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11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63000 , 5 pages
10.12677/CES.2023.113088

铸魂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之眼”

张金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收稿日期:2023年2月17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17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24日

摘要

“学科之眼”是指一门学科的学科视角,即一门学科看问题和观察问题的独特角度和方法。人跟魂总是共生共存的,“铸魂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之眼,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其他学科明显区分开来。明确“铸魂育人”的学科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定位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本文试图从“铸魂”与“育人”的内在统一性出发,探讨“铸魂育人”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进程和学科发展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实践创新性。

关键词

铸魂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之眼

Casting Soul and Educating People: The “Subject Ey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Jin Zhang

School of Marxism,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Received: Feb. 17th, 2023; accepted: Mar. 17th, 2023; published: Mar. 24th, 2023

ABSTRACT

“The eye of discipline” refers to the discipline perspective of a discipline, that is, the unique perspective and method of a discipline to see and observe problems. People and souls always coexist. As the su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sting souls and educating people” can clearly distinguis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other disciplines such as pedagogy, sociology, philosophy and so on. Clarifying the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of “casting the soul and educating people”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for the orient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nevitability, necessity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of “casting soul and educating people” integrating into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disciplin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internal unity of “casting soul” and “educating people”.

Keywords:Casting Soul and Educating Peop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ye of Disciplin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之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看问题和观察问题的独特角度和方法,只有在与其他相近学科的对比中才能凸显出来。现有研究中不乏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内涵、政治内涵、德性内涵和育人内涵的著述,但是从整体角度思考这些内涵的相对较少。其实,思想内涵、政治内涵、德性内涵可以统一于“铸魂”,再与育人内涵结合为“铸魂育人”,由此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之眼,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学跟教育学相似的育人功能,又突出其自身的思想性、政治性和德性。

2. “铸魂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视角的必然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对人们思想形成变化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探究的学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始终要围绕人以及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德性,必然绕不过“铸魂育人”这一视角。

2.1. “铸魂育人”的内涵

铸魂,喻指用冶炼、雕琢等铸金方法培养人的品格,锻炼人的思想,造就人的精神。育人,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铸魂育人的时代要求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当代中国,铸魂育人铸就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魂,培育的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铸魂育人的内涵牢牢嵌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

2.2. “铸魂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意蕴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铸魂育人”学科视角把思想培育放在了育人事业当中的一个突出位置。黑格尔认为思想是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而困惑的原因在于人们还没有学会如何思考。思想是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一个本质区别,也是区分不同层次人生的一个重要标准。动物们的行动往往是出于本能的反应,而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首先是从思想上的觉悟和启发开始的。思想平庸的人往往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把一生活成了很多个重复的某一天,而思想深刻灵活的人时常打破常规、另辟蹊径、锐意进取,不断开辟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思想的建构、成熟和发展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人思想的形成和培育过程,解决黑格尔提出的思想的困惑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发挥的程度在于对受教育者思想的引领是否得当、是否深刻,在于学生在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之后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否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独立健全的人格去拥抱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铸魂育人”学科视角突出了政治传播的效果。政治素养是公民综合素质的核心,是公民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是社会普遍的政治要求与个人特有的个性心理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1]。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必然包括公民政治素养的培育内容和路径探索,并且把政治信仰的铸就摆在政治素养培育的中心位置,使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触及人们的灵魂深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把握好三个维度:“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之维、“弘扬主旋律”的原则之维、“奏响交响乐”的方法之维 [2]。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给受教育者,做到入脑入心入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思政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形成深刻灵活的思想,还要打造学生的社会主义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在与学生的互动实践中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同时把社会主义先进的政治理念和精神文化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人。“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学生当中夯实马克思主义政治基础,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背景下,于学生心中注入红色基因。“奏响交响乐”就是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以旷日持久的教学影响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培育普遍共识。以上三个维度的共同特性是在春风化雨中铸就学生的政治素养,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的同时助力学生成人成才。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铸魂育人”学科视角彰显了道德教育的要求。在康德看来,道德就是一个有理性东西能够作为自在目的而存在的唯一条件,因为只有通过道德,他才能成为目的王国的一个立法成员。德育一直是思政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小学开设的思政课一般叫思想品德,“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常抓不懈的研究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这些德育的研究任务必然落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身上。

2.3. “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等相近学科的重要区分标志

教育应当以什么为目的?这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当代哲学家罗尔斯认为,教育不仅要帮助人们形成他们自己的善的观念,而且还要发展人们追求自己的善的能力 [3]。金志远博士认为,教育学的学科之眼是“文化成人”,即教育作为文化与人的介体,推进自然个体的社会化,同时维持种族文化的时代延续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一样也是研究如何育人的学科,但是二者的范畴不同。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教育以文化为手段影响和改变人,即“文化成人”;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影响改变人的思想和精神,即“铸魂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与心理学、哲学这些同样关注人的思想的学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和教化的思想也有其特殊性,它不仅是自然和社会意义上的思想,还是政治意义上的思想,是形成于当代实践中并且要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思想。与同样关注到人类道德的伦理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关注的道德有着明显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不同于中国传统儒家道德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道德。

思想政治教育学“铸魂育人”学科视角在与上述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等相近学科的对比中明显区别开来,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3. “铸魂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视角的必要性

3.1.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研究的现实困境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科自身的吸引力。有一段时间网络上流行思政课堂抢后排的短视频,折射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问题。这一现象造成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质疑,直接挑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给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敲响了警钟,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提供了线索。

3.2. “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应有之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将以什么为目的,又该围绕什么展开?答案是铸魂育人。铸魂育人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法,其关键点就在一个“铸”字上。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实践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学科的理论基础,同样也是一门实践科学。要铸就新时代青年之魂,不仅要用丰富的理论思想涵养人,用体贴的人文关怀感化人,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人,用高尚的品格感召人,更重要的是用实实在在实践说服人。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是对“铸魂育人”工程的探索。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已经相当深入,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但是,对“怎样培养人”这个关键性议题的研究往往都停滞在研究阶段,难以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发展要求各学校负责思政课教学的学部(院)、学生处、团委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思政课课内实践和课外的社会实践,增加实践过程性的考核标准,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增强对党和国家的强大信心,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对人生未来的美好展望。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调节学生对思政课堂的态度,让学生们自愿提前来占前排而不是躲在后排。只有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化从容,实现铸魂育人的目的。

4. “铸魂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视角的实践创新性

谋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创新,必须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学“铸魂育人”的学科视角,要做到两个统一,即“铸魂”与“育人”的统一、“铸魂育人”与思政教学的统一。人跟魂总是共生共存的,离开了人,魂就无所依托与,烟消云散;失去了魂,人就没了灵性,如同行尸走肉。“铸魂”与“育人”必须紧密结合,共同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发展和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

4.1. 思想政治教育学“铸魂”与“育人”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铸魂育人”为学科视角,就是要将其建设成一个既有思想政治道德内涵,又有人文气度的学科。如何做到“铸魂”融入到“育人”当中,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对思想品格和精神德性的培养,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不负人民群众的信任,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学应当的探寻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学探索教学形式创新的内在目的:铸魂育人。除了传统的理论灌输之外,思政课堂还应包括影视资料放映、学生自学自讲、课内小组实践活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部分。这些形式可以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理论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社会实践的热情,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和自我建设者,让思想政治教育学真正实现其学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学完善学科评价体系的本质要求:铸魂育人。大学思政教学期末总分构成应当多元化,诸如出勤表现、课堂作业、实践教学、自学自讲和期末考试都应有一定占比。通过多个部分的考核可以对学生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公正客观的评价,既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论水平,又考查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本领。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大家要想在期末取得好成绩必须全面要求自己,端正态度,摆正思想,积极合作,踊跃实践,静心读书。这样的考核方式让“铸魂育人”有了可行之策。

思想政治教育学破除教学壁垒的现实路径:铸魂育人。思政课堂不能是死气沉沉的,老师绝不可“唱独角戏”,学生也要加强自我管理,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2019年春节电影《流浪地球》热映,有些老师改编了“学习千万条,到课第一条,上课不规范,期末两行泪”这首打油诗,强调参课重要性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的师生关系打通了“铸魂育人”的现实壁垒。

4.2. 思政课改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新发展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直接的理论依据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创新,必须坚持“灌输理论”不动摇,在教育活动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把无产阶级先进科学的理念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但“灌输”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强势强制强硬的死板路线,最好的教育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只有铸魂育人这样的细活慢活才需要针对性与亲和力并举。不同地区的学生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思想政治状况会呈现出相应的群体性特色,同一区域的学生受家庭和周遭环境的影响思想政治素养也是不同的,只有针对性的思政教学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实践科学,它的创新发展跟实践活动紧密相连。思想政治教育与批量的工业生产和书本印刷不同,它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方式,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思想政治教育与对人体的外在塑形也不同,它不能采用定时定量的严格训练方式来达到一定的塑形效果,而是要走进学生的内心,用亲和力来感染学生。这对当前的思政教育队伍而言不可谓不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与针对性相比,亲和力这一要求更加强调思政队伍的素质而不是数量。如果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隔阂,教材和学生的认识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就难以提升,铸魂育人的伟大使命就无法完成。

5.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内涵和实践要求决定了其以铸魂育人为“学科之眼”。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依然要从铸魂育人的视角出发,为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懂政治的全面发展的人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

文章引用

张 金. 铸魂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之眼”
Casting Soul and Educating People: The “Subject Ey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03): 545-549.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3088

参考文献

  1. 1. 侯勇.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2. 2. 廖灵丹, 刘爱莲.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三维启示[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 33(4): 100-104.

  3. 3. 凯瑟琳•埃尔金, 李雁冰. 教育的目的[J]. 教育发展研究, 2016, 36(18): 1-6.

  4. 4. 罗红杰.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再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审思[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8): 32-3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