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1  No. 02 ( 2022 ), Article ID: 48730 , 8 pages
10.12677/ASS.2022.112073

南疆乡村夜校维吾尔族国家通用语学习现状 调查研究

宋箴颜,张乐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收稿日期:2022年1月19日;录用日期:2022年2月10日;发布日期:2022年2月17日

摘要

国家通用,通语同心。南疆乡村维吾尔族的国家通用语学习情况是推普的关键,同时对脱贫攻坚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喀什地区莎车县某村为例,以该村夜校村民作为调查对象,从国家通用语言能力、语言使用情况、语言使用态度及学习情况四方面对维吾尔族国家通用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夜校学习者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推普工作在新疆南部地区更加因地制宜的开展提供一些借鉴。通过调研发现夜校村民国家通用语普及程度及水平较往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于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普遍热情高涨,但学习的困难主要是缺乏语言环境和师资力量匮乏。

关键词

南疆乡村夜校,维吾尔族,国家通用语言,现状调查研究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ygur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Learning in Rural Night Schools in Southern Xinjiang

Zhenyan Song, Le Zhang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Received: Jan. 19th, 2022; accepted: Feb. 10th, 2022; published: Feb. 17th, 2022

ABSTRACT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is concentric. The study of the national lingua franca of the rural Uighurs in southern Xinjiang is the key to popularization, and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overty alleviation. Taking a village in Shache County, Kashga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ighur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learning from the aspects of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bility, language use, language use attitude and learning.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night school learners,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popularizing work in southern Xinjiang.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popularity and level of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of the villagers in night schools have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compared with previous years, and they are generally enthusiastic about the learning and use of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but the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are mainly the lack of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the lack of teachers.

Keywords:Rural Night School in Southern Xinjiang, Uygur Ethnic Group,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的人口为2585.24万人,全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092万人,占42.24%;少数民族人口为1493.22万人,占57.76%,其中:维吾尔族人口为1162.43万人,占总人口的44.96%,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7.85%,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维吾尔族都分布在和田、喀什、阿克苏等新疆南部地区” [1]。

可以看出新疆的推普中坚力量集中在南疆地区,且重难点主要是南疆的乡村地区,故本人在驻村实习期间深入南疆地区,以维吾尔族高度聚居的典型代表喀什地区莎车县为例,以所驻地行政村莎车县喀群乡托万喀拉央塔克村(以下简称k乡t村)为例,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现状调查。

2. 语言使用现状与人口状况分析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sample distribution in K township and T village (N = 110)

表1. k乡t村样本分布基本情况(N = 110)

k乡t村位于莎车县西南方向60公里,距离乡政府以北10公里,以往属于深度贫困村,2020年8月脱贫摘帽。辖区共6个村民小组330户1234人,村民能使用普通话流利交流的人数较少。因此,当务之急是帮助村民学好普通话,摆脱语言上的障碍和束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调查选取该村农牧民夜校村民共110人,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分析样本数据。由表1可得样本分布男女比例均衡,年龄分布和受教育情况存在集中区域,这为本次调查的开展打下基础,确保了结果的可信度。

3. 南疆乡村夜校国家通用语言调查数据

3.1. 国家通用语水平

表2可知,将六类普通话水平分为“会”与“不会”两大类,在“会”这一类中可以发现熟练掌握的人少之又少,但不熟练可以做简单对话的人数比例较高,有近40%的人选择此项。依据前几年南疆地区维吾尔族普通话水平调查报告的数据来看,比例有所提高,可以认为近年来国家政府的一系列推普工作、脱贫攻坚等成效显著,尤其是国语夜校的推广对南疆地区维吾尔族的普通话水平有较大帮助。但近一半多的村民还是无法达到“会”的标准,其所认为的“听得懂”也只是能听懂类似“你好”此类问候语,并且在调查过程中有部分村民无法独立完成问卷,需要懂双语的同志在口头翻译和解释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该项问答,可以表明这类人群是推广普及普通话的过程中最棘手的部分。

Table 2. At what stage is your Mandarin level now? (N = 99)

表2. 你现在的普通话水平处于哪个阶段?(N = 99)

对以上数据进行加权处理,能更加清楚的反映该地村民普通话水平等级(他评)。将以上六类按照6、5、4、3、2、1的赋分,得到加权平均分为2.85 (见表3)。

此项加权平均分2.85介于“听得懂但不会说”与“只知道一些日常词汇”之间,该村与2018年李志忠教授所得出南疆乡村维吾尔族平均值为1.7,处于“不会说”和“听不懂也不会说”之间有一定的提高 [2]。

Table 3. Statistical results of weighted scores of his evaluation of Mandarin level

表3. 他评普通话水平加权分数统计结果

从以上两者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该村村民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国家大力发展的乡村教育、农民夜校得到了显著的成效。同时,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也对南疆乡村维吾尔族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新疆南疆推广普通话与劳动力的脱贫致富,尤其是农牧民摆脱贫困之间存在内在关联的正向机理关系 [3]。在调研期间,发现大部分村民对自身普通话水平有正确的认识,存在提升普通话水平的意向。但当地村民的普通话水平欠佳,层次差异较大,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需要有进一步的提升。

总之,夜校教学要达到推普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我们要从推普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水平的人群,分清重点难点,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着手。

3.2. 国家通用语学习情况

3.2.1. 主要的学习途径

表4可知:按学习普通话途径的百分比进行排序为:学校学习 > 与会普通话的人交流学习 > 看电视听广播 > 与家人交流。其中“夜校学习”占比最高,其次是“与汉族同志交流”和“看电视听广播”。可以发现在学校学习依然是主要的学习途径,且在与村民交流时可以发现,夜校学习者的孩子普通话水平往往很高,说明国家大力在乡村学习推进普通话普及工作成效显著。与汉族同胞交往也是比例较高的学习途径,虽然喀什地区农村汉族人口比例较低,但“扶贫工作组”的进驻及“结亲帮扶”等相关政策让少数民族使用普通话的频率逐渐增多,日常生活交际中普通话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日常生活中,出于基本的社会交际需要也要学习普通话;看电视听广播学习普通话和与家人交流也是主要途径之一。

Table 4. What are your main ways to learn Mandarin?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表4. 你学普通话的主要途径是?[多选题]

3.2.2. 学习的主要困难

大部分夜校学员对学习普通话抱有很大的信心,但这其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如表5所示:在学习普通话的困难中,周围说普通话的人少是主要因素,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占比13.9%,两者占比49.9%,这说明普通话学习的环境不是很理想,但这与前些年的数据对比,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近几年国家派出大量优秀人才前往南疆驻村。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还开展“结对子”等活动,这极大地改善了南疆地区的语言环境,驻村干部和结对干部都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与村民进行交流。在调研时我们还发现,这一系列政策提高了维吾尔族村民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在路上遇见村民,都会使用简单的普通话进行日常问候和交流,孩子们走在路上远远的看见也会大声向我们问好。其次村民“发音困难”、“年龄大”及“不易理解”是推广普通话中最难的环节,在授课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很多长者学习非常认真,但是记忆力欠佳,“今天学,明天忘”的现象经常发生。优秀且固定的教师是南疆推广普通话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同时如何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

Table 5.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iggest difficulty in learning Mandarin?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表5. 学习普通话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多选题]

3.2.3. 学习普通话的主要目的

“国家通用语言是民族认同的基石” [4]。研究学员的语言认同具有必要性,在学习普通话的主要目的这一问题上,由表6可知:“近七成夜校学员都能清楚认识到普通话是是各民族交流的工具、是国家的通用语言。”这说明国家加大力度对南疆乡村所普及的国家政策、大政方针等得到了坚实有力的回馈,大部分学员能意识到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其他三项选项数较为平均,其中“单位的要求”和“找到更好的工作”则是南疆地区国语普及的客观因素,在访谈中夜校学员说道:“之前不太想来上课,但是来了以后我发现学好国语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现在我非常喜欢学国语。”(k乡t村25岁农民帕提古丽语)由此可见,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是大家学习的共识,大部分学员也是较为主动的学习。

Table 6. Why do you want to learn Mandarin? (N = 99)

表6. 你为什么要学习普通话?(N = 99)

3.2.4. 学习期望

表7是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期望的描述性统计,可以将前两项列为“较高期望”,后两项列为“较低期望”。有近七成的样本都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较高期望,有12.6%的学员期望能达到比较熟练的使用这一水平;有25.3%的学员期望能达到进行一般交流的水平,没什么要求的学员仅仅只有1.1%,可见大家对于普通话的期望总体较高,体现出学员学习热情较高,这为夜校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访谈时我们也发现大部分学员对普通话的学习热情都很高,都急切想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但大部分人对于普通话能达到基本简单交流的程度就已经满意,在访谈中我们还发现学历越高、普通话水平越好的村民,反而对自己的水平不太满意。

Table 7. What level of Mandarin do you want to reach? (N = 87)

表7. 你希望你的普通话达到什么水平?(N = 87)

3.2.5. 学习规划

在了解村民的学习途径、困难、目的和期望后,村民自身对于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也需要有整体的了解。从表8的数据可以看出,有近半数的村民计划在与汉族干部和结对子亲戚交流时学习国家通用语言,这是从自身的语言需求出发所进行的学习,目的性更强、学习效果更佳,相比较夜校等一味的传授学习,自身主动性得到了提高,普及程度更好。同时,针对后两种情况的村民要加以适当的引导,语言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须将其反复学习并运用到语言实践当中去,才能真正提升语言能力及水平。

Table 8. How do you plan your time to learn Mandarin? (N = 91)

表8. 你怎样规划学习普通话的时间?(N = 91)

3.3. 国家通用语态度情况

3.3.1. 学习氛围

Table 9. What is the atmosphere for people around you to learn to use Mandarin? (N = 98)

表9. 你周围的人学习使用普通话的氛围如何?(N = 98)

在调研过程中,还结合村民生活学习实际,对国家通用语的使用态度予以延伸,了解其周围学习氛围,由表9可知近九成的村民认为“学习氛围浓厚”,可以看出对于学习普通话,有高涨的热情和学习态度。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不少村民上课都会携带本子和笔进行记录,也有部分村民带上自己家的小孩子一起上课,小朋友在学校都是纯汉语教学,普通话水平高,在旁边充当翻译和“小老师”的角色,促进了学习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在访谈中,村民也表示:“普通话对她的帮助很大,现在她能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简单的对话,可以和汉族亲戚交流,听懂汉族同志讲话,我很喜欢学。”(40岁农民阿瓦罕语)。

3.3.2. 影响力

语言态度是影响语言保持和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能反映出使用者心目中的语言价值取向以及内在语言认同 [5]。了解学员的学习动机及期望目标对于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及今后夜校开展方向有很大的帮助。他们为什么要学习普通话、通过什么方式学习、对学习的目标语言有何种期望,都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表10数据显示夜校学员认为普通话在交往中的作用程度,选择非常大的人数达到九成以上,这样一个极高的比例足可以证明国家通用语言在南疆维吾尔村民心中的地位之高、影响之深,且认同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和价值。

Table 10.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ole of Mandarin in communication? (N = 99)

表10. 你认为普通话在交往中的作用怎么样?(N = 99)

普通话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是国内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是个体获得教育、信息和迁移机会等各种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 [6]。采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以及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3套综合数据,研究表明普通话以及单项能力(听和说)都会对劳动者收入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7]。脱贫攻坚战战完美收官的今天,普通话的水平程度对劳动者的工作、收入有着很大的影响。

4. 南疆乡村夜校维吾尔族国家通用语言调查基本结论

本次通过对k乡t村夜校村民的抽样调查,了解了南疆夜校维吾尔族的国家通用语言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现状,并针对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南疆乡村夜校学员普通话水平均值为2.85,处于“听得懂但不会说(2分)”与“只知道一些日常词汇(3分)”之间,与2018年数据对比来看,有大幅度的提高。故可以确定,整体上南疆夜校村民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得到了提高,“南疆乡村维吾尔族基本不会说普通话”的结论在全国大力推普、国家语委相关重大项目结项以及脱贫攻坚战胜利的大环境下,受到了一定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南疆乡村依然是新疆推普绝对困难的地区。

南疆乡村夜校学员学习普通话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学习和与汉族同志交流学习。但不仅限于以上两种,学员学习形式多元,看电视、听广播、与家人交流等也是学习途径之一。

南疆乡村夜校学员学习普通话最大的困难是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其次夜校学员也存在年龄大、难理解、发音困难等根本性问题,夜校教师轮换频繁且缺乏教师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主要目的中可以看出,选择“是各民族交流的工具,是国家通用的语言”人数最多,确立了国家通用语言在南疆村民心中的地位,为更好的开展推普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南疆乡村夜校学员对自身的学习期望较高,并有一定的规划,期望在与汉族干部和结亲对象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普通话。近几年相关政策的落实提高了村民的学习积极性,村民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南疆乡村夜校学员普遍认为周围的学习氛围浓厚,且普通话影响范围非常广,认同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在交往中的作用。

5. 结语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指出:“强国必先强语,强语助力强国。” [8]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依据法律,遵守规律,结合实际,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9] 语言是各民族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通过此次调研,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当地的语言环境对普通话普及的制约性,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这样的状况普遍存在,但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认为通过教育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才是最好途径,我们看见党和政府在这上面投入了巨大的心血,现已初显成效;当地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已经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说明推普工作成绩卓然、前景灿烂。当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一代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时,当地普通话普及度自然而然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注释

① “国家通用语”这一用语,我们在调查中多采用“普通话”的称呼。

② 在收集问卷数据的过程中有少量样本选择“无法回答”,故样本容量略小于110。

文章引用

宋箴颜,张 乐. 南疆乡村夜校维吾尔族国家通用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ygur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Learning in Rural Night Schools in Southern Xinjiang[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02): 503-510.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2073

参考文献

  1.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EB/OL]. http://tjj.xinjiang.gov.cn/tjj/tjgn/202106/4311411b68d343bbaa694e923c2c6be0.shtml, 2021-06-14.

  2. 2. 李志忠, 岳学贤, 曹婷. 南疆乡村维吾尔族普通话普及度抽样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 2018(3): 41-50.

  3. 3. 范晓玲, 吕君奎, 古丽阿依木•亚克甫. 脱贫攻坚背景下新疆南疆地区推普与少数民族扶贫效应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 2020(4): 52-59.

  4. 4. 张军. 国家通用语言是民族认同基石[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9-28(006).

  5. 5. 俞玮奇. 普通话的推广与苏州方言的保持——苏州市中小学生语言生活状况调查[J]. 语言文字应用, 2010(3): 60-69.

  6. 6. 王海兰, 崔萌, 尼玛次仁. “三区三州”地区普通话能力的收入效应研究——以西藏自治区波密县的调查为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1(4): 49-58.

  7. 7. 陈媛媛. 普通话能力对中国劳动者收入的影响[J]. 经济评论, 2016(6): 108-122.

  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701/t20170119_295319.html, 2017-01-10.

  9.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7-04/01/content_5182853.htm, 2017-04-0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