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09  No. 05 ( 2021 ), Article ID: 45880 , 6 pages
10.12677/CES.2021.95219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寄生虫学》课堂的教学实践

赵威,谭峰,诸葛青云,梁韶晖,黄慧聪*

温州医科大学寄生虫教研室,浙江 温州

收稿日期:2021年8月31日;录用日期:2021年10月13日;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0日

摘要

医学寄生虫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人体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机制,阐述寄生虫病诊断方法、流行规律和防治原则,为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保障人民的健康。温州医科大学医学寄生虫学目前主要采用“以学为中心”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教学,其中线下课堂主要采取导入式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形式进行。在线下案例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以及设置融入课程思政的问题讨论,助推课程思政。以期培养出兼具爱国精神、奋斗精神、敬业精神的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

医学寄生虫学,思政教育,混合式教学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edical Parasitology

Wei Zhao, Feng Tan, Qingyun Zhuge, Shaohui Liang, Huicong Huang*

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Received: Aug. 31st, 2021; accepted: Oct. 13th, 2021; published: Oct. 20th, 2021

ABSTRACT

Medical parasitology is a basic subject of clinical medicine.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uman parasitic diseases comprehensively, to eliminate or control them, an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medical arthropods related to diseases, and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human health. At present, the class of medical parasitology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mainly adopts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Among them, offline classroom mainly adopts the form of introduction combined with case-based learning (CBL).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ses and some related discuss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ere integrated into the process of case teaching. It provides a guarantee for our country to train high quality and high-quality medical talents with patriotism, struggle spirit and professionalism.

Keywords:Medical Parasit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ybrid Teaching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做好立德树人教育,增强学生思政理念”。在众多临床医学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中,医学寄生虫学作为其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旨在通过学习与人体有关的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知识,了解人体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机制,阐述寄生虫病诊断方法、流行规律和防治原则,为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为人体健康提供保障。医学寄生虫学课程也是衔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临床实践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许多寄生虫学的内容都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要素和德育功能,可以作为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载体 [1]。

这些年来,在改革创新“课程思政”方面,各大高校为此进行了诸多尝试,并得到了显著成效。然而,关于“课程思政”的改革,目前依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点: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思政元素融入力度不够,精准性、高效性不足,“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明显;2) 在体制机制灵活性不强因素的影响下,课程思政教学形式主义问题突出,增加课堂教育的主观性因素,很难能够确保实现既定教学效果;3) 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独立地为学生讲解思政内容,以至于存在较为突出的教学内容分化现象,对学生全面理解知识内容造成阻碍,很难确保课堂教学期间能够全面彰显教学内容 [2]。结合教学实际,教师应在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基础上,为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教师专业素养;做好课程中思政要素的充分挖掘,同时将其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各个方面,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发挥对学生价值观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因此,教师应联系课程实际,明确有关思政元素,结合学生兴趣来确定教学案例并开展教学,并且在案例分析期间,巧妙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及融入的思政元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认真做好教学设计,才能达到预设目标 [3]。

温州医科大学医学寄生虫学目前授课形式是融合“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综合运用“混合式教 + 学模式”,其中线下课堂采用小班案例讨论课的形式进行,课前线上发布案例,课堂引导案例讨论、小组汇报、辩论,增进师生间交流互动,确保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同时进行师生、生生形成性评价。课程初期,我们构建形成了寄生虫学案例库,课程覆盖范围广泛,在实践教学中得以应用,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们就临床案例、医学人文、科研进展等开展线下讨论,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情及思想动态,进而在课堂教学精准答疑的同时,深化德育教育,全面提升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水平 [4]。

2. 课程介绍及教学内容纲要

温州医科大学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32学时(理论20学时 + 实践12学时),其中线下讨论课8学时,包括2学时大班专题课以及6学时小班讨论课。第一次2学时“师生见面课”采用大班专题讨论,设置内容为:讲解寄生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分析国内寄生虫感染开展情况以及目前为预防感染颁布的针对性防控措施。线下讨论课总共为6学时,分两次进行,即医学原生动物–医学寄生虫学总论–医学蠕形动物–吸虫共3学时和医学蠕形动物–绦虫 + 医学蠕形动物–线虫 + 医学节肢动物共3学时,每次课应围绕课程内容开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整理相应内容名词解释,让同学们掌握的相关概念;2) 设置8道问答题和讨论题,让同学们一起讨论,应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内容;3) 筛选并发布相关的典型临床病例3~4个及紧密联系时事的探索性案例1~2个,让学生们课前进行资料检索和整理,课中进行汇报以及互动交流,课后总结反思、提交学习心得。

3. 案例讨论教学实践活动实施流程

3.1. 课前提出案例,案例设问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5人。每组选举1人任组长,职责为组织小组成员开展案例讨论,同时针对分析结果开展答辩。其中,案例讨论前,教师借助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提前7天左右为学生上传与案例分析相关资料,供学生提前下载查阅,并且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来搜集有关资料信息,做好知识点了解与预习,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课堂问题讨论的顺利开展。

3.2. 课堂案例讨论,讲授点拨

课堂教学之初,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案例,随后学习小组长以PPT方式来进行问题阐述,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完善对问题的回答。随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案例分析结果,由教师进行评分,纳入到学生平时成绩。在课堂讨论期间,教师应借助不同方式来想办法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确保每一位学生参与期中。教师应该适当参与,对学生讨论情况加以科学引导,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介绍案例中涉及知识点。在讨论期间,学生对有关问题存在争执时,教师需进行耐心指导。

3.3. 案例评价总结

小组完成分析汇报后,教师对每组的分析结果予以评价,肯定和鼓励一些回答和阐述问题比较全面的小组,同时也指出有待优化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汇总案例,为学生讲解分析问题的思路,并为学生提供参考答案。此外,必要情况下,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对部分知识内容进行额外补充,强调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增加对知识的掌握。最后,通过教师集体备课,总结教学经验,修正案例细节,强化知识要点,拓展知识领域,使整个教师团队知识不断更新,以适应教学要求。

4. 增设课程思政内容

我们采用设计问题、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老师点评、课后作业、网络平台互动、微信交流以及课后问卷调查等手段,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医学寄生虫学线下课堂。增设的课程思政内容通过大班讨论课(解释一下,具体多少人)和小班讨论课(解释一下,具体多少人)进行,具体如下。

4.1. 大班专题讨论课

在2学时的大班专题讨论教学中,增加“爱国主义教育、卫生意识和健康饮食教育”的思政教育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公共健康。

4.1.1. 爱国主义教育

以寄生虫病为分析对象,汇总并分析疾病流行与防治情况。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寄生虫病流行猖狂,成为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条件差,劳动工具落后,劳动无保障,宣传教育不到位,医疗条件差,身体抵抗力弱等因素。这些因素与当时的劳动者经济和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5]。在建国初期,我国5大寄生虫病感染人数巨大,有300多万人感染疟疾,有1160万人感染血吸虫病,有2亿人感染钩虫病,有53万人感染黑热病,有3099万人感染丝虫病,这些疾病无论是从致残率上,还是从死亡率上,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严重威胁到广大民众的生命安全 [5]。党和政府发动群众,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将疟疾和血吸虫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人数和流行区域大幅减少;1958年,黑热病在我国被基本消灭;1994年基本消灭丝虫病;2006实现阻断丝虫病的传播 [5]。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政府不忘初心,坚持加大对疟疾和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目前,我国已经连续4年无疟疾本土病例,2020年11月正式向世界卫生组织递交了国家疟疾消除认证的申请,血吸虫病也处于基本控制的水平。根据权威预测,到2025年,血吸虫病将被基本消灭。这些寄生虫病成绩的取得归功于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坚定的政治承诺、科技队伍的奉献精神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昭示了我国现行体制的强大生命力和医疗卫生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

4.1.2. 卫生意识及健康饮食教育

在分析食源性寄生虫病基础上,指出其发病趋势正先后历经从原有的卫生、贫困为主要原因转变为目前的环境改变、行为因素等方面,由自然灾害向人为所致灾害的转变;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呈现出下滑的状态,但是输入性寄生虫以及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考虑日常案例,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方式,使学生更加关注公众健康。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以“香香嘴螺肉”案例为例进行教学。这起群体事件造成160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给食客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酒店也为此付出巨额经济损失。通过这一案例,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6]。

4.2. 小班讨论课

在6学时小班讨论中涉及的不同章节,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典型案例等,设计思政案例,将专业知识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奉献精神和仁爱精神以及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

4.2.1. 原虫部分

设置“为什么我国黑热病能在1958年达到基本消灭”的讨论题目,引出寄生虫学家钟惠澜为了研究犬的黑热病病原体能否使人致病,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将病犬骨髓液注入其体内。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确凿有力地证实,犬体内的黑热病病原体对人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这一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为黑热病的消灭奠定重要理论前提 [7]。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因其在创制抗疟药物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中所做的突出贡献,获得了我国首个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在从青蒿中进行青蒿素提取期间,团队2000余人参与该项研究,先后历经190余次失败。这一研究成果的取得,体现了科学家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8]。同时,也引导学生重视中医中药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4.2.2. 吸虫病部分

设置“发生洪涝灾害哪些地区会引发血吸虫病的流行,应如何预防?”的讨论题目,引出我国在防控血吸虫病过程中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等论题。医学无国界,教育学生要将好的经验传播至全球。将曼氏血吸虫病疫苗人体试验案例引入课堂教学(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8/02/seventeen-volunteers-let-worm-live-inside-them-help-defeat-dangerous-disease),让同学们探讨该实验是否可以应用到日本血吸虫,围绕作为一名医学生是否愿意成为志愿者等话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汇总,在课堂中予以介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2.3. 线虫部分

设置“为什么小小的丝虫会引发巨大的橡皮肿?如何预防和治疗丝虫病”等讨论题目。指出将淋巴丝虫病传播予以阻断的基础上,在长时间对比及实践研究中,颁布乙胺嗪药盐普服方案。人群普遍服药,从而消灭传染源,对淋巴丝虫病的控制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一策略为我国消除丝虫病指明了方向。经过长期实践,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丝虫病防治之路。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不断努力创新,坚持科研为防治服务的方向,才有了目前这样的成果 [9]。

4.2.4. 绦虫部分

设置“绦虫成虫体型大,其对人体的危害远大于幼虫是否正确?”等讨论题目。介绍棘球蚴病的危害性,加深学生对棘球蚴病的深入认知,令学生意识到该疾病在国内西部牧区发病率较高,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蚴病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是棘球蚴病流行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在做好棘球蚴病防治上,不断增加投入,做好人群筛查,为牧民普及相关知识,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同时,综合运用政府补贴、新农合等政策,当地彻底实现了棘球蚴病治疗费用全覆盖,极大的减轻了当地民众生活负担 [8]。

4.2.5. 医学节肢动物学部分

设置“以蚊治蚊:灭蚊黑科技的生态难题”这一探索性案例讨论,引出寄生虫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病媒节肢动物重在控制,而不是消灭,我们只需要把病媒节肢动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在不足以危害人类健康的水平即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还要从我做起,进而影响身边人,号召大家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中国” [1]。

5. 结语

为全面推进高水平教育教学建设,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温州医科大学医学寄生虫学课程融合“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综合运用“混合式教 + 学模式”来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目前,本课程的线上部分已全面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与此同时,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医学寄生虫学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我们在线下案例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以及设置融入课程思政的问题讨论。此外,综合采用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提问答疑等方式,阐述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医学寄生虫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我国培养兼具爱国精神、奋斗精神、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和高质量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基金项目

温州医科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KCSZJG202012);温州医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20011)。

文章引用

赵 威,谭 峰,诸葛青云,梁韶晖,黄慧聪.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寄生虫学》课堂的教学实践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edical Parasitology[J]. 创新教育研究, 2021, 09(05): 1327-1332.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1.95219

参考文献

  1. 1. 王晓娟, 苑红, 木兰, 于晶峰, 李丽. 将“课程思政”引入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初探[J]. 继续医学教育, 2020, 34(5): 36-37.

  2. 2. 汤苗苗, 董美娟.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22): 54-55+70.

  3. 3. 王春苗, 卢致民, 张秀昌, 李小俊, 王燕, 刘莲娜. 课程思政融入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探讨[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6(8): 37-38+41.

  4. 4. 司开卫, 王渊, 张旭, 刘建新, 吴锋, 李小其, 程彦斌. 思政教育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 28(5): 845-848.

  5. 5. 陈颖丹, 黄继磊, 朱慧慧, 诸廷俊, 钱门宝, 李石柱, 周晓农, 张米禛, 周长海. 我国土源性线虫从高感染到低感染水平的防治历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 37(4): 395-398.

  6. 6. 梁裕芬, 陈海英, 阮子芸.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23(1): 99-101.

  7. 7. 李雍龙. 人体寄生虫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8.

  8. 8. 陈琳, 徐志鹏, 季旻珺, 吴观陵.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 31(4): 431-433.

  9. 9. 单骄宇, 单经纬, 张冰, 热比亚•努力, 高剑, 白生宾. 课程思政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1): 101-10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