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2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1348 , 5 pages
10.12677/ACPP.2023.122083

共同富裕的实践内涵、时代价值与实现路径

惠志宇1,李德钦2

1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江南大学法学院,江苏 无锡

收稿日期:2023年1月13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3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14日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时代发展,共同富裕的实践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与深化。共同富裕的实现,能够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动全面发展新格局,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此同时,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厘清改革的深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的辩证关系,坚持发展的速率与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和谐统一,明确效率与公平是完善分配问题的重要抓手。新时期迈向共同富裕,需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扫清前进障碍,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奠定坚实根基,此外还要完善社会主义分配体系以创造机制保障,进而更好地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关键词

共同富裕,实践内涵,时代价值,实现路径

The Practical Connotation, Contemporary Value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Common Prosperity

Zhiyu Hui1, Deqin Li2

1School of Marxism,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School of Law,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Received: Jan. 13th, 2023; accepted: Feb. 3rd, 2023; published: Feb. 14th, 2023

ABSTRACT

Common prosperity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practical connota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has been expanded and deepened. The realiza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can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of unbalanced and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promote a new pattern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all-round human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At the same time, realizing common prosperity is a long and arduous historical task, so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th of reform and the degree of social affordability, adhere to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the rate of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 and clarify that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are important grasps to improve the issue of distribution.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new era, we need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reform to clear the obstacles,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and improve the socialist distribution system to create a mechanism to guarantee.

Keywords:Common Prosperity, Practical Connotation, Contemporary Value, Realization Path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更是能够集中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先进性。“富裕”作为一个经济学名词,主要是指在能够自给自足的基础上仍有一定的盈余。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中,对共同富裕这一问题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启发。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基础与前提。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便是生产性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对物质性的福利以及富裕生活水平的不断追求 [1] 。马克思认为应当“将共同富裕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石上”,显然这是从人的本质需求出发,直接表征了生产力在实现共同富裕当中始终起着奠基性作用 [2]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原则与基础之上,全体劳动生产者通过按劳分配来共享生产力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实践成果,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涵义 [3] 。显然,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着重对共同富裕的实践涵义,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应当坚持的原则以及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究。

2. 共同富裕的实践内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懈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富裕的实践内涵愈加得以明晰以及不断拓展和进一步深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国家需要富强的目标,而这个“富”,不是少数人的“富”,而是共同的“富”。从最初的“土地改革”到“三大改造”再到“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积极探索与尝试,这些都为此后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实践基础。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应当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裕,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则是前提,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实践,通过“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增长。显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极大丰富了“共同富裕”的实践内涵,是理论创新的关键成果。此后,江泽民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胡锦涛提出“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极大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4]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共同富裕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其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之上增加了效率性和公平性以及以人为本,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更应注重社会公平问题等举措。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新发展理念和中国梦等一系列主张,进一步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实践内涵。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根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征程上,习总书记又明确提出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共同富裕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因之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人民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

3. 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

一是能够推动解决当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及开拓全面发展新格局。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征程中是统一的,随着共同富裕的实现,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就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无数的历史实践表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精力办大事。这些年我国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始终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这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动全面发展新格局创造了更多的条件与机遇。

二是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当看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条件,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从而自我实现,促进全面发展。当前,实现共同富裕已然成为全体人民群众共同期盼的目标,在这个层面上而言,共同富裕对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

第三,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天下胸怀、大国责任以及大国担当,中国将始终做推动世界发展的先行者、维护世界秩序的践行者、带动世界各国发展富裕的引路人。中国提出的共同富裕理论以及在相应发展阶段中所取得的具体实践成果将会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迈向共同富裕做出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总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共同富裕的探索能够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而更加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 实现共同富裕应当坚持的原则

4.1. 厘清改革的深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的辩证关系

从顶层设计来看,中国在这些年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方面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五位一体”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为主体地位,深化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同时,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与进步是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衡量标准 [5] ,这也尤为契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本质要求。此外,中国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处处体现着致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先进理念,共同富裕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因此有了更加充分的保障。但是,改革往往是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的改革也充满了多重阻力,比如上级的指示在向下传达时存在一定的变化、信息的滞后性以及不可控因素的存在。改革也要考虑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改革同样存在均衡性问题。纵观全局,改革的作用对一些东部发达地区可能效果显著,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奏效缓慢,这就形成了严重的不均衡不充分发展,从而为政治层面的共同富裕战略的实施与落实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4.2. 坚持发展的速率与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和谐统一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的发展目标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这里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包括发展的速度以外,也侧重于强调发展的速率和发展的全面性。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做到高质量发展的依据并不完全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也要有全局观念,“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共同富裕的总目标。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是时代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如何做到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如何打破东西区域、城乡经济等发展的二元对立,以及提升发展速率水平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等问题,都是共同富裕中的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相统一的必然要求。

4.3. 明确效率与公平是完善分配问题的重要抓手

新时代要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就要更好地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增加就业、提升人民的收入水平的同时,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保障稳定脱贫、建立起相对贫困治理等长效机制。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生产力,更好地做大“蛋糕”的同时,合理地分配好“蛋糕”。“效率”主要是社会市场经济中生产效率的发展与提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效率的衡量尺度。“公平”性问题主要取决于政府,再分配是实现收入公平、消弭城乡差距以及阶级差距的重要手段。如何把效率与公平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其发挥出最大效能,是当下社会值得深思的话题。

5. 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5.1.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共同富裕扫清前进障碍

全面深化改革可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前进动力,解决主要矛盾,凝聚社会共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在于抓住发展的主要矛盾,同时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要精准找到,还要注重改革的全局性、一体性以及协同性 [6] ,正确处理改革和发展、稳定的关系。但是在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改革的前提是谋发展,而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时代在不断发展,这对改革的要求也就越大。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与时俱进。面对变幻莫测的时局,需要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既要树立全局意识,又要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改革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如果从改革对于共同富裕的促成角度看,要把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实处,达到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有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为自觉,要有敢于担当,责任感与使命感强的工作作风,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同时,改革的持续性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将改革持续到底,深化到底,有矢志不渝、从一而终的精神,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进而更好地扫清实现共同富裕路上的种种阻碍。

5.2.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根基

首先,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核心地位,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升都可以通过创新的驱动来加以实现,进而由此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源源不断地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重要动力。其二,高质量发展也注重协调发展,而协调的思想正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现阶段的协调发展主要侧重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产业结构之间,这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多的机会。其三,“绿色”这一理念的贯彻与实施也有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之下,可以实现劳动生产力向绿色生产力的战略转化和转移 [7] 。譬如,可以大力发展当地原生态旅游业,通过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继而实现生活富裕。此外,绿水青山而衍生出的绿色特产以及绿色文化等,也是推进当地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重要力量。第四,开放的作用不言而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性发展。进入新时期,伴随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和“双循环”发展格局逐步建构完善,各地区应当继续抢抓时代机遇,做好开放时代的践行者。通过开放这一思路,可以更好地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为共同富裕贡献出一份力量。第五,共享对于发展来说应该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共同富裕也正需要灌输这种价值导向,共享理念恰巧和共同富裕有着价值观上的统一性。现阶段,共享理念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平正义、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共同富裕问题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理解和认识,“文明社会群众共建、文明成果人民共享”,在新发展理念的引导与影响之下,共同富裕也必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

5.3. 完善社会主义分配体系,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实现共同富裕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现实性难题。事实上,贫富两极分化是社会化进程中的一种突出体现。尤其是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几十年来,其国内民众的经济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这就导致国民贫富差距日益显著,于是近些年来他们采取了一些削减福利以及收入再分配等机制,意在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进而走向共同富裕。但深究其中可以发现,简单收入分配机制的推行实施并未使得本国的收入差距日益突出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反而是与共同富裕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由此可见,如何结合国家国情以及生产力发展状况,探寻出适合本国的收入分配机制,进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收入分配主要包括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也就是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比如员工的工资;第二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分配过程;第三次分配主要是社会收入的转移支付,包括一些公益慈善事业。从初次分配的角度来看,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导致收入分配的差距,想单纯从初次分配层面来解决共同富裕的难题几乎无法实现,所以就更加需要注重于第二次以及第三次分配的效率及公平。因此,新时代需要借助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优势,继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实现共同富裕。与此同时,新时期的共同富裕,主要体现为全面的高质量发展下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做到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文章引用

惠志宇,李德钦. 共同富裕的实践内涵、时代价值与实现路径
The Practical Connotation, Contemporary Value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Common Prosperity[J]. 哲学进展, 2023, 12(02): 468-47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2083

参考文献

  1. 1. 邱海平. 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7): 19-23.

  2. 2. 田莉. 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探索[J]. 管理观察, 2016(27): 58-60.

  3. 3. 赵学清. 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探讨[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4(4): 52-56.

  4. 4. 杨文森. 胡锦涛的共同富裕思想探析[J]. 新乡学院学报, 2016, 33(1): 1-5.

  5. 5. 曹亚雄, 刘雨萌. 新时代视域下的共同富裕及其实现路径[J]. 理论学刊, 2019(4): 14-21.

  6. 6. 杨静, 陆树程.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新要求——学习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4): 24-29+107.

  7. 7. 向国成, 邝劲松, 邝嫦娥. 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1(6): 71-7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