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10  No. 07 ( 2022 ), Article ID: 53909 , 8 pages
10.12677/CES.2022.107263

教学对话与知识建构:语言学研究生问题意识反思

高莉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22年7月1日;录用日期:2022年7月14日;发布日期:2022年7月21日

摘要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起点,也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动力。研究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基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本文提出语言学课程的对话教育观,将对话理念融入教师、文本和学生之间各类关系之中,展现教学的对话性和知识的建构性本质,揭示问题意识的主体性、对话性和思辨性特征,并指出语言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来源于语言现实、学术使命和广泛阅读,可以通过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科研训练进行培养。

关键词

问题意识,对话理论,教学对话

Pedagogical Dialogue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Reflections on the Question Consciousness of Linguistics Graduate Students

Li Gao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Received: Jul. 1st, 2022; accepted: Jul. 14th, 2022; published: Jul. 21st, 2022

ABSTRACT

Question consciousness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driving force of creative thinking. The lack of question consciousness among graduate students is a prominent problem in China’s 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Bakhtin’s Dialogic theo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ialogic education view of linguistics curriculum, integrates the dialogic concept into various relationships among teachers, texts and students, shows the dialogic nature of teaching and the constructive nature of knowledge, reveals the subjectivity, dialogism and specul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question consciousness, and points out that problem consciousness in linguistic research originates from language reality, academic mission and extensive reading. It can be cultivated through “question-centered” classroom teaching and “question-oriented”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Keywords:Question Consciousness, Dialogue Theory, Pedagogical Dialogu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前言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指出,10年来,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硕博数目超700万,为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和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生教育也日益大众化的新时期,下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要把关注点从扩大规模转向提升质量,要在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打造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上发力 [1]。

与本科生侧重知识教学与技能培养不同的是,研究生需要在汲取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独立思考和学术研究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起点和动力,也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所谓学术写作的问题意识,就是思考写作的问题如何而来,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推进某一领域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2], p. 4)。是否具备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然而,现实中,以文科研究生为例,受到应试教育导向、传统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多样化读研动机的影响,研究生对读研期间应达到什么学术目标以及对自身创新能力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定位,导致学生缺乏科研动力,对课程论文及开题报告或毕业论文将解决什么研究问题的认识也非常模糊。可以说,研究生,尤其是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薄弱,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也是研究生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学界已有的分析主要围绕文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以及亟待改善的重要意义 [3] [4],提高问题意识所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学习方式、必要的社会实践 [5] [6] 等几个方面展开,但总体上停留在介绍普遍原则与方法的宏观层面上。问题意识是带有学科属性的,不同的学科领域有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范式。从某类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入手,可以更好地反思研究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前提与条件。本文以笔者为国内某高校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讲授的德语语言学课程为例,基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提出语言学课程对话教育观,探讨问题意识在多种形式教学对话和语言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性角色,从而反思语言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源于何处以及如何养成。

2. 语言学教学中研究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理论基础——对话教育观

对话教育观是指以对话理念为核心,将对话理念融入教师、文本(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学生之间的各类关系之中,展现教学实践的动态性、生成性和知识的建构性本质。用对话思维理解师生关系和教学活动,有助于揭示问题意识的主体性、对话性、思辨性特征。

在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教学首先是有目标、有计划、有预设的活动。具体的课程教学往往有既定教材、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的教案为保障,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终端。学生作为教学对象被看成是无差异的、抽象的客体,属于可控的因素。这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注重构筑严密的知识体系,符合目前主流的培养模式,即以理论教学为主,并通过识记的教学方式追求唯一的正解。尤其在研究生阶段,教师更为重视学生对某一学科和某一研究方向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这种教育模式忽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具有机械化、程式化以及封闭性特征,掩盖了教学主体的差异性。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实证主义在哲学中的蔓延以及受到科技发展中的机械论的影响,当时很多哲学家认为哲学中失去了人,美学排除了伦理、价值的要求 [7]。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提出使具有思想、态度和情感的人获得了主体地位。巴赫金是20世纪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文艺符号学家和哲学家。他从伦理哲学的角度,思考了人的存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作为主体的参与性、积极性和道德上的责任性。有一种哲学精神贯穿于其绝大部分著作,即交往与对话( [7], p. 17)。对话理论最初来源于巴赫金对19世纪著名俄罗斯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分析,他认为陀氏创立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复调小说”,打破了欧洲传统小说的独白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小说创作的主人公形象并非无声的奴隶,而是自由的人。这自由的人能够同自己的创造者并肩而立,能够不同意,甚至反抗创造者的意见( [8], p. 3-5)。巴赫金将对话视为一个哲学命题,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对话的狭义理解不同,巴赫金认为对话不仅存在于各种声音之间,完整的形象之间,小说的完整层面之间(大型对话),而且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微型对话) ( [9], p. 376-378)。

对话理论中言说主体的平等性、自我建构的可能性、对话的未完结性、文本与理解的动态性对于课程教学实践极具启发意义,是对话教育观的核心要义。

第一,言说主体的平等性。巴赫金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个体思想价值的肯定与尊重。独白的艺术思维强调以一个中心且权威的立场去看待他者和世界,言说者试图以自己的声音淹没其他声音。而复调小说中主人公的见解与作者的见解具有同样的价值,他们地位平等,各自保持自己的唯一性与独立性,彼此不会从属于对方( [10], p. 209)。正是在自由、平等、开放的对话关系中,真正的思想得以产生。巴赫重视人的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的交互作用,坚持“意义产生于对话”的原则,指出人的想法要成为真正的思想,即成为思想的观点,必须经过与另一个思想的积极交往( [11], p. 132)。只有经过自由、平等、开放的对话才能实现思想和意义的交流,并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实现存在的意义。

第二,自我建构的可能性。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观察世界的视角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但这种视角是不全面的。巴赫金指出,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片面性和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是必须的。他人是自我的一面镜子,“我”的一切思想活动都是通过与他人的思想活动进行对话才得以真正实现的,他者是自我建构的前提。“不是我用自己的眼睛从内部看世界,而是我用世界的眼睛、用别人的眼睛看自己;我被他人控制着。”( [9], p. 84)就像事物和它在镜中的影像,人只有透过他人的反照,才能了解自己。尽管如此,每个个体都是相互独立,充满差异的。“我”自己在世界上是特殊的、独一无二(其他所有人都是他人),并且靠了这种不同才得以存在( [9], p. 86)。在对话中,不同的声音结合在一起,但不是汇成一个声音,而是汇成一种众声合唱,每个声音的个性,每个人的个性,在这里都能得到完全的保留( [9], p. 379)。

第三,对话的未完结性。对话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具有未完结性和开放性特征。对话的生成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延续不断,不可终止的。巴赫金指出,只要存在探寻真理的人类,进行终极性问题的对话就不能结束、完成。因为真理总是在许多平等意识对话系统的过程中部分地得到揭示。“对话的终结与人类的毁灭那是具有同等意义的。如果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么人类未来的生存就失去动因了。犹如我说过的那样,对话的终结与人类的毁灭是具有同等意义的。”( [9], p. 416)我们总是在矛盾与未完成的生成中来揭示人类思想。小说好像是完成了的作品,那也只是文学的形式方面的完成。一切都是开放的,所有的问题仍然是问题。一切事物都是处于明显未完成的对话之中。“对话的完成,争吵的完成,只可能通过导入某种外在的粗暴的物质力量来达到。而本质上,正是这样的对话思想和整个思想是不可完成的”( [9], p. 417)巴赫金进一步指出,具有对话性的人的思想要求应答、反驳、赞同和有不同意见。只有在这种自由斗争的氛围中,人类思想才能获得发展( [9], p. 418)。

第四,文本与理解的动态性。与文本的对话主要表现为理解。巴赫金认为,理解是与其他文本相互比照,并在新的语境(我的语境、现代语境、未来语境)中重作思考。这样的理解是分阶段进行的:出发点是该文本、向后运动是过去语境、向前运动是对未来语境的预感(和开端)。文本只有与其他文本(语境)相关联才有生命,并且在关联点上迸发出火花,烛照过去和未来。巴赫金强调,文本间的接触是文本(表述)之间的对话性接触( [9], p. 431),并且总是历史性的和与个人相联系的( [9], p. 432)。从最高的意义上说,任何材料都成为话语(词),都开始说话( [9], p. 388),具体体现为“他人话语”。这些“他人话语”借助另外的“他人话语”(以前听到的)通过理解变成“自己的他人话语”,而后再变成自己的话语。这时,自己的话语已具有创新的性质,重新与外部的他人声音进行对话( [9], p. 433)。因此,由理解而获得的涵义从来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对话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变化、随时更新。

3. 语言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源于何处

任何学科都是由语言表达,任何教学活动也都基于话语。对话理论视域下,师生的教与学是一种通过解惑来授业、传道的对话活动。疑惑源于问题,问题产生于对话,是与他人话语相会并交互作用的复杂事件。尽管在科学研究领域,人们一直努力寻求抽象的第三者立场。正如语言学课程被认为是一门理论型、知识型课程,这些理论与知识作为语言学发展史上积淀下来的认识成果通常给人一种间接经验的印象,是可靠的、客观的。巴赫金认为,人们把这个第三者立场等同于一般的“客观立场”和一切“科学认知”的立场,然而“第三者立场只是在下列条件下才能完全成立:一个人可以站到另一个人的位置上,一个人完全可以由另一个替代……在抽象的科学认知领域和抽象思维领域中,是可能这样以人易人的,也就是从我和你中抽象出来(即使在这里大概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这一点)。”( [9], p. 459)

由此可见,第三者立场代表的是抽象思想,在以抽象思维为对象的生活中只有笼统的人,没有充满个性的人。而在实际经历的生活中,只存在真实的我、你、他。而这样真实的生活才是自己话语和他人话语的展现之地。这一点被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忽视了。蕴含人文精神的科学,往往不是一个“精神”,而是两个“精神”。一个是被研究的精神,另一个是从事研究的精神,两者不应合二为一。真正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精神”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9], p. 460)。如果我们将现实世界中的语言视为被研究的精神,那么,广义的语言研究者,包括课堂语境中的教师与学生则属于从事研究的精神。问题意识来源于两种精神之间复杂、动态的对话性关联。

语言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第一个来源是对语言现实的关注。语言学研究对象是真实的语言,语言学研究者有自己探究语言现象的方式方法和概念体系。语言与语言学理论是源与流、工件与工具的关系,二者互为依存,不可分割。20世纪主流语言学理论大多都沿袭了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这种做法即使得语言学获得独立学科地位,又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渐暴露出缺陷,究其原因,就在于唯科学主义的语言学方法论塑造的是非真实的统一主体形象,忽视了真实言语交际中的言语主体以及真实言语主体对言语的建构作用。结构主义语言学将语言现象划分为不同的层面,每个层面都有自己的结构单位和组合与聚合的规则。在探究结构和规则的同时,语言成为了抽象的本体,语言学理论知识被人为地区隔开,变得碎片化,让人看不清语言的整体样貌。

任何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根本的推动力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发展的需求,学术想要不断向前发展,不能依赖于主观地想象,而是要面向社会实际,脚踏实地。学术研究只有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才有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语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应当深入生活世界,考察语言在自我表达、人际交往、反映世界等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在实践中检验语言学理论的适用性与解释力。研究语言的三种常见视角:语法、语用、认知实际上也代表了语言学理论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历程,从一开始关注语言形式本身,到将语言置于语境中考察,再到联系语用者的认知心理因素,在旧的理论范式无法更好地揭示外部语用特征时,语言学理论会从内部催生发展的动力。

语言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第二个来源是新时期构建中国语言学学科话语体系的学术使命。虽然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如中国古代的语文学研究传统、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等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20世纪以来,我国语言学话语深受西方语言学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模仿、借鉴、反思和校正西方理论为主导的研究理念和范式 [12]。我国语言学研究中的很多概念术语、理论方法都是舶来品,这些舶来品曾为我国开创现代语言学研究新局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在适用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语言类型的差异,根植于西方语言事实的语言学理论并不能完全描述和解释汉语语言现象。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汉语研究者想要扎根汉语实际,追寻汉语自身特征的初心,一直是驱动几代学人学术追求的动力。构建中国语言学理论体系,即是新时代语言学者的学术目标,也是新时代语言学者的使命担当 [13]。

伴随着新文科建设在我国不断推进,我国语言学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注重汉语事实、发掘汉语规律成为主流话语,亦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国的语言学人致力于深挖和弘扬中国古代语言学优良的学术传统,并在新的时空语境中创新语言学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以新时期我国的新文科建设为背景,以新的和更复杂的语言问题为导向,积极回应社会语言需求,促进语言学与其它不同学科进行对话,相互结合、借鉴与启迪,切实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语言问题,为语言学跨学科发展开辟广阔天地。同时,结合现代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为语言研究赋能,加快语言学创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研究问题等待我们去挖掘,去整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构建中国特色语言学话语体系、提升我国语言学的国际话语权、扩大中国语言学的国际影响力是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12]。

语言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第三个来源是广泛阅读。研究问题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生提不出好的研究问题往往是知识面太窄,阅读量不够。研究生阅读文献的目的首先是掌握某一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学科概貌,熟悉自己研究方向的概念术语、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史和发展前沿是提出研究问题的起点和前提。除了教材、经典学术专著,研究生还应养成阅读学术期刊论文的习惯。学术期刊论文往往比较聚焦研究问题,需要清楚地展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部流程,可以帮助研究生了解学术规范,树立科研意识,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可以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确定研究领域。在这些目标确定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挖掘研究选题和研究问题,带着研究问题进行深度阅读,整理、阅读、评价过往文献,力求对一个主题,甚至是一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尽量追溯清楚,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深厚的知识积累不仅能够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激发想象力,而且奠定了其学术思考的基础。只有在广泛的阅读中不断积累学识,才能在汲取新知识时,将新信息与自己的已有认知建立起关联,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各种声音、观点进行理解、反思和质疑。在观点的碰撞中不断闪现着思维的火花,启迪着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对专业领域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对该领域所对应的现实领域和前沿问题的熟悉一定程度上都来源于各种形式的阅读,可以说,这是问题意识生长最为深厚的“土壤”。

4. 语言学教学中研究生问题意识如何养成

对话理论视域下,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独立的个体,教学活动是一种形式多样的对话活动,不仅仅包括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还包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有些是显性的,如师生在课堂上的对话,有些是隐性的,如在个人与文本的对话中主要是理解因素在起作用。无论何种对话形式,都是动态、开放,不断生成的。任何回答都要产生新的问题。如果回答自身产生不出新问题,它就会从对话中脱离出来,变成脱离了时空的无个性认识。

从根本上讲,问题意识是一种主体意识,学习者需要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学习者个人自由意愿和主体意识的千差万别使得问题意识的培养很少被列入教师的教学计划。然而,对于这种不可计划之事,我们仍然可以给予一定的条件,使学生对问题探究的自发性更容易发挥出来。也就是说,起码可以创造一个让它得以自由实现的空间。其基本的原则是,通过显性对话促进隐性对话,教学对话以促进学习者内在自我对话,促进学习者个人成长为目标,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构建问题导引式的语言学课程教学对话,主要包括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布置以问题为导向的科研任务,促使研究生形成善于思辨的学习习惯,发展具有问题意识的研究能力。

4.1. 实现课堂教学从“知识中心”到“问题中心”的转变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的,改变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而是课堂对话情境的创设者。教师在设计教学材料和备课的过程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提议,认识到所有知识都是对问题的认识和解答。要熟悉语言学学科发展史,引导学生关注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如何发展的,某种解释方法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解决某一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而不是过于关注结论,实现课堂教学从“知识中心”向“问题中心的转化”。

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将原有的知识型教材体系转化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教师在设计每个教学单元或主题时都尽量围绕问题设计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过程。首先,要将知识还原为问题,比如在讲解语言学发展简史时,提问学生为什么索绪尔被视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引导学生关注索绪尔的主张与之前的语言研究相比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对之后的语言研究有什么样奠基性的贡献。让学生理解索绪尔二分法语言哲学观,如语言和言语、组合与聚合、历时与共时,从而掌握结构主义语言学最核心的理念与特征。又如语义学与语用学虽然是教材里两章的内容,但实际上讨论的是一个主题,即语义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对于同一个现象或话题,如果从不同的视角去探索会有什么不同的发现,这些发现,如义素分析法、语义关系、原型理论、框架与脚本理论在考察语义特征时相互间有什么区别,各自分别有什么样的解释力和不足。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辨的学习习惯。在讲解篇章语言学知识时首先提问什么是篇章?如何判断不是句子的简单堆砌而是符合逻辑的篇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篇章是如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的,从而引出篇章性和篇章功能的概念。

其次,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术兴趣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在认真学习和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为其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激发学生学术热情的前提是要将学生视为平等、独立的个体,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他们的见解。作为网络原住民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由于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多,学生的思维方式往往十分活跃。他们有表达自我的需求,也有被尊重和被理解的需求。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学生的对话当中,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动机、困惑和生活动态,加以关怀,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干预,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在教学对话中,教师还应注重将语言学理论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教会学生用语言学理论知识去描述、解释实际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用现象。这样可以使语言学抽象式、概念式的教学回归到生活语境中。理论向生活回归不仅是一切理论的旨归,而且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动的气息,提高学生对语言学课程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生活化的语言学理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了联接,有助于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发现研究问题,形成语言思维。关照学生生活和实践经历的问题教学即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和应用理论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语言在解释世界、建构世界中的现实作用,增强当代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

4.2. 以问题为导向的科研训练

课堂教学从“知识中心”转变为“问题中心”之后,学生便自然而然地从识记知识点转变为理解知识并寻求问题的答案。需求答案的过程不仅能需要教师的引导,而且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真正养成得益于严谨的科研训练。科研训练旨在使研究生通过参与具体的科研实践活动初步掌握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技能,并具有独立开展一定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助力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些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输入和输出两部分。输入强调的是一种向内的视角,即学习、积累的阶段,一般包括布置阅读任务、组织读书会、旁听线上学术讲座和会议等;输出是一种向外的视角,即表达各类研究成果的阶段,比如课堂报告、读书笔记、学期论文等。在教学情境中,有效的输入和输出依赖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除了课堂上的讨论,教师根据语言学单元教学主题将需要探究的问题布置为课下项目研究任务。这里主要谈两个思路:一是丰富多彩的语言现实如何与语言学理论相互适应。多思考生活中的种种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多关注和留意。语言学离现实生活很近,只要走进生活世界,会发现需要研究的语言问题俯拾皆是,只要掌握了语言研究方法,就能从中提炼出值得探索的切入点。当学生试图用语言学理论解释社会现实时,会发现事实与经验、经验与理论多少会有些偏差,这是问题意识萌发的时机。比如,经典的语言学理论大多都是建立在对书面语语言现象的规律性总结之上,然而,生活中人们的大多数交际是以口头的方式进行,与书面语的语言形式存在较大的偏差。并且,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日益发达,网络语言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传统媒介的语言相比,网络语言无论在形式层面,还是意义层面都有其特殊性,都有非常广阔的研究空间。

二是西方语言学理论是否完全适用于汉语言分析。发端于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在引入国内后必然存在着一个语境适用性的问题,西方的理论范式与汉语语用经验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的因素。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汉德语言对比,关注汉德语言在语音层面、构词层面、句法层面、语用层面等都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的原因何在。语言对比分析一方面可以检验西方语言学理论在面对不同语言类型时的解释力的问题,促使学习者关注语言差异,在世界语言的背景中了解德语、汉语。语言学从根本上讲是以研究人类语言的规律为己任,而不是旨在研究单独某一语言,实际上近代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推进与语言间的相互对比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语言是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人类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对语言差异的解释离不开对社会文化语境的分析,在检验西方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言文化适用性的过程中,学生开始做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并思索致力于构建汉语言研究独有的概念、范式和话语体系。

5. 结语

将课程视为“对话”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和知识观。怎样提问、怎样学习,整个教学活动的所有环节即是具体的,又是动态生成的。问题意识具有主体性、对话性和思辨性特征。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或许是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教师可以预测,但无法预先规定。这些无法预先规定的困惑、疑问是各种教学对话生成的动机,也是教学不断生长的动力。课堂教学是寻求交往的教学,知识和意义只能在自身与外界相互对话的心路历程中从内部生成。对话教育观不仅解释了语言学研究生问题意识产生的原理和基础,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对学理的思辨、对生活世界的所感、所思的具体行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教师的视角,学生有学生的视角,在各自主动建构对世界理解的过程中,师生均获得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文章引用

高 莉. 教学对话与知识建构:语言学研究生问题意识反思
Pedagogical Dialogue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Reflections on the Question Consciousness of Linguistics Graduate Students[J]. 创新教育研究, 2022, 10(07): 1653-1660.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2.107263

参考文献

  1. 1. 熊丙奇. 研究生教育下一步应更注重提升质量[N]. 北京青年报, 2022-06-17.

  2. 2. 葛剑雄. 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3. 3. 王健, 陈琳. 研究生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6): 47-51.

  4. 4. 韩柱. 文科硕士研究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为例[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3(2): 86-89.

  5. 5. 鄢显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常见问题分析——兼论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学理意识[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6): 56-60.

  6. 6. 许祥云, 杨小茹. 硕士生基础性科研素养形成机制与提升路径实证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4): 31-39.

  7. 7. 巴赫金. 巴赫金全集(第一卷) [M]. 晓河, 贾泽林, 张杰, 樊锦鑫, 等, 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

  8. 8. 巴赫金. 巴赫金全集(第五卷) [M]. 白春仁, 顾亚铃, 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

  9. 9. 巴赫金. 巴赫金全集(第四卷) [M]. 白春仁, 晓河, 潘月琴, 黄玫, 等, 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

  10. 10. 祁晓冰.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学解读[J]. 求索, 2010(7): 219-221.

  11. 11. 巴赫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 白春仁, 顾亚铃, 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88.

  12. 12. 明海英. 构建中国特色语言学话语体系[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9-10-23(001).

  13. 13. 张伯江. 新中国70年语言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N]. 光明日报, 2019-08-28(1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