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2  No. 02 ( 2024 ), Article ID: 81143 , 8 pages
10.12677/ML.2024.122109

论译者身份对典籍翻译过程的影响

——以宋贤德译《聊斋志异》为例

郭亮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27日;录用日期:2024年2月16日;发布日期:2024年2月23日

摘要

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不断提高,经济实力蓬勃发展。中华经典作品被诸多汉学家所青睐,在文化外宣的过程中,汉学家译者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几年,对汉学家译者作品的研究主要是对其译本的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翻译方向进行研究,但是鲜有对典籍翻译过程的探讨。本文以汉学家宋贤德的译作《聊斋志异》为例,从其翻译的动机和目的探讨其翻译的核心思想,同时探讨汉学家译者身份的独特视角,译者对书籍的大量注解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

译者身份,典籍翻译,翻译过程,《聊斋志异》英译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or’s Identity o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f China Classical Works

—Taking Sidney L. Sondergard’s Version of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as an Example

Liang Gu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Received: Dec. 27th, 2023; accepted: Feb. 16th, 2024; published: Feb. 23rd, 2024

ABSTRACT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China’s national status, its economic strength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Chinese classic works are favored by many Sinologists, and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dissemination, Sinologist translators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the works of Sinologist translators mainly focuses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kills and directions of the translated version, but there is little 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f classical books. This paper takes the translation of Liaozhai Zhiyi《聊斋志异》(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by Sinologist Sidney L. Sondergard as an example, and discusses the main idea of his translation from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his translation, and to clear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the identity of Sinologist translators, and the translator’s extensive notes on the book.

Keywords:Identity of Translator,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Works, Procession of Translati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iaozhai Zhiyi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世界愈来愈关注中国文化及文学作品,外国人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想深入地了解中国,所以中国文学的对外翻译任务也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繁重 [1] 。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中国国内的很多经典且有深意的作品都受到了许多海外汉学家的关注,海外汉学家们也不遗余力促进了作品的不断传播,让诸多国内经典的书籍名扬海外,深受外国读者的喜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通过汉学家们的翻译,在海外影响深远。但是目前国内学者研究都集中在译本的分析上,分析译本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及译本的翻译风格。但是很少有对汉学家译者身份对典籍翻译的影响进行研究。译者本身就是被社会建构的,成长于社会,在社会化进程中建构世界观、伦理观和审美价值观 [2] 。因此,本文以美国汉学家宋贤德(Sidney L. Sondergard)对中国优秀古典作品《聊斋志异》的翻译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关注译者身份,对宋贤德的翻译文化视角、翻译影响以及翻译文本进行研究,分析宋贤德的译者身份及其主观能动性对其翻译过程的影响,力求为翻译典籍文化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同时,当前国内大力推进文化外宣工作,通过研究汉学家对典籍的翻译,以期望寻得经验推动典籍翻译传播蓬勃发展。

2. 汉学家独特身份及研究文化的不同视角

2.1. 宋贤德译《聊斋志异》简介

1976年,宋贤德毕业于威奇塔州立大学(Wichita State University),获英语专业文学学士学位;1978年在威奇塔州立大学继续学习英语文学及相关内容,1981年获英语专业文学硕士学位后进入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攻读博士学位,主攻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世纪戏剧、现代戏剧;1986年获博士学位,进入圣·劳伦斯大学(St. Lawrence University)任教。宋贤德十分热爱中国文化,同时也十分热爱中国传统短篇故事集。他在任教的过程中研究了大量关于中国的典籍,尤其钟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他将《聊斋志异》比作西方的《伊索寓言》十分喜爱里面的故事,但是经过研究发现,目前并没有完整的《聊斋志异》的译本,世面上也只是存有不同语言不同篇章的翻译。因此宋贤德决定翻译全本《聊斋志异》。2005年,在圣·劳伦斯大学亚洲研究项目弗雷曼基金(Freeman Foundation)资助下,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以朱其铠博收集并修订最新《聊斋志异》全本新注三卷本《聊斋志异》为底本,开始进行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宋贤德先生十分注重内容的具体性和有效性。因此在翻译的每篇文章中都有大量注解,同时宋贤德先生和美术社进行合作及磋商进行插图绘制,利用多模态图像展示西方人难以了解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形成图文并茂的译本。2014年6卷《聊斋志异》先后完成,宋贤德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工作为英语世界贡献了一部精彩绝伦、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学作品。

2.2. 译者身份的界定

在传统译论中,译者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如果有,也只是原作者和译入语读者这两位“主人”的“仆人”。但当代译论认为,翻译也是一种艺术创造,译者并非作者的附庸,优秀的译作还是原作的后起生命,译者地位就此得以提高,当然责任也更重大。在此背景下,译者理应不断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建构起自己的文化身份。译者身份的建构之途包括原作选择、翻译中的创造、译本序跋写作、译注和评论等,译者藉此或可建构起自己相对独立的身份。而译者社会身份的建构与其个人出身、生活经历及学术背景有紧密的联系。译作的诞生与译者紧密相关,译作的内容也是译者能够牢牢把控的主要对象。译文由译者的译介行为所直接决定,但译者的译介行为却往往和译者自身的身份息息相关。对译文的批评和阐释,不能简单的比较原作和译文的语言,还应当关注译者,关注译者自身主体意识所起到的作用 [3] 。贤德的职业背景和学习生涯也对他翻译《聊斋志异》有很大的帮助。在圣·劳伦斯大学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宋贤德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学、文化典籍的译介、传播和推广。他长期研习汉字、中华文明、中国古诗、中国戏剧等内容。宋贤德发表了多篇涉及《聊斋》、中国文化典籍等方面的论文与书评。这对于他形成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独特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文化研究视角上更加关注于《聊斋》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描写。因此宋贤德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以及学术成就,构建了汉学家的学者型译者身份。这一身份体现为汉学学术研究与其文学翻译实践之间紧密结合,对其译介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 [4] 。

3. 宋贤德汉学家译者身份的译前影响

3.1. 汉学家身份构建

汉学家译者是专门从事汉学研究领域的专家,研究与中国有关的内容。一般称为汉学家的人都是指不在中国从事研究的非中国人或海外华人。例如有人研究中国音乐,有人研究中国文学,但是汉学家大多都研究中国历史。一般汉学家除了汉学研究以外,还有另外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而且一般都是将这个研究领域和中国联系起来研究,就变成了汉学的研究领域。虽然精通汉语对于汉学家来说应该是必备的,但是一些非中国人的汉学家并不懂汉语,或者只会阅读汉语文献,而不会说汉语。而在中国以外的大学里教授汉学,经常需要学习很多的语言课程,不少西方汉学家会取中文名字。除了宋贤德之外,还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汉学家译者,例如:美国的宇文所安1 (Stephen Owen)、费正清2 (John King Fairbank)、龙夫威3 (Fred Drake)。英国的威妥玛4 (Thomas Francis Wade)、翟理斯5 (Herbert Allen Giles)等,他们也在中国优秀典籍的翻译中做了很多突出的贡献。1878年,翟理斯完成了蒲松龄《聊斋志异》的选译工作翻译了其中164则故事,迄今为止,在典籍翻译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此译本1908年多次再版。该译本在西方很受欢迎,之后有些译本就是完全根据翟理斯的英译本进行转译。

3.2. 译者对翻译材料的背景及文化内涵的掌握

2008年一直到2014年,宋贤德的译本《聊斋志异》陆续出版,虽然该译本是目前独一无二的英文全译本,但是学界对该译本鲜有关注更缺乏研究。该译本结束了《聊斋志异》无全译本的历史,是《聊斋志异》英译史上的一座里程 [5] 。翟理斯的《聊斋》译本是西方世界首个选译本,共再版十余次,由于其时间早、影响大成为了学界研究最多的译本 [6] 。宋贤德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香港一些电影制片人的电影作品具有创意。他在完成博士课程后进入圣劳伦斯大学,在文学、电影中加入了中国香港的电影风格。几年后,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文化开始学习汉语。笔者在查阅宋贤德教授和其他朋友进行切磋的信件中,得知了为了翻译好这本经典的著作,他希望全方位的了解蒲松龄和其生活的环境。于是多次到访蒲松龄的故居山东省济南市,为了还原部分故事背景感受原文的环境和人文,他还游历并考察了青岛、曲阜、淄博等地。宋贤德先生是《聊斋志异》的翻译者,更是该作品的研究者。

3.3. 汉学家传播典籍文化的信念感及使命感

宋的译作一共延续了六卷,每卷的卷首都会附上自己的研究论文。内容大多是对翻译的背景、过程及歧义进行解释说明。因此这六卷译本不仅是《聊斋》的全译本更是一个研究译本的重要资料,而且价值斐然。从整个译本的多模态和注解可以看出,宋贤德教授认为蒲松龄可以和伊索比肩,二者都希望通过寓言故事去告诉人们一些深刻的道理,用以教化人民洗涤人的心灵。他希望英语世界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译本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植根中国千年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也希望国外的读者能够了解中国传统的节日和礼仪以及传统的宗族思想能够让人们更加团结。同时,宋贤德教授的译本可以让国外的读者了解中国的超自然信仰、神话影响、社会风俗、神佛传说以及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传统习俗 [7] 。宋的译本风格鲜明,十分与众不同。他在卷首的致谢部分中提到了自己的翻译原则:在这套全译本的翻译中,我尝试在句法、标点以及措辞表达方面都忠实于原作者,原作中大量使用典故,这是英语读者的阅读难点,对此我倾注大量笔墨作注释以帮助读者理解 [8] 。综上所述,宋贤德苦心孤诣将最好的译本传递到国外,其目的不是为了对东方文化的猎奇和曲解,也不是为了在中国提高知名度,而是通过优秀的作品呈现故事中想要呈现给世人的思想内涵,更确切的说是为西方世界展现一幅幅蕴含中国民俗文化和价值观的独特画卷。这一翻译目的推动优秀的中华典籍走出国外。

4. 宋贤德汉学家身份对译中的影响

在翻译中,宋贤德的汉学家身份与主观能动性影响着他的译介方式,并影响到其具体的翻译方法中。

4.1. 重译本原始内容——凸显汉学家的学术视野

宋贤德 [9] 明确指出,“我努力忠实地跟随蒲松龄的句法、标点符号和措辞……我反对将蒲的作品地道化,因为我发现那些追求使用译者同时代的人使用的俚语和口语的翻译经不起来时代的考验。”由此笔者通过对宋版《聊斋志异》的阅读和研究,发现宋对标题的翻译可以典型地体现直译方法,而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感受文章内容对于文章标题出现的人名,则采用音译。例如将“王兰”翻译为“Wang Lan”、“金世成”翻译为“Jin Shicheng”等。或者直接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例如将“王六郎”译为“Sixth Brother Wang”、将“长清僧”译为“The Changqing Monk”。《聊斋志异》原卷保留494篇故事,其中有462篇标题采用直译方式,下表将展示部分篇目标题的翻译,以此体现宋译版本采取直译翻译方法进行翻译(见表1)。

Table 1. The part of titles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comparison in six volumes of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表1. 六卷部分篇目标题汉英翻译对照

4.2. 解释性翻译——汉学家鲜明的翻译策略

《聊斋》中蕴含丰富的中国特色词汇和文化负载词,于是在文化层面上,宋贤德也倾向于选择异化翻译策略。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他会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翻译进行翻译和解释说明 [10] 。例如:

[例1]明日,众方聚语,忽一巨人,自天而降,高丈馀,身横数尺,挥大刀如门,逐人而杀。(《胡氏》)

[Version] The next day, as the servants gathered to discuss things, a giant suddenly dropped out of the sky: it was more than a zhang tall, its body several chi wide.

[Note] Zhang: This is a measure approximately equal to 3.33 meters.

Chi: A length of approximately 1/3 meter. (Sidney L. Sondergard 2008 Vol. 1:页码)

[例2]女亦泣曰:“愿为奴婢以报。”少间,曰:“君送妾六七里。此去多荆棘,妾衣长难度。”《鲁公女》

[Version] After pausing for a bit, she declared, “You can carry me for six or seven li.

[Note] Six or seven li: A distance equal to 2~2.33 miles.

[例3]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叉状,旋转地上。(《耳中人》)

[Version] Looking sideways at him was a little man about three cun long, with a fierce and terrifying appearance like that of a yaksha, whirling around and around on the ground.

[Note] Cun: A measure equal to 1/3 decimeter.

[例4]无何,女子摄衣登床,压腹上,觉如百钓重。(《咬鬼》)

[Version] After a while, the woman lifted up her clothes, stepped up on the bed and pressed down on his stomach, making it feel like she weighed a ton.

[Note] Weighed a ton: Literally, she weighs one hundred jun, an ancient weight equal to approximately thirty jin, itself equal to about 1/2 kilogram, for a total of about 1500 kilograms.

原文中出现了很多关于中国古代乃至现代还在使用的计量单位,例如:“尺”、“里”、“寸”、“百钓重”等。而笔者通过阅读其他译者翻译的内容,大部分译者只是将此类文化负载词直译或者意译成具体的数字单位。而宋贤德在翻译的过程中大量进行直译和注解,原汁原味展现原作的风采。通过注释和解释,让国外读者既能够了解此类文化负载词也能更加清晰了解词语的含义,不会产生阅读的歧义和困惑。

4.3. 引入历史背景的注释

《聊斋志异》中涉及很多中国文化典故,对于如此庞大的信息不对等,势必会为国外的读者造成误解,令他们产生疑惑。因此宋贤德教授在翻译的过程中先直译,再加上注释进行解释,很少舍弃原文文化典故意象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

[例5]《考城隍》 [11]

[Version] Taking the Examination to Become Town God.

[Note] Town God: Each town has a “guardian deity who appoints local deities for each area,” and many of these town deities are “former officials who ruled a city or area well” (Palmer 205).

[例6]移时人府廨,宫室壮丽。上坐十馀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 [11]

[Version] Seated there were over ten officials, all unknown to him except for Guandi, patron god of war.

[Note] Guandi, patron god of war: Guan Yu (d. 219 C.E.), one of the three peach garden oath brothers from the epic Sanguoyanyi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 valiant warlord for the Shu kingdom’s attempts to restore the Han dynasty to power. Variously deified as the God of War (particularly to Daoists), Guandi (an imperial aspect associated with Cai Shen, God of Cash) and as the Qie Lan bodhisattva (Sangharama) to Buddhists.

[例7]长安士方栋,颇有才名,而桃脱不持仪节。(《瞳人语》) [11]

[Version] In the capital, Chang’an, there lived a scholar named Fang Dong with a reputation for being quite talented, although his behavior was inappropriately frivolous and discourteous.

[Note] The capital, Chang’an: A city just south of Xi’an in Shanxi province, constructed during the Han dynasty, in the third century B.C.E. In older literature, it is used generically to signify “capital.”

[例8]婢乃下帘,怒顾生曰:“此芙蓉城七娘子新妇归宁,非同田舍娘子,放教秀才胡觑!”《瞳人语》 [11]

[Version] So the servant girl drew down the curtain and looked at him angrily, saying, “This is the recent bride of the Seventh Lord of the Hibiscus, making a visit to her parents, not some female country bumpkin that a xiucai can outrageously stare at!”

[Note] Seventh Lord of the Hibiscus: As subsequent action will indicate, the Lord and his bride are xian, or immortals/fairies, and Hibiscus City is one of the fairylands in Chinese tales. In terms of consequences, Fang’s sighting of the lady is analogous to Teiresias’ sighting of the goddess, Athena, and his mother, Chariclo, bathing for which he was blinded.

[例9]东壁画散花天女,内一垂鹭者拈花微笑,樱唇欲动眼波将流。《画壁》 [11]

[Version] The east mural was of the “Heavenly Maidens Scattering Flowers,” in which a teenage girl picks a flower with a wistful smile, her cherry lips on the verge of opening and the waves in her eyes about to flow.

[Note] “Heavenly Maidens Scattering Flowers”: A common motif of offering in Buddhist art, the heavenly maidens, known as Devatas in India and as Tennyo or Tennin in Japan, are frequently pictured in illustrations of the sutras, strewing lotus flowers that become the seats for pious Buddhists. For more bawdy lotus symbolism, see Eberhard (169~70).

《聊斋志异》全书共494篇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作品代表作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二、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作品。三、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具有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因此书中会囊括大量的中国文化典故,例如上述例1中,中国历史文化中独有的“城隍”,是道教中守护城池之神。“城隍信仰在南北朝时期兴起,至明清时期,渐由守护神演变成与人间政府所派遣的‘阳官’对应的‘阴官’,专责这一地区的大小阴间事务。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行选出,选择的标准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正直聪明的历史人物。”因此宋贤德将“城隍”翻译成“Town God”,并进行详细的注释。例5中“关壮缪”是三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关羽”,而“壮缪”是宋高宗建炎二年追赠给他的封号。宋贤德在翻译时在本篇故事后面进行大篇幅的注释,首先“Guandi, patron god of war: Guan Yu (d. 219 C.E.), one of the three peach garden oath brothers from the epic Sanguoyanyi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 valiant warlord for the Shu kingdom’s attempts to restore the Han dynasty to power.”是对关于身份的讲解。而后面的内容“Variously deified as the God of War (particularly to Daoists), Guandi (an imperial aspect associated with Cai Shen, God of Cash) and as the Qie Lan bodhisattva (Sangharama) to Buddhists.”向读者解释关于在后期角色的转变,进行神化的内容。而例7中的“长安”被翻译为“Chang’an”、例8中的“芙蓉城七娘子”被翻译成“Seventh Lord of the Hibiscus”、例9中“散花天女”被翻译为“Heavenly Maidens Scattering Flowers”,每个具有历史含义的词汇下面宋贤德都进行了注解。

5. 结语

翻译活动的开展和进行都需要以译者为中心,译者从选择需要翻译的文本到实际的翻译传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2] 。译者的身份、经历、学识都影响着译者对文本的阐述。同时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还会影响其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及翻译动机的选择。反之,译者的译介行为会不断体现译者的身份和翻译的过程,彰显译者身份的个体差异习性和译者的独特性。本文以宋贤德的译者身份为切入点,探讨了汉学家的译者身份对其翻译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宋贤德的汉学家身份对其译介行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译前的内容,也包括整个翻译过程,进而形成了其重注解、赋史料的翻译风格,这也是宋贤德汉学家身份所发挥的优势作用。对于宋贤德先生对《聊斋志异》整个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对于中国优秀典籍文化的传播,不仅需要专业的译者进行翻译,也需要推动国内“译研结合”,不仅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翻译这些优秀的作品,也需要设身处地实地考察,亲身实践文本所处的历史背景,需要研究翻译文本所体现的文化或者哲学内涵。对译者身份的研究,我们需要将译者与其翻译活动的动机和因果进行透彻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研究静态的译本,而应该将研究视野扩宽到翻译主体与其翻译活动的动态关联上。

文章引用

郭 亮. 论译者身份对典籍翻译过程的影响——以宋贤德译《聊斋志异》为例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or’s Identity o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f China Classical Works—Taking Sidney L. Sondergard’s Version of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as an Example[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02): 791-79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2109

参考文献

  1. 1. 黄友义. 汉学家和中国文学的翻译——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J]. 中国翻译, 2010, 31(6): 16-17.

  2. 2. 傅敬民, 张开植. 翻译的社会性与社会的翻译性[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45(1): 120-127+161.

  3. 3. 许多. 译者身份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以罗慕士译本中的曹操形象为例[J]. 外语教学, 2018, 39(6): 85-89. https://doi.org/10.16362/j.cnki.cn61-1023/h.2018.06.016

  4. 4. 李翼. 汉学家译者身份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澳大利亚汉学家杜博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研究[J]. 中国翻译, 2022, 43(5): 87-94.

  5. 5. 李海军, 段茹青. 《聊斋志异》英译遗珠——白廼逸《聊斋志异补译》研究[J]. 中国文化研究, 2022(1): 152-161. https://doi.org/10.15990/j.cnki.cn11-3306/g2.2022.01.017

  6. 6. 李海军, 蒋凤美. 《聊斋志异》英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宋贤德全译本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述评[J]. 中国文化研究, 2017(4): 126-135. https://doi.org/10.15990/j.cnki.cn11-3306/g2.2017.04.042

  7. 7. 刘俊作. 《聊斋志异》翻译策略比对——以翟理斯和宋贤德为例[J]. 作家天地, 2023(17): 70-72.

  8. 8. 蒲艳春. 《聊斋志异》翟、宋译本民俗事象英译策略研究[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5(2): 88-92.

  9. 9. Sondergard, S.L. (2008)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Vol. (1) (2) Jain Publishing Company, California.

  10. 10. 李海军. 从跨文化操纵到文化和合[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11. 11. 蒲松龄. 聊斋志异[M]. 朱其铠, 主编.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12. 12. 聂炜, 许明武. 学者译史与史家译史: 译者身份对翻译过程影响举隅——以《资治通鉴》方志彤、张磊夫译本为例[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 30(4): 81-86. https://doi.org/10.16362/j.cnki.cn61-1457/h.2022.04.014

  13. NOTES

    1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美国著名汉学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他的作品翻译介绍中国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

    2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景星学社社员,中国问题观察家,国际汉学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有“中国学研究的奠基人”之称。

    3龙夫威(Fred. W. Drake)博士,美国学者、汉学家。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阿默斯特(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简称UMass Amherst)分校历史系教授。

    4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1818~1895年),英国外交官、著名汉学家,曾在中国生活四十余年,期间曾编汉语课本《语言自迩集》,并写有《寻津录》等。因发明用拉丁字母标注汉语发音系统——威妥玛式拼音法——而著称,此方法在欧美广为使用,现逐渐被汉语拼音取代。

    5翟理思(Herbert Allen Giles,1845年~1935年),又译名为“翟理斯”是英国前驻华外交官、著名汉学家、剑桥大学第二任汉学教授。其研究领域为中国语言、文化、文学研究及翻译。

期刊菜单