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2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7840 , 6 pages
10.12677/ACPP.2023.1212408

从自爱到爱他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友爱思想

施伟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15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5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5日

摘要

个体的自爱与爱他之间始终存在着紧张关系,如何处理好这对关系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而《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其德性友爱思想,主张从自爱衍推出人的爱他行为,强调自爱与爱他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和谐性,这从逻辑上有效地化解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因而有着重大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德性友爱,自爱,爱他

From Egoism to Altruism

—On the Virtue-Friendship Thought of Aristotle

Wei Shi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Nov. 15th, 2023; accepted: Dec. 15th, 2023; published: Dec. 25th, 2023

ABSTRACT

For individuals, there is alway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Egoism and Altruism. Therefore, how to 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either the individual or the society. Well, in the Nicomachean Ethics, Aristotle proposed a solution. His virtue-friendship thought advocated that Altruism can be inferred from Egoism, so there is a deep internal harmony between Egoism and Altruism. This logic effectively resolv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goism and Altruism, and thus has great value in current era.

Keywords:Aristotle, Virtue-Friendship, Egoism, Altruism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主义、个人主义文化泛滥的时代,人人以原子化方式在社会中生存,并遵循着自我建构的个人主义道德原则。这种情况下,人人各行其是,高度关心个人福祉而忽视了社会福祉,社会的稳定、团结与和谐因而正遭遇着严重的冲击。

时代在重新呼唤先贤的回答。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三贤之一,其德性友爱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该思想主张将自爱转化为爱他,为个体理解自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解思路,从而进一步对个体的人生道路选择产生了启迪意义。在这种意义上,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友爱思想因而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2. 友爱的必要性及其诸样式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友爱是人生活中所必不可或缺之一环。进一步地,为探求人类真正应该追求的友爱关系,亚里士多德首先厘清了多种不同的友爱样式,并最终指出其中德性友爱才是最良善的友爱样式。

2.1. 友爱的必要性

对于友爱,亚里士多德是非常看重的——“它是生活最必需的东西之一” [1] (p. 228)。就他看来,这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人类存在分享的本性。人人皆有向他人分享自己所有、所遇的美好事物的本性,特别是有能力的人更是如此。正所谓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人完善自我的过程其实另一方面同样也是其追求他人认可、认同的过程。其次,友爱互助也是人类的本性之一。父母之间、共同体成员之间以及旅者之间,彼此帮扶的行为屡见不鲜,这些行为正是由人类人性中的互助、互爱本性所驱使的,再者,人与人之间结成朋友可以有效降低其所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人人皆有所不及,都难免会犯错,而这就需要朋友来纠错,这样自我犯错的风险才会降低。

最后,友爱还是将社会联结起来的纽带。事实上纵观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可以发现亚里士多德极为重视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的结合,甚至社会伦理价值应当高于个人的伦理价值——“为一个人获得这种善诚然可喜,为一个城邦获得这种善则更为高尚,更神圣” [1] (p. 6)。社会的团结需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来维系,社会的良善发展更需要友爱中的伦理因素来支持,而这正是友爱的最高价值,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必须依赖友爱维系的关键之所在。总而言之,“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祇” [2] ,人的价值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而友爱正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关键桥梁。

2.2. 友爱的诸样式

《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在明确了友爱的必要性之后,亚里士多德即展开了对友爱不同样式的分析。他认为友爱大体上分为不平等的友爱与平等的友爱两类。

不平等的友爱中,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友爱被认为是不平等的友爱的典型样式。对于父母而言,他们爱子女是“把他们当作自身的一部分” [1] (p. 251)来爱的,而子女们则不然。这种对于对方的期许的不平等性首先决定了该种友爱内在的不平等性。其次,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父母年长于子女,有更多的阅历、知识、钱财,特别是德性,能够在日常行为与生活道路选择方面给予子女更多指导,相反子女则不能。总之,正是这两种的不平等决定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友爱具有不平等性。

平等的友爱中,就追求目标的不同,分别与快乐、有用的事物和善这三种追求目标相对应,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应分为基于快乐的友爱、基于有用的友爱和德性友爱三种。第一种,基于快乐的友爱。这种友爱尤其常见于情侣、爱人之间,双方的结合基于追求快乐的共同目的。这种友爱关系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朋友爱彼此并非因为彼此的德性,而是因为对方能够给自身带来快乐。第二种,基于有用的友爱。该种友爱与所谓的利益关系等同,双方因为彼此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点而共同合作并成为朋友。而第三种,德性友爱。德性友爱被认为是最完善的友爱,是一种建立在共同德性追求基础上的友爱形式,是“好人和德性上相似的人之间的友爱” [1] (p. 233)。在快乐、利益和德性这三种事物中,快乐与利益是容易消散的。例如快乐就很多时候就是由处境所决定的,在任何处境中给予他人快乐,尽管对于有的人来说是可以做到的,但这对于常人而言更多则是难以实现的。由此,快乐和利益的易消散性进一步导致了建立在这两者基础之上的友爱是难以长时间维系的。随时间推移,时过境迁之下彼此之间就可能再难以建立朋友关系。而善、德性则不同,人的道德品行修养是附着于人灵魂深处的,难以被更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友爱才是真正应当值得追求的,它具有稳固性。

3. 从自爱到爱他:德性友爱思想的内在逻辑进路

自爱是亚里士多德构建德性友爱思想的逻辑起点,但其内在却展现出一种爱他的利他性因素。这并非矛盾,相反该转变背后有着自身独特的逻辑。

3.1. 自爱:德性友爱思想的逻辑起点

自爱是亚里士多德建构德性友爱思想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该思想核心特质之所在。

自爱这一概念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语境中有着独特的意蕴,它指涉的是“好人”自身的道德德性追求。该概念极易与自利概念混淆。而所谓自利,其实是人乃至生物的本能。在千百年,乃至亿万年的生物演进中,生物为求保全自身早已将自利内化为了自我的核心本性。没有自利,则生物无法维系自身的生存,诸如摄食、求偶、占有等行为即生物最基本的自利行为。自利行为一旦停止,生物的生命也将随之终结。而同样,在基于快乐的友爱与基于有用的友爱等友爱关系中,对于快乐、利益的追求也是个体自利本性驱动的产物。追求快乐使自我保持愉悦心情,追求利益则使自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些都是有利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换而言之,自利本就是友爱关系建立的逻辑起点。

继承于这一逻辑,但同时又超脱于这一逻辑,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友爱作为最完善的一种友爱形式,应当建立在更高等级的自爱的基础之上。自爱唯“好人”所独有,这本就是一种难得的道德品质。而所谓“好人”,在亚里士多德的理念世界中,则是另一个带有极高伦理价值的概念。其意义近似于中国古代儒学意义上的贤人,他们是具备了近乎完善的德性的人 [3] 。其中,自爱正是常人不能具备而“好人”则具备的品质。“好人”、“身心一致,全身心地追求同一些事物。他希望并促进着自己本身的善(因为一个好人就是要努力获得善),并且是因为他自身之故(因为他追求善是为着他自身的理智的部分,而这个部分似乎是一个人的真实自身)” [1] (p. 267)。换而言之,“好人”之所以是“好人”,常人之所以为常人,重要的划分标准正是在于其能否坚持追求德性、善以及幸福的生活,而这也是自爱的核心要义之所在。

最终,德性友爱建立在“好人”交往的基础之上,作为“好人”的核心特质,由此自爱自然成为了德性友爱思想的逻辑起点。

3.2. 爱他:德性友爱思想中的利他性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一个错误观点认为前者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自我主义的理论,认为亚里士多德更为关注个人的幸福追求。但实际上在亚里士多德眼中,友爱“是一种德性或包含一种德性” [1] (pp. 227-228)。特别是在德性友爱中,个体被要求将对方视为另一个自我来 [4] (p. 265),这种德性中包含了明确的利他性色彩。

一方面,理论来源于生活,“亚里士多德将纯粹的亲属关系视为德性友爱的理想模型” [5] ,而亲属关系本就带有强烈的利他性色彩。亲属关系大体可分为三类,即夫妻之爱、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以及父母对子女的爱。三种亲属关系中,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最不平等的友爱形式,但其核心特质却与德性友爱最为相近。对于父母而言,子女由自己生出,其身体发肤皆来自于自己身体之一部分,是自己生命的另类延续,可以被视为是另一个自我。同时,父母与子女长期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长期共同生活培养出来的熟悉感也进一步增强了父母的这种信念。由此,父母爱子女,更多将其视为另一个自我来爱,这是一种另类的自爱。但同时,这种自爱实质上却是一种对他人的关爱。在此基础上,以亲属关系为模板,德性友爱思想自然展现出一种鲜明的利他性色彩。

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要求德性友爱必须建立在“相似”的基础之上,这种要求也体现了其思想内里隐含的利他性色彩。所谓“相似”,主要指涉的是朋友双方特别是在道德德性上的相似性。反例如基于快乐和基于有用的友爱关系,其中尽管朋友双方都以快乐或利益作为共同的追求目标,但彼此之间可能在性格、能力、知识方面存在巨大差别,因而朋友间并不“相似”。而相反,德性友爱中朋友双方都是“好人”,朋友间以追求德性作为共同目标,同时彼此也都兼具较为完备的各种德性,因而双方是“相似”的。进一步,人爱同类,“好人”亦然。建立在德性方面的相似基础之上,“好人”彼此之间看到了共同的相似之处,其见朋友正如见另一个自我,从而将朋友作为另一个自我来爱。由此,经历这样的一个逻辑转化之后,“好人”的自爱被转化为了对他者的爱,并最终显现出了利他性因素。

3.3. 爱他:自爱的逻辑必然

亚里士多德以“好人”的自爱作为其德性友爱思想的核心特质与思想构建的逻辑起点,但其结果却是这一思想中被注入了大量的利他性因素。实际上,这些利他性因素并不是亚里士多德所特意去建构的,相反它是“好人”自爱逻辑推衍的必然结果。这一逻辑有两大基本层面:

第一个层面,分享、慷慨是“好人”的欲求,是一种德性,德性友爱是“好人”追寻这一德性的有效途径。“好人”拥有较完备的各种德性,他在道德德性方面是几近圆满、自足,因而依靠其自身的道德修养,按理他自己就能独自去追寻幸福的生活。但实际上,一个孤独的人难以被称之为幸福的人。人本性上存在向他人分享的需要:“他拥有那些本身即善的事物,与朋友和公道的人共享这些事物显然比与陌生人和碰巧遇到的人共享更好。所以幸福的人需要朋友” [1] (p. 278)。换而言之,通过爱朋友,“好人”实现了自我分享,这补全了其追求幸福生活所需的关键一环。

第二个层面,“好人”的朋友是自我德性的影射,爱朋友即爱自己。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个人内在的道德德性是一个人灵魂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与亚里士多德对自我的看法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自我看作一个理性的存在物,而不是看作自我中心的快乐、钱财或荣誉的追求者,并辨别出以此种正确观念为基础的适当自爱,我们就有理由把自己看作是内在价值的承载者” [6] 。而在德性友爱中,朋友之所以能被“好人”视为另一个自我,正是在于朋友身上展现了“好人”自己身上所具备的内在价值,朋友可以作为“好人”影射自身内在品质的镜子。进一步地,“对于爱欲来说,观看的快乐是它的起点” [4] (p. 289),“好人”通过观看朋友,从朋友身上看到了自身内在价值的优越性,获得了一种来源于自我满足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一种高质量的快乐,最终可以服务于“好人”对于自身圆满、幸福生活的追寻。由此,在这个意义上,“好人”爱朋友实则是爱其自己。

4. 德性友爱思想的时代价值

友爱是联结社会的重要桥梁,是维护社会团结、和谐的重要因素。而德性友爱,作为亚里士多德眼中最完善的友爱形式,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理论元素,对于指导个人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1. 自我完善当以追求德性为最终目标

自我完善应当以什么为最终目标——这对于那些矢志于追寻自己生命的最终价值、意义的人而言始终是一个难明的难题。在这些人眼中,人生的意义或许在于寻求快乐,或许在于寻求利益、金钱,甚至亦或者本就是虚无。他们认为这些意义是永恒而亘古不变的,是所谓的真理。

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显然不是如此。亚里士多德首先认为人的生命是有意义的。生命的目的在于寻求那些“属人之善” [1] (p. 6),即德性。只有通过追求这些善,人最终才能过上一种真正圆满、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其次,德性是更为持久的善事物,更应该值得追求。无论是快乐,还是利益,它们固然可贵,但本质上是短暂的、易消散的,相反,人的生命应当去追求那些存在时间更为长久的事物。最后,德性是一种目的善,本身就是更为高贵而更值得欲求的。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目的善和作为工具的善两种类型的善 [1] (pp. 17-18),目的善如德性因其本身就是值得欲求的而更为高贵。反之,如快乐、利益、金钱等作为工具的善是服务于对目的善的追求的,因此对其的追寻应当让位于对后者的追寻。

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对个人自我完善的启示在于,人应当去追寻那些更为宝贵的目的善,即德性。如此,人的生命才能变得更有意义。

4.2. 自爱与爱他内在和谐

关于自爱与爱他之间的关系,一个错误观点认为,爱他人同爱自己是互相矛盾的,爱他人则不可爱自己,反之亦然。这种观点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爱他人与爱自己被分化为两种追求不同人生目标的行为方式。爱他人被认为追求的是奉献社会,是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的行为,与爱自己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与冲突。

而亚里士多德对这一观点的反驳是:爱他人与爱自己并不矛盾,二者内在和谐,甚至爱他人是爱自己的逻辑必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个灵魂高尚的人应当是一个“好人”,其以追求德性与圆满、和谐的幸福生活为人生目标。而这离不开“好人”的分享行为与其不断对自我满足快乐的获取。换而言之,人的分享与自我满足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更高层次需求,是人脱离低级趣味之后的自然需求,因此在自爱与爱他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根本性冲突。

4.3. 爱他是自我完善的重要实现方式

当今社会中,在多元主义、个人主义文化影响下,人们为求自我完善而采取了各种行为:以物质享受为目标,部分人在商品拜物教的指引下在商品世界中放纵自己,甘愿做商品的奴隶;以安逸为目标,部分人拒绝努力,选择“摆烂”、“躺平”;以金钱、地位为目标,部分人选择汲汲于功名利禄,并自私自利。事实上,这些行为皆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个体与他人、社会之间存在的内在和谐性因素。

而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爱是自我完善的重要实现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另外的人生选择。在他看来,人的自爱与爱他人并不冲突,而且一个“好人”自爱往往能产生正外部性效应,可以对朋友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出于自爱的人生道路选择,对于自己、朋友都是有意义的,是更可贵的。

总而言之,人的价值终将要在社会中实现,亚里士多德指出了自爱与爱他之间的逻辑自洽性,为个体在社会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提供了新的实践进路,这是其德性友爱思想的最大意义之所在。

5. 结语

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友爱关系充当着社会中的润滑剂,是维系社会团结与和谐的关键链条。友爱关系的意义并不局限于私人领域,相反它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必要基石。亚里士多德所设想之德性友爱以德性作为构建友爱关系的基础,以自爱为基本动力,成功将“好人”的自爱行为转化为了对朋友的爱。这种自爱与爱他之间内在的逻辑自洽性对于当今时代重构社会的友爱形式有着重大的启迪意义。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好人”的数量是稀少的,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友爱思想理论色彩相当浓厚。但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尽管德性友爱对于常人而言是难以企及的,但对其的追寻至少可以增加社会中善、德性的“浓度”。聚沙成塔,德性友爱思想真正的时代意义在于,其建构了一种最完善的友爱形式,可以为无数个体的友爱关系构建提供指引,从而最终促进社会的良善发展。

文章引用

施 伟. 从自爱到爱他——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友爱思想
From Egoism to Altruism—On the Virtue-Friendship Thought of Aristotle[J]. 哲学进展, 2023, 12(12): 2516-2521.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2408

参考文献

  1. 1.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廖申白,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2. 2.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M]. 吴寿彭,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9.

  3. 3. 黄璇. “好人”与“好公民”: 一个政治伦理难题的亚里士多德解[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67(3): 70-78.

  4. 4. 伯格. 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M]. 柯小刚,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1.

  5. 5. 肖瑛. 家国之间: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家邦关系论述及其启示[J].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0): 159-180+207-208.

  6. 6. 克里斯托弗∙希尔兹. 亚里士多德[M]. 余友辉,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5: 32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