(19)~(22)中“NumP”是名量型短语,即“三十多里路”、“四五里地”、“一大缸”、“十一锅饺子”指的是事物的长度或事物的量。其中,“NumP”又分为约数和确数两类。“三十多里路”、“四五里地”是约数,指的是大概的量;“一大缸”、“一分钟”是确数,指的是确切的量。

当“NumP”为名量型短语时,我们注意到,“NumP”一般是数词、量词都出现,如例(19)~(22)。但也存在特殊情况,即“NumP”只有数词,没有量词的情况。例如:

(23) 有一个星期不见走鬼档了,我们生意好了有一半。(2009广州电视台《广州电视新闻》)

(24) 二千余众,到此熬不得苦楚,受不得煎,忍不得寒冷,服不得水土,死了有六七百,自尽了有七八百,只有我这五百个不得死。(郭德纲《郭德纲话说北京》)

(25) 他的头发白了有一半儿,眼镜后面的那张看上去极平常的脸,也苍老得离开37岁老远……(1994《报刊精选》)

例(23)~(25)中“NumP”都是只有数词,没有量词。例(23)中“一半”指的是生意,例(24)中“六七百”、“七八百”指的是人,例(25)中“一半儿”指的是头发。例(23)~(25)中“NumP”虽然没有量词,但是语感上使用也很自然,并且可以通过上文知道数词所指。其中,“六七百”、“七八百”是约数;“一半”、“一半儿”是确数。

2.3.2. 时量型数量短语

(26) 楞了有三四分钟,他才找到了话:“莲姑娘!要逃的话,我跟着你!”(老舍《火葬》)

(27) 当时我还以为这是经过剧烈奔跑而产生的反应,但休息了有半个来小时,却依然如故。(张庆麟《来自魔谷的通讯》)

(28) 他看了有半个时辰,两个姑娘演练了几十遍,他也没有记住几招。(鬼谷子《无名神功》)

(29)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歌词作者雪村说:“这首歌写了有6年,没出过带子也没红过,咋一放到网上就火了呢?”(2001,陈熙涵《文汇报》)

例(26)~(29)中“NumP”是时量型短语,“三四分钟”、“半个来小时”、“半个时辰”、“6年”都是对时间的计量。其中,“三四分钟”、“半个来小时”表达的是约数,即大概的量;“半个时辰”、“6年”表达的是确数,是确切的量。

2.3.3. 动量型数量短语

(30) 本来我就是个超级爱做梦的人,昨晚醒了有四五次,可能都不止,所以今天好累啊!好累啊!好想睡觉!(微博)

(31) 你就用喷管往嘴里喷洒,这样做是为了使酒冷却。她喷了有两三次,每次都是边喷边看着我。(翻译作品《邮差总敲两次门》)

(32) 电话铃响了有二十次,还是没人接。(罗宾·科克《爆发》)

(33) 我问他“你是不是像你说的那样喜欢我”,大概问了有六遍。(佚名《安顿》)

例(30)~(33)中“NumP”是动量型短语,“四五次”、“两三次”、“二十次”、“六遍”都是指动作发生的次数,即“NumP”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量。其中,“四五次”、“两三次”表达的是约数,即大概的量;“二十次”、“六遍”表达的是确数,是确切的量。

3. “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句法功能

由于进入“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成分也较为复杂,所以在具体语境中使用时,它的句法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它能够作为句子的谓语成分,而且也可以独立成句或充当复句中的一个分句。

3.1. 充当句子成分

(34) 史更新又走了有三四里地,越过一个村头,抬头往南一看,河堤上的火堆又出现了。(刘流《烈火金刚》)

(35) 这口气,我憋了有二十年啦!(杨学富《阶级情深》)

(36) 就这样,他俩冲两岸的丛林搜寻了有十几分钟,癞子狗首先挺脖子吠了两声,卡瓦达毫不怠慢,立刻叫领航员。(张大春《四喜忧国》)

例(34)~(36)中“V + 了 + 有 + NumP”结构在句子里充当谓语。例(34)“走了有三四里地”充当“史更新”的谓语,描述“史更新”的动作行为及动作的量;例(35)“憋了有二十年”充当“我”的谓语,描述“我”的一种状态及状态持续的时间;例(36)“搜寻了有十几分钟”充当“他俩”的谓语,描述的是“他俩”的动作行为及动作持续的时间。此时,也注意到“V + 了 + 有 + NumP”结构在句子里充当谓语时,其主语一般是名词或代词。

3.2. 独立成句

(37) 又过了有半年。(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

(38) 揪,揪,揪,揪了有二十下。(《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V + 了 + 有 + NumP”结构也能够独立成句,但是该结构单独充当一个句子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少。例(37)“过了有半年”一般是用来交代时间背景,通常用在一段叙事的前面。例(38)“揪了有二十下”指的是“揪”这个动作发生的次数,可以看作是对一个事件的描述,能够单独成句。

3.3. 在复句中充当分句

(39) 两个人嗑着瓜子,喝着茶,又等了有半点多钟,赵子曰有些着急,欧阳天风心中更着急,可是嘴里不住的安慰。(《老舍长篇2》)

(40) 间子拼死拼活地紧紧抓住了那个东西,滋溜滋溜地又滑落了有一尺左右,但那细树枝的根似乎很结实,终于坚持住了。(翻译作品《地狱的滑稽大师》)

例(39)是连贯复句,“磕着瓜子”、“喝着茶”、“等了有半点多钟”是一个接一个连续发生的动作,句中“又”是明显的表示动作或事件连贯的关联词。此时,“等了有半点多钟”在连贯复句中充当分句。例(40)是转折复句(属于偏正复句),“滑落了有一尺左右”属于偏句部分,意为“要坚持不住了”,与下文正句的意思相反。“滑落了有一尺左右”在该复句中充当分句,与下文一起表达转折含义。因此,我们认为“V + 了 + 有 + NumP”结构也能在复句中充当分句。

4. “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变体形式考察

“V + 了 + 有 + NumP”结构可以与其他成分共现,如副词、形容词。副词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动词前、“有”前和“有”后三个位置;形容词一般出现在数量结构之后,且形容词前通常可以出现代词。

4.1. 含有副词成分的“V + 了 + 有 + NumP”

“V + 了 + 有 + NumP”结构可以与副词成分共现。副词的位置比较灵活,含有副词成分的“V + 了 + 有 + NumP”又可以分为三小类:“副词 + V + 了 + 有 + NumP”、“V + 了 + 有 + 副词 + NumP”、“V + 了 + 副词 + 有 + NumP”。

4.1.1. “副词 + V + 了 + 有 + NumP”

(41) 公安处门口现在至少围了有两、三千人!(张平《十面埋伏》)

(42) 呼国庆破口大骂!整整骂了有十多分钟……骂得他们狗血喷头!(李佩甫《羊的门》)

例(41)、(42)副词出现在动词前,例(41)“至少”出现在动词“围”前,强调公安处门口围观的人很多;例(42)“整整”出现在动词“骂”前,强调“呼国庆破口大骂”这个动作持续时间长。

4.1.2. “V + 了 + 副词 + 有 + NumP”

(43) 过了三个星期。突然有一天他不见了。寡妇急得要命,四处去找他,找了整整有两天两夜。(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44) 看看排了足足有四五十米的那条长龙,我心里暗暗叫苦:“完了,今天要误机了。”(2003《人民日报》)

例(43)、(44)副词出现在“有”前,例(43)“整整”强调“两天两夜”时间之长;例(44)“足足”强调排队的队伍长度达到“四五十米”,指队伍之长。

4.1.3. “V + 了 + 有 + 副词 + NumP”

(45) 他站在那儿,看着,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外面的门,从前室通往楼梯的门,外面的房门,就是不久前他拉门铃、从那里进来的那道房门开着,甚至开了有整整一个手掌那么宽的一道缝:在整个这段时间里既没锁上,也没扣上门钩!(翻译作品《罪与罚》)

(46) 我绝对不是瞎说,那上面糊上了有足足六英寸泥,她把外面的裙子放低了些,想把来遮盖,可是遮盖不住。(翻译作品《傲慢与偏见》)

例(45)、(46)副词出现在“有”后,例(45)“整整”强调“缝”的宽度有手掌那么宽;例(46)“足足”强调“泥”的厚度达到了六英寸。

4.2. 含有形容词成分的“V + 了 + 有 + NumP + (代词) + A”

“V + 了 + 有 + NumP”结构可以与形容词成分共现,形容词一般在数量结构之后,对数量结构起到评价性作用,有明显的主观倾向,强调数量结构。

(47) 可是这些民兵们都没有这个习惯,谁也跟不上趟,你瞧这个热闹吧:三四十个人的队伍,拉了有一里路长。(刘流《烈火金刚》)

(48) 之后,我也没直接回家,在街上迟达了有三个钟头之久,才返沙田。(商魂布《追魂劫》)

(49) 过了有一世纪那么久,黎湘南从外头回来,见房里一片黑暗,愣了好几秒钟。(林如是《一个陌生男子的来信》)

例(47)~(49)中的“V + 了 + 有 + NumP”结构都有形容词,我们将其归纳为“V + 了 + 有 + NumP + (代词) + A”。例(47)中“长”紧接在“一里路”之后,强调“一里路”距离长;例(48)中“之久(=那么久)”,“之久”紧接在“三个钟头”之后,强调“三个钟头”时间之长;例(49)中“那么久”紧接在“一世纪”之后,强调“一世纪”时间之长。例(48)、(49)中形容词之前还有代词成分“之”“那么”,代词成分都指向形容词,是对形容词的强调。我们注意到,能够进入“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形容词必须是正向的,比如“大、多、深、久、长、高、远”等;反之,表反向的形容词,如“小、浅、短、矮、近”等不能进入“V + 了 + 有 + NumP”结构。因为结构中“有”表示“主观大量”义,是正向的,与结构共现的形容词必须与“有”的语义相容。

5. 结语

本文从“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句法成分、句法功能和变体形式三个方面进行考察。“V + 了 + 有 + NumP”结构中的“V”之后存在带宾语和带补语两种情况。在前人研究及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从句法上来说,当结构中“NumP”是绝对的小量成分时,“有”不能出现。当“V + 了 + 有 + NumP”结构与表示大量的成分或是表示夸饰的语气词共现时,“有”可以省略,原句语义基本不变;反之,“有”必须出现。其次,结构中“NumP”可以是名量型数量短语、时量型数量短语和动量型数量短语。并且“NumP”有时由数词、量词组成,有时只有数词没有量词。其中,数词又可以分为约数和确数两类。再者,“V + 了 + 有 + NumP”结构能够作为句子的谓语成分,而且也可以独立成句或充当复句中的一个分句。我们考察之后也发现“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变体形式有含副词成分的“V + 了 + 有 + NumP”、含形容词成分的“V + 了 + 有 + NumP + (代词) + A”两种。其中,副词的位置比较灵活,又可以将含副词的变体形式分为“副词 + V + 了 + 有 + NumP”、“V + 了 + 有 + 副词 + NumP”、“V + 了 + 副词 + 有 + NumP”三类。进入“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形容词一般是正向的,如“大、多、深、久、长、高、远”等;并且形容词一般出现在数量结构之后,形容词之前可以出现代词。

文章引用

钟小丹. “V + 了 + 有 + NumP”结构的句法研究
A Syntactic Study of the Structure “V + 了 + 有 + NumP”[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3): 867-87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3123

参考文献

  1. 1. 温锁林. “有 + 数量结构”中“有”的自然焦点凸显功能[J]. 中国语文, 2012(1): 29-37.

  2. 2. 宗守云. 说“V + 有 + 数量结构”构式[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3(5): 84-90.

  3. 3. 金晶. “V了 + 有 + 数量短语 + (NP)”中“有”的用法特点[J]. 汉语学习, 2012(3): 104-112.

  4. 4. 郭霞. “NP1 + V + 了 + 有 + NumP”格式的句法语义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201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